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春编著的《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精)》完整地汇集黑颈鹤最大的越冬栖息地--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与资源基础资料。全书共8章,第1章自然环境,介绍区域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第2章植被,介绍植被类型、分布特点和特征;第3章维管束植物,介绍维管束植物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和特点;第4章陆生动物,介绍陆生脊椎动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珍稀保护动物和昆虫初步调查;第5章水生生物,介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鱼类概况;第6章黑颈鹤大山包越冬期生活,介绍黑颈鹤在大山包越冬地的栖息环境和生活状况;第7章旅游资源,介绍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现状及管理建议;第8章社会经济与保护区管理,介绍保护区社会经济、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建议等。
彭明春编著的《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精)》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汇集了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资料,是进行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旅游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全书共8章,介绍了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维管束植物、陆柄脊椎动物、水生生物黑颈鹤越冬期生活,介绍黑颈鹤及其在大山包的越冬柄息地和食物状况,以及旅游资源、社会经济与保护区管理等。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精)》适合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自然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人员使用。
前言
第1章 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质基础
1.1.1地层和岩石
1.1.2 大地构造
1.1.3地质构造与地震
1.2地貌
1.2.1 地貌特征
1.2.2主要地貌类型
1.2.3 构造运动及地貌发育简史
1.2.4主要地质地貌遗迹
1.2.5地质环境与地貌评价
1.3气候
1.3.1主要气候特征
1.3.2 气候要素
1.3.3垂直气候带划分
1.3.4 灾害性天气
1.4 水文
1.4.1 地表水
1.4.2地下水
1.4.3 水资源
1.4.4 水文评价
1.5 土壤
1.5.1 调查研究方法
1.5.2成土环境条件
1.5.3土壤分类和土壤分布
1.5.4土壤基本性状特征
1.5.5 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植被
2.1植被的演变和现状
2.1.1 植被的演变
2.1.2植被的现状
2.1.3植被的分类
2.2植被类型特征
2.2.1 暖温性针叶林
2.2.2温凉性针叶林
2.2.3稀树灌木草丛
2.2.4寒温性灌丛
2.2.5 亚高山沼泽化草甸
2.2.6 亚高山草甸
2.3湿地植被
2.3.1 湿地植被的类型
2.3.2 湿地分布
2.3.3 湿地植被的生态系列
2.4植被的保护和抚育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维管束植物
3.1植物区系
3.1.1植物物种多样性
3.1.2植物属地理成分
3.1.3植物种地理成分
3.1.4植物区系特点
3.2资源植物
3.3植物资源与黑颈鹤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陆栖脊椎动物
4.1陆栖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4.2两栖、爬行动物
4.2.1 区系分析
4.2.2生存状况分析
4.3鸟类
4.3.1居留情况分析
4.3.2 区系分析
4.3.3分布型分析
4.3.4 生境分析
4.3.5 生境分布特点
4.4哺乳类
4.4.1哺乳动物组成
4.4.2 区系特点
4.4.3哺乳动物分布型
4.5珍稀濒危保护动物
4.5.1 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种类
4.5.2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简述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水生生物
5.1大海子水库
5.1.1 样点环境特征
5.1.2种类和数量组成
5.1.3 生态分布
5.2跳墩河水库
5.2.1样点环境特征
5.2.2种类和数量组成
5.2.3 生态分布
5.3水体环境的变化与保护
5.3.1 水生生物与黑颈鹤的关系
5.3.2 大海子水库与跳墩河水库的异同
5.3.3水体环境变化趋势
5.3.4水环境保护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黑颈鹤越冬期生活
6.1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
6.1.1 生物生态学特征
6.1.2越冬期种群和数量
6.1.3大山包越冬种群
6.2大山包黑颈鹤越冬栖息地
6.2.1栖息地面积和分布
6.2.2 黑颈鹤对生境的利用
6.3大山包黑颈鹤越冬期食物
6.3.1植物性食物种类
6.3.2动物性食物种类
6.3.3食物数量
第7章 旅游资源
7.1旅游资源概况
7.1.1旅游资源类型
7.1.2旅游资源特征
7.1.3主要旅游资源
7.1.4其他旅游资源
7.2旅游资源评价
7.2.1 旅游资源保护价值高
7.2.2旅游资源科研教育价值突出
7.2.3旅游资源游憩价值独特
7.2.4 资源自然性和完整性评价
7.2.5 大山包旅游资源多样性评价
7.2.6旅游资源单项等级评价
7.3旅游资源开发
7.3.1旅游开发历程
7.3.2旅游开发现状
7.4旅游管理建议
7.4.1存在的问题
7.4.2 管理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社会经济与保护区管理
8.1社会经济概况
8.1.1行政、民族、人口
8.1.2社会经济
8.1.3基础设施
8.1.4 土地利用
8.2居民生活与黑颈鹤保护的关系
8.2.1 调查方法及实地调查
8.2.2 社区村民与黑颈鹤的关系
8.2.3协调黑颈鹤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的建议
8.3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8.3.1保护区建设
8.3.2保护区管理现状
8.3.3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附录2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名录
附录3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名录
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