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少年成长书系”是一套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名人励志读物,介绍名人的成才故事,重点介绍名人在青少年时期不平凡的成长经历。
全套书共十册,分别为《“镭元素之母”居里夫人》、《发明大王爱迪生》、《戏剧天才莎士比亚》、《科学巨人午顿》、《平凡而伟大的爱因靳坦》、《平民总统林肯》、《疯狂“米老鼠”迪斯尼》、《微软大帝比尔·盖茨》、《永久辉煌的诺贝尔》、《扼住命运之喉的贝多芬》。
本书为《平民总统林肯》,由蒲邻编著。
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天才们的成功故事,你还会明白成为天才不是可望不可即的,让我们和天才一起活动、一起对话,像天才那样思考和行动,也许,下一个天才就是你!
《平民总统林肯》讲述了林肯成功的故事。内含在联邦的大地上、雄才少年多磨难、大海起航、雄辩家林肯、幽默的林肯、真诚的亚伯拉罕、一忧郁的苦酒、船长牺牲等内容。
《平民总统林肯》由蒲邻编著。
船长初生
1809年2月l2日的凌晨,东方刚刚发白,在美国肯塔基州哈丁县赫詹维尔附近的一幢小木屋里,一个年老的妇女正忙着为呻吟中的产妇南希·汉克斯接生。
小木屋的四周,是杂草蔓生、空旷凄清的荒野。
在年轻母亲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中,一个男婴顺利地来到了人间,他像所有刚出生的孩子一样,用哭泣来面对世间的一切。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52年后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六任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
他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呢?这要从他的祖父那一代了解起。1776年,当英属美洲l3个殖民地向全世界宣布《独立宣言》时,在北美弗吉尼亚州的罗金汉县居住着一位民兵上尉,他的名字也叫亚伯拉罕.林肯。他,就是林肯总统的祖父老亚伯拉罕。
老亚伯拉罕的父亲叫约翰·林肯,在这片印第安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处女地上,拥有一个面积为210英亩的农场。父亲去世后,老亚伯拉罕便继承了这份遗产,与来此定居的欧洲移民一道披荆斩棘,将这片荒原开发成了青山绿坡。
亚伯拉罕·林肯一家七口人:妻子巴舍巴·郝林,两个女儿玛丽和南希,三个儿子莫迪凯、乔塞亚和托马斯。
全家人和睦相处,辛勤劳作,生活倒也过得可以。
老亚伯拉罕有个叫布恩的好友,喜欢到肯塔基州旅游。
肯塔基州与弗吉尼亚州相邻,土地肥沃,树木成片,飞禽走兽,随处可见,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每次布恩从肯塔基州回来,总要向好友大谈特谈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流油的黑土地。那里地价低廉,每一英亩仅售40美分。
这对以务农为生的亚伯拉罕·林肯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为了另辟伊甸园,亚伯拉罕·林肯于l782年毅然变卖了弗吉尼亚州祖传下来的农场,举家迂往肯塔基州。
他们沿着早期美国人西移的主要通道一一荒僻小径,穿过坎伯兰山口,往北再往西,直达肯塔基州的格林河畔,开始在新的土地上定居,同时申请购买了2000多英亩的土地。
时间慢慢过去了,儿女们也长大了,各有各的居所。
亚伯拉罕‘林肯的三儿子托马斯·林肯常住肯塔基州的华盛顿县,给人当雇工,做木匠,在州属民兵队服役,还一度担任过坎伯兰县的警察。
1803年,托马斯·林肯在肯塔基州哈丁县的米尔河畔购置了一块面积238英亩的地产。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他还做了点小买卖,往返于哈丁县和新奥尔良之间贩运货物。
l806年6月12日,托马斯·林肯28岁时,与华盛顿县22岁的南希·汉克斯结婚。婚后,托马斯·林肯以做木匠活为生。第二年,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取名为萨拉。
1808年5月,托马斯·林肯夫妇带着女儿萨拉从哈丁县的米尔河畔搬到赫詹维尔附近的诺布河边。他们在那里的森林区采伐了一批原木,盖起了一栋只有一间房屋和一扇木窗的小木屋,地面就是压紧的泥土,烟囱用黏土砌就。托马斯·林肯既干农活,又做木工,勉强胡口。
1809年2月12日,南希·汉克斯正是在这栋小木屋里,生下了未来第16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一个和他祖父同名的婴儿。
艰难时世
托马斯·林肯举家搬到哈丁县的郝詹维尔后,在诺布河边买了一个农场。
他的农场共有23O英亩土地,但只有沿河边低地的30英亩是可耕地,其余的地上纵横着深深的沟壑,长满灌木和交叉缠结的矮树丛。
春天来临,空气中弥漫着温暖潮湿的气息。周围的山丘在整个冬天都显得那么萧瑟险恶,但这时似乎以新的友好姿态环抱着河谷。现在正是播种玉米的季节。托马斯·林肯走到河边低地用一把粗糙的锄头锄地。年仅两岁的小林肯蹒跚地跟在后面,在每两行的两墩玉米中间点种两颗南瓜籽。
播种工作结束后,全家就可以在安息日里休息了。
这时,山上下起了可怕的倾盆大雨,河谷里虽然没有下雨,可是从山顶泻下一股漩涡般的洪水,把刚刚播种下的玉米和南瓜籽冲到河里去了。
这是亚伯拉罕长大后,令他记忆犹新的他在第一个家园的第一件事。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