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也可以快乐
儿子上了初三,作业多,睡眠不够,引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抱怨和愤怒。
其实,这不是我的本意。我自认是个乐观主义者,无论遇到什么,我们也要继续生活,儿子也要继续上学,困难也要共同面对。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改变制度?不能。关闭学校?也不能。让儿子退学?还是不能。每天抱怨?更不能。
我们能做什么?
还是像我以前说的,我们要自己制造快乐,创造幸福生活。
今天尽管很平常,但应该算很幸福的一天。
因为昨天睡得早,儿子今天起床也早,而且不是我叫的,是自己起来的。
吃了早饭,三个人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周六的早上我喜欢打扫屋子,整理整理东西,换换床单,洗洗衣服。中午的时候,感觉家里不能说窗明几净,但至少干净整洁。
午饭后,开始实施我们的全家每周锻炼计划。这个学期重点是让儿子跑步,因为中考需要,而且可能就是下个学期(我们的锻炼计划是TEST-ORIENTED)。
跑步是我不喜欢做的。先生和儿子跑步,我去游泳。地点都是师大。吃晚饭的时候集合,在师大吃了晚饭再回家。
游完泳,我先到了约好的餐厅,顺便短信叫上了先生的外甥,这孩子在师大化学系读研,每天都在扎在实验室,忙得一塌糊涂,春节从婆婆家回来还没有见过他,所以,今天也算是小小的家庭聚会。
四个人吃了便饭,点了两个孩子喜欢的食物,儿子因为跑了那么久,胃口非常好。外甥可能因为开学就忙着做实验,也没吃什么好吃的,胃口也非常好。我们聊了会儿天,回忆了春节在他家的快乐时光,然后他回实验室,我们回家。
回到家,儿子很自觉地准备做作业。他把书包拿到厨房的饭桌上,我也把电脑搬到了厨房,在这里陪他。他开始写作业,我也开始工作,先生在另一个房间升级他的电脑。儿子写作业一般我都不怎么帮忙,但是他也时不时问个小问题,我知道的话就随口回答。写一会儿作业,他去拍篮球,我给大家削苹果。然后继续我们各自的工作。
我家厨房一直是我们最喜欢的家庭聚会的地方,冬天厨房很暖和,厨房有吃的也有喝的,更重要的,厨房的饭桌边,是我们最喜欢的聊天的地方。
每天睡觉前,无论多忙,我们都会在厨房小聚,儿子称这段时光为:Family Talk Time。大家聊聊天,吃点东西,喝点水,然后各自该睡觉的睡觉,该工作的继续工作。
今天也不例外,每天聊天的主题都不一样,今天当然主要聊下午的锻炼活动。我告诉他们今天的游泳池水很凉,而且我很不走运,今天是全游泳池游得最差的。有两个韩国学生,他们游得特别棒,速度至少是我的两倍,而且还会游漂亮的蝶泳……他们告诉我跑步一点也不烦,只要坚持,肯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邀请我下个周末跟他们一起跑步……
真希望每天都能这样度过,平淡,安静,普通但是真实。没有担心,没有紧张,没有忙碌,不要大喜,不要兴奋,不要惊天动地,也不要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就是这样一天普通但是温馨舒服的日子,特别是在儿子初三的非常时期,to me,it is happiness!朋友们说
Angie
读了这篇小文,感觉像在寒冷的冬夜里,望见了街对面的玻璃橱窗后面暖暖的烛光。这就是我最喜欢最敬佩马老师的地方,永远用一颗乐观平和的心对待家庭,对待周围的人,对待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个本领,因为生活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而且往往难以被改变,那么怎样去面对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沮丧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自暴自弃,但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所以何不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面对呢?然而,道理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不是很多入都能做到那么释然吧。所以马老师,您真了不起,一定要永远快乐永远幸福哦!
伊水盈袖
温馨,宁静,优美,幸福的生活画面。除了珍惜,夫复何求?
英配昌
赞同一种乐观的态度。
其实,学校教育的现状是一种必然。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与教师教育实践者,我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是非常理解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有一点我相信,对于很多家庭的孩子来说,考学是一个重要的出路,这是学生负担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P37-39
小小男子汉——成长的故事
零用钱使用协议
小小的乒乓球给了儿子自信心
小小男子汉
读书的故事
窗帘的故事
照看妹妹
儿子的初三生活
初三也可以快乐
初三的收获
当梦想不能实现——成长的烦恼
捐款(一)
捐款(二)
捐款(三)
当梦想不能实现
英语学习
将梦想变成现实——成长记录
儿子的周记
我的期末考试片段
补课的故事
平凡的保安
儿子的自传
儿子的小小说
将梦想变成现实
给十四岁儿子的信
给十八岁儿子的信
家长会,老师们
老师的评语
孩子们的“童话故事”
初一孩子的家长会
初二的家长会
有没有同学想上厕所?
不能把孩子晾着
举起你的手
Self-appraisal——在香港上大学
责任
香港的老师们
作业1 SELF-APPRAISAL
作业2 Understanding the Hong Kong Community
对待抄袭
有些错误是不可以犯的——谁是老师?
名字的故事
有些错是不可以犯的
空手道冠军的失败
逃学的故事
一节社会理论讨论,
“我反正考不上大学……”
五一前的最后一课
蒙族学生小乐
累并快乐的柳思
日语系学生的故事
学生的贺卡
致敬老先生们
s=12at2
从高考想到的
校长室——他山之教育
一个澳门学校的校长室
突然检查
给加拿大的孩子讲春节和中国文化
Sabina和First Aid
和Amy的对话
Amy的几个故事
Amy和小动物
天鹅的女儿——西部之教育
海边的故事
西部的太阳从贵阳升起
让我们感动的贵州
重逢在贵阳
炎热的南宁
“天鹅”的女儿
广西的老师们
云南的老师
四川周老师的老师
重逢在北京
教育的快乐
因为工作关系,有了博客,零零散散记录一些老师们的故事;当时儿子上初中,正是学习紧张又复杂的阶段,他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了好多故事,也就随手记录了一些;当然还有一些在上课、培训中发生的故事。后来博客的粉丝越来越多,评价也越来越好,于是就勤奋地写了更多。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写给自己和家人朋友们看,没有任何出版的念头。
2012年,有幸认识了香港洛斯语言出版社的社长刘婉珊女士,她读过我的博客之后连续写了几封长信给我,一定让我整理出版,让更多的家长和老师们看到。她还利用自己的工作机会,向很多国内的出版社推荐我的这些故事,也都得到了积极的反响。
2013年开始整理这些故事,最后从120多个故事中选中了有关儿子成长、自己作为老师遇到的66个真实的小故事以及当时和现在的一些反思,整理成现在的集子。
这些故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令人遗憾,也有的发人深思。我以自己作为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视角记录下来,希望通过真实的故事来阐释我所理解的教育的意义,传递给读者“教育正能量”的信息。因为是真实故事的记录,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所以它不是一本教科书或百科全书,读者可能无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随意查找需要的对策。我只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引发家长和教师的思考,从而能够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环境和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家长、老师、孩子都太辛苦,非常希望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孩子和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的美好,享受教育的过程,心理、身体、智力在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家长和教师也能够在育儿和教学的过程中享受教育和生活。更有意义的是,家长和教师能够把这种健康和快乐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和学生,让他们也能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特别感谢人民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和编辑,他们在看到这些故事的第一时间就决定策划出版,并在书稿的整理中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设性的意见。感谢香港洛斯语言的刘婉珊女士,她对这些故事的欣赏最终让我鼓起勇气去整理成书。感谢我的导师——北师大教育学部的朱旭东教授,为本书写序。感谢北师大外文学院书记林洪老师,负责英语课程网项目期间,亲自联系技术人员帮我开通博客并一直鼓励我写故事。感谢人民出版社的刘恋编辑,为这本书的编辑排版以及其他琐事忙碌一年。感谢学生们和我书中提到的老师们,让我能够有这么丰富的收获。感谢那些曾经在我博客留言的人,那些讨论赋予了这些故事更加深刻的意义。
感谢儿子李迟,愿意让我写出并出版他成长的故事。
马 欣
2014年3月8日于北京
所谓教育正能量,包括三个方面:
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孩子和家长,学生和教师,教师培训者和受训教师都是在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共同成长。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孩子和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育的美好,享受教育的过程,在教育中精神,智力,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能够在育儿和教学的过程中享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享受自己的生活。
家长和教师的健康快乐的教育理念作为隐性知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递给孩子和学生,从而学生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健康阳光地面对困难,并把这种美好传递给他人。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师大教师的教育手札》收录了作者平时在教育儿子,教学和教师培训中发生的几十个真实的小故事。其中,有的感人至深,有的令人遗憾,也有些发人深思。作者记录了故事的本身和自己在发生的当时最直接的反应,以及事后自己的反思。书中的内容都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孩子的窗户,并教会我们如何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丽并反身自省,从而引爆教育正能量!不仅如此,《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师大教师的教育手札》作者马欣坚信我们每个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和义务将教育的正能量传递下去,让父母、老师和孩子们一样。
中国家长必读的66个教育小故事,充满爱与正能量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序作者朱旭东教授鼎力推荐,教育不只是针对孩子,也是我们的自我救赎!
《教育正能量:一位北师大教师的教育手札》从120多个故事中选中了有关儿子成长、马欣自己作为老师遇到的66个真实的小故事以及当时和现在的一些反思,通过真实的故事来阐释我所理解的教育的意义,传递给读者“教育正能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