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言
第一章 “垮掉的一代”、佛教在美国的传播与凯鲁亚克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与“垮掉的一代”
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二 “垮掉”及“垮掉的一代”
第二节 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历程
一 早期传播
二 铃木大拙的贡献
三 沃茨的努力
第三节 凯鲁亚克的生平与主要著作
第四节 凯鲁亚克信仰佛教的原因
一 精神的需求
二 事业的挫折
三 婚恋的失败
第五节 凯鲁亚克信仰佛教的过程
第二章 《达摩流浪者》中的佛教(上)
第一节 《达摩流浪者》的创作缘起、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 创作缘起
二 主要内容
三 特点
第二节 书名的意蕴、布施老流浪者与悟“空”
一 书名的意蕴
二 布施老流浪者
三 悟“空”
第三节 初识贾菲及六画廊之夜
一 初识贾菲
二 六画廊之夜
第四节 寒山、寒山诗及龙安寺石庭
一 寒山
二 寒山诗
三 龙安寺石庭
第五节 纵欲:以雅雍的名义
一 “雅雍”
二 密教简介
三 藏传佛教简介
四 贾菲“雅雍”的实质
五 史密斯为“雅雍”的辩护
第六节 马特霍恩峰之行的“参学”
一 众生、轮回与业报
二 欧若拉与阿弥陀佛
三 曼荼罗
四 俳句
五 无念及祷告词
六 念珠与三身
七 佛性
第三章 《达摩流浪者》中的佛教(下)
第一节 登山后的“参禅”
一 大梅法常
二 白隐慧鹤
三 对美国的批判
第二节 在家的“觉悟”
一 回家之旅
二 在家的修行与“觉悟”
第三节 重返加州“论道”
一 重返加州之旅
二 重逢
三 公案
四 十牛图
五 狂欢
六 穆尔森林之旅
七 离别
第四节 孤独峰之梦
第四章 凯鲁亚克与佛教的关系
第一节 佛教对凯鲁亚克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 主题的深化
二 题材的扩展
三 体裁的丰富
四 方法的创新
第二节 佛教对凯鲁亚克本人的影响
一 心灵的抚慰
二 人生的目标
第三节 凯鲁亚克对佛教传播的贡献
一 “垮掉的一代”的佛教代言人
二 佛教实践者
三 佛教传播者
第四节 垮掉型佛教:凯鲁亚克的佛教
一 垮掉禅
二 垮掉型佛教
第五章 凯鲁亚克放弃佛教的原因
第一节 并不坚定的佛教信仰
一 佛教信仰不坚定的原因
二 佛教信仰不坚定的后果
第二节 天主教信仰的影响
一 故乡浓厚的天主教氛围
二 母亲虔诚的天主教信仰
第三节 无法承受的声名之累
一 身份被误解
二 “垮掉”的含义被“歪曲”
三 写作技巧不被承认
结语
附录一 专有词汇英汉对照表
附录二 专有词汇汉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