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教仁传(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吴相湘作品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相湘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教仁传(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吴相湘作品系列》的作者吴相湘既为传主同乡,复“伤英雄无嗣之凄凉”,特以30余年时光为此一为中国民主宪政牺牲先驱画像。全书“综合叙述与分析解释并重,对若干重要史实均力求提供新记录与新解释”,被视为海内外有关宋教仁研究的奠基之作。

本书作者既为传主同乡,复“伤英雄无嗣之凄凉”,特以30余年时光为此一为中国民主宪政牺牲先驱画像。全书“综合叙述与分析解释并重,对若干重要史实均力求提供新记录与新解释”,被视为海内外有关宋教仁研究的奠基之作。

内容推荐

《宋教仁传(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吴相湘作品系列》作者吴相湘既为传主同乡,复“伤英雄无嗣之凄凉”,特以30余年时光为此一为中国民主宪政牺牲先驱画像。《宋教仁传(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吴相湘作品系列》“综合叙述与分析解释并重,对若干重要史实均力求提供新记录与新解释”,被视为海内外有关宋教仁研究的奠基之作。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求学时代之环境与背景

 一 经世致用学风之复兴

 二 讲求时务注意新学

 三 湖南自立自保之主张

 四 湖南留日学生刊行《游学译编》

 五 民族主义之教育与湖南自治论

 六 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与革命风潮

 七 科学补习所与华兴会举义之失败

第二章 日本六年

 一 《二十世纪之支那》与《醒狮》

 二 中国革命同盟会之成立

 三 革命建设基础在高深学养

 四 游说马侠与间岛问题

 五 同盟会之悲欢离合

第三章 对内政外交的主张

 一 对外关系之认识

 二 建设真正民权之立宪政治

 三 遵奉民生主义推行社会政策

第四章 大革命爆发前后

 一 同盟会中部总会之组织

 二 长江上下游的奔走联络

 三 临时政府之组织

 四 袁世凯阴谋与宋之对策

第五章 政党政治之尝试

 一 同盟会之团结与改造

 二 不恋权位只重政见

第六章 为民主宪法牺牲

 一 国民党之组织

 二 孙黄北游之前后

 三 国会议员选举与大政见

 四 盖棺论不定

引用史源及重要参考资料

 一、宋氏本人著述

 二、同时人著述

 三、手写本及档卷

试读章节

一、经世致用学风之复兴

经世致用之学原为中国文化之正宗,孔子日:“士,任重而道远。”固慨乎其言矣。北宋范仲淹秀才先忧后乐之呼吁,益振醒知识分子之责任感与自尊心。同时司马光纂辑《资治通鉴》复为经世致用学者订一重要典范。不幸南宋以降,士大夫痛国家之多难,慷慨激昂,转多虚侨之论。历经辽金元三朝,中国知识分子遂遭遇空前之迫害,明初复创八股制艺以束缚读书人之思想,又用廷杖诏狱以凌磨士大夫之尊严;致使当时士人惟有逃避现实。逮朱明覆亡,顾亭林诸氏奔走呼号,力倡“行己有耻,博学于文”,痛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始为经世致用之学开启一新途径。

然时值清朝入主中夏,固绝不愿见此种学风之滋长,且为巩固其统治权,更复变本加厉,以摧残之、压迫之,文字狱之繁兴,博学鸿儒科之创立,四库全书馆之设置,交相为用,务使士大夫无法冲破种种网罗,如不入我彀中,即自屏于政治之外。雍正乾隆时,达官自刻奏议,往往得罪,记清代名臣言行者亦犯大不韪,于是文人著书立说,多不涉当世之务,繁琐考证之风特盛,固士气消沉已极之明证。逮嘉庆朝,仁宗天资长厚,略变两朝箝制之意,历二十余年之久,后生新进,顾忌渐忘,稍稍有所撰述,虽未必即时刊行,然能动撰述之兴,即其生机已露也。至道光初叶,则时事之接触,切身之患,不得不言者有盐务、河工、漕运三大端,议论蜂起,贺长龄、魏源竞汇而刻之,命名《皇朝经世文编》,于道光六年(1826)行世。未几,海警渐动,士大夫急欲周知外事,疆臣又为之倡导,道光二十四年(1844)魏源纂辑之《海国图志》梓行,是为中国近代士人综合中外资料所为知己知彼之第一部著作;而其先一年,何绍基、张穆创建顾亭林祠于北京广宁门内之慈仁寺,岁举祀事。有谓此为中国近百年世运之关键者。以今论之,要非过甚其词。

盖学风士习从此丕变,士大夫一反前此空疏逃禅之积弊,而秉持亭林之诏示,振经世之绝学,身体力行,见诸行事,曾国藩则其代表焉。观乎曾氏服官京师,尝读书于顾氏祠侧,对于亭林极尽向往之诚,创立湘军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号召,用儒生为统将,募农夫充行伍,士人匹夫均因此毅然有守先待后舍我其谁之壮志,湖南全省之义声震天下,遂使举国之人咸知引国事为己任,民权之得伸,自此始也;而其传刻《王船山遗书》,民族大义因之流播益广,有谓曾氏言行即为辛亥革命肇端者。宜乎宋氏誉之英雄,今人谓近百年世运之关键有在也。

宋氏出生于1882年,其时曾国藩已早殁,自不能望见丰采,然流风余韵固犹盛传于洞庭衡岳间,且湘军仍肩天下之重任,旌旗声威正远及天山南北,所谓“无湘不成军”,尤为三湘人士常引以自豪者。宋氏自幼即喜闻当时事,尤喜谈兵,尝嬉戏簿诸邻儿名氏,呼集山阿,树巾为旗帜,自登磐石上指挥部勒之,是环境影响使之然也。

虽然,世变日亟,国难益殷,对于宋氏之新刺激亦更加甚焉。

二、讲求时务注意新学

1894年夏,中日战争发生,湖南巡抚吴大潋亟募勇成……

P2-3

序言

这一册宋教仁先生(1882—1913)的传记,原题作“宋教仁与中国革命”。今为使读者对于宋先生在国史上的地位可以“一目了然”,特采用“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一书名。事实上,宋先生确是为中华民国宪政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这一传记的出版,正值举世研究和阅读中国现代政治与人物之兴趣最热烈的时候,当可适应多数人士的需要。但如果被认为这是趋时应景之作,则相湘实不敢承;因为相湘怀抱为宋先生撰写传记的心愿已有三十余年。

回忆童年就读湖南私立楚怡小学,在其实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的环境中,开始对历史课程发生较多兴趣。课余又尝至同学蔡端生、黄一寰两兄家,瞻仰开国元勋蔡(锷)、黄(兴)遗像遗物;端生兄且扬言长大后必为其父撰一大传。高山仰止及私心羡慕之余,亦窃有意为建国伟人撰一传记。先严汉声府君(讳其林,1878—1937)因训示:我常德郡宋教仁先生之丰功伟绩亦与黄、蔡齐名;并为言与宋公交往以及同旅日本时之若干照片。

自相湘肄业北庠,学习兴趣倾向近代史;复因日人萱野长知致冯自由先生书函(对于黄、宋等革命史实不宜忽略,见冯著《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之启示,乃更加速搜求资料以冀宋先生传记得早完成。

不幸,对日抗战发生,长沙大火,常德会战,两大城市均成灰烬,先严数十年之藏书及手写日记(其中多有可与宋先生《我之历史》相证补)与相湘自北平携归之多种史料,均未能幸免于难。痛心之余,又见报载宋先生遗属寡媳一人在桃源转徙流离孤苦伶仃之讯(宋之独子殁于抗战前),更伤英雄无嗣之凄凉。“从头做起”,搜集资料以为宋先生撰传之心念转而弥坚。

自抗战胜利,相湘在北平、上海、苏州、南京等地重作搜求,幸又获得宋先生关系史料若干种,1949年春挟以渡海来台,喘息稍定,即往各图书馆继续查寻。1958年秋,台湾大学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中国近代史计划,相湘之《宋教仁先生传记》被列为其中专题研究之一。旋且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同意阅读其党史史料库之资料。经过两年的工作——其中并曾有往美国、日本各大图书馆访寻史料之机会,这一宋先生的传记,遂在历经大劫之后终底于成。对于协助完成这一工作的学校和机关(如上述)实在非常感谢。

全稿完成以后未克即时印行,只将其中一极小部分《袁世凯谋取临时大总统经过》,发表于《中国现代史丛刊》第一册,竟很快引起海内外学人的注意,日本《东洋学报》(第四十四卷第四号,1962年3月,东京刊行)且摘要予以介绍,颇多推誉。

本书内容综合叙述与分析解释并重,对若干重要史实均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