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动物故事》编著的欧·汤·西顿内容简介:西顿动物故事里的主角都是根据真实的动物塑造的,尽管有些故事是由许多动物的故事拼凑起来的,但每个细节都来源于生活,所以他的作品被称为“写实动物小说”。西顿书中的动物不会说话,但他们与人类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也有爱,如猞猁妈妈本能的母爱,熊妈妈“坏脾气”对小熊约尼的溺爱。他们爱好自由,向往自由,追求自由,那匹无法无天的墨黑枣红驹宁愿在寒天冻地里立在风雪中,也不要温暖舒适、有现成草料的马厩,他就是匹野马,为自由而生!他们笃信忠义,也有情有意,狗儿的忠诚自不消说,小熊约尼和“坏猴”吉妮在病重时对于诺拉和饲养员的那份依恋与痴娇简直如出一辙,让人感动。但动物毕竟不是人,所以熊妈妈“坏脾气”对小熊约尼忽冷忽热,关键时刻抛下爱子约尼似乎也理所当然,而且从此淡忘了;红毛领谨慎聪明,却想不到走为上计,偏偏要与猎人对抗到底,最终中……
《西顿动物故事》是作者欧·汤·西顿创作的一部以野生动物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关于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曾表达过这样的担忧:动物小说中的动物不说话,因为一开口说话,作品就变成了童话。动物小说中的动物都是作家理解中的动物,是作者赋予动物的种种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所以动物小说的创作还是有不少瓶颈。《西顿动物故事》这部作品,是一部以自然界中完全真实的野生动物为题材,通过对动物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描写,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一个个在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下无奈挣扎的生命尊严故事。
这部充满独特魅力的作品围绕动物的生存环境和行为活动,以简洁生动的语言,用忠诚质朴的态度,刻画了一群饱含个性特征的动物英雄。
咯伦泡是新墨西哥州北部的一个大牧场,这里牛羊成群,山峦起伏,水草肥美,水流最终全都汇合到那条叫咯伦泡的大河里,整个地区也是因这条河而得名,而在这一带称王称霸的要数一匹叫洛波的老灰狼。
老洛波,墨西哥人也叫他狼王,他是那个非同寻常狼群的彪悍首领,这个狼群已经对咯伦泡村庄进行了多年的破坏。所有的牧羊人和农场主们都对他了如指掌,洛波和他那个值得信赖的团伙一出现,整个牛群就会笼罩于恐怖的氛围中,牛群的主人则会感到盛怒而又绝望。老洛波在同类中算是个巨人了,相对于他的体形,他又十分狡猾而强健。夜晚,他的声音与众不同,和他的任何一位同伙都能轻易区分。也许一匹普通的狼,冲着牧羊人的露营狼嚎半宿,都不会引起一丁点儿的注意,但是,只要听到这位狼王朝着牧群发出深沉的咆哮,看守的人就会吓得毛骨悚然,几乎没有悬念的是,第二天早晨牧羊人要做的事,就是等着收拾刚被洛波洗劫的畜群残局。
老洛波带领的是个小团伙,这点也是令我一直以来感到费解的,因为,通常一匹狼到了老洛波这个地位和势力,都会引来大批的追随者。或许是他就想要那么多,也没准是他的暴戾使其他的狼望而却步。确凿无疑的是,洛波在他最后的统治阶段仅有五位追随者,然而每一匹狼,无一不是大名鼎鼎,身手不凡,他们大多比普通的狼要高大,但是和他们的首领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了。尤其是二把手,着实是个大个头,可就是他,无论体形还是英勇程度,也远不是洛波的个儿。除了两个首领,狼群中有几位格外出名,其中一位是匹漂亮的白狼,墨西哥人叫她布兰卡,应该是匹母狼,有可能是老洛波的配偶。另一位是黄毛,一匹身手敏捷的狼,据说他曾数次手到擒来,为狼群捕猎羚羊。
你过一会儿就会看出,牛仔和牧羊人对这些狼,再熟悉不过了。狼群的身影会经常出现,狼群的叫声,更是不时在耳畔回荡。他们的命运和牧场主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因为牧场主们把消灭他们当作人生之一大快事。在咯伦泡,没有一个经营牧场的人不曾信誓旦旦地想要拿获洛波那一伙儿的,但是,他们似乎有神灵保佑,那些挖空心思的尝试,那些妄图置他们于死地的方法,全都无济于事。他们目空一切猎手,嘲笑所有的毒药,就这样一直持续了至少五年的时间,从咯伦泡农场主那里“勒索”了,如同很多人所说的,平均每天一头牛的贡品。根据这个估算,这伙狼因此杀死了两千头以上的最优质牲畜,因为,大家再清楚不过了,他们每次都挑最好的下手。
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狼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因此他们饥不择食。事实上,对于这群狼,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些强盗们个个都皮毛顺滑,精神饱满,而且对吃食再挑剔不过了。任何老死的,病死的,或者不健康的动物他们连碰都不碰,他们甚至都不理会那些牧人所宰杀的动物。他们日常的食物是那些刚刚被屠杀的周岁小母牛的较为鲜嫩的部位。老公牛和母牛对他们来说都看不上眼,尽管有时候也弄点儿小牛犊和小马驹什么的打打牙祭,这些牛肉和马肉并不是他们眼中的美味佳肴,这点是显而易见的。大家也都清楚,羊肉也不是他们的美昧,尽管他们不时地把杀绵羊当作一种娱乐项目。
1893年11月的一个夜晚,布兰卡和黄毛杀死了两百五十只绵羊,这明显是恶作剧,因为他们连一口羊肉都没吃。
为了告诉大家这伙狼群的破坏力有多大,我仅讲述众多故事中的几例,赶尽杀绝这伙狼群的新招数每年都层出不穷,但是他们仍能在对手的穷追猛打下逍遥法外、悠然自得地活着。洛波的脑袋被高价悬赏,因此,各式各样的毒药都为他而研发出来了,但是总能被洛波发现和破解。他唯一害怕的,就是猎枪,他似乎清楚地知道,这地方所有人都在琢磨如何将他捉拿归案。
有一回,一个牛仔听到老洛波那再熟悉不过的战斗口号,便蹑手蹑脚地跟在其后,他发现,咯伦泡的狼群正在谷地中围攻一小群牛。
洛波独坐在一个山丘上,布兰卡和其他几匹狼,正竭尽全力地围堵一头他们相中的小牛,为了抵御群狼的进攻,这群牛脑袋朝外地紧紧相挨,一排利角直冲敌人,形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只可惜,有一头母牛被狼的新一轮攻击吓怕了,想要撤到牛群中央去,防线中出现了一个空隙,这几匹狼才借机得以成功伤及他们相中的那头牛,但是那头母牛离丧失战斗力还差很远。老洛波似乎最终没能耐住性子,起身离开刚才坐着的那个山丘,一声长嚎,冲人牛群。受惊的牛群被洛波的阵势,乱了阵脚,他径直跃人牛群的中央。随后,牛群立马如炸弹飞片似的四散而逃,那头作为目标的猎物也跑开了,但是,还没等跑出二十五码,就被洛波擒住。洛波一口咬住其颈部,全力把母牛拽回来,重重地扔到了地上。这个震撼可是非同小可的,小母牛被摔得四脚朝天。洛波也被带着翻了个筋斗,但很快便恢复了平衡,他的同伙们一拥而上扑向这可怜的母牛,没出几秒就把母牛置于死地了。洛波摔倒猎物之后就没再插手,似乎在说:“你们就不会别这么磨磨蹭蹭的,快点搞定不行吗?”
这时候,那人骑着的马嘶鸣而来,狼群便知趣地撤退了。他把带来的一瓶士的宁迅速在尸体的三个地方撒上毒,随即离开了,他知道狼群还会回来的,因为这毕竟是他们自己杀死的猎物。但是,第二天一早,他的期许落空了,他发现尽管狼确实吃过牛肉,但是他们仔细地把有毒的部位撕咬下来,丢到了一旁。
这令人发指的神奇之狼年复一年地活跃在牧场主的身边,而悬赏狼的首级的价钱每年都在攀升,最后高达一千美金,无疑,这是一笔前所未有的捕狼奖金。受到奖金的诱惑,无数猎人穷追猛打,却一无所获。一位名叫坦那瑞的得克萨斯州突击队员向着咯伦泡的峡谷疾驰而去。他拥有一套无以匹敌的全套的捕狼装备,最厉害的枪支马匹,一群残暴的猎狼犬。在美国狭长的平原地带,他和他的猎犬斩获了无数的狼,而现在,他自信满满,踌躇满志,没有过一丁点的怀疑,认为不出几天,老洛波的狼皮就会吊在他的马鞍上。
在一个夏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他们锐不可当地出发了,不一会儿,这群厉害的猎狗就发出阵阵狂喜般的犬吠,好像在说,他们已经寻到了猎物的踪迹。P3-6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阅读与写作在整个语文素养教育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读读写写,手脑并用”,可见,阅读与写作在整个语文素养的养成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两者可谓缺一不可。只读不写,很有可能变得眼高手低;只写不读,则会肚子无墨,山穷水尽。
“经典伴读·读后感写作指导”系列正是以促进儿童阅读与写作结合培养为目标而研制的一套充满美与乐的课外阅读读本。这套读本编写专业、特色鲜明。
一、丛书体例设计独特。本套读本内容丰富,阅读立体,编排有作品导读、名著欣赏、互动思考、名师写作指导、读后感分享等多方面有趣的内容。首批六本名著皆为最受儿童喜欢与关注的经典佳作。在完整呈现名著的同时,在恰当的章节还配以有趣的小问题,边读边想,妙趣横生。更为重要的是,每册读本在作品之后都会编排多篇来自全国各重点小学学生写的优秀读后感,这些读后感不只是简单的优秀作文范文,还是一篇篇小读者的情感之声,有快乐、有兴奋、有激动、有惆帐,我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也分享到了不同风格的佳作范文。
二、整体研制专业,编写严谨。本套读本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与“首都师范大学经典儿童文学与小学生作文指导策略研究”课题成果,集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等全国范围内几十所名校的特级教师与骨干教师的一线实践教学经验,从导读文字到思考设计,从读后感写作指导到读后感佳作的挑选,读本的整体研制都立足于儿童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培养,力求提高儿童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文本注重经典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丛书中的作品皆为众多儿童文学名著中最具代表性、最富儿童趣味的经典文本,不仅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外阅读读物的推荐要求,也是广受儿童乐读与喜读的经典传承佳作。在注重经典性的同时,丛书对读后感佳作的遴选则充分倡扬创意与思想相结合的标准,在编者广泛征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次精心挑选,力求为小读者呈现出不同个性、不同特色的读后感佳作。
四、丛书编排遵循实践,倡扬童趣。本套读本作为阅读教育的研究课题成果力求内容遵循实践,无论是作品的翻译文字,抑或是教师的写作指导,都是在儿童实际参与的基础上既定成型。同时,在文本的翻译、互动思考、作品导读等诸多细节设计上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引导儿童的审美情趣。
“经典伴读‘读后感写作指导”系列为儿童开通经典文学名著阅读与读后感写作这两条相互交织的绿色通道,赏析一本本经典佳作,分享一篇篇优美范文,聆听名师的趣味讲解,相信我们的小读者一定会展开阅读与写作的美丽翅膀,在读与写的世界中自由飞翔!
(王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