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要感动读者,首先就要感动自己。看得出,吕爱民先生创作的《故乡人》中每一篇小说,都洋溢着灵感和激情。他是以一种对历史、对时代负责的态度,热情讴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辛辣嘲讽和批判有悖人性、道德、伦理的假、恶、丑。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哲学不同,吕先生试图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给人提供警示、思考角度以及美的艺术享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故乡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吕爱民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学作品要感动读者,首先就要感动自己。看得出,吕爱民先生创作的《故乡人》中每一篇小说,都洋溢着灵感和激情。他是以一种对历史、对时代负责的态度,热情讴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辛辣嘲讽和批判有悖人性、道德、伦理的假、恶、丑。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哲学不同,吕先生试图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给人提供警示、思考角度以及美的艺术享受。 内容推荐 吕爱民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乡人》,她为我送来一股富有地方特色的泥土芳香。《故乡人》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次第呈现,跃然纸上,仿佛款款朝我走来,使我应接不暇…… 目录 扎根在生活的沃土——吕泊和他的小说(代序) 故乡人 追梦 赵老爷子 秋婆 介洞山 冯老头救子 弃学 匆匆过客 二贩子 掮客 堵路 透明口杯 苍天有眼 飞天拐子 李百万 后记 试读章节 大伯仍然不明白,也不吭声。 父亲解释说:你从小在南昌,也不知家乡的事。木春解放前是个二流子,经常游手好闲,干些偷鸡摸狗、伤害村人的事。那时老爸辈分大,是族长,当众惩罚过他。木春解放时当了农会主席,以前得罪过他的人,他都要进行打击报复。老爸就在那时,被木春诬陷贪污了村里一百大洋,不是土改工作组注重证据,查无此事,老爸几乎被木春害得上吊。 有这种事?大伯睁大了双眼。 父亲接着说:木春现在春风得意,当了大队书记,报复不到老爸,就在后代身上打主意。 大伯听着,沉思良久,笑着摇摇头说:人生在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木春既是如此品行的人,会遭报应的,由他去罢! 什么,由他去?父亲有点大惑不解。 就在父亲看望大伯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大伯来我家看望父亲。 我那时人小,尚不懂世事,只是看见父亲摸黑回家来,就在堂前急得团团转,一边抹眼泪,一边自言自语说:我是冤枉的,我绝不是那种人。原来,父亲所在单位的厂长,一年前借了厂里三百块钱,记在账上,被“文革”工作组查出。那厂长现在升了官,当了公社的工业办书记。他对工作组说,钱给了我父亲。工作组就找我父亲要。父亲说根本没这回事儿。工作组就发脾气了:一个堂堂的工业办书记,还会无中生有害你?接着,他们就对父亲停职检查,限一个月内承认并交出那三百元钱,还要接受上级处分。父亲犯难了,承认罢,纯属子虚乌有,三百元钱,可当自己一年的工资啊!不承认罢,“文革”工作组逼得实在受不了。父亲曾满腹委屈找过几回工业办书记,可他就是一口咬定,三百元钱是自己亲手给的,有年月日期为证。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九根大伯听了父亲的诉说后,没有生气,没有愤怒,心情十分平静。大伯脸上还是挂着淡淡的微笑问:那个工业办书记,人品怎么样? 父亲说:人还正直,不像是损人利己的官。 大伯说:那就好,他一定给过钱到什么人手上,只是记错了。你再要他耐心回忆回忆。 父亲只是一个劲摇头说他找过工业办书记多次,偶尔扬手抹一下滚出眼眶的泪珠。 大伯看着父亲伤心的样子,低言细语说:人活着有很多坎,想开点,忍一忍就迈过去了。你受的冤枉,我看终究会水落石出;我受的冤屈,恐怕今生都得不到平反,我不是照样要坚强活下去么!你一定要挺得住,时间会帮你澄清是非…… 父亲听了大伯的谆谆嘱咐,痛苦和急躁的心情明显好多了,可是,我的一颗幼小的心却沉了下去。我不知道大伯是如何蒙受莫大的冤屈下放回故乡的。大伯这么忠厚善良的人,会蒙受什么冤屈呢?我是小孩,也不敢问。 果然,半个月后,那个工业办书记就找我父亲赔礼道歉。他拿了三百元钱托另外一个人,要他转交给我父亲,是那个人忘记给。 我佩服大伯的精明判断和处世的豁达态度。 一九七八年秋天,大伯被招回南昌,与家人团聚。他在故乡种了十多年田,临近花甲才得到落实政策,回原单位工作。我后来才听父亲说,大伯瓷器店的人曾书面向上级告了经理贪污状,经理怀疑是我大伯告的,因为我大伯当时是瓷器店的会计。大伯向经理反复说,我怎么会告领导的状呢?经理不信大伯说的话,逼得大伯最后说,你不相信我,我也没办法,只向领导提个请求:不管什么时候,你弄清了是谁告的状,哪怕就是我,也跟我说一声,免得我背着这个冤枉,死不瞑目。“文革”初期,正赶上城市人口下放,经理就把大伯排在单位下放人的名单中。大伯恢复工作后,那个经理有一回找着大伯说:告状的人已找到,我错怪你了,对不起!大伯听了,什么也没说,只是点头笑笑。人啊,有时蒙受冤屈,无端长时间遭受着折磨和痛苦,换来的却是一声:对不起! P5-6 序言 我与吕先生相识并成为知音,缘于以文会友。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次全国小说笔会期间,我与吕爱民先生多次畅谈。吕先生年过半百,刚从基层领导岗位退下来不久,看得出,他既有稳重冷峻的干部气质,又有超凡脱俗的文人风度。我们的谈话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话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美学和文学创作。令我吃惊的是吕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他仿佛不是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而俨然一位睿智学者。吕先生说他从小爱好文学,少年时代就做过作家梦。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年轻的吕先生远离轰轰烈烈的“造反”风潮,独自如饥似渴,广泛浏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他说他特别喜欢法国的巴尔扎克,喜欢阅读《人间喜剧》。吕先生后来获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的《用展示历史的观点去指导小说创作》,就是深受世界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影响。正是有着如此不解的文学情缘,所以,吕先生对我说,他把自己几十年的仕途生涯,权当“深人生活,体验生活”。我想,人生如此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猛志常在的坚强意志,怕是少见吧! 最近,我又欣喜地读到吕爱民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乡人》,她为我送来一股富有地方特色的泥土芳香。作品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次第呈现,跃然纸上,仿佛款款朝我走来,使我应接不暇…… 文如其人。我认识吕先生,是先“认识”他的文学作品。《故乡人》中,那个老实憨厚、淳朴善良、心胸开阔、与世无争的九根大伯,阴险狡猾的木春,与命运抗争又显得无奈的祥海,远来的和尚和那个活得高兴“教孙有方”的憨子,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当我阅读完吕先生寄来的《故乡人》中短篇小说选,又被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打动。其中“不合时宜”追梦的退休教师,当“太上皇”的老爷子,想活到一百二十岁的秋婆,淘“乌金”的个体老板,舍命救儿子的冯老头,弃学的少年,富了又成穷光蛋的二贩子,终于上访成功的算命先生以及基层官场形形色色的人物,读着呼之欲出,仿佛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活现在眼前。这个中短篇集子虽薄,但题材广泛,容量厚实,饱含张力,给读者展示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百态,犹如一幅幅现实生活中绚丽多彩的乡土画卷。 文学作品要感动读者,首先就要感动自己。看得出,吕先生创作的每一篇小说,都洋溢着灵感和激情。他是以一种对历史、对时代负责的态度,热情讴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辛辣嘲讽和批判有悖人性、道德、伦理的假、恶、丑。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哲学不同,吕先生试图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给人提供警示、思考角度以及美的艺术享受。 从吕先生创作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十分注重写作技巧的学习和运用。譬如人物形象塑造,吕先生以白描见长,寥寥几笔,就能浮雕般地凸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过目难忘。不仅如此,为了展示作品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吕先生还十分注重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吕先生塑造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宛如雕刻,几乎调动了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段。这种写作上的“内功”,不是短时间能修炼成的。用吕先生自己的话说,他努力把中国传统小说写作技巧和西方艺术表现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新的更完美的创作之路。 后记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儿时的梦,就是想将来当个作家。那时年幼无知,只喜欢看连环画,喜欢读课外文学书籍,每当老师站在黑板前,当着全班同学表扬我写的作文时,我就有点洋洋得意,自命不凡。我曾多次面对自己读完的文学书籍,心里默默说:等着吧,我将来也一定要写出一部这样的书。一位台湾作家说过:“文学是嗜血的,要你全部人都要献上,还不保证能成功。”可见,我儿时的梦是多么荒唐,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也许,不知天高地厚是好事,李白曾“天生我材必有用”,李贺也曾“少年心思当拿云”,鬼使神差,我就懵懵懂懂,进入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文学森林。 我十九岁开始在省、地、县报刊发表诗歌,后来写小说。记得那时,我写了一篇儿童小说,寄到省一家文学杂志社。编辑退稿回信说:小说故事情节都不错,但最好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再作修改。我看后心里冷笑:儿童也要搞“阶级斗争”么?看来,这样的小说,我改不下去了。从那时起,我就中断了写作,业余时间几乎全花在读书上。我开始明白,作家不是好当的,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厚实的写作功底,断写不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重新拿起笔来写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事。那时,我已荣幸地进入乡政府,当上一名“乡编”干部,官至政府办公室主任。由于爱好写作,又是“本职”需要,这期间,我发表过大量的新闻报道,也接着在省、地报刊、电台刊播过一些散文和小小说。新闻报道是宣传地方的好人好事,领导喜欢;散文、小说就与地方政府无关。一天上午,乡党委书记两手端着一张早晨送来的新报纸,跨进办公室问我:你还写什么小说?我刚看过发表在这张省报上的小小说,兴犹未尽,于是点头说“是”。书记却绷着脸,把报纸往我面前一扔说:别忘了,你是做行政工作的,要写小说,去文化站上班好了。我闻着,心里“咯噔”一下。乡党委书记的不乐,分明在暗示我写文学作品是不务正业。尔后我得注意了,一般不写这“不务正业”的东西,有时灵感和激情就像火苗在脑海里蹿的时候,就偷偷拿起笔,作品发表了也不敢声张。离开乡政府办公室后,写文学作品虽胆大些,但仍心有余悸。多年后,我进入乡政府领导班子,再不担心有领导指责我“不务正业”。可是,随着工作负荷的不断加重,又似乎沉不下心来写作。我多年陆续在省、地报刊发表的一些小说、散文、论文、杂文,不过是些很短的千字文,权且练练笔,不要丢生了。 有人说:“写作是二度人生。”这意思大概是指实践中的人生和稿纸上的人生吧!卸任之后,无官一身轻。可以游山玩水,可以打牌搓麻,可以充当儿孙的“保姆”,也可以赶最后一班车“为自己干”赚钱……但我选择了重拾梦想,书写“二度人生”。爬格度岁月,摇笔到白头,虽路途艰辛,非常人想象,但一个内心有精神支撑的人,是不怕吃苦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苦再累,也感觉幸福。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写作条件。过去想写作,抑或生计所迫,无暇顾及;抑或受条条框框限制,愤然掷笔;抑或怕“不务正业”之嫌;抑或工作负担重,想写又没时间静心写……现在好了,只要有笔、有纸、有时间,我就可以闭门造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