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旭恺和郭艳君主编的《高空和地面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文集》收录了最近几年有关高空和地面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的18篇论文。高空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主要包括高空探空资料的均一化检验、高空大气温度变化趋势及其不确定性等研究以及最新研发的中国高空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业务系统介绍。地面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地面观测资料的极端温度、降水以及干旱、寒潮等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变化检测技术在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等,并提供了近些年在国家级和省级气候中心推广应用的中国极端天气气候监测业务系统介绍。
高空和地面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受到气象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外科学界已经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高空和地面观测要素的气候变化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特征以及气候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的论文。邹旭恺和郭艳君主编的《高空和地面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文集》旨在收录编著者们利用最新的高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新的检测技术做出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揭示我国气象资料质量状况,探索高空和地面气候变化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为其影响评估和可预测性提供理论支持。
IPCC的研究报告指出,“气候长期变化不仅表现为地表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更表现为高层大气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和区域差异”。与地面气候一样,高空气候变化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空资料中,探空资料具有时间序列长、垂直层次较多等优势,是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和物理机制的重要途径,但受观测仪器和方法等的限制,探空资料的非线性和非平稳特征明显。《高空和地面气候变化及影响研究文集》的第一部分收录了多篇关于大气探空资料均一化处理和探空温度变化特征的文章,意旨利用合适的气候检测方法和技术更有效地揭示探空资料所表征的高空气候变化的内在特征。文集第二部分收录了有关中国极端高(低)温、干旱、强降水和冰冻等有关极端气候事件监测、检测和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特别关注在补充了最近几年的观测资料后,这些重大气候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对几个重大气象灾害事件,例如2011年长江中下游春旱、2012年北京“7·21”暴雨做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另外,文集还分别介绍了基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系统”和基于高空探空资料的“中国高空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业务系统”,这两个业务系统将极端事件监测、检测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分别实现了对地面观测的极端温度、降水和干旱等重大气候事件以及高空探空温度、风速、风向的气候变化特征的监测和检测,是新近建成的供业务和科研人员使用的业务平台。
第一部分 高空气候变化研究
中国东部地区高空温度的均一化订正及变化趋势研究
Impacts of reference time series on the homogenization of radiosonde temperature
L,ong—term free atmospheI·e temperature trends in China derived from homogenized in situ radiosonde temperature series
探空资料中的人为误差对中国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近50年我国探空温度序列均一化及变化趋势
中国高空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业务系统介绍
近百年冬季阿留申低压强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第二部分 地面极端和主要气候事件变化及影响研究
Circulation system complex networks and teleconnections
A new method for abrupt change detection in dynamic structures,nonlinear processes in geophysics
全球变暖对高温破纪录事件规律性的影响
中国极端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识别及其变化特征
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利用综合干旱指数研究中国干旱变化特征
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春旱的气候特征及特点
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强度特征分析
中国冰冻日数的气候及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