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别人收获快乐
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人际纠葛的时候,如果得理不饶人,睚眦之怨必报,张牙舞爪,出口伤人,必将激发更大的矛盾,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升级,于人于己都不利;相反,如果凡事都忍让一点,多一句不如少一句,不仅能消解彼此矛盾,还能赢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正所谓“退一步前程更大,让三分道路更宽”!凡事让步,表面上看好像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
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心理。“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韩国总统金大中正式就职后,公开在总统府招待了曾经迫害过他的四位前任韩国总统。他以具体行动化解了政治仇恨,展现了伟大的恕人之道。在轰动一时的光州大审中,他曾被政府判处死刑,当时他曾立下遗嘱,要求他的家人和同志不要报仇,让政治迫害到此为止。他宽广的心胸、伟大的情操令无数世人尊敬。
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是一种风范。给人一点宽恕,它将带给人一个重新获取新生的勇气,去直面他人生中的另一个幸福时刻。只有襟怀坦荡的人才懂得给人一个台阶。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一个台阶,最能显示一个人的良好修养。
那些不懂得宽恕的人,在生活中其实就是自己为难自己,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因宽恕别人而收获的快乐。
一天中午,埃德蒙先生刚到厅门,就听见楼上的卧室有轻微的响声。那种响声对于他来说太熟悉了,是阿马提小提琴的声音。
“有小偷!”埃德蒙先生一步冲上楼,果然,一个大约13岁的陌生少年正在那里摆弄小提琴。
他头发蓬乱,脸庞瘦削,不合身的外套里面好像塞了些东西。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小偷。埃德蒙先生用结实的身躯挡在了门口。
这时,埃德蒙先生看见少年的眼里充满了惶恐、胆怯和绝望,那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眼神。刹那间,让埃德蒙先生想起了往事……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
他问道:“你是丹尼尔先生的外甥琼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丹尼尔先生说你要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那个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应说:“我舅舅出门了吗?我想先出去转转,待会儿再回来吧!”
埃德蒙先生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欢拉小提琴吗?” “是的,但拉得不好。”少年回答。 “那为什么不拿着琴去练习一下,我想丹尼尔先生一定很高兴听到你的琴声。”他语气平缓地说。少年疑惑地望了他一眼,但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临出客厅时,少年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埃德蒙先生在歌德大剧院演出的巨幅彩照。身体猛然抖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那天黄昏,回到家的埃德蒙太太察觉得异常,忍不住问道:“亲爱的,你心爱的小提琴坏了吗?”
“哦,没有,我把它送人了。”埃德蒙先生缓缓地说道。
“送人?怎么可能!你把它当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埃德蒙太太有些不相信。“亲爱的,你说的没错。但如果它能够拯救一个迷途的灵魂,我情愿这样做。”
看见妻子并不明白他说的话,他就将经过告诉了她,然后问道:“你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
“你是对的,希望真的能对这个孩子有所帮助。”妻子缓缓地说道。
三年后,在一次音乐大赛中,埃德蒙先生应邀担任决赛评委。最后,一位叫里特的小提琴选手凭借雄厚的实力夺得了第一名!评判时,他一直觉得里特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颁奖大会结束后,里特拿着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埃德蒙先生的面前,脸色绯红地问:“埃德蒙先生,您还认识我吗?”埃德蒙先生摇摇头。
“您曾经送过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着,直到有了今天!”里特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我也以为自己彻底完了。但是,您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里特含泪打开琴匣,埃德蒙先生一眼瞥见自己的那把阿马提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他走上前紧紧地搂住了里特,三年前的那一幕顿时重现在埃德蒙先生的眼前,原来他就是“丹尼尔先生的外甥琼”。埃德蒙先生眼睛湿润了,少年没有让他失望。
人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会一直耿耿于怀,随时找机会进行报复。所以,一般人际交往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在无关得失的小事中,总要让对方一步,给人面子,给自己多留一些余地,使自己不会因小事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害。我们应尽量以愉快的心情来处理碰到的各种问题。即使一旦发怒,最好能尽量忍在心里,不要爆发,用理智来抑制激情,这样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宽恕不是姑息别人的错误,也不是自己软弱的表现。宽恕是一种理解、一种涵养;宽恕是当别人说出伤你心的话、做出伤你心的事时,你认为他是无意的;宽恕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美德;宽恕不是简单的宽容加饶恕。马克-吐温对宽恕作了最好的诠释:“紫罗兰把她的香气留在了那踩扁了自己的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当别人做错事的时候,巧妙地宽恕对方往往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宽恕是一种力量,宽恕别人最能快乐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生活中,谁都可能有错误和失误,谁也有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给人一个台阶,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余地,事实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这就是让三分、留余地的妙处,亦是处世交往的良方。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