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魅力侗寨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袁显荣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袁显荣主编的这本《魅力侗寨》向世人展示了侗寨的多姿多彩和无穷魅力。它能让你管窥侗寨的神秘,了解侗家人的淳厚古朴,让人们去品味侗寨的韵律,去触摸侗寨的脉动。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天柱县侗寨地标的记载与历史的记忆,而且也为新形势下做好天柱县侗寨保护和规划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资料依据。

内容推荐

《魅力侗寨》以写实的手法,从侗寨文物古迹、文化建设、文明建设、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村容寨貌、村落环境保护、乡风文明等方面对天柱县70个侗寨进行记载,同时配有图片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既能反映侗寨历史文化遗存,又能反映侗寨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一部侗寨发展的宣传片,又是一部能使读者较全面了解侗寨的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魅力侗寨》由袁显荣主编。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城阙东隅雷寨村

美女梳头看联山

钟鼓洞前说岩寨

杨姓多甲乐寨兴

圭研,静水如初

凄美传说隆寨村

润松三寨福相连

龙塘故地田心寨

宝带桥旁桥联村

清香烤烟核心基地平甫寨

两亭巍巍映秀楼

尚武精神贯伞溪

红崖挂榜在长团

文物众多江东村

新坪村轶闻誉事

龙王阁水润杨柳

古物新事耀龙盘

新民村轶闻新事

天造地设铸岩门

邦洞鼓楼耸云天

示范农村新赖洞

凸龙山下山环村

层峦叠翠之岳寨

将军梓地民主村

重教兴学话鱼塘

鉴江源头云洞村

侗乡长寿石更村

边陲要地八界村

人杰地灵坪寨村

蓝田下坝都甫村

良田万顷拥楞寨

古老文明杞寨村

母恩浩荡碧雅风

玉带环绕下翁道

林果香飘凤阳山

侗歌之乡——注溪

延年益寿甘洞村

今古文明老章寨

民俗敦厚皎环村

典雅风物硝洞村

人文景地邦寨村

南陲歌乡地良村

风物才子丰保村

文化厚谆的三寨

古朴优美富荣寨

独特传说之优洞

亚大金矿古今谈

夜月朗朗照春花

魅力无限木杉寨

古树参天老杨寨

上花,展开的书卷

走进界牌

黄哨山下克烈村

五溪汇聚老海村

统一姓氏柳寨村

林海明珠话黄桥

姜王营地九龙山

《伤心篱笆》叙盘杠

摆洞石板村

西域瀑布槐寨村

将军启蒙在皮厦

人才辈出高屯村

奇特婚俗冷水寨

济济人才出下腾

千年古坞清浪村

清江瑰宝三门塘

金山脚下相柳村

军人辈出在地冲

孔阜人才问题的困惑与曙光

风雨桥头看阳山

附录

 天柱八景诗

 天柱洞寨八景诗

桥联村八景诗(谭毓垄作)

碧雅八景诗

石更八景诗

伞溪八景诗

下腾八景诗

章寨八景诗

步前章寨八景诗

注溪八景诗

长团八景诗

下翁道八景诗

云洞八景诗

山环八景诗

后记

试读章节

圭研,静水如初

“给山腾出一片天空,任他逶迤,给水让出一条道路,任其奔涌。”笔者读着田斌的这些诗句,想到自己的故乡,静水如初的圭研,更为“我庆幸长于斯,揽山水于怀,无数美好时光,抒我内心的沉醉于宁静”而感动。

在中国硕大的地理版图上是找不到它的,“圭研”这两个字眼,却曾无数次在笔者的文字中出现。每个人心里都装着难以释怀的心事,每个人都有一个道德向善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我们的生命中,可以叫做故乡。

笔者的故乡圭研位于天柱县凤城镇西南方向润松片区,与卜头寨村相连,南靠石洞镇边缘,西与剑河县的岑排、老当接壤,北接剑河的八十村,地处凤城镇最西部。圭研共有自然寨13个,6个村民小组,218户,985人,这是圭研村最简单的物理定义。

圭研什么时候存在的?我们不得而知。在这个不足千人的村寨里,笔者只知道在祥和、温暖中,村民与世无争度过了很多年。

车子转进卜头寨,“润松水库”四个大字闪进眼帘。这个水库承载着笔者的无限遐想。笔者的父亲曾经见证村民修筑大坝的情景。20世纪50年代初,那是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一座大坝就在众志成城中修建而起。大坝可蓄水上百万方,浇灌着天柱万亩良田,可谓水美鱼肥。每次回家,笔者都会叫上表哥,到水库弄些鱼熬汤喝。表哥就住在水库边的三组,有上好的水性。

站在润松水库大坝上,微风拂来,使笔者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在《瓦尔登湖》中他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同时也可衡量着他自身天性的深度。湖边的河生树是这眼睛边上的睫毛,而四周树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悬在眼睛上的眉毛。”

是我们永远逃不脱的“围城效应”吗?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为此,我们才去羡慕我们世界之外的梭罗吗?好像也不是。我们欣赏梭罗的选择:他天生喜欢大自然,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这种勇气令人钦佩。

在圭研,这一汪湖水,是不是笔者的瓦尔登湖?笔者不得而知。在笔者的记忆和理解中,有水的地方一定有鱼,一定有诗情画意。保尔·昆内特在写《钓鱼课》时已经钓了50年的鱼了。他说:“生活在靠近亲人和有鱼之水的地方不是水对生活的苛求。”

润松水库有很多鱼,游起来雍容华贵。笔者记忆深刻的是那种带颜色的“色花鱼”,小时候放学回家,溯小溪流而上,一路摸回去,总会有所收获,那顿晚餐的鱼汤可以把整个腮帮子累得酸疼。

不难想象我们人类没有鱼是何等的单调。假如没有鱼,姜子牙将失去意义,在渭水河畔,文王将失声痛哭。

鱼在雨季异常热闹,它们会游到水草丛中,有的甚至跳到湖岸,鱼的歌声撩拨着渔人按捺不住的心,令渔人彻夜难眠。鱼啊!并没有清醒的头脑,漏了初一的网,逃不过十五的钩。“临渊羡鱼”容易行色于表,“退而结网”则可以把等待留到明年的春天。

水库也有干涸的时候,但在笔者的记忆中,一汪绿色的水长久在心中荡漾。这些年常有朋友邀请笔者去钓鱼,却因工作之琐事未能成行。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借口,这些借口也就堂而皇之成了笔者很少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的理由。

笔者一直在想,圭研人能人模人样地走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侗寨,或许是与这一汪绿水有关?

龚经松,在水边长大且颇有艺术家风度的他,在一个不经意的夜晚,从西藏打电话过来,让给他那部全部用圭研土话写就的长篇小说《飘逝的梦》写点评论或是什么的时候,笔者彻夜难眠。静水如初的圭研,是这一汪绿得让人梦醒的水滋养了他,看过他拍摄圭研的照片,看过他的绘画作品,翻阅完他这本用方言写就的小说后,笔者已泪眼婆娑。

如果说世上有什么是能够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并让人终生记取和怀念的,除了母爱,就是故乡。对于一个文化人,故乡永远是心灵中的一个结,既有怨恨和逃避,又有相思与感激。在故乡的日子,恨不能早一天离开它,而离开它的日子,却又日日魂牵梦萦。“润松水库,这颗偏远的绿色明珠,承载着太多欢乐、忧愁与希望,在记忆的海洋里若隐若现,每当夜深人静,望着高原上伸手可及的漫天星斗,乡愁便如梦幻般弥漫开来”,笔者愿意和他一起沉醉在乡愁之中。

圭研的宁静,不在文字里。

笔者在圭研村五组生活了十多年,之所以走出大山,吴作然对笔者的影响很大,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常跑到他家去要书看,他总是哈哈大笑着送给笔者。多年以后,尽管已记不得那些书是什么内容,但对笔者影响至深,甚至与笔者今天的创作仍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2007年在北京,笔者以一名侗族作家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写下《寂寞圭研》系列文章的时候,一直想着自己的文学启蒙老师或许是他?当年学医的他,现在是贵州省教委的一名处长了,或许他不会知道文学对一个穷孩子的影响会如此之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点不错,从圭研走出去的老一辈的有杨明理、杨开荣、杨开胜,我们年轻一辈的有刘荣靖、龚经华、杨思金、杨汉泽、杨汉江等,不一具名。

走在圭研宁静的路上搜索枯肠,早年青春期萌动写下那些不着边际的诗歌,真的能够打发乡村宁静夜晚的寂寞时光吗?没有,我们永远没有离开故乡,没有离开那滋养我们的一汪绿水,没有离开生养我们的胞衣之地。

P15-17

序言

经过半年多的艰辛努力,《魅力侗寨》终于面世了,这是天柱县侗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这本书的肇起,是贵州省侗学研究会(2011)3号文件《关于评选“魅力侗寨”的通知》的下发。天柱县侗学会根据通知精神,及时安排将“魅力侗寨”的推选工作作为当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组建三个调研组分别深入相关侗寨,进行摸底调查,搜集资料并归档整理。学会还派员两次陪同省、州侗学会专家、学者到县内侗寨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编辑这本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生在侗寨、长在侗寨的我们,对自己家乡具有的独特魅力,往往由于太熟悉而没有给予重视,但外人走进这鳞次栉比的木楼侗寨,则会感到新奇、振奋。遍布侗寨的不用一钉一铆建起、数百年稳如磐石的木房,以三门塘为代表的神奇壮观的古建筑,歌功记事的石碑,镂空雕琢的窗棂,巧夺天工的家祠以及石文化、树文化、水文化等,在侗寨交融汇合,形成稀世经典、浩如烟海的侗歌,独具特色的婚俗,特色浓郁的众多节庆,以侗寨为载体,代代传承。1957年石洞情歌“光阴阿幸常”(侗族成双歌)在《贵州日报》刊载,优美的旋律、挚热的歌词,引起轰动;注溪的“溜溜歌”,甘洞的“阿略”、“阿里”,具有多声部的特点。甘洞的侗族玩山歌,被邀请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反响强烈;甘洞、石洞、注溪等地学校,把侗歌搬进课堂,在学生中传唱,建成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坌处等“四十八寨”的苗话侗歌,深受群众喜爱。注溪的“社节”2006年入选省级文化遗产名录。茶文化、斗鸟文化、斗牛文化、唢呐文化,反映了侗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生命力强,亘古不衰,被誉为“千古不倒之树,万年不败之花”。古老的章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被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村民筹资建起“农民文化家园”,订立乡规民约,保护建筑文化,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着力培养子女读书,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寨”,被列为天柱县首批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村之一。

侗寨依山傍水,森林密布,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青山作屏,小桥流水,楼堂瓦舍,夜风传送农人荷锄晚归的歌声,无不撩拨人们回归自然的心弦。这里是极佳的休闲旅游胜地。

古老侗寨记录了侗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绕山垦辟直达山顶的层层梯田、覆盖莽莽群山绿满眼帘的林海,体现出侗族人民战天斗地、换取美好生活的企望。石洞汉寨的兵营遗址等古战场虽长满荆棘,弹孔密布的墙壁虽布上岁月的苔藓,但这是侗族人民追求光明、反抗暴政的历史记录。

过去,侗寨“藏在深山人未识”,今天,我们出版这本书,向世人展示侗寨的多姿多彩和无穷魅力,它能让你管窥侗寨的神秘,了解侗家人的淳厚古朴,让人们去品味侗寨的韵律,去触摸侗寨的脉动。以后,我们还将继续编撰出版这类书籍,对侗寨作全方位的介绍。

感谢袁显荣等同志为编写此书付出的艰辛劳动,感谢对此书大力支持的各界人士,感谢读者翻阅这本书,并请您向亲友推介我们侗寨。

后记

2011年,受贵州省侗学会评选和表彰魅力侗寨的启发,我会决定编写一本全面介绍我县侗寨历史、文物、景点、人物、风俗等方面的书。今年3月,向全县发出征稿通知,先后召开了3次编辑工作会议,在《金色天柱》报上发征文公告,同时重点落实到人。至7月,收到稿件75篇,涵盖74个侗族村寨,占全县206个侗族村寨的34%。虽然面不够广,仍相当具有典型性。但由于有的稿件挖掘不深或重复等原因,写坝寨、克烈、地坝、白坌、南康、界牌、圭研、教场等6篇稿件不予采用或暂不编入;兴隆、闪溪、上高野3个侗寨暂不采写。在酌定下来的70篇稿件中,凤城8篇,社学6篇,渡马6篇,邦洞5篇,坪地3篇,蓝田7篇,高酿18篇;石洞10篇,坌处5篇,注溪、白市各l篇,出自33个位作者之手。不少文章水平较高,《圭研,静水如初》、《又见鼓楼耸云天》、《西域瀑布槐寨村》等10余篇,先后见诸报刊杂志。

《魅力侗寨》的主旨在于体现侗寨“魅力”。不仅所选村寨有特色、有看点,有文化底蕴,充分展示魅力,还注重了标题的个性,以吸引读者。如“美女梳头看联山”、“西域瀑布槐寨村”、“夜月朗朗照春花”、“红崖挂榜在长团”等标题,不仅抓住了所写村寨的主要特色,富有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而舍弃了“神秘”、“神奇”、“优美”、“奇特”、“令人神往”、“魅力无限”等不具特质、不具个性的修饰词语。

尽管文章作者、本书编者做了多方努力,不足之处依然不少,恳求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魅力侗寨》的资料搜集、编写和出版,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重视、支持与鼓励。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省侗学会会长杨序顺,天柱县委书记文松波、县长陆再义为本书撰写序言;天柱县侗学会会长潘盛灯亲自带人下村寨采访,召开座谈会,搜集第一手资料;翻阅史料,核对文章内容。在采编过程中,得到了天柱县政协、石洞镇政府、坌处镇政府、社学乡政府、天柱县人民医院、天柱二中、天柱县油茶办等以及有关村寨领导、父老乡亲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天柱县人民医院办公室秘书杨武琴同志加班加点,打印书稿、排版,整理图片等。于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魅力侗寨》的采编和出版,经历者甘苦自知。但张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义不容辞,也就乐在其中了。

是以为记。

主编

2012年10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