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时代,商机井喷
我们对智能手机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什么是智能手机呢?所谓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聊天、应用端、导航等第三方软件程序;通过此类程序,可以不断扩充手机的功能,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来接入无线网络。
其实,早在1999年末的时候,智能手机便开始出现,当时的种类还比较少;到2004年的时候,几家大的手机生产商推出了多款智能手机。不过,在这期间,智能手机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应用程序不够丰富,因此所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小。
2007年1月,美国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推出iPhone智能手机,它结合照相功能、媒体播放器以及无线通信等强大功能,迅速在全世界走红。此后,智能手机引领手机发展的潮流,各手机厂商进行了新一轮的鏖战。
现在世界范围内,苹果、三星、诺基亚、黑莓等品牌广为皆知,而中国的魅族、小米、酷派、华为、中兴、HTC、步步高、联想等品牌在国内备受关注。智能手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则有Android(中文“安卓”)、iOS(iPhone)、symbian(中文“塞班”)、windoWS Phone(微软推出)、Black Betry(中文“黑莓”)等。
现在,智能手机正以其便携性、功能的强大性、操作的便利性、总体价格的亲民性“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智能手机具备的多种功能,使得人们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智能手机的概念正不断地替代着“手机”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营销人,当你感叹“客户在哪里”时,别急,或许你的客户此刻正在玩手机。我们可以想象。很多人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通常是打开手机,看下闹铃,或者是看下微博,关注一下自己的粉丝有没有变化;入睡前的最后一个动作,通常是关掉手机或看一下有没有新的留言。所以,我们正不断地成为“手机人”。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出门时忘了带手机,或者电池用完手机关机了,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仿佛和世界隔绝了?如今,人们越来越多的动作,是滑动手指;通过这样的动作,让我们和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时时保持着联系。
这种社交模式的变化,给我们的营销工作带来很多启发。实际上,在销售当中,我们常需要与客户建立一种近似朋友的关系;而这时,手机恰恰可以在我们与客户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正如微博上流传甚广的一个笑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给我发私信。”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将生活于一个智能网络中,每个人都是这个网络里的一个结点。
当人们在手机上互相关注、互相评论的时候,一个结点便开始向周围的结点传递能量;每一个结点总能找到另一群“志趣相投”的结点。从而形成一个圈子。可以说,每个圈子便是一个市场。
比如,在“手机人”的世界里,活跃着一群这样的女性——或许她们对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不甚了解,但她们却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据统计,她们往往是30岁左右的“熟女”,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的“双高”特征;她们一般是企业里的中级以上主管。这样的“熟女”有100万至500万人。
她们注重生活质量,关注时尚信息,几乎严重依赖手机,而且半数以上的人会同时使用两部以上手机;她们喜欢自行安装一些手机软件。喜欢挂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活跃于虚拟社区,微博更新频率也很高。
此外,她们在付费视频和付费阅读中有更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实际上,她们每月平均在上网流量、付费下载方面消费近百元。而且,她们还喜欢享受手机购物的便利,并乐于在手机上支付。
当然,这还只是移动互联时代庞大顾客群的冰山一角。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此花费更多的时间,也会给商家带来更多的营销机遇。此外,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已经改变了人们对“黄金时间”和“垃圾时间”的简单区分。在无数“手机人”眼中,原先被视作“垃圾时间”的“碎片时间”,已经成为“黄金时间”。
比如,在过去的时候,等候公交车的时间里,让人烦闷,被视为“垃圾时间”。而现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在智能手机上浏览。于是,对于在移动互联网上做广告的商家来说,这些“碎片时间”反倒成了“黄金时间”。这种变化在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尤为明显。
P10-12
移动互联网是新生事物,但其全面融入我们生活的速度之快,让我们有种目不暇接而又非常熟悉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源于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APP市场的繁荣,我们的生活会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不妨从失去相应的便利性来想象——我们将不能够发布微博,不能够在微信上随时发布与分享照片,不能在手机上使用QQ,不能在手机上完成支付……
或许,上述的每一种便利我们都不愿失去。接下来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营销的本质是什么?暂且不去理会那些艰涩的理论,简而言之,营销是一种服务,而且是一种必须给予人们价值的服务,是立足于双赢的服务。
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步入了移动互联时代。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营销工作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只要看一下人们的时间在哪些方面花费得越来越多,就可以窥得一二。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它可以是电话,也可以是网络社交工具,还可以是能“携带”的银行,或者是一个握在手里的“购物超市”……总之,手机功能丰富,让人们可以在这个小小的手机上完成很多要做的事情。
于是,人们的大量时间转移到手机上来,甚至连一些碎片时间也成为人们使用手机的“黄金时间”。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该怎么做?还在询问“我们的客户在哪里吗”?其实,我们的客户就在手机里——正如在桌面互联网时代,无数营销人认识到“我们的客户在电脑里”一样。
可以说,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凸显,使得传统的营销理念必须刷新。新的营销模式中,将进一步体现出线上与线下资源充分整合,营销中的社交性增强,人的自身素质,与移动互联媒体、桌面互联媒体交相融合。这种新的营销模式将在一个更高的整合平台上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
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看到了这种营销模式的外在客观变化,而且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与调整。比如,一些企业已然走在微博营销、微信营销、二维码营销等的大道上,并在这种资源与平台整合中品尝到了红利的甘甜。 其实,营销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或许,最原始的营销仅是摆个地摊或开个门面来销售产品;可是慢慢地,随着时代的进步,营销逐渐通过无线电的广播还有电视等媒体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入网络时代后,营销形式再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典型表现就是电子商务的兴起。
移动互联时代发展至今,营销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营销”,其含义之丰富,整合能力之强大,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如,我们只需通过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事实上,智能手机已经完全具备了普及的能力,可以源源不断地接到客户的下单、定制、付款等购买行为。
处于这样一种科技文明高度活跃与发达的时代,企业应该怎么办,个人尤其是创业者应该怎么办?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脉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时代里,在行业格局的划分里,占据有利的位置,实现持续的发展。其实,营销在一个企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企业有赖于营销环节最终达到价值实现。
最后,希望有志于在移动互联时代取得更大发展的企业和创业者,能够从本书中受益,也祝愿大家能够在新的微营销时代获得更大的成功!
著者:沈周俞
经营在前,销售在后
《哈佛商业评论》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传统营销已死”。文章指出,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品牌管理还有企业传媒等营销手段已经失效;或许有些企业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但实际上,很多传统的营销架构只剩下了躯壳。那些基于同伴影响力和社区导向的新型营销手段,将在企业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说,这篇文章的观点在营销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中,社交随时随地,人们的很多购买决策,会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化交往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运用传统营销手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运用新型营销手段后,反而可以轻松收到新奇的效果。
我们不妨以小米手机的营销为例。小米手机诞生不过是两年多的事情,现在,却一跃成为全球仅次于苹果和三星的第三大品牌手机,市值高达40亿美元以上。其实,小米手机在2011年推出的时候,半小时内,10万部的库存就被一抢而空。那么,小米到底用了什么样的营销“法术”,从而取得如此辉煌而难以想象的营销业绩呢?
总体上来说,小米的成功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特点:
首先,营销成本零费用;
其次,渠道成本零费用;
再次,预购模式零库存。
试想,如果我们运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又如何能够实现这三个“零”?据统计,过去一些大型手机厂家,每年花在营销广告上的费用高达数亿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降低营销成本,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营销利润。
小米作为一个手机新面孔,在品牌知名度上不占任何优势,可它在营销方面的花费,与营销收益相比,几乎是零,而且在短时间内塑造起了品牌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无疑在运用新型营销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当今时代,是一个显著的社交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难以想象的口碑传播速度有如商业的翅膀,只要运用得当,可以达到难以估量的营销效果。近些年,不少企业和商家在微博、微信上走红,继而转化为大量的订单,便已是明证。
在这方面,小米手机正是通过新型的社会化营销,聚集起了大批粉丝,并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如,雷军的团队并没有秉持传统的营销思路——大规模地宣传产品,就一定要斥巨资做广告,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出现资金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告支出比例失衡,几乎绑架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相反,雷军的团队并没有立即投入资金做广告,而是用创意来打造最好的“广告”——比如,小米团队在微博上组织了一个微活动:
“秀一下你的手机编年史,算一算你用过什么手机,多少钱买的,什么时候买的,请把图片发到微博。”
这个微活动在当时颇有创意,很快有50多万人参加了这个活动,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成为小米日后的粉丝——“米粉”。具备了如此众多的忠实粉丝,那么取得日后的营销佳绩是有基础的。
我们不由产生一个问题:小米手机在微博营销上是如何取得这个好成绩的?其他众多企业和商家可以“复制”这种成功经验吗?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本书的一大宗旨,便是通过介绍一系列新型营销手段,来帮助商家和个人达到三“零”营销,创造营销神话。此外,在新营销中,我们更多地采用了微博、微信等微营销工具,所以某种程度上也称其为“微营销”。
其实,这种新型营销理念和营销方法紧密结合了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特点,能高度整合各种资源和平台,可以为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各个行业和企业服务。这里面一个重要的理念是,科技的发展,赋予每个人越来越多的社会属性,企业只有通过社会化的营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企业营销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然,新营销兴起,传统营销手段并未因此而一无是处,我们仍以小米手机为例,小米团队虽然采用了大量的新型营销方式,但并未完全放弃传统营销手段,比如他们通过采取媒体评测、写字楼的楼宇广告、上市发布会等传统手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传统营销已死”,更多的是侧重于一种营销理念的转变。在这里,一种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的营销理念正为很多企业所重视。通常而言,这种理念更加重视融合新型与传统营销手段,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为企业打造立体化的营销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最后,感谢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促使我们营销方式不断产生新的突破,也让我们更加领悟了“营销”的真谛,那就是“经营在前,销售在后”;感谢移动互联时代,让我们的沟通无处不在,让我们与世界真正实现了零距离。
因此,这必将是一个高度人性化的时代,一个给予人们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代;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只要有好的创意并付诸实施,就可以创造财富。希望本书能给每位读者带来好运,祝愿大家赢在移动互联时代!
《企业微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么营销就对了》由沈周俞编著。
移动互联时代,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方法才最有效?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怎样才能精准地定位客户,并通过互动构建起“朋友式”的客户关系?营销受环境影响,身处移动互联时代,你的营销思维与时俱进了吗?
《企业微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么营销就对了》通过深入剖析移动互联时代的特征,揭示出社交大背景下的新营销思路,并详细介绍了微博、微信、二维码等营销方法,挖掘出社交中潜在的巨大市场与商机,从而为企业与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淘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企业微营销的旷世之作,国内绝无仅有的营销宝典,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商机,解密微营销背后的创业、赚钱金点子!100多位营销专家感恩推荐!
最具实操性的微营销著作,公众账号3大运营方式,订阅号7大运营模式,留住老客户8大技巧,挖掘新客户15种方法,营销10大原则、10个技巧和10个禁忌、80个案例……
在这里读懂微营销,微博、微信、微电商、微运营、微系统、微未来深度观察、干货挖掘、微信新模式、微营销新资讯全搜罗;
沈周俞编著的《企业微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么营销就对了》通过大量成功案例详细展示3C数码、食品、文化传媒、家具电器、美妆服饰、本地商家、民营医院、家居百货等多个行业如何进行微营销。
错过微博,你不一定会后悔;错过微营销,你一定会后悔!谁先吃透微营销,谁就占领了4亿人!
本书适合对象:企业董事长、总裁、市场部经理等中高级管理者,创业者,社会化营销从业者,电商与媒体人士,以及对营销感兴趣的所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