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晔编著的《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站在当年炙烫的废墟焦土和冷峻的法庭之间,静静地聆听历史低沉的声音,体验历史的感情,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对此作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描述。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谷寿夫、星野直树、冈村宁次……数千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战犯,在他们向罪恶的巅峰上升和自热昏的峰巅坠落的命运中,他们毒素四溢的灵魂和皮囊暴露出怎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晓晔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郭晓晔编著的《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站在当年炙烫的废墟焦土和冷峻的法庭之间,静静地聆听历史低沉的声音,体验历史的感情,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对此作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描述。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谷寿夫、星野直树、冈村宁次……数千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战犯,在他们向罪恶的巅峰上升和自热昏的峰巅坠落的命运中,他们毒素四溢的灵魂和皮囊暴露出怎样…… 内容推荐 《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内容介绍:恶魔导演的战争落下了血腥大幕,另一幕紧接着开启了。盟军司令部下达了逮捕战争罪犯的命令。东京、南京等地设立了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昔日高举红日图腾,茹毛饮血、野蛮凶残至极的东方霸主;把战火燃遍整个亚洲东部和太平洋地区,几乎烧焦半个地球的暴徒;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地狱之灾的千古罪孽,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席。 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谷寿夫、星野直树、冈村宁次……数千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战犯,在他们向罪恶的巅峰上升和自热昏的峰巅坠落的命运中,他们毒素四溢的灵魂和皮囊暴露出怎样的情状? 《东方大审判(审判侵华日军战犯纪实)》的作者郭晓晔,站在当年炙烫的废墟焦土和冷峻的法庭之间,静静地聆听历史低沉的声音,体验历史的感情,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对此作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描述。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帝国落日 晦暗的巨头会议 天皇被逼上崖角 叛军攻入皇城 自毁和狂欢的风暴 第二章 受降庆典 光荣的“密苏里” 惊喜的小城:芷江 傀儡戏谢幕后谁来登场 伤感的“三九良辰” 蝗虫大军疯狂劫收 第三章 法庭之初 生或死都是天罚 把战犯押上法庭 开庭之初窜出个疯子 绞索追逐着天皇 第四章 先锋之死 九一八事变和黄金梦 假面杀手“东方劳伦斯” 第五章 强弓崩坼 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首相 他们把战车推上阵地 怎样处置吸血鬼 第六章 屠城血证 观音不度屠城元凶 被告与证人均缺席 亚述魔王留下指甲 三把鬼头刀回到地狱 第七章 庭前幕后 细菌战之父用细菌赎命 伯力敲下细菌秘密的一角 将军并非为毒战命绝 第八章 上天人地 一号战犯摇身变为功臣 “剃刀将军”贪恋人间饭菜 绞索不意味着结局 第九章 抄斩群奸 大汉奸全部落网 赴死榜上谁夺状元 “男装丽人”生死之谜 群奸被钉上耻辱柱 第十章 重塑生命 从铁窗生涯重新开始 监狱里的“皇帝” 战犯在镜子面前的表达 阳光下的审判 补记 试读章节 天皇被逼上崖角 一个古老的声音唱道:“大君为神,如在云端。”深夜1l时55分,裕仁天皇君临御文库地下深深的防空会议室。 突然召开这次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又是老谋深算的铃木耍的一个手腕。下午的会议开了三个小时仍然毫无结果,铃木宣布暂时休会。 就在当天上午7时半,铃木已去过皇宫,和天皇商量好。必须在当天接受《波茨坦公告》。他还对天皇说,在天皇打破僵局前,内阁不会做出最后决议。 利用休会的间隙,铃木找到内大臣木户,向他陈述了会议的情况,提出一个酝酿已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他凑近木户的耳根,压得很低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情,“我们请天皇做出决定。” 早在6月21日冲绳守军全军覆没的时候,天皇的恐慌就加剧了。次日,即召开“六巨头”会议宣布:“关于指导战争,此前御前会议虽有所决定,但在结束战争上,目前亦应不为以往观念所束缚,希速做具体研究,努力使之实现。”天皇的倾向趋向明朗。 在此之前,木户已相继收到了前首相近卫、前外相重光葵等人反对“四项条件”并“仰求圣断”的意见。在侵华战争期间,曾三次担任首相的近卫直谏道:“战败是必然的,比战败更可怕的是引起共产革命。仅限战败还能维持国体,所以应及早投降以避免共产革命,维护国体。”木户也憎恨军人的专横无忌,深感只有天皇采取破例的行动才能拯救日本。他已于下午将这一意见上奏天皇。所以,当铃木向天皇奏请召开御前会议并让支持尽快结束战争的平沼枢密院长参加,天皇当即同意。 神色疲苦的天皇走进会议室,吃力地在御座前坐下。他的臣下们起立向天皇鞠躬。军人们的佩刀发出清脆刺耳的叮当声。 参加会议的有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六巨头”和枢密院议长平沼骐一郎,另有迫水等四人列席。 天皇虽然衣冠楚楚,但神情忧戚,头发也没梳,散乱地耷拉在额前。众人看到他们心目中的神竞如此模样,心头不禁升起了惊愕、凄切、同情交织的感情。阿南的胸中还郁积着恼愤。 按照规定,召开御前会议的程序应该是以首相和陆、海两总长三人签名的文件奏请。如果是这样,阿南是会知道的,也好有个心理准备。事情如此突然,肯定是有人设了圈套。阿南愤愤地想。 的确如此。上午的会议结束之后,迫水书记官长即遵照铃木首相的命令,若无其事地对两总长说:“不久将要召开御前会议,请在奏请文件上签个名。”两总长当即嘱咐迫水在使用此件时要事先打个招呼,迫水含糊应允,便预先征得了他们的签名。此时的御前会议,就是用这个文件奏请的。 会议桌上放着尖锐对立的两种议案。以东乡外相为代表的甲方案,主张仅以承认天皇地位作为唯一条件接受公告。阿南陆相坚持乙方案,绝不放弃四个条件。米内海相和平沼枢密院长支持前者,而梅津参谋总长和丰田海军军令部总长则坚定地支持后者。形势是三比三。 阿南恶向胆边生,他斜视着桌上的议案,勾头对梅津耳语道:“停止条件问题的讨论,把战争进行到底!” 铃木主持会议,他让书记官长再念一遍《波茨坦公告》。迫水遂以“悲感交集,内心痛苦,无以言宣”的心情念了公告。 狭窄的会议室虽然安装了换气设备,仍然感到闷热。擦拭额头汗水的白手绢时而晃动。 铃木接着让外相发言,东乡患有贫血症,近来又这么劳累,但他振作精神站起来,对天皇鞠了一躬,陈述了争论的情形。最后,他用果断的口吻申诉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必须接受《波茨坦公告》,唯一条件是天皇的地位不能改变。” “我反对外相的意见!”东乡的话音未落,阿南就跳了起来,声色俱厉地咆哮,“日本战力未灭,我们还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乘敌来犯本土之机会,予以痛击!即使并排死去,也应成于大义!战到最后,就会使日本的道义、正义和勇气永留后世,同时也就保持了国体I” 在昏暗的光线下,阿南的脸上闪着泪光。 米内海相:“完全同意外相意见!” 梅津参谋总长:“完全同意陆相意见!” 平沼枢密院长毕竟是80岁了,他戴着深度眼镜,左顾右盼,费了好大劲才弄清对苏联交涉的经过,最终表示“赞成甲案”。直到昨天,日本还寄希望于苏联,企图拉苏联做调解人,体面地结束战争,孰料苏联几乎是不宣而战,昏朽的枢密院长委实消息不灵。 这位老皇族由于在询问时被军人顶撞,心中不平,末了又补了一句:“按皇祖皇宗遗训,陛下也有责任防止国内不安。”锋芒直指陆军。 丰田海军军令部总长:“前线的将兵中间还充满着特攻精神,固不能期其必胜,然未必失败。当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他与阿南、梅津的意见一致。 惯常之御前会议,可谓仅是一种仪式,根据政府与统帅或两者协议后所决定者,向天皇做一种特别形式之奏请而已,天皇几近不发一言。然而此次会议,意见水火不容,各人皆率直披沥其主张,气氛紧张而焦虑。 天皇细心地倾听着各方的陈述。近一个时期,他尽管孤独地在战败的噩梦中颤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但像溺水者欲抓住一根稻草一样,越是坐立不安,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会胜利”的押赌上。此时他的内心里洪水滚滚,他在这洪流中挣扎,看不到稻草的迹象。 他克制住坠落的内心。虽时至深夜,他却强作精神。唯时露忧容。 情势是三比三,如果铃木首相能直言阐述己见,事情即会出现转机,但生性多虑、狡诈的首相不敢。P12-15 后记 前战犯田村贞直回到家中,年逾七旬的白发老母一把拉住儿子,昏花的老眼在儿子的脸上停留了很久。她用一双布满褐斑的手,颤颤巍巍地摸着儿子的脸、上肢、两腿,最后跪在地上,抱住儿子的双脚哽咽起来。儿子双手倒背,两腿叉开,挺高胸脯,展示着健康的体格。母子的眼泪无声地打湿了一块地面。 当晚,田村贞直向全家人讲述起狱中生活和悔罪的心情。全家人静静地听着,彻夜未眠。 “中国在哪个方向?”母亲问。 儿子指给了她。 从此以后,这位母亲睡觉的时候就面朝中国的方向。 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是幸福的。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是幸福的。经历过两种心路历程、经历过战争与和平的前战犯们对此有着深入骨髓的体验。归国后,他们成立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总部设在东京,54个支部分布在各都、道、府、县。该会的宗旨是“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日中友好”。他们通过演讲座谈、文艺演出、撰稿出书等形式,反省自己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本质,反对复活军国主义。他们为发展中日友谊而热情奔走,为推进世界和平而四处呼吁。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归联”发起了查找中国烈士遗骨的活动,组织查询、募捐、签名、护送遗骨回国。烈士是指被劫掳到日本折磨致死的中国劳工。刘连仁是孤独的幸存者,被发现后,“中归联”的会员们自动地保护在他的周围,以防不测,直到把他送回祖国。藤田茂获特赦回国后,担任了该会的会长,致力于该会的事业,曾6次护送遗骨及率团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接见了他,高度赞扬他为中日友好做出的贡献。周恩来赠给他一套中山装。 岛村三郎写了《中国归来的战犯》一书,详细描述自己在狱中思想感情的转化过程,控诉了日军的兽行。铃木启久在《无人区》一文中。以忏悔的笔调追忆了日军制造的地狱般的情景: 过去美丽茂密的大森林,现在变成了头上长了一块块秃疮一样丑陋的山岭。什么景致也没有了,只剩下烧得焦黑的枯树杂乱无章地站在那里,鸟雀不知飞往何方了,悦耳的鸟鸣声已经绝迹。农家的房屋一间也不剩,昔日的和平村庄变成一片片黑褐色的焦土。那一株株焦黑的枯树,仿佛在那里低着头哭泣;那一堵堵断垣残壁,仿佛心里埋藏着千仇万恨。过去林间、村旁的河流,河水被烧焦的枯枝败叶、破衣烂裳堵塞了,从河床里溢出来,流向四面八方。原来那种仿佛情侣私语般潺潺的流水声,现在已经变成了日本鬼子的哭诉声……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村庄变成了人声绝、禽声断、冷冰冰毫无表情的旷野了。 这篇文章收人《三光》一书,该书初版时10天之内印刷6次,销售之快居战后第二位。此类书籍,还有《战犯》《天皇的军队》《虏囚记》《壁中自由》《诞生》等15种。 “中归联”的举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失业,讥笑,谩骂,恫吓。“中归联”不屈服,他们“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活下去,就是破釜沉舟也要干到底”!岛村三郎在《中国归来的战犯》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们刚回国的时候,报纸、杂志的大量篇幅中出现了‘洗脑’这个新词汇,对我们的自我改造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我们决心写作,把在中国关押反省的真相告诉关心我们的广大日本国民。在战争中,作为军队、警察和官署等国家机构中的一名成员,对于奉上级命令所犯的战争罪行要不要负责任,中国用道理来启发说服,使我们获得了正确的认识。这不是什么‘洗脑’,而是使我们在良心上受到自我谴责。” “中归联”坚定地往前走,坚持反战争、求和平的正义斗争。有人拍摄《大日本帝国》这样一类美化军国主义的反动电影,他们就拍摄《再生之地》这样抨击侵略战争的影片。80年代,有人在巢鸭监狱原址为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建招魂碑,他们就自费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牺牲者慰灵塔”。有人鼓动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他们决心站到反战和平、恢复日中邦交的3000万人签名运动的最前列。他们跑到政府部门,举着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高喊: “你们看,照片上的凶手就是我!” 战败的老兵、漏网的战犯来到秘葬着7名甲级战犯残存遗骨的伊豆鸣泽山兴亚观音寺,向“七士之碑”默哀。他们手持念珠和香烛,把死者生前喜欢抽的“将军”牌香烟供在牌位前,焚香礼拜。他们抱着石碑痛哭流涕。 在7名战犯被绞死的13周年忌辰,冈村宁次来到这里,祭怀他在士官学校时的同期生、侵华的亲密伙伴。 “今日在此兴亚观音寺,由原第七方面军有志国际善邻俱乐部和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生共同主办的已故土肥原、板垣两将军逝世13周年追悼会,不胜感慨。 “土肥原贤二君出生于冈山县,板垣征四郎君出生于岩手县。自幼立志成为军人,双双就学于仙台陆军幼年学校,继而经过陆军士官学校,于明治37年任陆军少尉,之后先后毕业于陆军大学。自此以后屡屡晋升,最后任陆军大将…… “在审判中。两君均以坚毅的态度光明磊落地表明自己的信仰。无奈,在战胜国的横暴面前,正义的主张最后受到蹂躏。两君怀着为国家的将来担忧、为日本民族的复兴与亚洲的和平而祝愿的心意,从容地接受了刑罚…… “我们三人怀着相同志趣以来,曾发誓生死与共,然而战争结束后,只有我一人幸存……” 被蒋介石偷偷放掉的罪大恶极的战犯,从来就没有放弃他罪恶的信念。他要借尸还魂了。 那些在东京法庭和南京la民党法庭受到审判的战犯并没有被正义所征服,因为他们面对的法庭具有含混、矛盾的性质,缺乏明确、清晰的正义的理性。因此,战犯们把审判看作是胜者的审判,而一并不把它看成是正义的审判。他们从未悔罪。他们抱着幽暗的法西斯感情、种族主义的就义感,抱着阴险的复仇愿望去赴死、去服刑;他们罪恶的理想仍然紧紧地拧成一股,坚持着黑暗的力量。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如果幻想它不会出现任何反复,则是极为危险的。 “归还者”们一次次来华“探亲”。他们是以学生的虔诚来拜望恩师的。他们渴望恩师能去日本看看。矢奇新二为了筹集接待费用,与妻子省吃俭用,每月都要攒下几千日元。妻子不幸去世,他再婚时故意问后妻:“这笔钱该怎么处理?”妻子回答:“继续存。”他们把多年辛勤积攒的20万日元全都献给了“中归联”。藤田茂第5次来华时说:“我已经80多岁了,希望先生们能满足我的这一愿望,否则恐怕我再也没有机会来面请了。” 1984年10月下旬,秋风染红了岚山的枫叶。在这收获的季节,以后任所长金源为团长、孙明斋为顾问的原抚顺、太原管理所代表团来到了日本。“中归联”打出了鲜明的横幅: “热烈欢迎老师”! “中归联”会员们沉浸在感激的心情之中,不顾年事已高,携儿带女地来看望、叙情,昼夜围拥在代表团下榻的饭店四周和房间门前。83岁的三宅秀也早晨6点从兵库县赶到大阪国际饭店,此时代表团已去京都,他即追随到京都;90岁的歧部与平原准备在东京的欢迎晚宴上致辞,因患了感冒未能遂愿,代表团回国时,他无论如何也要叫他的女儿搀着他到机场送行;山Fl伊藏在自己栽种的果园里精心选摘了30多斤新鲜熟透的葡萄和橘子,千里迢迢送到了代表团的住地。他们有一种共同的表达:“终于见到了恩师,深感激动。”这是一种报答式的给予,给予中包含着精神的索求。 这样的亲情已播入了广大的血缘。佐藤福次的夫人从北海道千里风尘赶到仙台,捧着丈夫的遗像跪在丈夫的恩师面前,痛哭失声地说:“丈夫活着的时候很想再见见恩师们,说说感谢的话。今天我代他向先生们致谢了。”此情此景重现了8年前的一幕。当时金源随中日友好代表团访日,一位夫人捧着丈夫的灵牌来到会场,无限深情地说:“我丈夫预定于今晚来拜见先生,这是他盼望多年的事。现在,让他的亡灵实现他的愿望吧!”原来,这位“归还者”为了筹措接待经费,计划于当天举行两次演讲,在下午去演讲会的途中不幸遇车祸故去。武部六藏、古海忠之等人的夫人和子女都来了。他们是遵从逝者遗嘱来表达怀念和感激之情的。 藤田茂的儿子是一位出色的外科专家,他激动地对孙明斋和金源说:“家父生前常对我们讲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家父的教导,使我也成为中日友好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他说,1988年88岁的藤田茂溘然长逝,弥留之际,特意嘱咐把周恩来送的中山装穿在了身上。 说到这里,藤田茂的孙子藤田宽向前跨了一步,眼中含满泪水宣誓:“我要牢记爷爷的遗训,绝不能让前辈的悲剧命运重演,一生要为日中友好而奋斗!” 战争,灾难,和平,友谊,这些字眼深深地刻在了血液之中,一代一代往下流传。 他们的意愿反映着历史的必然和民族的心声,然而,他们不能代表每一个日本人。 在正午的阳光下,有人站着做梦,在以“忘却”的方式歪曲那场千古劫难的面貌,收藏好罪恶的种子——战争罪犯狂妄的激情和野心。 历史的教训在于不吸取历史的教训。 战争的幽灵仍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徘徊。那场战祸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精神、智能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扭曲。巨大的创伤还在流血,弱肉强食的侵略战争就又迫不及待地祭起了烽火,制造着新的灾难。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吞噬了300万人的生命:1964--1973年的越南战争死亡100万人;1970--1978年的柬埔寨战争使22万人丧命;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让100万到150万人成为冤鬼;1990年的海湾风暴又使数以万计的生命告别了人间…… 整整一个世纪被战争抽打得遍体鳞伤! 但愿这一切是侵略战争的恶魔寿终正寝前的苟延残喘,而不是对一次更大灾祸的预演或预言,不是我们这个星球末日即将来临的预言。战争技术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无论谁要发动战争,他都会想到,他是否决定自杀,是否准备同时毁掉自己的民族。 历史痛苦地呻吟着,穿过滚滚硝烟,踏着熊熊烈火走到今天。 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整整半个世纪的1995年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死难者国际年,并于10月18日召开纪念大会。人类需要提醒自己。 中国说:永远记住历史的教训,中日两国人民要挽起手来迈向新的世纪。 日本说:13本要脱胎换骨,对战争谢罪,清算历史上的罪恶。迎接21世纪光明的未来。 13本还有一种声音说:13本没有侵略别人,它进行的是一场自卫的战争。它拯救了亚洲。 历史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又深怀忧虑。 19世纪末,有人给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描绘了一个充满理性的美好前景:它将是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纪,科学将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赋予一切以行为准则;科学使人的力量增强百倍,人与自然将挽手创造一个温馨富足的大家庭。愚蠢的仇恨、血腥的征杀、苦难和贫困将被19世纪统统带走,抛入过去的年代——无底的深渊。 转眼又是百年。 又一个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