总序
序言
导言
一 痛苦的精神:克尔凯郭尔生平简述
二 作为宗教生存伦理思想家的克尔凯郭尔
三 研究状况、写作目的与基本结构
第一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宗教基础
第一节 上帝权威论
一 从“创造的上帝”到“信仰的基督”
二 作为信仰对象的上帝
三 上帝权威至上
第二节 个体原罪论
一 从“原”罪到“新”罪
二 克尔凯郭尔的“罪说”
第三节 生存永福论
一 从“存在”到“生存”
二 生存的动力源泉
三 永福:生存的终极目的
第二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人性基础
第一节 人是精神
一 人的定义
二 双重可能性
三 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精神的运动
一 精神运动的起点
二 精神运动的三个阶段
三 激情的决断
第三节 精神的类型
一 否定性的精神
二 肯定性的精神
第四节 精神运动的归宿
一 单个的个人
二 真正的基督徒
第三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生存境界
第一节 美学境界
一 美学(的)、美学家与美学境界
二 美学境界的一般特征和基本主题
第二节 伦理境界
一 伦理(的)、伦理主义者以及伦理境界
二 伦理境界的一般特征及其基本命题
第三节 宗教境界
一 宗教(的)、宗教境界
二 宗教A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命题
三 宗教B的一般特征与基本命题
第四节 反讽与幽默:生存境界的边缘
一 反讽
二 幽默
第四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终极取向
第一节 生存三境界之间的关系
一 理论设定上的并列关系
二 生存任务上的层级关系
三 选择意义上的对立关系
四 生存事实上的交叉关系
五 跳跃:生存境界的转换
第二节 生存三境界的价值追求
一 美学境界的价值维度
二 伦理境界的价值维度
三 宗教境界的价值维度
第三节 宗教悬置伦理的逻辑必然性
一 宗教生存的指向性
二 伦理的局限性
三 宗教对伦理的目的论悬置
第五章 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价值规导
第一节 基督信仰:宗教生存伦理观的核心要求
第二节 主观真理: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价值基准
第三节 主观选择: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人生态度
第四节 邻人之爱:宗教生存伦理观的人我关系
第五节 受难即福:宗教生存伦理观的幸福模式
第六节 绝对自由:宗教生存伦理观的自由理念
第七节 个人社会:宗教生存伦理观的政治理想
第八节 个体至上:宗教生存伦理观的群己原理
第六章 结语:对宗教生存伦理观的评论
第一节 宗教与伦理
一 宗教目的论的伦理观
二 宗教终极目的必定要悬置普遍的伦理
三 宗教作为生存终极目的的局限性
第二节 本质与存在
一 精神人性论及其对黑格尔的反驳
二 个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三 精神人性论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信仰与理性
一 莱辛的问题与克尔凯郭尔的回答
二 克尔凯郭尔信仰主义的实质
第四节 个体与整体
一 个体生存方式及其意义
二 个体生存与整体生存的关系
三 个体的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充足的空间
第五节 宗教与人性
一 宗教作为人性完善的根本方式
二 宗教作为人性完善方式的局限性
三 人性完善必须要依靠社会实践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