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语释附翼》是《金匮要略语释》的姊妹篇,是刘献琳为研究生讲课所写的讲稿。
本书在《金匮要略》原文通释的基础上,深入阐发了原文的重点、难点及其学术论点、学术思想的的。
本书适用于有一定中医或金匮研究基础的在校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金匮要略语释附翼》是刘献琳《金匮要略语释》的姊妹篇,是在《金匮要略》原文通释基础上,对原文重点、难点及其学术论点、学术思想的深入阐发。各篇编写以病为纲,对病症按病名、病因、病机、症状、辨证、治疗、治方、预后、禁忌等为编写顺序,集历代医家医著论述和金匮历代医家注疏,为《金匮要略》重点、疑点、难点内容做释。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但其基本理论源于《内经》、 《难经》,所以《金匮要略语释附翼》中对《金匮要略》条文和病证,从《内》、《难》中寻找理论依据,广征博引。
做为经典的《金匮要略》,千余年来研究者众,正因为此才使中医学承前启后,枝繁叶茂,所以后世医家的研究亦诚可贵,《金匮要略语释附翼》参考了汉代以后的名家名著,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朱端章的《卫生家宝》、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戴原礼的《证治要诀》、吴谦的《医宗金鉴》、喻昌的《医门法律》、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程林的《金匮要略直解》、赵养奎的《医贯》、程国彭的《医学心悟》、沈明宗的《金匮要略编注二十四卷》、罗天益的《东垣试效方》、魏念庭的《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丹波元简的《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徐忠可的《金匮要略论注》、柯琴的《伤寒来苏集》、楼全善的《医学纲目》、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李梃的《医学入门》、陈师文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曹颖甫的《金匮发微》、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唐容川的《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皇甫谧的《甲乙经》、张路玉的《伤寒诸论》、陆渊雷的《金匮要略今释》、徐灵胎的《兰台轨范》、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王好古的《医垒元戎》、朱肱的《活人书》、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张璐的《伤寒绪论》、秦伯未的《金匮要略简释》、余师愚的《疫病篇》、叶天士的《温热论》等数十部医论医著。
《金匮要略语释附翼》作为金匮研究生自编教材,适用于有一定中医或金匮研究基础的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该书引证广泛丰富,又可以做为研究金匮很好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