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四季都有各种五彩缤纷的花,赏心悦目,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最爱,徘徊留连,不忍离去。世间一切的情感,尤其是从生命中所迸裂出来的,古今都是相同的,所以词的境界尤其容易落实在生活中。
经过三百多个日子的酝酿与筹画,琹涵再度以她善感温柔的心、真挚亲切的文字,将宋词的真.善.美作了崭新的美妙诠释,《慢读·宋词:珍爱源自生活的深情》集结出31篇文章:卷一 天上人间(北宋【960~1127】)、卷二 别样情怀(南宋【1127~1279】)。也许你也能和琹涵老师一样:「每天,我在熹微的晨光中,展书吟诵,是欢愉的开始;当我面对着满天的云霞,诵读诗词,竟是一日丰美的句点。」
宋词,时过千年,仍可为生命注入源头活水,诵读宋词,心就在唯美的有情世界里苏醒──继年引领古典诗词现代化风潮的散文集《慢读唐诗》之后,琹涵老师同系列作品《慢读·宋词:珍爱源自生活的深情》,用善感温柔的心、真挚亲切的文字,以现代语言将宋词的真善美作了最成功的崭新诠释,将再次深深打动你的心。
《慢读·宋词:珍爱源自生活的深情》字字精粹、扣人心弦,却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紧紧扣住宋词之美,相信能让读者在沉潜的温情中激荡起对生命的共鸣;甚至能一扫日常生活中的忧愁烦恼,补足心灵的空缺。
写在前面——发现宋词桃花源
卷一 天上人间 北宋(九六○-一一二七)
岁月无声 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记忆的河岸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秋日微雨清凉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星星的眼睛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两个女人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曾经交会 欧阳修《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来日之约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问情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梦的追寻 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思念的重量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寂寞秋江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
沉静的黄昏 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最深的温柔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
最后一个清音──送别诗人文晓村先生 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临别的礼物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荷塘是诗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
美丽的路,在心中 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落花已作风前舞
四季有花香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情深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卷二 别样情怀 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
当你远逝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辞酬午日
春水犹寒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
生命之歌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东望山阴何处是
深情走廊 范成大《忆秦娥》: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悠闲读诗词 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田园好风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红尘。梦忆 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作》:池上红衣伴倚阑
逆小公主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在水一方 萧泰来《霜天晓角》:千霜万雪
一弦一柱思华年 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悲欢渡口 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附录 本书宋词相关格律
美丽的路,在心中
中山北路真是一条美丽的路。
平常我不走这条路,因为我教书的学校不在这儿,活动的范围也不包括这里,日子久了,对中山北路越发生疏起来。最近却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原因是,今年年初,我常去的那家游泳馆宣布要大整修,在春节之前就暂时关闭了。这下可好,我要到哪里去游泳呢?上网几经寻觅,看来中山运动中心似乎很不错。于是,就这么一路找了过来。
走在中山北路上,树荫深浓,微风轻拂,真有说不出的悠闲,整个身心因而得到放松。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常要经中山北路上学去,住在华冈的我们下山来,也常会经过这儿。那时候,路树没这么高大,两旁的市招也没这般缤纷。想来,那都已是前尘往事了。随着岁月的流转,中山北路竟蜕变得这般迷人!你看哪,精品店林立,橱窗里的模特儿花枝招展,时尚的穿着,标示着让人咋舌的价码,还有知名的观光饭店和银行,高楼连云起,建筑新颖、设计不俗,即使随意浏览,也都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我发现,原来知名的牛排馆也在这条路上。前些时候,妹妹买了许多餐券,还问我:“姊姊要不要留几张?”我想都没想就婉拒了。早知道是在交通这么便捷的地方,还真应该多要几张呢!
中山北路的美,固然在美轮美奂的橱窗展览,更在路树的挺拔浓密,光和影的相互交叠之下,使它有了一些属于历史的风味,令人沉思与怀想。
这段日子,我就在中山北路上来来回回地走着,看尽了它晴雨不同的面貌,也看到春天时所有路树的神情焕发,不知道其他的季节又有着怎样的容颜?下个月,我将重回原来整修好的游泳馆,不再走中山北路了,心中竟不免泛起了几分依依之情。
想起以前,奔波在求知的路上,那时的我何其稚嫩,心里又是怀抱着何等美丽的憧憬!多少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我已走向了哀乐中年。随着岁月的流转,我看着路树变高变大,路树竟也眼见我青春的逝去,而黄昏转眼就要掩至,谁又能抵挡得了时光的无情和残酷呢?
为了游泳,我往返于中山北路上,也是这样的因缘,让我在大学毕业许久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亲近这样一条像诗歌般美丽的路。
如今,年少的岁月早已远去,青丝也逐渐飞霜,中年心境却如叶梦得的《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落花已在风中飞舞飘零,黄昏的时刻,一片烟雨迷蒙。清晨起来,看见庭院里竟有一半铺着残红,只有柳丝,仍然高高地飘荡在晴朗的空中。
我们也曾在花间携手同游,更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美人啊,你不要再皱起眉头了,我的感情也很丰富,无奈现在正是春归酒阑人散的时刻。
伤春悲秋或许不必要,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却又是何其的重要啊!如此清畅流丽的词作,也是一种美。只是细读来,仍不免有着几分的惆怅。
此刻,明知我无法再走回年少,却很高兴这条路依旧如梦中一样的让人着迷。
这条美丽的路,永远在我心中。
P76-79
发现宋词桃花源
文学,一条美丽的河,诗词歌赋,一直是文学河流中,最为缤纷的风景。
文学的产生,起源于歌唱,这是韵文的起始。情于中,而形于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再加以采集记录,这是诗歌。由于贴近心灵,美好的诗歌更得以传唱不绝,甚至因而不朽。
我们最早的诗歌是诗经,其后有楚辞、汉赋、乐府、五七言诗……到两汉乐府时,已逐渐从不规则有长有短的句子,转而为整齐的五言诗和七言诗,到了唐朝,更加讲究音韵的和谐、锻字炼句、意境拓展,无一不考究,也的确人才辈出,百家争鸣,而达到登峰造极,于是文学史上号称唐诗。
唐诗以后,有宋词,各领风骚。
为什么有宋词呢?难道宋人只写词吗?
文学既然是演进的历程,宋沿袭着唐,文人里,诗写得好的也很多,如苏东坡、黄庭坚,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后代,即使今天,喜欢宋诗的,也大有人在。
我们追溯词的起源,应该是在盛唐、中唐之间。文人们尝试将原本整齐的句法打破,使它变成长短句,其实就是词的产生了。至唐末五代,多半仍属短章。北宋初时,仍然以小令居多,直到柳永发展慢词,秦观、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都属大家,有的浅斟低唱,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慷慨悲歌,词,因此成了宋代文学的代表。
宋词与唐诗的差异在哪里?
由于宋词是沿着唐诗演化而来,它们都同样的优美,但毕竟有别,如此,宋词才能在文学史上屹立不摇,自成一方永恒的风景。
宋词打破了唐诗原有整齐的句法,成了长短交错、变化多端,让它更为自由、委婉,更能有韵味的抒发个人内心的感情,也更能将艺术技巧推展到了极致。
词的写法是委婉而细腻的,具有多层次的转折。对内心的感情,有更细致而深入的描绘,更显得韵味的深长和隽永。这,恐怕是爱词人为之深深着迷的所在了。
词的格律比诗还要严谨。有词谱,重平仄、讲对偶、限字数,要按谱来写,守其句法规矩,用字更要推敲凝练,遣词则要空灵高妙。
宋词里多写男女之情、婉转幽怨之思、失意哀伤之痛,那么,爱词之人必都多愁善感吗?
如果这么说宋词,那是一种狭隘。宋词的辉煌在于它的兼容并包,有国仇家恨的慷慨豪迈,有历代兴亡的沉郁悲凉,也有个人小情小爱的缠绵悱恻。宋词之美,书写之含蓄动人,的确扣人心弦。我相信:爱词之人必善感,否则无法引发共鸣,多愁却也不是必然。
宋词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四季都有各种五彩缤纷的花,赏心悦目,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最爱,徘徊流连,不忍离去。
世间一切的情感,尤其是从生命中所进裂出来的,古今都是相同的,所以词的境界尤其容易落实在生活中。
我的好朋友也爱阅读,年少时,她读诗词,也试着自己填词,好一个“文学少女”!结婚以后,有一次,她还在丈夫面前背诵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边背诵,一边赞不绝口:‘‘多么好的词啊!”
丈夫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二十多年过去了,仍在盛年的丈夫因病过世,让她伤痛不已,却再也不忍读《江城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只为诗词之美而深为着迷,又何尝明白其背后的辛酸血泪呢?如今识尽,红尘沧桑,情至深处,唯有哽咽。 词,为我们诉说了所有的心事,尤其,是那心中最为幽微的部分。有多少事,无法在人前启齿。词,却成了我们今生的知己。
对现代人来说,读词有什么意义呢?
我以为,美好的文学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
人生是一条漫漫长途,生老病死、离合悲欢、忧伤挫折,谁也不能逃躲。面对的红尘试炼,如此之多,然而我们并不是那受伤最重、命运最为舛错的人,试看历代词人的遭遇,身世飘蓬,饱受流离之苦的,也多有人在。在磨难里,他们对人生的种种思索,发而为辞章,对我们的启发也就大了。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更需要人文作为调剂,文学是最好的选择,优美动人的诗词更是其中的精品。
词多风花雪月,消沉而颓废,又何补于实际人生?
这样的误解太大了。
人生的追求,除了物质,更在精神。物质的需求,只是最初的层次,还有理想的渴望和自我实现。尤其,是在面对人生困顿的时刻,好书成了避风港,书中的智慧和抚慰,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烦忧,平安涉渡人间的风雨。而诗词的文字简短却寓意深刻,它成了我们人生的良药,人人都可以从其中得到最好的教育,只要你愿意亲近它,它,永远为你等待。
我们读宋词,要从哪里开始?
可以直接从词读起,从喜欢的词家作品读起,如:李清照、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秦观、晏殊等等。
也可以从唐诗开始读起,因为字数少、意境美,对一个初步亲近韵文的读者来说,更容易领会,接着读宋诗、宋词,即使是属于词的中调、长调,字数多,还分上下两阕,若能体察作者的用心,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
诗词都是富有音韵的美文,能欣赏唐诗、宋词之美,我们何其幸运啊!
是不是什么样个性的人就适合读某位名家的词呢?如豁达的人就应该读苏东坡的词?
请从兴趣着眼,无须好高骛远。就从你最有感受、读来最觉得有味的词开始。因为喜欢,读来契合,更容易心领神会、莫逆于心。那真是人生的至乐,与古人为友,与前贤为友,受到的潜移默化多,人生因而加倍美好,又是多么的幸运啊!
任何一位知名的词家,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不同,风格也有可能变化,如苏东坡、李清照都是。
而我们的兴趣也未必是单一的,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总有相异的选择,感谢我们有那么多伟大的词家,提供了无数精彩的词作,让我们可以悠游于宋词的海洋,宛若一尾快乐的鱼。
如果我也想试着填词,有可能吗?
当然,只要有心,就可以开始。
词,有所谓的词牌,也就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谱是工具书,写出了某一词牌的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等规则。如今,我们常用的是《唐宋词格律》和《白香词谱》二书。
有了词谱,选定词牌,如《蝶恋花》、《卜算子》、《水调歌头》、《如梦令》、《鹧鸪天》等等,然后,将文字——依照要求填入,注意字数、平仄、韵脚、对偶,就可以了。
意境,尤其重要。
说来简单,深入其中,却也不免大叹难为。然而,由于要求严谨,完成后,看来似乎也有模有样,只是高下有别。任何一种文体要有佳绩,多读多写是必须,花费心力,都是起码的工夫。不过,尝试无妨,是生活的情趣之一,也更能明白大词人不朽之作多么的了不起。再次欣赏起来,更是击节叹赏,悠然神往,也是很好的收获。 欧阳修的那阕词……
一日黄昏,芳耀学长曾在电话里跟我提及欧阳修的一阕词,他即席背诵了一遍,我一听,惊讶极了,不假思索地说:“我好喜欢!”
“我知道,你会喜欢。”学长的语气间有着几分得意。
第二天我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上网查那阕词,寻寻觅觅,未竟其功,徒劳而返,心中不免快快。
只记得,那是一首和桃花源有关的词,文字极优美,有一种从容的意趣。
读大学时,我自称喜欢词,词填的不多,看来,连读的数量都不足,今日思及,何其惭愧!
欧文若渊,然而,那阕词到底何在?茫茫词海,迷失津渡。
还是要努力去找,最后终究问出来了,原来是欧阳修的《阮郎归》:
渔舟容易入深山,仙家日日闲。
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乘着一篙风快,渔船很轻易地就弯入了深山,看他们日日悠闲过活,宛如神仙人家。户户装饰绮丽的窗子,还有纱做的帷幔,和青春的容颜相映成趣,我们这般的相逢,有若在醉梦之间,多么难以相信会是真的啊!
松树上垂挂的露水已经寒凉,海上的彩霞也已逐渐转为昏暗,我匆忙启程归航,只见到眼前的落花寂寂,流水潺潺而去,此后,想要再寻这条路,竟是难了。
桃花源只能在无意之间相遇,刻意寻访,很难如愿。是因为红尘试炼,谁也不能免?是因为梦里天堂,岂是轻易可得?
偶有芳耀学长谈谈文学,也是赏心乐事。他擅长写骈文,被称誉为“当今骈文第一家”,他的《湖海俪辞选》就要问世了,想洛阳将为之纸贵。可惜当年鼓励他的恩师琦君女士无缘读到,要不,该有多么的欢喜啊!
文学,从来就是我的桃花源,诗词更是。亲近不难,影响却及于一生。这是上天对我最为厚爱之处,为此,我深深感恩。
琹涵 二○一○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