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国第一任部长/开国元老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宋国涛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群星闪耀的共和国第一任部长,他们是为创建新中国驰骋天下的功臣,他们是为建设新中国所急需的知名人士或业内专家,他们在开国部长的岗位上,都为新中国的初创与建设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突出的甚至是了不起的贡献,为后人所景仰和钦佩。宋国涛编著的《开国第一任部长》即介绍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和对人民的巨大贡献。

内容推荐

《开国第一任部长》由宋国涛编著。

《开国第一任部长》内容简介:  有一群人,他们为了共和国的建立不惜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数十年;有一群人,他们为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也在所不惜——这群人,就是创建共和国和为共和国的繁荣埋下“奠基石”的老一代开国元勋们,而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部长们就是这群人中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是后世敬仰的一代伟人,更是将鲜血和生命交付于祖国的好儿女。所以,他们是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一群人,是共和国历史上闪耀着熠熠华光的一座座丰碑。

目录

第一章 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

 (1)外交事业奠基人

 (2)告别屈辱开新篇

 (3)另起炉灶一边倒

 (4)亮相世界展风采

 (5)“礼仪之邦”显特色

 (6)外交工作无小事

 (7)外事活动重细节

第二章 国防部部长 彭德怀

 (1)运筹帷幄保延安

 (2)力挽狂澜震西北

 (3)朝鲜战场扬威名

 (4)筹划组建国防部

 (5)庐山遭贬含冤死

第三章 内务部部长 谢觉哉

第一章 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

  (1)外交事业奠基人

 (2)告别屈辱开新篇

 (3)另起炉灶一边倒

 (4)亮相世界展风采

 (5)“礼仪之邦”显特色

 (6)外交工作无小事

 (7)外事活动重细节

第二章 国防部部长 彭德怀

  (1)运筹帷幄保延安

 (2)力挽狂澜震西北

 (3)朝鲜战场扬威名

 (4)筹划组建国防部

 (5)庐山遭贬含冤死

第三章 内务部部长 谢觉哉

  (1)诗人文豪教育家

 (2)为国分忧解民愁

 (3)创造“投豆选举法”

 (4)宪法研究开先河

 (5)百姓心中“谢青天”

 (6)缝衣促成美姻缘

第四章 公安部部长 罗瑞卿

 (1)主席亲自选部长

 (2)国家安危系一半

 (3)监狱选址定秦城

 (4)外树形象强内功

 (5)不搞苏联那一套

 (6)绝不许施“美人计”

 (7)领袖身旁“大警卫”

第五章 财政部部长 薄一波

 (1)年轻新秀跃政坛

 (2)执掌财经入高层

 (3)天资聪慧善理财

 (4)感情深厚念邓公

 (5)肝胆相照赞叶帅

 (6)特殊贡献滋后人

第六章 贸易部部长 叶季壮

  (1)投身革命百色起

 (2)衣食住行“粮秣官”

 (3)东北后勤保卫战

 (4)筹组国家贸易部

 (5)突破禁运反封锁

第七章 重工业部部长 陈 云

  (1)东北财经“掌门人”

 (2)“红色掌柜”传英名

 (3)“经济元勋”当巨擘

 (4)手中有粮心不慌

 (5)倾心振兴重工业

第八章 燃料工业部部长 陈 郁

 (1)水手出身当部长

 (2)情有独钟抓煤炭

 (3)电力工业先行官

 (4)黑色黄金滚滚来

 (5)梦寻石油成宿愿

第九章 纺织工业部部长 曾 山

 (1)一件小事感人心

 (2)艰苦奋斗半面旗

 (3)淮海战役创奇迹

 (4)接管上海肃财经

 (5)满门英烈受人敬

 (6)部长岗位写传奇

第十章 食品工业部部长 杨立三

 (1)周恩来执绋引棺

 (2)“粮草官”献身后勤

 (3)巧谋划“滕杨方案”

 (4)“大包干”独具特色

 (5)树风范昭示后人

第十一章 劳动部部长 李立三

 (1)热血青年性格烈

 (2)安源罢工铸英名

 (3)“立三路线”担罪责

 (4)落难苏联十五载

 (5)荣辱留与后人评

第十二章 铁道部部长 滕代远

  (1)组建军委铁道部

 (2)迎接领袖进北平

 (3)铁路事业奠基人

 (4)护卫主席访苏联

第十三章 轻工业部部长 黄炎培

  (1)经典对话“周期率”

 (2)亦师亦友情谊深

 (3)总理登门请出山

 (4)教育救国长梦圆

 (5)荣辱与共为诤友

第十四章 邮电部部长 朱学范

  (1)甘为劳工争权益

 (2)支持抗战反封锁

 (3)反对独裁当斗士

 (4)走马上任当部长

 (5)心系邮电志不移

 (6)两岸通邮尽心力

第十五章 交通部部长 章伯钧

 (1)胸怀理想求进步

 (2)筹组农工民主党

 (3)精诚团结谋和平

 (4)为官部长显才华

  (5)倾注交通做贡献

第十六章 农业部部长 李书城

 (1)辛亥革命举义旗

 (2)反帝护法反独裁

 (3)“红色房东”为革命

 (4)解放武汉立大功

 (5)繁荣农业尽心力

第十七章 林垦部部长 梁 希

 (1)武备救国梦难圆

 (2)献身林业迷科研

 (3)愿将鲜血荐黎明

 (4)保护森林警后人

 (5)碧水青山寄深情

第十八章 水利部部长 傅作义

(1)民族英雄爱国情

 (2)肝胆相照求合作

 (3)解放北平“大功臣”

 (4)结缘水利渊源深

 (5)造福后代兴水利

第十九章 司法部部长 史 良

(1)反帝爱国求进步

 (2)沪上知名大律师

 (3)抗日救亡“七君子”

 (4)铁血丹心女豪杰

 (5)人民司法开拓者

 (6)倡导新型婚姻观

第二十章 卫生部部长 李德全

 (1)倾慕名将冯玉祥

 (2)妇女运动当先驱

 (3)全面健康为根本

 (4)推保健亲力亲为

 (5)民间外交先行者

第二十一章 文化部部长 沈雁冰

 (1)志在鸿鹄美少年

 (2)文艺革命鼓与呼

 (3)革命者成小说家

 (4)并肩战斗赞鲁迅

 (5)文学巨匠当部长

 (6)恢复党籍遂心愿

第二十二章 教育部部长 马叙伦

 (1)严父慈母育少年

 (2)“挂冠教授”愤离职

 (3)革命运动当先锋

 (4)协商建国定国歌

 (5)献身教育志不移

 (6)著述甚丰兴趣广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任部长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

联合国降半旗致哀是对一个逝者的最高敬意,一般只有国家元首才能有此待遇。然而,1976年1月9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国旗降了半旗,其余所有会员国的国旗都没有升起,这在联合国的历史上尚无先例。有些国家的大使提出质疑:“他并不是国家元首,联合国为何给予这样的殊荣?”这位不是国家元首却赢得了世界尊敬的人物,就是新中国首任总理和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他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从重庆中共南方局外事组到新中国外交部,从陕北延安窑洞到北京外交部街33号。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新中国外交的航船,在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劈波斩浪,驶向崭新的航道。

简历

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淮安。

1910年,入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银岗书院读书。

1913年,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1917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加入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2年,任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区委宣传部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7年,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委员。

1927年,8月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8年,7月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常委。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中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1935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6年,12月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1947年,8月兼任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

1949年,6月任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副主任。

1949年,10月任政务院总理、军委副主席、政协副主席、外交部部长。

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常委。

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1)外交事业奠基人  周恩来被称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参与领导外交工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争年代的中央外事组,即新中国外交部的前身。

193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西南重镇重庆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任书记。同年4月,周恩来指示南方局成立对外宣传小组,由王炳南任组长,陈家康任副组长,组员有乔冠华、龚澎、李少石、章文晋等人。1940年12月后,对外宣传小组改称外事组。周恩来既参与外事组的决策指挥,更亲身加以实践。当时,这是中共早期较稳定的开展涉外工作的一支队伍。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外事组的主要任务是宣传、交友、了解国际形势,重点是弄清美英的对华政策,各国在华人士的政治态度和动向,并设法影响各国对华政策,扩大国际统一战线,以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壮大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促进抗战胜利。

周恩来所领导的南方局外事工作,是在国民党当局严加限制封锁的情况下,艰难开展起来的。周恩来除同苏联使馆保持密切联系外,同美英使馆也频繁交往,并由外事组向这些使馆提供由于国民党新闻封锁而得不到的有关中国抗战情况的资料。周恩来加强对一些外国官方代表的工作,主要有英、美等国的大使及其他外交人员、顾问,军事人员等。这一时期,他与英国大使卡尔成了朋友,还互赠军刀。

随着工作的深入,周恩来领导外事组的交往对象也不断扩大。开始以外国记者为主,后逐步扩大到外国作家、医生、商人等各方面人士,及青年会、红十字会等团体。周恩来不放过每一个宣传中共的机会,以民促官,让外国人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与南方局外事组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大量的外事宣传活动,让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与延安。1944年5月,一个由21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访问团”访问了延安。紧接着,美军观察组也来到延安。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外事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动用34个旅23万人大举进攻延安。只有2.3万人的西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暂时放弃延安,诱敌深入,寻机歼敌。

随着党中央撤离延安的战略大转移,中央军委和中央机关成立了前委、工委、后委三个工作班子,叶剑英和杨尚昆分别担任中央后委的正副书记。

中央后委成立之初,周恩来和叶剑英在军委驻地王家坪召集从北平、南京等地赶来的外事人员开会,组成军委外事组,其成员有不少是来自重庆的南方局外事组,如王炳南、章文晋等。1947年5月1日,军委外事组改组为中央外事组,叶剑英兼任外事组主任,王炳南担任副主任。周恩来根据重庆时期南方局外事组的工作经验,给中央外事组确定的主要职能是:“搜集整理情报、对外宣传和国际问题资料编译,供转战陕北的毛泽东等领导人参考。”

成立之初的中央外事组共有20余名成员,下设编译、研究和新闻3个处。编译处主要翻译毛泽东的著作、编译介绍土地改革和解放区文化的材料;研究处主要研究国际形势、党的外交政策、编写有关参考资料;新闻处主要编发和油印新闻材料。编译处翻译了毛泽东、刘少奇的大量著作,向国外宣传介绍中共的土改文献,扩大了我党我军和解放区的影响;研究处重点研究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供党中央和军委领导制定外交战略时参考;新闻处负责出版《参考消息》,介绍世界新闻,供中央和后委干部学习参考。

外事组的工作人员在后委的领导下,既给中央了解世界提供信息和参考意见,又使世界了解解放区有了最直接的渠道。外事组的工作,不仅保证了中央和军委有效地进行决策和指挥,而且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各战区的作战行动。中央外事组是新中国成立前主管外交工作的具体机构,是新中国外交部的前身。

周恩来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指挥各战场的战役战斗,时刻关心中央外事组的建设发展,指示后委加强对外事组工作的指导,给外事组增加力量、补充干部,及时解决外事组遇到的各种困难。1947年7月和11月,周恩来先后两次写信给外事组副主任王炳南,要求外事组抓紧培养外事干部,强调翻译工作的重点是翻译毛泽东著作、中共中央政策文件,同时要求外事组翻译涉及美国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各种文献资料。

在周恩来的精心指导下,中央外事组的工作卓有成效,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一个精干的战斗集体,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锻炼了队伍,积蓄了力量,培养了人才。随着全国解放的到来,外事组成员成了新中国外交部的最初人员班底。

1948年春,中央前委、工委和后委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实行三委合并,中央外事组于5月份进驻西柏坡,周恩来兼任外事组主任,王炳南任副主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及早培养年轻外事干部的工作迫在眉睫。1948年6月,周恩来以中央外事组主任的名义报请中央批准,成立中央外事学校,校址设在石家庄市获鹿南海山村,校长由原华北联大外国语学院院长浦化人担任。外事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初级翻译和外事干部,学校只设一个英语专业,教学重视提高口头和笔译的实践能力。大多数毕业学员在新中国成立后走进外交部,成为了首批外交人才。

P1-7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建立人民政府的战略构想和决策,早已被毛泽东亲切称之为“内阁总理”的周恩来,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的工作上。周恩来亲自主持民主建政工作,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其所属机构,为新中国开国奠基。

1949年10月21日,新上任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中南海召集政务院第一次政务会议,他首先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成立”,接着作了题为《关于政务院的成立和政府机关的组织与干部问题》的报告。周恩来指出,政务院及其所属机构工作人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长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二是前国民政府的旧职员;三是在旧社会里被埋没的知识分子和新教育出来的学生。

新中国首届“内阁”政务院是一个民主联合政府,有多位党外民主人士担任各种领导职务。为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共同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周恩来特别重视挑选大批有经验的党外民主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早在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就对周恩来说:“作过贡献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职务。”因此,政务院四位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中,有两位是党外人士;在新中国首任二十一位政府部长中,有10位是党外人士(黄炎培、朱学范、章伯钧、李书城、梁希、傅作义、沈雁冰、马叙伦、李德全、史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真正实践和对民主党派的真诚,使民主人士深受感动,从而使他们踊跃参政。另外,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新中国第一届政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任职、兼职的现象,如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部长,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和重工业部部长,政务委员曾山兼任纺织工业部部长等。

群星闪耀的共和国第一任部长,他们是为创建新中国驰骋天下的功臣,他们是建设新中国急需的知名人士或业内专家,他们在开国部长的岗位上,都为新中国的初创与建设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突出的甚至是了不起的贡献,为后人所景仰和钦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