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
你好!又是一个星期没收到你的回信了。近来身体怎样,想我吗?刚从厂里下班回到自己寝室,同寝室的卫东不在,可能是看阿尔巴尼亚新电影《宁死不屈》去了。孤独一人的我,坐在窗下,思你、想你、盼你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提起笔来给你写信,来解我的相思之苦。在回厂的路边,我看见城郊的农民,一个个像野鸭式地扑在田里,你追我赶忙碌着插秧的情景,就勾起了我对你的担心和挂念。当前,正是春耕时节,我就想起了你们乡下的情景,近来也肯定是一样,加之你身体虚弱不怎么好,切莫为生产忙坏了自己的身体,身体才是真正的革命本钱。至于你说的“在生产队贫下中农面前要表现好一点,争取早一点抽回城来”,我看回城一事,并不是你想得那么天真、简单,要有机遇。一是要与公社里知青办的人关系搞好,二是要有工厂里在你们公社招工的指标,三是你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搞好关系。上大学,招工,他们才能推荐你。你们家成分好,爸妈都是工人阶级,根红苗正,回城一事只是迟早的事。
你还记得吗?去年11月,我们一起乘坐解放牌汽车,送你们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街道上,欢送的人群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你们一个个高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讲着“要扎根农村一辈子”的豪言壮语。你们是那么天真,那么单纯,那么幼稚,其结果呢?到农村以后,你来信说:“参加生产队劳动后,体力消耗大,饭量也增加了,粮食不够吃。天一亮就下地干活,傍晚才收工,整天累得腰酸背痛,回家里自己连饭都不愿意做来吃,衣服脏了也没有时间洗。一接触实际,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那么美好。农村贫穷落后,和城里条件相差甚远。”本来这是现实,但我也坚信,这只是暂时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英,你说是吗?
病中思医生,寂寞想情人。也许是太想你了吧!前天晚上睡觉,半夜我做了个梦。英,你猜,我梦见什么了?梦见你抽回工厂,参加了工作,我拉着你的手,你拉着我的手,我俩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唱着“阿哥阿妹情意长,就像溪水日夜想……”的歌曲,兴高采烈地走在城市的大道上,好多人羡慕我们,那种幸福感就别提了。我在梦中傻傻地笑,笑声l京醒了室友卫东,卫东推醒我,“老弟,你在做什么美梦呀!”是卫东打破了我的美梦。醒来,我狠狠地把卫东瞪了几眼,训了一顿。
目前,下乡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我们两地分离,给各自带来了相思之苦。每天我下班回到自己的寝室,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整天吃饭不香,干事做活三心二意。真如唐代诗人温庭筠《忆江南》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绿蓣洲”。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爱情的痛苦也是一种享受。”你说呢?我的英!坚持吧,坚持就是胜利。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你就会进城,很快我们就会走在一起。
自从你上次春节回城,我们俩天天在一起逛公园,看电影,遛马路,进餐馆。记得吗?你在回乡下前一天的傍晚,我俩依偎漫步在那条走过好多次的路上。不知何时,天下起了小雨,雨丝纷纷扬扬,雨珠儿在你长长的秀发上凝结,我轻拢着你湿漉漉的长发说:“我回去取伞。”而你说:“丝丝缕缕,缠缠绵绵,想的就是这个意境,淅淅沥沥,疏疏密密,要的就是这种韵味。”你的话勾起了我无限的恋情,也似这春雨不绝不断。当时,你一定是看穿了我的愁绪,假装生气,嘟着嘴,半是嗔怪、半是撒娇地说:“人家又不是不回来了,你这样子,还是男子汉哩,真没有出息!”难得你这份深情。那天傍晚的情景,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回荡……
掰着手指头算,还有8天就是劳动节,厂里放假,我把我每月给你节约的5斤粮票,和再向家里要的2份肉票,带到乡下来,与你好好地改善一下生活。写到这里,恨不能自己长上翅膀马上飞到你的身边。抬头看钟,时针已经指向晚上12点,怎么给你写信也不知道疲倦。一提起笔来,就好像有许多知心的话要对你讲,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你唱,真是纸短而情长……
握着手中的笔,久久不愿停下。只好罢了,明天还得上班,实在没办法!请代我向其他几位知青同志问好。P25-27
2013年最浪漫情书征集带来的热度至今还未消减,情书评选引起了300多家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情书在2013年七夕被送到“爱情治愈圣地”彭水阿依河举行了“情书漂流日”;少数情书的幕后故事被拍摄成6部微电影,即将上映。
与我们看惯了的大师情书相比,本书的特点是鲜明的,这是老百姓的情书的第一本合集,是你身边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的“爱情记录”。
这次情书征集的成功,这本书的出版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感谢这些天南海北汇聚在一起的浪漫情书,也感谢为“情书征集”倾注情感和汗水的人们。
首先需要感谢来自彭水自治县党委、政府,旅游文化界人士的支持,今年因病不幸去世的原县委书记陈航先生对此创意给予肯定;非常感谢彭水自治县领导钱建超、刘峰、朱高云、余健华、林光、程途、秦盛成、冉龙超等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彭水旅游部门袁业国、廖售吟、廖建军、廖昌鸿、刘兴模、冉昌嵘、简文相、庹冰洁、刘畅等同志对活动推进的艰苦努力;感谢彭水文化、传媒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对活动过程的真诚建议和意见。
感谢北京时间碎片新媒体公司的总裁邹智勇、副总裁侯振权先生,以及左志勇、王伟、阿达、蕾蕾、爽芝等同志。
感谢重庆师范大学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海教授对活动的指点。
感谢情书微电影拍摄的导演王宾和他的团队,他们还将继续用影像传播情书的魅力。
感谢猪八戒网朱明跃董事长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朱堂宗、罗方芳、宿雪雪、向东、李雪琴等年轻人直接为活动进行细致服务,感谢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徐丽丽、王翱为活动付出的辛勤劳动。
感谢以下机构的深度参与,让情书征集在更大的区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它们是彭水自治县旅游局、猪八戒网、Witmart.com、北京时间碎片新媒体、重庆师范大学新媒体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院、重庆晚报、都市热报、香港卫视、陕西卫视、重庆电视台、中国发展出版社。
还有更多因为篇幅原因不能一一点名的朋友,感谢因为你们的支持才促成本书的出版。
最后尤其要感谢国内夕卜愿意分享自己情书的作者,你们的真情流露可能在之前已经感动了你所中意的“他”或“她”,甚至已经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而你们更大的贡献是,你们的情书所组成的这本书,所分享倡导的“情感正能量”可能会悄悄地影响和改变成千上万人的爱情观。
编者
2013年11月
这部别开生面的情书集,注定会在中外文化史和当今人们的情感生活中,产生某种不同寻常的影响。
众所周知,情书是最温馨、最浪漫的文学体裁。如果从功能作用上去探究情书的重要意义和存在价值,就会发现,情书是作用巨大、贡献独特的应用文种,可谓至情至性,功莫大焉。
爱情和人类如影随形,情书为爱情点火助燃。放眼人类社会演进的大系统,情书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功臣。因为人类,始有爱情的产生;因为爱情,才有人类的繁衍。如果说,爱情是人类繁衍的原动力,那么,情书就是加速爱情的催化剂。在古今中外众多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中,情书有时是打探虚实的侦探,有时是横渡沧海的慈航,有时是攻城掠地的利器,有时是捍卫成果的城池。可见,情书体量虽小,作用却绝然不小。
与西方文化传统迥然不同的是,中国似乎是一个缺乏情书的国度。纵观中国历史,可以说情诗繁盛而情书匮乏。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最精彩的篇章是爱情诗,此后,《楚辞》、《古诗十九首》、吴歌西曲、唐诗、宋词、元曲和“五四”以后的新诗,各种风格的爱情诗作更是佳构迭出,数不胜数。然而,当代概念的情书,中国到东汉时才开始出现,此后广为传诵的作品也少之又少,直到西方文化东渐,新文化运动肇始,封建礼教受到冲击,方才大量涌现,达于极盛。改革开放以后,情书再现高潮,但由于受现代通讯技术影响,很快转型为网络情书,且数量锐减,而今大有日渐式微的趋势。
这部集大成的《丰莫范情书》,与以往出版的情书集只盯着大人物不同,关注的都是寻常百姓,记录的都是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因而带着浓浓的草根芬芳。集中收录的作品,没有刻意的修饰,没有过多的雕琢,没有虚伪的造作,没有扭捏的矫情,往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随性流露宣泄,用语雅洁显畅,很有一种平民化的范儿。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情书集更具备了一种时代标本价值和里程碑式意义。情书韶华已逝,风光不再,看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基于这个判断,这部情书集的编辑出版,仿佛是对情书这一纯情文体的深情回望,是对情书这一爱情功臣的深情礼赞,是对情书这一爱情载体的深情提醒。
不过,崇尚纯真爱情,促进社会和谐,也许才是这部情书集编辑出版的终极目的。当今中国,由于受到各个思潮的影响,传统的爱情观正在发生裂变,从而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爱情是家庭的基础,用真爱构筑起坚固的家庭基础,进而构筑起牢固的社会基础,难道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基础工程么?
从这个意义上看,本书的编辑出版,可谓用心良苦,别有深意。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部情书集,不仅是情书的楷模,更是爱情的示范。
2013年11月16日
刘川郁主编的这本《模范情书(中国第一本老百姓自己的情书合集)》是中国第一本老百姓自己的情书合集。文中情书由重庆彭水在猪八戒网上发布征集,从全球3000多封参赛情书中选出的100封情书组成。这些来自老百姓的情书或穿越战火,穿越时代,或网言网语,创意无限,各显神通。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情爱日显肤浅化、金钱化,所以《模范情书(中国第一本老百姓自己的情书合集)》这一封封情书显得淳朴、弥足珍贵。这些情书发起对真爱的呼唤。对真情的向往,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火热情感神经。这些情书在重庆彭水阿依河建立了世界第一条“情书长廊”,供游客参观、品读。
从北京大学出发全球征集3000多封情书,刘川郁主编的这本《模范情书(中国第一本老百姓自己的情书合集)》选出100封,冠军情书登上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感动得周立波、郭敬明热泪盈眶,台湾S.H.E的制作人黄怡倾情谱曲,沙宝亮深情演绎,95岁抗战老兵情书夺得10万元大奖,情书幕后故事拍摄成6部微电影走红互联网。
九成网友称自己不写情书,模范情书呼唤真爱,“中国第一爱情治愈圣地”,重庆彭水发起情书征集,撬动全球眼球,来自老百姓自己的情书第一次结集出版,穿越战火,穿越时代,抗战情书走红网络,感动万千网友,草根情书,各显神通,网言网语,创意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