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协调发展》分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与作用、实践教学薄弱环节与短板效应、高校与社会在实践育人中的责任与义务、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建立、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模式与实践等6个章节。其中,第6章中列举了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成果奖等申报与总结材料撰写案例。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出发,以培养创新、创业和管理高级人才为主线,以实践教学条件平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综合改革为突破口,详尽阐述了高校与社会协作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模式、作用和实践效果,期望能与同行相互交流与借鉴,共同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新模式,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本书由滕利荣、孟庆繁编著。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开拓创新协调发展》是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及吉林省“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级化学·生命科学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吉林省大学生生物制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综合成果。主要是针对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中高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薄弱环节、队伍建设缺乏长效机制和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职业对接度低(就业难)等问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通过整合高校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优质资源共享、教学与科研生产衔接、学校和社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开拓创新协调发展》分为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与作用、实践教学薄弱环节与短板效应、高校与社会在实践育人中的责任与义务、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建立、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模式的实践等六章,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出发,以培养创新、创业和管理高级人才为主线,以实践教学条件平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队伍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综合改革为突破口,详尽阐述了高校与社会协作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模式、作用和实践效果。并在附录中选摘了有关领导讲话、相关文件和作者单位相关政策措施,以供各高校相关研究参考。本书由滕利荣、孟庆繁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