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兴趣班,怕孩子太累;不报兴趣班,又怕孩子掉队!
48个创意游戏,跟孩子一起“玩”着超越兴趣班!
《一家三口玩疯了》让用心爱孩子的你成为孩子最好的兴趣启蒙老师:王洋老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48个独具匠心的亲子创意游戏,释放天性、激发潜能、培养特长……
《一家三口玩疯了》让不知道跟孩子玩什么的你变成孩子最亲密的玩伴: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语言,也是孩子最爱的交流手段,掌握书中的48个创意游戏,变身超级会玩的神奇爸妈!
《一家三口玩疯了》让读不懂孩子的你每天都能学点教育心理学:每个游戏后面Frank老师都会跟你说上几句“贴心话”,为你揭开孩子潜能和心理发展的秘密,也告诉你怎样让孩子更理解你的爱、鼓励和期许。
附赠Frank老师的创意游戏课堂光盘,快快跟孩子一起踏上探索世界的创意之旅吧!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最早的语言。看到孩子在游戏中尽情欢笑,是每个父母最幸福的时刻。可是,很多家长不是没时间陪孩子玩,就是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
王洋编著的《一家三口玩疯了:每周30分钟提升孩子情商的创意游戏》详细介绍了48个独具匠心的亲子创意游戏,为一家三口全程策划出每周30分钟简单有趣的周末游戏,让父母在游戏中与孩子共享完美的亲子时光。游戏道具大多使用家中现有的物品和场地,简单易行。让不知道怎么玩、玩什么的你,变成能够陪孩子一起笑、一起疯的亲密玩伴。《一家三口玩疯了:每周30分钟提升孩子情商的创意游戏》根据《教孩子学不如陪孩子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修订而成。
这是每个2-6岁孩子的父母都需要掌握的亲子游戏技术,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爱上世界!
1月——《野兽出没的地方》
第一周 锋利的爪子画——看看谁是最厉害的野兽
第二周 野兽的魔法骰子——猜猜下一次是什么颜色
第三周 低音炮与面粉、色素的舞蹈——野兽的“闹腾”舞蹈
第四周 经典纸箱游戏——野兽的家什么样
2月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第一周 牙签扎画——用手触摸的画作
第二周 白色蜡笔画——创造一封魔法的秘密书信
第三周 影子画——装饰你的影子并探索各种事物的轮廓
第四周 暗箱画画——看不见的手在纸箱里画画
3月——《我不知道我是谁》
第一周 给镜子里的自己画像——我长得什么样
第二周 制作自己的面具——有好多张脸孔的我
第三周 为物品着色——我喜欢吃树皮还是松果
第四周 冰块做画——彩色的冰淇淋
4月——《蚯蚓的日记》
第一周 用土埋起来的画——蚯蚓蚯蚓,你在哪里?
第二周 皮筋画——不好啦,蚯蚓也要跳芭蕾舞啦!
第三周 纸筒摇画——蚯蚓的好朋友是彩色蚂蚁
第四周 树皮贴画——蚯蚓登土堆山,小蚂蚁登树皮山
5月——《玛德琳卡的狗》
第一周 面塑与橡皮泥——各种形状的小狗饼干啊,快来尝尝看
第二周 着色射箭的游戏——带着小狗一起去打猎吧
第三周 气味拼贴画——你能闻出这幅画是什么画的吗?
第四周 自制手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美的玩偶
6月——《我等待……》
第一周 落线画——我要参加一场什么样的舞会?谁是我的舞伴呢?
第二周 陀螺旋转画——旋转吧, 第二支舞曲开始了……
第三周 流淌画与叶脉树枝画——彩色线条流淌出的舞蹈
第四周 多彩保龄球瓶画——没有输赢的比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7月——《小黑鱼》
第一周 玻璃摩擦拓印画——小鱼的家在海里,每天它不用洗澡
第二周 气球瓷板画——小鱼的好朋友是贝壳
第三周 大盒子滚珠画——小鱼游过的轨迹是什么样的
第四周 喷壶与揭印画——让我们来看看海里的小鱼是什么样的
8月——《失落的一角》
第一周 剪纸画——制造失落的一角并把它们都送回家吧!
第二周 雨滴彩粉画——失落的一角在旅行中所见到的彩色雨
第三周 综合材料拼贴画——不同颜色的失落的角们聚在一起会组合成什么呢?
第四周 折叠纸扎染画——你是住在哪里的失落的一角
9月——《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第一周 牙刷画——这么多黑黑的牙齿该怎么办呢?
第二周 蛋壳着色及拼贴画——看看没有保护好的脆弱的牙齿。
第三周 眼药水滴画——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
第四周 自由落体画——医生,我有恐高症!
10月-《我爸爸》&《我妈妈》
第一周 服装雨衣涂抹画——爸爸妈妈成了我们的模特啦!
第二周 干湿粉笔画——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有什么不同吗?
第三周 彩色纸筒剥画——将爱一层一层缠绕起来吧!!
第四周 磁铁的魔术画——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爱!
11月——《大卫,不可以》
第一周 萝卜印章及土豆泥雕塑——大卫,不可以玩吃的!
第二周 水面滴蜡画——大卫,不可以玩火!
第三周 吸色画——大卫,快把颜色吸干净!
第四周 填塞稻草人——找一个稻草人看管大卫吧!
12月——《轱辘轱辘转》系列
第一周 车轮印画——嘀!嘀!嘀!汽车来啦!
第二周 脚印鞋印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三周 彩色泡泡画——坐彩色热带气球去旅行吧
第四周 吸管吹画——我们把船帆吹起来就可以去航海了
《野兽出没的地方》
当深刻地体验过害怕的感觉,宝宝就不再害怕了!“闹腾”的力量也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我们只需要将其引向积极与创造的方向。
第一周 锋利的爪子画
看看谁是最厉害的野兽
所需用具
黏性好的胶带,不同颜色的油画棒(要足够长),大白纸或家里专门为宝宝开辟的可以随意涂抹的艺术墙面。
创作过程
跟孩子一起挑选喜欢的爪子的颜色和长短——即不同颜色、长短各异的油画棒。
以合作或自助(视孩子的年龄及能力而定)的方式将“彩色爪子”用胶带绑在手指上。
用绑上画笔的手模仿爪子,在白纸上“抓画”。
越玩越出色
万事俱备,开始跟孩子一起开始“野兽闹腾时间”吧!看谁抓出的爪印最吓人、最漂亮?这个过程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绝佳机会,这时可以跟孩子聊聊:
野兽怎么喝水?怎么拿水杯?
小野兽怎样帮爸爸妈妈挠痒痒?
小野兽高兴的时候爪子是什么颜色?不开心的时候呢?
小野兽梳头发用梳子吗?
小野兽怎样鼓掌?
……
爪子可能会因为粘得不够结实而掉下来,或者是用爪子挠纸的过程中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油画棒断掉。这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野兽受伤了怎么办?”“谁给小野兽剪指甲?”
爪子画的创作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积极配合,带领孩子模仿野兽的叫声,让孩子体会到他们所精心扮演的野兽真的很吓人。这样,孩子会把自己平常积累下的恐惧情绪以非常自然而巧妙的方式释放出来,从而变得更加勇敢和坚韧。
Frank老师的
贴心话
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会在这个艺术活动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孩子既害怕野兽,同时又要自己扮演成野兽,这个小小的冲突会带给孩子非常深刻的体验——既害怕,又想尝试。这种感觉很像孩子都喜欢的游戏“举高高”所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种温和的挑战,非常有助于孩子核心品质的发展,即如何面对恐惧、如何换位思考等。经过这样的游戏后,孩子既能在无形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也增加了对世界的信任感。
让孩子说出自己扮演的野兽的爪子有多吓人,这除了能锻炼想象力以外,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当孩子尝试和周围的人描述自己的“野兽爪子”有多吓人、多厉害的时候,正是在尝试充分地表达自己,这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社交感。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将充分被调动起来,他们要把生活中所积累的一切关于野兽或者恐惧的东西全部调动出来,这样才能满意地完成自己关于野兽的构思,而此过程非常有助于孩子释放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家长也可以借此知道什么是孩子内心中最害怕的东西。而这个信息非常重要,家长和老师可以据此设计很多活动,趋利避害,让孩子获得更多安全感。
在挑选爪子的时候,孩子要决定所选爪子的长短、颜色搭配等,挑选的过程,也是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过程。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探索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挑选完成后,孩子还要自己动手,或是与他人合作,来把这些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爪子绑到自己的手指上。这又是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绝好时机,为了绑得牢固,孩子要不断思考,不断动手调整和实践,直到用起来得心应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耐心、专注力以及抗挫折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当孩子高高兴兴,甚至疯狂地模仿野兽在画纸上抓来抓去的时候,会看到自己在画纸上留下的一道道不同颜色、不同轻重的线条,此过程会激发孩子的观察力和实践精神——他们会从无意识的乱抓慢慢地变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力度、速度以及下手的方位,以便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痕迹,甚至有的孩子会用某一个手指头画些具体的东西,比如给野兽画点吃的。这种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如果孩子在早期艺术活动的探索中能够培养出这种能力,那么日后在读书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便可以用相同的能力来很好地解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品质的发展。通过艺术活动,我们在为孩子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一番预演。
P1-5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空气之于人类的生命一样,它们很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不为我们所觉察。游戏是最适合孩子的语言,陪孩子玩,用游戏与孩子对话,让孩子参与到艺术和创意的探索中,激发出孩子最宝贵的创造力,寓教育于无形。本书中的新创意游戏不仅能帮父母更好地传递爱和期许,与孩子进行深度沟通,更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引导孩子建立人生最初的审美观,让亲子相处的时间更有意义,为孩子未来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书中介绍的游戏都是经过无数课堂的锤炼和验证的,我曾与上千名小朋友一起做这些游戏,孩子对这些游戏的喜爱远远超出我们这些成年人的想象。游戏活动按照月份分为12章,每一章以一本经典绘本为主题,每个主题下分为4个游戏,即在一年里每周都可以玩一个有趣的创意游戏。这样的编排,并不是刻板地要求父母一定要按着时间表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只是为了提醒家长,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该每月、每周、每天都去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安排这些游戏的顺序,每个游戏后还附有引申玩法和深层的教育意义,相信家长在认真实践后也能慢慢感受到孩子无与伦比的创造性。
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深刻地感觉到,不是我在教给孩子们什么,而是孩子们在教我。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让我感动——
宝儿每次画画都会精心调制她最爱的粉色,“红+白+耐心=粉色”的过程让我看到了这个女孩的从容自信;
Annie画的公主总是那么独特而美丽,每个公主的裙子样式和花纹绝不雷同,审美和设计的理念就是这样萌芽的;
Selina仅用彩沙就能创作出很有韵律饱含不同感情的线条;
隆隆用橡皮泥捏成恐龙,排练他看过的宫西达也的恐龙剧;
皓皓在玩“野兽画”时会兴奋地大叫,说要把我吃掉,他对野兽的恐惧在游戏中转化为勇敢和快乐;
甜甜痴迷于海星,她画的各式各样的海星让我想起了安迪·沃霍尔的波普作品;
盈盈的画很有表现力,滑冰时的速度、舞蹈时的节奏都可以在她的画中感受到;
胡椒的画永远与车有关,他给我画的信里讲述了Frank和大卡车的故事;
派派热衷于为他喜欢的奥特曼设计各种各样的动作;
……
其实,早期艺术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孩子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才是清醒而幸福的。艺术教育并非要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但通过丰富多彩的早期艺术活动,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如何创造性、艺术性地解决问题,都能在艺术实践中更好地挖掘自我以及世界的本质。
赶快与孩子一起开始创意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