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神化皇帝一瞥
随着在“文化大革命”年间中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先生的郁郁而终,中国的历代皇帝似乎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其实,就拿明清两朝来说,自从明成祖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共计有24个皇帝先后在故宫里称孤道寡、叱咤风云、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其中的少数皇帝,如明朝永乐皇帝、弘治皇帝、崇祯皇帝,以及清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几位,头脑还比较清醒,其余的,多半生活在梦中。虽然他们也吃喝拉撒,但头上闪耀着不管是人眼还是狗眼谁也看不见,却又神乎其神、圣乎其圣的“君权神授”的光圈,于是在很长时期内,皇帝成了神,让人诚惶诚恐,不敢仰视。
就拿明太祖朱元璋来说吧。本来他家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几乎连裤子也穿不上,是个讨饭的困难户,小时候为混口饭吃,只好替大户人家放牛,后来干脆到皇觉寺这座庙里当了小和尚,苦度光阴,是再凄惶不过的小民百姓了!可是,等到他率领一帮子穷哥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参加红巾军造反,推翻了元朝,一筋斗翻到天上,一屁股坐到大明王朝的第一把交椅上,当上了开国皇帝后,很快就被人大大神化起来。常言道:“泥菩萨越涂越亮,老母猪越吹越壮。”据明朝嘉靖年间王文禄写的《龙兴慈记》这本书记载,明朝初年就掀起了造神运动,一会儿说朱元璋离开娘胎时,“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的和尚看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失火了,第二天才知道是朱元璋出世;一会儿说朱元璋当了小和尚后,不知道是患了多动症,还是别的臭毛病作怪,经常捅娄子,当家和尚忍无可忍,下令把他捆起来,丢在台阶下。没想到朱元璋居然做了一首诗,大声念道:“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其实,这时候的朱元璋,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怎能作诗?不过是造神的吹鼓手编造的牛皮而已。甘蔗越嚼越甜,神话越编越玄。又说朱元璋当放牛娃时,人小胆大,公然杀掉一头小牛,煮熟吃了,却把牛尾巴插在地上,骗主人说:地上突然裂了一条缝,小牛陷进去了,主人拔牛尾巴,结果尾巴陷入地中,主人深信不疑。更神的是,朱元璋当上小和尚后,在庙里打扫卫生,用扫帚敲敲伽蓝像,说:缩脚!让我扫地。伽蓝立刻就把脚缩起来。老鼠啃了佛像前的蜡烛,元璋大怒,责怪保驾护航的护法神伽蓝光受香火不管事,在他的背上写了“发去三千里”几个字,夜里老和尚梦见伽蓝来辞行,说:“当今新皇上发配我三千里。”第二天早上,老和尚见伽蓝背上有字,追问朱元璋,朱元璋说:“我是开玩笑的。现在我把伽蓝放了!”晚上,老和尚又梦见伽蓝来道谢,感谢朱元璋的宽大发落。同样神乎其神的是,当时江淮大地上流言四起,盛传要接新天子,朱元璋好奇,也站在一块倒在地上的石碑趺石龟背上眺望远方,石龟居然向前爬了十几步!如此等等,不断涂、不断吹的结果,朱元璋也就由人变成神,成了人间活菩萨,并且越来越亮,越来越壮。
皇帝被神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了龙,穿着绣有张牙舞爪金龙的袍子叫龙袍,坐着刻上龙的椅子叫龙椅,皇帝哈哈一乐叫龙颜大悦,皇帝绷紧老脸叫龙颜大怒,皇帝见阎王老子去了叫龙驭上宾,甚至干脆把朝廷就叫作龙廷。虽然,把皇帝与龙画上等号的把戏,秦汉就开始了,但这套把戏耍得最熟练、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还是明清两朝的皇帝。
说不尽的朱元璋。他坐了龙廷后,曾亲自写了一篇《周颠仙人传》(见丛书《纪录汇编》卷六),把一个疯和尚周颠,说得比济公活佛还神。此人神神叨叨,到处“告太平”。朱元璋当年攻打南昌时,周颠也来“告太平”,唠唠叨叨,朱元璋听烦了,叫人拿缸把他盖住,用柴禾围住放火烧,烧了三次,掀开缸看,周颠只出了一点汗。以后打九江,攻安庆,周颠说胜就胜,要风有风,简直是诸葛亮第二。更叫人佩服的是,十多年后,朱元璋害了热病,差点死了,后来吃了周颠仙和叫天眼尊者的道士送来的药,服下去,当晚病就好了。您瞧,这多神,多灵!皇帝的话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何况他亲自写的文章?朱元璋的文章一发表,周仙人的名字就家喻户晓了。而很快另一个神话又沸沸扬扬传开了:说朱元璋生病,派人到匡庐天池山顶上找到周颠仙,要他遍查天上二十八星宿的办公室,发现只有一个星宿的屋子里空无一人,有条蛟龙,耷拉着头,无精打采,还流着血。周颠仙说,“此世主也”(见王文禄:《龙兴慈记》),也就是说这是朱元璋,原来人家是天上的蛟龙下凡的!明清皇帝虽不同,但是无人不称龙。故宫太和殿里形形色色的龙,一共有多少?恐怕谁也数不清!据不完全统计,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等各种各样的龙,有13844条之多,群龙飞舞,真让人眼花缭乱。而每当皇帝上朝时,乐声大作,香烟袅袅,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这一切都为了显示,皇帝是真龙天子,是神不是人!P7-11
2004年,我在京中一次文友的聚会上,与武汉作家、以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享誉文坛、近日更荣获茅盾长篇小说奖榜首的熊召政先生聊明史,甚投机,便脱口而出:“我要写一部明朝的书,书名就叫《看了明朝就明白》。”素以捷才见称的熊先生立即说:“好啊!我也要写一部书,书名叫《看了明朝不明白》。”我俩不禁哈哈大笑。
这是开玩笑吗?否。
我国史学界习惯上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西方史学界认为明朝的建立,就标志着中国近代的开始。要了解中国,就要首先了解中国近代。因此,研究中国明史,在西方成为一门显学。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曾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研处,邀专家给他开一批明史参考书目,后来找到我,就是由我开的。从明朝中叶开始,西方已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酝酿着掀起第一拨全球化浪潮。而当时的明朝在忙什么呢?读者看了本书的《朱棣制造的政治泡沫》就会明白,虽然我们在航海技术上,本来在全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但皇帝以天子——老天爷的天字第一号骄子自居,把宣扬封建专制王朝的国威看成是头等大事,不知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我们却被历史潮流抛在后面,落伍了!
读了本书,读者就会明白,明朝曾经创造了何等辉煌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但是,明中叶后,腐败日益猖獗,贪污受贿像瘟疫一样在全国蔓延,官吏骄横不法,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虽然出了个杰出的改革家张居正,开创了万历新政的大好局面,但随着张居正的英年辞世,人亡政息,政治、经济、军事腐败又卷土重来,并变本加厉,大明王朝终于迅速走向灭亡。腐败导致崩溃。“笙歌西第留何客,烟雨南朝换几家。”明朝又一次重复着历代王朝走向末路的轮回。历史的警钟,难道对今天的我们,不正是起着警示作用吗?
不了解历史的人,总以为历史是老古董,离今天很遥远。其实不然。读了本书您就可以明白:今天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开门七件事”、“三百六十行”、“父母官”等等,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才定型,并成为千家万户的口头语的;在国破家亡时奋起抗争,反抗压迫,不屈不挠,坚持民族气节的顾炎武、金堡等人的高风亮节,不正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传统吗?在现实社会中,总是精华与糟粕杂陈,龙麟伴狗毛齐飞。昨天、前天、前天的前天,也莫不如此。读了本书的《“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蒙汗药之谜》、《“黑漆漆装下了陷人坑,响当当直说出瞒天谎”——明朝流氓与流氓意识》、《防骗奇书:<杜骗新书)》等文,读者就会明白:今天的江湖上,仍不断有人用蒙汗药迷人、作案,今日的流氓、黑社会五花八门的诈骗术,与明朝的社会现象何其相似乃尔!谁说明朝遥远?明朝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从粉碎“四人帮”,我获得平反,重新研究明史,握笔为文,至今写下的明史札记、明史小品,已逾百万字。现在选出若干篇,精心修订,编成本书。写作这些文字时,我力求雅俗共赏。“通古今之变”的太史公、我的祖师爷——“笔端常带感情”的梁任公(1873—1929)及导师陈守实教授[按:我在20世纪60年代负笈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班时,导师是陈守实教授(1893—1974),他是20年代清华研究院的研究生,主攻明清史,导师便是梁任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俩是历史学家,也是文学家,真正体现了熔文史于一炉。我用散文、随笔的笔调写作读史札记,用我办杂文专栏的笔名金生叹给每一篇明史札记写短评,目的只有一个:增加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我一向认为,历史学家的作品,应当“飞入寻常百姓家”(我还专门请人刻了一枚闲章)。如果历史作品仅在史学圈内孤芳自赏,那是一种悲哀。
我究竟写得怎么样?相信读者看完《看了明朝就明白》,就明白了。
王春瑜 2005年4月25日于京西西什库老牛堂
2006年3月3日再定稿于灯下
看了明朝就明白(人民联盟文库)》内容简介: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开门七件事”、“三百六十行”、“父母官”等等,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才定型,并成为千家万户的口头语的;在国破家亡时奋起抗争,反抗压迫,不屈不挠,坚持民族气节的顾炎武、金堡等人的高风亮节,不正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爱国主义传统吗?在现实社会中,总是精华与糟粕杂陈,龙麟伴狗毛齐飞。昨天、前天、前天的前天,也莫不如此。读了王春瑜所著,今生叹编著的《看了明朝就明白(人民联盟文库)》的《“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洗脚水”——蒙汗药之谜》、《“黑漆漆装下了陷人坑,响当当直说出瞒天谎”——明朝流氓与流氓意识》、《防骗奇书:(杜骗新书)》等文,读者就会明白:今天的江湖上,仍不断有人用蒙汗药迷人、作案,今日的流氓、黑社会五花八门的诈骗术,与明朝的社会现象何其相似乃尔!谁说明朝遥远?明朝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王春瑜所著,今生叹编著的《看了明朝就明白(人民联盟文库)》用散文、随笔的笔调写作读史札记,给每一篇明史札记写短评,目的只有一个:增加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历史学家的作品,应当“飞入寻常百姓家”。谁说明朝遥远?《看了明朝就明白(人民联盟文库)》把明朝带到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