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法)巴尔扎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典文学名著是人类精神宝厍中最绚丽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一本好书值得你一遍又一遍地去阅读,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外国经典文学馆精选的都是经过历史沉淀,被数代人所认可,而且流行于全球的经典之作:在这里,我们会遇见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勇敢追寻爱与尊严的简一爱,历经苦难的汤姆叔叔……与这些不朽人物的对话,有助于青少年朋友认识社会与人生,以及我们赖以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从中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熏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青少年版)》是本丛书中的一册。

内容推荐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青少年版)》展现了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当地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欧也妮·葛朗台(青少年版)》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天真善良的欧也妮对远房堂弟夏尔一见钟情,可是夏尔的父亲破产自杀,使得夏尔不得不远走他乡去谋生。欧也妮将父亲给自己的金币全部资助给了夏尔,这一举动激怒了视财如命的老葛朗台,父女俩反目成仇。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吓得卧病不起,一命呜呼。而欧也妮这个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

目录

一 葛朗台的发家史

二 葛朗台公馆

三 欧也妮的生日会

四 巴黎来的堂弟

五 情窦初开

六 堂弟家的横祸

七 葛朗台的计谋

八 坠人情网

九 倾囊相助

十 依依惜别

十一 父女反目

十二 遭到禁闭

十三 父母双亡

十四 等来了负心汉

十五 欧也妮的抉择

试读章节

二葛朗台公馆

索漠城把葛朗台先生的家叫公馆,现在你总该掂出这种叫法的分量了吧。这座公馆朴实无华,坐落在树木阴森的索漠街道的高处,旁边就是倒塌的城墙。整天静悄悄,泠清清的。组成门廊的两根支柱和房屋的拱顶,跟房屋主体墙面一样,是用凝灰岩砌成的;那是卢瓦尔河边特产的一种白石,质地松软,一般很难用到二百年。寒冬酷暑使得门廊的拱楣、侧壁,风雨侵蚀出无数大小不一、形状古怪的洞眼,一眼看去就像法兰西建筑中常见的那种虫蛀装饰的石料,又有几分像监狱的大门。

在门楣的上方,有一长条硬石浮雕,图案形象已经剥蚀。浮雕上面有一条接缝的石板,突出在外,上面凌乱地长着些野草,有黄色的苦菊,野牵牛花,旋花,车前草,还有一株小小的樱桃树,已经相当高了。好像主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找人清理过了。从外面看也就好像荒芜了好久的样子。

整块橡木板做的褐色大门到处都有干裂的缝隙,外表很单薄,其实很坚固厚实,因为上面有一排排对称的钉子,钉的很结实。大门是独扇,在中央的位置开了一个四方门眼,而且装上了排得很密的铁条,铁条已经锈得发红。门上装了一个铁环,挂着一把门槌子,槌头正好敲在一颗龇牙咧嘴好像鬼脸的大钉上。长圆形的槌头跟我们老祖宗所用的钟锤相仿,活脱脱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倘若仔细打量,好考古的人依稀会发现这槌头最初刻画的应是丑角的形象,只是年深月久,花纹早已磨平。

从这个门眼往里张望,你会看到在幽暗发绿的拱顶的尽头,有几级七零八落的台阶,拾阶而上就进入一个花园里,四周有厚厚的围墙,到处有渗水的痕迹,显得潮湿阴冷,墙边丛生的小树,倒也不失为一处景致。

一进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客厅。在昂热、都兰、贝里等地的小城中,客厅的重要性外地人通常是体会不到的。它身兼数职,是穿堂、沙龙、书房、上房和饭厅,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公用的起居室。这里是葛朗台先生一年两次接受理发师理发的地方;也是葛朗台先生接待佃户、本堂神甫、县长、磨坊伙计的地方。这间屋有两扇临街的窗户,地上铺着地板,四壁从上到下,整个铺满灰色的护墙板,底下镶嵌着一条条老式的墙角线;顶上的梁木露在外面,也漆成灰色。

一座黄铜的老式时钟坐落在壁炉架上方,壁炉架是刻工粗糙的白石面料,上方还挂着一面发绿的镜子,哥特式的镂花钢框镶嵌在镜子四周,闪耀着青色的光芒。壁炉两边各有一座枝型的镀金黄铜烛台,玫瑰花瓣形的托盘,镶有黄铜的大理石的座子,倒是这个家里难得的奢侈品。

壁炉对面的墙上挂着两幅水粉肖像,据称身穿法兰西卫队中尉军官制服的,是已故的葛朗台太太的外公,另一个扮成古装的牧女,是已故的葛朗台先生的外婆。两扇窗户都挂着窗帘,用的是图尔出产的红色粗绫罗绸布,两边用大坠子的黄丝带扎起来。绳的末端系着教堂常用的那种玻璃球。这种奢华的装璜同葛朗台先生的俭朴作风很不协调,原来这些都是买进这所房屋时就有的;还有镜框、座钟、软垫家具和屋角的粉红色的厨柜,也都是原来房主留下的。

离门最近的那个窗户跟前,放着一把藤椅,椅腿下面加了垫板抬高,好让葛朗台太太坐着能看见街上的行人。窗边放着一张褪了颜色的桃木针线桌,欧也妮·葛朗台坐的小椅子就放在旁边。十五个寒来暑往,春夏秋冬,这母女俩天天在这里安静地做着活计,借以消磨日子:只有到十一月初,她们才可以坐到壁炉前歇冬。

只有到十一月初一,葛朗台才允许客厅里生火,一到三月二三十一日就得熄火,他根本不考虑春寒料峭和初秋寒意袭人。好心的娜侬总是设法从厨房炉膛里掏出她特意保留下来的木炭,放进烤火炉,让太太小姐抵御初春和深秋时节早晚的寒气。母女俩整日缝制全家的内衣和被服,勤勤恳恳,像女工一样操劳;即使欧也妮想替母亲绣一条挑花领子,也只能利用自己晚上的时间熬夜来做,而且还得设法从父亲那里骗根蜡烛。多年来,老财迷总是亲自分发蜡烛给妻女和娜侬使用,同样,每天的面包等食物和其他物品,也都由他在早晨分发。

请允许我给你介绍大高个娜依吧,她也许是天下唯一能真心诚意地接受主人如此专制对待佣人的人。城里的大户人家都羡慕葛朗台夫妇能雇到这样好的佣人?

娜依身高五尺八寸,所以都叫她大高个娜侬。她伺候葛朗台家已经三十五年。虽然她年薪只有六十法郎,但积攒了三十五年,最近居然有四千法郎存到公证人柯吕索那里,以备日后养老,所以她被大家认为是索漠最有钱的女佣之一。大家不要只看到这笔巨大的数目,其实更应想到她的这笔血汗钱是如何当牛做马换来的。

这个姑娘的身世也真可怜。二十二岁那年,因为她的尊荣确实似乎吓到了不少人,可怜的姑娘找不到任何工作,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关于长相的看法其实很不公正:倘若把她的脸安放到荷枪实弹的士兵脖子上,没准还能被人赞不绝口呢。可惜,据说什么都有个般配的问题。P13-16

序言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欧也妮·葛朗台》展现了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当地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天真善良的欧也妮对远房堂弟夏尔一见钟情,可是夏尔的父亲破产自杀,使得夏尔不得不远走他乡去谋生。欧也妮将父亲给自己的金币全部资助给了夏尔,这一举动激怒了视财如命的老葛朗台,父女俩反目成仇。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吓得卧病不起,一命呜呼。而欧也妮这个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

在这个故事里,刻画最为成功的,就是嗜钱如命的老葛朗台。在他的心目中,金钱是生命的要义,是自我能力的证明。他善于利用一切能用的人际关系,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感情。同时他也非常吝啬,对妻子女儿控制很严,生活极端简朴,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所以讲到“悭吝人”的代表形象,中国有严监生,外国有葛朗台。

而女主人公欧也妮是作者着力歌颂的人物形象,她像献给上帝祭祀的羔羊一样纯洁善良,她慷慨义气,但是她圣洁的价值观在金钱统治的社会却遭到了无情的蹂躏,令人扼腕。欧也妮继承父业,成为千万财产的主人,人人都在打她的主意,她却痴心等待夏尔。但是夏尔靠着不可告人的手段发迹后却一心往上层社会爬,玩弄感情于股掌之间,把乡下的堂姐撇在脑后。欧也妮看透了世界,和蓬丰庭长做了形式上的夫妻。柯吕索一家精于算计,可是德·蓬丰的早逝,使得千万家产全部归于欧也妮一人之手。上帝把大把大把的黄金像锁链一样扔给视金钱为粪土的欧也妮,她却一心向往天国。这不能不说是绝妙的讽刺。

编者

2013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