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W7S--步步为赢才能越跳越高》(作者杨松霖)观点新颖,极具独创性。作者融合了其20多年研究职场的智慧,用营销与品牌的理念首创“6W7S”分析法,观点新颖,极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W7S--步步为赢才能越跳越高》分析到位、直指人心。从跳槽前的心态分析着眼,客观、理性地帮助读者分析了跳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既消除了部分人群跳槽的盲目性,又坚定了另一部分人群跳槽的信心,步步深入、逐点分析,非常契合跳槽人士的心理轨迹。
《6W7S:步步为“赢”才能越跳越高》实用性和权威性强。作者是著名的营销与品牌导师,职场智慧资深研究员,精英智库发起人之一,专门研究职场智慧20多年,被誉为“策略创见第一人”,其论点见解融合了营销与品牌理念,贯通理论与实际,极具实用性。
《6W7S--步步为赢才能越跳越高》(作者杨松霖)借用营销与品牌的理念,让职场跳槽变成一种可以从多角度量化分析、步步为“赢”的职场行为。《6W7S--步步为赢才能越跳越高》将跳槽划分为想和做两个方面,一是想好6个W,二是走好7步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大量的真实跳槽案例分析,又附有不同阶段评估表格指导跳槽实践,为职场中那些处于跳槽犹豫期或盲目跳槽失败的人士提供了一套想得明白、做得轻松、步步为“赢”、跳槽成功的全程策划方案。
跳槽不仅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代价,而且还可能潜藏着许多不可测的风险。因此,起跳之前务必三思。最好别跳的理由多半属于心态方面的因素——能够自我调节解决就不要寄希望于跳槽达到一劳永逸;或者是误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下一家也好不到哪里去。若因此类理由选择跳槽,难免就会越跳越糟。
1.气不过,想出口气
刘华在一次工作中出现疏忽,跟丢了一笔大订单,被老总训斥了一顿。他一气之下便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还愤愤地说: “好歹我也是业务骨干,干嘛非要在这个破公司受气,我一定要找个更好的公司上班,出出这口气。”可是,结果却不如意——要他的单位确实不少,但给出的薪资待遇都比不上原来的公司,发展前景也不见得更好,刘华实在是后悔莫及。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工作中被老板、上司训斥,被客户、同事刁难,升职加薪没有自己的份等,其实都很正常,千万不能因为一时气不过,就以辞职来出气,结果难免会更受气。
2.没有面子
陈冲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日化企业做了业务员,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冲看到昔日同窗多半都是坐在空调房里上班,自己却没日没夜地东奔西跑,甚至要做“搬运工”——帮客户理货,时不时还要遭人白眼,觉得干这种工作太没有面子。于是陈冲想辞职换份工作,开始到处求职,结果不是他嫌人家工资低,就是人家嫌他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最后不了了之。
俗话说,面子不值钱,里子才重要。干力所能及的活,挣光明正大的钱,养家糊口才是王道。其实,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
王伟六,人称“六哥”,是台湾地区电影界最资深的场务——每天为开机做准备、为工作人员买盒饭、收工后打扫片场,30年来一直坚持在最辛苦的基层努力工作, “卑微”到连名字都不能出现在大屏幕上。然而比起时间的长久,更难得的是他那种始终如一的敬业态度,他参与过近百部电影作品,几乎囊括了这30年来台湾地区所有重要的影片,给予了合作团队极大的助力。他也因此荣获“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奖”,让名导大腕们集体起立、鼓掌拥抱。
所以,不要觉得没有面子,面子不是别人给的,都是自己挣的。
3.工作重复、单调
黎洁本科毕业后到某银行做营业员,每天的工作不是数钱就是敲键盘,工作强度还很大。黎洁很快就厌倦了这种单调的工作内容。不久后,她跳到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轻松多了,每天就是接收、发送一些文件,可是这样简单重复的工作很快又让她滋生了厌倦感,于是她又想到了跳槽。
俗话说,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一定的重复性,哪怕是演员、记者、导游这些行当,当重复的次数多了就显得单调,日久难免生厌。
著名围棋国手马晓春就曾说过,一旦把围棋这种娱乐活动当做职业之后就会觉得厌烦。解决之道不是跳槽,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发现工作的乐趣。
4.学不到东西
学国际贸易的李威,毕业后到一家大型进出口公司做业务。上班伊始他就发现同事们都忙得自顾不暇,上司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人有时间带他。他自己则无所事事、闲得发慌,学不到东西,不到半年跳槽之念便油然而生。
上进固然是好事,但东西要靠自己学,正如俗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只要留意,处处皆学问。
更何况,工作的终极目的不是学习,而是体现自己的价值,纯粹抱着学东西的目的去工作本身就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公司花钱雇员工是希望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能力和经验需要员工自己努力去具备。
5.在一个公司待久了
黄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A公司工作,干了好几年后她认为自己应该跳槽了——不能在一家单位待太久,要不然就会被人小瞧,以为自己没本事。于是她找猎头说,自己想换一家公司,哪怕薪资待遇没有现在好也可以。
猎头很快就为其找到了一家公司,经过几轮面试,她很快就上班了。但是,仅仅过了半个月,她又找猎头说,想再换一家公司,目前这家公司制度太苛刻,员工保障体系也不完善等。
其实,跳槽与否与在一个地方干了多长时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在一家单位待久了的人更不要轻易跳槽。
一是待久了就会有资历,资历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不是有个说法叫做“剩者为王”嘛。二是待久了,原单位企业文化的烙印就深,往往很难适应新单位的企业文化,这通常是“空降兵”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6.大家都眺了
毕业一年后,阿宝参加同学聚会,发现很多人都跳槽了,有人跳槽找到了更好的职位,有人跳槽拿到了更高的薪水。他觉得自己不能落后,于是赶紧投简历,觉得这才算赶上了潮流。没想到几个月过去杳无音讯,幸好还是骑驴找马,否则就要喝西北风了。
跳槽这种事是不能跟风的。他是他,你是你,跳槽一定要根据个人自身情况而定,别人跳了,跟自己是否也要跳之间压根就没有半点儿关系。
拿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肯定会走弯路。
7.人际关系复杂
朱莉大学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学校推荐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同学都很羡慕嫉妒。但她工作后却非常抑郁,公司部门派别林立、关系复杂、人人钩心斗角、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些让刚走出校园的朱莉根本无法适应,恨不得早点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换个新环境。P6-9
人在职场漂,谁能不跳槽?
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业,谁这一辈子没“变过一两次心”——无论主动还是被动, “跳槽”对诸多职场人士而言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很多人也都通过跳槽改变了现状——或者更好或者更糟。所以说,跳槽是个技术活儿,有能力还要掌握门道,才能越跳越高、越跳越好!
跳槽的原因各有不同,跳槽的目的却是殊途同归——通过跳槽改变目前的状况。总之,谁都希望越跳越好,无论是升职加薪也好、发展空间更大也好,都是奔着“起码要比现在好一点”的美好愿景。但是至于这个愿景能否实现,还需要有策略有步骤地进行,一句话,跳槽有风险,起跳需谨慎。
盲目地跳槽,只会越跳越糟,越跳越迷茫:频繁地跳槽,只会越跳越低,越跳越贬值。唯有做足功课,跳槽才易成功。那么,什么样的跳槽才算是成功的呢?
如果你有清晰的人生愿景,跳过之后,你更加接近自己的人生愿景了,那就算是成功的、正确的跳槽。如果你没有清晰的人生愿景,只是想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水,那么本书的6W7S策略就是告诉你如何想好6个W、走好7个S(Step),才能步步为“赢”,越跳越高。
首先是想好6个W:一是为何要跳(Why),二是凭什么跳(What),三是向哪里跳(Where),四是往哪家跳(Which),五是与谁齐跳(Whom),六是何时去跳(When)。
如果你对这6个W都想得很明白,那就不妨对照一下,看看你的答案靠不靠谱。若是想不明白,本书给你提供了许多思考的角度和评价的标准,不妨好好地琢磨一番。
其次是走好7个S:一是信息访谈,二是整合自己,三是联系雇主,四是面试谈判,五是优雅离职,六是轻盈落槽,七是乐业有成。每一步都有最佳的策略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它们决定着你跳槽的成败,万万不可忽视。
只要你用心领悟并努力贯彻6W7S跳槽术,就一定可以在非跳不可时瞅准时机,越跳越高,越跳越好,助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尽可能高的职位和尽可能多的薪水。当然,最后还是要提醒那句话:跳槽有风险,起跳需谨慎!
《6W7S:步步为“赢”才能越跳越高》这本书是我用自己的老本行——营销与品牌的理念,访问和接纳了众多跳槽者和准备跳槽者的现实问题,专门为跳槽者研发的一套理性跳槽、科学前进的全程策划方案。
这个方案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它不是某个人跳槽经历的总结;而是这么多年来,众多的职场朋友集中咨询问题的经验教训总结;更是20多年来,我对职场生态的观察、研究和感悟的思想结晶。
跟有需要的朋友分享智慧是非常快乐的事。至于职业生涯规划——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多年轻朋友问到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做过于详细的规划,因为世界变化太快,谁都无法预测未来;“黑天鹅”的存在,让上帝都无奈。
我自己很早就开始做人生规划,当年做出的规划,拿到今天来看,就内容而言,不亚于一些大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获奖作品,但是当它遇到“黑天鹅”事件时,一切都变得暗淡无光,唯一能够留下来的只有人生愿景一项,还在指引着我前行。
所以,我们只需根据自己的天赋、性格、兴趣和愿景等要素,明确一个最佳的职业发展方向就够了(具体的方法可参见本书以及之前那两本书的有关章节)-,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成就。在此,我很想跟大家分享前辈送给我的一句话:“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把握机会、采取行动。”
作为本书读者的你,如果认真贯彻了6W7S之后,依然没能遂你愿,那就不妨到“天涯社区”找“职场找位辅导员”,在《轻松跳槽》读者专用的帖子里告知你所遇到的问题,我和我的同事们会尽心尽力地免费为你答疑。这算是本书读者最大的额外福利和保障。
同时,也非常欢迎各位读者留言告诉我们,你对本书的批评、指正、意见和建议。一旦再版时有所采纳,定会酬谢。 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曾经向我们咨询过的广大朋友!正是他们自身遇到的问题和跳槽的经历给我提供了最好的研究素材和案例。
更要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张慧芳编辑及其领导和同事们能够慧眼识书、细心编校、用心设计、应时出版和积极推广!同时,对寿乐英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要一如既往地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杨松霖
2013年8月3日
张裕元
中国移动集团
人在职场漂,谁能不跳槽?6W7S醍醐灌顶,的确是给跳槽者的一份充满理性和理智的策略图。
刘世博
香港华润集团
步步为“赢”——职场人跳槽的最理想状态,6W7S,就是给这种理想状态保驾护航的最佳指导,没有多么深刻的道理,只有客观理性的分析,跳槽必读。
李明辉
国泰君安证券
走过之后再回头看这本书,才发现很多策略如果当时照做,真的会少走很多的弯路,这是过来人最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