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南半球的老树王(童话作家&英语菜鸟世界行)》由周锐著:宅男作家变身旅行达人,幽默爆棚,趣事多多。大家一起Happy一起疯,童话大师原是英语菜鸟,笑料百出,窘态发现,各种折腾,生命永远不安分!
独家揭秘大作家创作灵感必杀绝技,倾情奉献旅行趣闻&日常生活花絮,首次公开小菜鸟英语速成独门秘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拜访南半球的老树王(童话作家&英语菜鸟世界行)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周锐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拜访南半球的老树王(童话作家&英语菜鸟世界行)》由周锐著:宅男作家变身旅行达人,幽默爆棚,趣事多多。大家一起Happy一起疯,童话大师原是英语菜鸟,笑料百出,窘态发现,各种折腾,生命永远不安分! 独家揭秘大作家创作灵感必杀绝技,倾情奉献旅行趣闻&日常生活花絮,首次公开小菜鸟英语速成独门秘籍! 内容推荐 《拜访南半球的老树王(童话作家&英语菜鸟世界行)》是周锐老师在新西兰学英语的趣事以及在皇后镇、惠灵顿等地的游览记录的集锦。英语学校里的校长布雷斯、老师汀戈以及外国留学生裕子等等都在故事里活色生香地登场,小读者通过这本《拜访南半球的老树王(童话作家&英语菜鸟世界行)》可以在幽默里学习英语并了解童话故事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目录 如何来读这本书? 前面的话 11月30日 跟希拉里聊天 12月1日 我们当了小白兔 12月2日 把游客也当成风景 12月3日 最低水平班里的最低水平学生 12月4日 迷路的小胡遇见三个黑人 12月5日 开小灶 12月6日 女人里的“黑柔” 12月7日 对黑衣女孩毅然回首 12月8日 走在最后的胖子夫妇 12月9日 不好意思撑伞 提意见 12月lO日 给谁吃的胡萝卜 12月11日 每个晚上遇见六次 12月12日 无数次地愉快着 12月13日 跟读者成了同学 12月14日 我用三种语言打招呼 爸爸和香烟 12月15日 不知这算哪一顿 12月16日 我不能不救她 12月17日 从碗里抓了个字条 12月18日 打的是棒球,赢的是网球 12月19日 以消防员的速度做饭 12月20日 蘑菇父母和蘑菇孩子 12月21日 我和克拉拉玩橡皮泥 12月22日 猫社会 12月23日 老太太和她的画 12月24日 木偶给小孩子画像 12月25日 是谁背上插着刀叉 12月26日 对着手机齐声唱 12月27日 盘子和侦探小说 12月28日 在硫黄味的热雾中 12月29日 强的一万三千只蝴蝶 12月30日 为了不让假牙飞出来 12月31日 No,不能削皮 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都能成长 方卫平 试读章节 开始登机。 我和爱人小胡的座位是42排的B和C。我正打算把行李放上去时,身后来了那个A。 这是位金发女士,模样有点像美国前国务卿、前第一夫人希拉里。A是靠窗的位子,我就让她进去,她用英语道了谢。 我随即坐到希拉里旁边。 小胡知道我的用意,就说:“你不会放过她的。” 我说:“当然。” 空姐给大家发了新西兰入境表格。在家时儿子已从网上下载了这种表格的中文版让我填好,现在便可以对照着填写英文表格了。 我发现希拉里跟我一样,一边对照一边填表。 填完表,我问希拉里:“友儿厚姆因纽西兰(你的家在新西兰)?” 她便回答:“掘门(德国)。” 她竟是德国人,她用来对照的应该是德文表格了。对德国人我不愁没话说,我就告诉她我妹妹在汲诺威,她听了挺高兴。 我问她:“文珀森(一个人)?” 她说:“文珀森。”并竖起拇指。中国人表示“l”是伸出食指,而德国人是伸拇指。 她问我,你们是去新西兰旅行? 我说,我去皇后镇学英语,你也要去那里的吧? 她回答,是的,我也要去皇后镇。你们在新西兰多长时间? 我说:“吐忙死(两个月)。”月在英语里就是“忙死”,忙死了。 跟上次去欧洲的飞机不同,这次空姐没发菜单,只在广播里告知晚餐品种:鸡肉面包和猪肉米饭,二选一。 因为这趟航班广播用的是中文,我便有机会为希拉里当翻译了。 我说:“切啃欧泡特(鸡肉还是猪肉)?” 她有点不懂:“沃特(什么是)‘泡特’?” 我想了想:她不懂“猪肉”,我就说“猪”好了。 我说:“匹格!” 于是她恍然大悟。 她选择了“切啃”(鸡肉)。 空姐推着车子开始送餐。 那车子渐渐靠近,我从空姐与乘客的对话中发现——猪肉的英语是“泡克”,根本不是“泡特”。惭愧啊,难怪德国人听不懂,就是英国人也别想听懂啊。 饭后继续聊天。 我告诉她,我去德国“塞更探”(第二次)了。 她就问,两次都是去汉诺威? 我说也去了维也纳、巴黎、普罗旺斯,还去了…… 我想说瑞士,但一下子想不起它的英语说法了。 我就用两根食指交叉成一个十字——瑞士国旗便是十字图案。 我说:“瑞的(红色)。” 想了想,不对,不是红十字,是红底的白十字,立即纠正:“歪特(白色)!” 她马上会意:“斯维茨伦!” “Yes!” …… 12月1日 我们当了小白兔 只迷糊了不一会儿,昏暗的客舱便唰“地灯火通明。 空姐来送热毛巾了。 一看表,11点半,还不到午夜,但已是新西兰的早晨了。 广播里又开始介绍早餐的品种,我又为希拉里做起了翻译,鸡蛋在英语里叫“矮个”,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我在《中国兔子德国草》的书里写到过鸡蛋的德语名称,我就又用德语告诉希拉里:“哎呀。” 她挺吃惊我竞有这样的双料翻译水平。 飞机降落在奥克兰机场,我们将再转机前往皇后镇。 上次去欧洲是经瑞士的苏黎世到德国的汉诺威,中途不需要取行李,可这次不同了,我们的大小三个箱子必须在奥克兰海关接受检查。 由于小胡每天需要吃很多种药,所以行李中所带的供她吃两个月的药足够开一间小小的诊所了。海关人员面对这么多需要鉴定的药品有点手足无措,尤其是除了西药还有他们从未见过的中药,对他们来说这不是药而是一大堆难题。 但他们还是很认真地一样一样细细翻检。 检查足足进行了一个小时。 我们重新整理好箱子,推着行李车花了20分钟从国际航站楼走到国内航站楼。 P9-15 序言 这只英语菜鸟又要起飞了。 距上次从欧洲返回只有三个多月。但和在欧洲时的情况不同的是,身边再没有’拐棍’——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亲友帮助翻译的纯粹的外语环境。 我们要在新西兰住两个月。旅游不需要这么长时间,主要是为了学习。我将在皇后镇的南湖学院前后学习七周,中间的两周圣诞假期我们会去惠灵顿,小胡的弟弟国平住在那里。 学习期间我们将住在当地居民家里。虽然住旅馆会便宜一些,但住进民宅更有利于学习和交流。在联系过程中出现一些变化,我们的房东不再是造房子的理查德,而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子,她叫劳拉。 出发前的那些日子,每天晚上的行走锻炼中加上了背诵英语课文。 我一般是在晚饭后的七点多钟,沿着小区内的道路行走三圈。如果因故延迟到八点后出门,就有可能遇见一个六十来岁的外国人。这种。遇见’不是迎面碰到,而是因为我走得慢一些,他从后面大步超过我。 他的速度比我快很多,以至于一个晚上他要超过我两次。 我很想用英语跟他说些什么。 你也住在这里7你总是八点开始走?你太“法斯特”(快),我太“思漏里”(慢)…… 但每次都来不及交谈,刚要张嘴他已走出几米远。 在去新西兰前几天,我又在行走时被他赶上。这次我抓住机会开了口,他也立刻回应,我们总算完成了一次交流。 我说的是“哈啰”! 他也还给我一个“哈啰”。 在天津,一位朋友对我说:“你去新西兰要有思想准备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英语有点特别。你知道‘佩帕’是什么?” 我说:“是纸。” “我遇到过一个澳大利亚人,他把人说成‘佩帕’。我觉得奇怪,英语里的‘人’应该是‘批泼’呀。” 我就暗暗记住——新西兰人会不会也分不清楚人和纸? 周锐 后记 第一个人都需要成长,都能成长 我熟悉童话作家周锐,但我还是第一次认识“英语菜鸟”周锐。如果不是读到他的这些行游文字,我一点也想不到,在过去人们常说的“年逾花甲”的时岁,周锐还能以孩童般充沛的探求欲和冒险精神,为自己选择这样一种充满挑战的生活方式。不过仔细想想,这两个周锐其实是统一的。他写童话这么多年,不也总在用他的笔不断创造和挑战着各种新的童话故事体式? 在周锐的身上有一种精神,他从不做高声的宣言,但只要认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的决心和坚持超出许多人的想象。他的童话写作是这样。现在,我们又看到了59岁的他怎样以一个小学生的谦虚姿势,开始一个字一个词地为自己搭建另一个语言的世界。一位写童话好得大家都知道的作家,愿意把这样一种谦逊的学习姿势和这样一个充满趔趄的学习过程毫无掩饰和顾忌地摊开在读者面前,这是周锐的坦诚,也是周锐的大气。不论是这谦逊还是这坦诚,都令我感到由衷的钦佩。 然而,尽管作家本人在异国他乡旅游和学习语言的事件是这一套游记作品的中心题材,但我们不要以为周锐的这些文字仅仅是一些新奇的生活或学习经历的实录。在作者操练菜鸟式英语的各种幽默中,在他对异国文化和人情的体验与叙述中,包含了一位作家对于语言、文化和生活的许多真切的洞见,以及他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身体力行。譬如,他对于外语的交往功能的反复强调,正是在今天的外语教习中最容易被我们遗忘的一点。在最为基础的层面上,语言的发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意义又在哪里7作家对于自己如何想要学英语、开始学英语和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的那些生活事件与感悟的记录,以极为生动的方式注解着这些最基本的语言问题。我想,对于少年读者们来说,阅读和品味这些感悟,也是一次充满启迪的语言知识启蒙。 同时,行游中那些经过作家的筛选和叙述而得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小场景,往往也包含了丰富乃至深刻的文化意蕴。地铁站边,一个因为商店严格执行“不能向未成年人卖烟”的规定而在雨中找人代买烟草的少女,因为人们同样严格而自觉地遵守着这一规定而未能获得期望中的“帮助”;公寓楼下,一位始终不曾蛮悍地将她一两岁的女儿塞进童车的母亲,最后耐心地说服了小女孩自己坐上童车;火车厢里,那个由于’我。忙乱中的粗心而被遗落在另一辆火车上的行李箱,在列车员的安排下辗转一圈,如期回到了我们身边;还有普通的民居区内,为了寻找一只走失的宠物猫而无声地聚拢来并延续着的温情关怀……如果我们能时常注意到作家记游叙述中的这样一些有意味的插曲,我们也会明白,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诠释着文化一词真正的应有之义。 而我最看重的是,通过经历并写下这一切,作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永恒的“成长”精神。在这里,成长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而是每个人一生的事业,它指向着人的生命不懈的自我丰富和提升的愿望,亦即在任何时候,我们的眼睛都懂得越过既有的边界,为生活寻找新的内容,为生命寻求新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人的生命力的自我肯定和张扬。通过一种新的语言或者一段陌生的旅行来拓展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是“成长”的践行方式之一,但在这里,语言和旅行其实都是譬喻,它们最终指代的乃是一切向着更高更远处的生命追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家想要透过“一个六十岁的人还需要成长,还能成长”的事实,来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都能成长”的道理。我一直认为周锐是一个了不起的童话作家,而读完他的这一套“世界行”,我觉得,他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方卫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