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梦伊甸园/当代大学生长篇小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杜昌艳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夏娃因为禁受不住蛇的诱惑,偷食了禁果,从而惹恼了上帝,被赶出了美丽的“伊甸园”,所以人类与“伊甸园”再也无缘,“伊甸园”从此在人间失去了下落。杜昌艳主编的《寻梦伊甸园》是一部幻想小说。女主人公夏伊娃不畏魔鬼的迫害与阻挠,一心想寻到失落已久的纯美之地“伊甸园”……

内容推荐

杜昌艳主编的《寻梦伊甸园》是一部幻想小说。女主人公夏伊娃不畏魔鬼的迫害与阻挠,一心想寻到失落已久的纯美之地“伊甸园”。但是在与魔鬼的交锋中,她却爱上了魔鬼烈子焰,并期望能够拯救他脱离罪孽,恢复其本来的天使面目。在这寻找失地的历程中,有正义与邪恶的对决,有情感与理智的纠葛,每个人都在编织着自己的梦,寻求人性最初的那份真善与纯美。作品联想丰富,人物形象鲜明,寻梦伊甸园是一部颇具想象力的长篇小说。

试读章节

幽深的傍晚,细雨朦胧的街头小巷中连半个人影都看不到。撑一把油纸伞,缓步走在深巷里,暗淡的路灯光斜照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四周透露着一股难言的诡异。

她整理了一下已经被雨水溅湿的裙摆,轻轻咒骂了句:“这该死的天气!”抬头间,却看到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黑色蓑衣的背影。心中顿生好奇,在这样阴雨连绵的天气,穿一件薄雨衣或者拿一把伞都很正常,却很少有人穿着这种怪异的黑色蓑衣到处乱跑。正心里奇怪,只见那人缓缓转过身。她怔怔地看着那个人的动作,吓得动都不敢动,直到那人完全转过了身,然后又慢慢抬起了头。映人眼帘的是一张精致得没有半点儿瑕疵的面孔,她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就这样任他似笑非笑地向着她走过来。

当离她只有几步之遥的时候,他停了下来。她茫然地看着他:“你是谁?”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弧度:“我是来自地狱的魔鬼。”

她觉得脚底迅速腾起一股冷气,一种难言的恐惧从心底油然而生。但是此刻理智告诉她,眼前这个自称“魔鬼”的人太危险了,她必须远离他。艰难地移动着脚步,她开始不着痕迹地一步步后退着。天哪,就在她后退的同时,她惊奇地发现那个人也在一步步前进着向她紧逼过来,那步伐甚至比自己的还要大一些,只是节奏缓慢,似乎是一个漫不经心的猎人并不那么着急抓住自己的猎物。她的背触到一个冰冰凉的东西,她受惊地转头才发现自己已经退至巷角无路可退了,而他却并没有停下脚步,还在向她逼近过来。

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你……你想要干什么?”

他又是诡异地一笑:“乖女孩,把你的灵魂卖给我怎么样?”

她不知道突然从哪儿来的勇气,大声地叫起来:“我是不会把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他精致的面孔突然变得无比狰狞:“既然这样,得不到的东西,我就彻底毁了她。”他的声音就像是从地狱飘来的咒语,她感觉自己的每一处毛孔都在颤动。眼看着他向自己伸出双手,马上就可以抓住她的脖子,把它扭断,然而她的脚下就像生了根,半步都无法移动。

死亡的气息一步步向她逼近,她终于忍不住歇斯底里地喊叫出声:“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夏伊娃,你在叫什么!还不快起床,你想迟到吗?都读高三了,还跟个孩子似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耳膜几乎被女人尖锐的嗓音震破,然后就感觉身上一凉,被子已经被掀了起来。

那个叫夏伊娃的女孩被迫从床上下来,一边穿着衣服,一边不满地瞪着床边的始作俑者,一个已至中年却依旧风韵不减的妇人:“拜托妈妈,你不要天天这么吓我好不好,刚刚我在做噩梦。”

“活该,谁让你周末不陪外婆去教堂做礼拜。看,上帝惩罚你了吧。”妈妈轻轻点了下夏伊娃的额头,“快去洗洗手出来吃早餐了。”

“哦。”夏伊娃无力地翻了个白眼,往洗手间走去。

餐桌上,爸爸依旧安静地吃着饭,没有其他动作,倒是妈妈不停地讲着话,偶尔给他们夹菜盛汤,丝毫不闲着。

“我吃饱了。”夏伊娃刚拿起餐巾纸擦了下嘴角,妈妈就已经去拿她的书包了。

“对了,这个周末你跟外婆一起去教堂吧,海明珠也去,这孩子就比你听话多了……”妈妈依旧在那里说个不停,夏伊娃有些不耐烦地接过书包,跟她挥了个手,就兴冲冲地走出了家门。

“伊娃,上来,我载你去学校。”夏伊娃刚到门口,抬起头就看到骑在单车上的海明珠。她有一瞬间的恍惚,他穿白衬衣永远都是那么好看,站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就像邂逅了春天里最初的温度。

海明珠好笑地看着她呆愣着站在那里,然后叫了她一声:“傻丫头,大早晨的发什么呆,快上来啊,难道你真想迟到吗?”

夏伊娃这才回过神,她微微噘起嘴巴,有些不满地说:“不要,沈洛芙该吃醋了。”

海明珠轻轻扬眉,有些好笑地说:“死丫头,我们从小一起混到大,你那颗脑袋里想些什么,我会不知道?”

“要是你真的知道就好了!”夏伊娃心想着,抬头白了他一眼,撒气般地往单车后面狠狠一坐,单车很配合地“呻吟”了一声,随后就一路扬长而去。

海明珠是夏伊娃的邻居,两个人从小一起玩到大,在大家的眼里也算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了。然而就是这个问题两个人却从来没有道破过,尽管夏伊娃一直暗暗地对海明珠心生情愫。相对于夏伊娃的羞涩,她的好朋友沈洛芙却毫不避讳地向海明珠表达着自己的爱慕。其实,有的时候夏伊娃也有一种冲动,想要跑到海明珠面前向他表达自己的感情,并要他在沈洛芙与自己之间做出选择。但那也仅仅是冲动罢了,而在她每一次心血来潮的时候,海明珠都恰好不在。况且海明珠总是一副如沐清风的样子,在他的面前无论多么亢奋的心情,都会归于平静。夏伊娃想着,其实海明珠对自己是非常好的,每天不厌其烦地骑着单车载她去学校,又细心地送她回来,约在一起复习功课,周末又一起跟着外婆去教堂。是的,他们拥有这么多不能割舍的共同记忆,再也没有人比她了解他,更没有一个人比他更爱护她,所以她对他们的感情应该是充满信心的,尽管他们从未有过任何只言片语的表达。但是有一天沈洛芙出现了,她是夏伊娃的好朋友、好伙伴,她总是对夏伊娃无话不谈,包括她对海明珠的爱慕。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沈洛芙了,她们在中学的几年里一直都是最好的姐妹。然而,她跟夏伊娃又是完全不同的,不同于夏伊娃的善良可爱,她显得更加娇娆美丽。她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像夏伊娃那么优异,但是她擅长歌舞,精通表演,也赢得了周围人的一致赞赏。而像她这样的女孩在异性眼里更有魅力,所以一直有很多男孩子暗恋她,给她写情书送礼物。沈洛芙对这些都是不屑一顾的,她的眼睛里除了海明珠再也容不下其他的男孩子。夏伊娃忍不住想,也许就只有像海明珠这样温润的男孩子,才能配得上如此光彩夺目的沈洛芙。

P4-6

序言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潘晓彦

大学是培养创造力之所。而今,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学子于丹、苏河、贺晓、杜昌艳、乔力的长篇处女作《马图腾》、《戈壁泪》、《开往明天的火车》、《寻梦伊甸园》、《我们一起毕业》,已分别由东方出版社和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们期盼已久、令人欣慰的喜事。首先对我们的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来就应如此:让学生具备文字运用与创造能力,爱好写作,拥有相伴一生的写作习惯,进而养成一方学府的写作风气和传统。产生影响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作家。这是大学及其文学院应该担当的天职。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近一个世纪的创意写作教学早已证明了这一观点。而对于我们,自成立“乃寅写作班”以来,便获得了虽不多却十分珍贵并将不断丰富成熟且包蕴深刻的经验体会。

我们学院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特别邀请校友、讲座教授、著名作家韩乃寅执教指导,我与他共同研究了针对性强且富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度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设置课堂时空。安排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触动心灵的讲座——韩教授亲自主讲《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长篇小说创作》等,又邀请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诗人李琦教授主讲《文学与人生》、茅盾文学奖评委贾宏图教授主讲《读书与人生》,与学生一同品味深婉的人生百态。或将课堂放进妩媚的校园和清新的自然,在亲情般的氛围中,激发了写作班学生的创作热情。我们文学院派老师带队,引领学生追寻作家步履,去山东高密莫言故乡考察学习,切近地感受作家成长的生命及心路历程。我们又定期组织写作班学生观看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编制的我国著名作家谈创作的影像,让学生们真切地体会文学创作是一个历练人生、艰苦跋涉并充实升华的过程。

而写作实训则是我们施教的重心。韩乃寅教授对此更是无私地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劳动。他很快抓住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构思提纲到人物关系及性格塑造,都有认真的指导意见。由于韩乃寅老师不与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除来辅导外,无数次电话穿越时空,回响在哈尔滨、北京、海南和牡丹江之间,一年多的时间,约近两千个短信和通话留在学生的手机里,更化作深浓的感动,汩汩流淌在学生稚嫩而真诚的笔端。于此,我们终于唤回了师生久违了的富于生机的课堂效果,学生真正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他们兴趣盎然,热切期盼不断拥有更新的收获。

其实,我们如此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还有更深层的人文原因:使学生热爱生活、谭思深虑,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念、诗化乐观的情怀和审美智慧,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获得和体现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以此为契机,形成运筹文墨的高雅风气和传统,让写作裹挟着厚重的中华文化与现代信息,澄净校园,淑美社会。

“乃寅写作班”的命名,对于我们独具深长的意味。韩乃寅教授曾就读于我校,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并加入了省作家协会,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由此开始,执着坚韧地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创作了千万余字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远离太阳的地方》、《高天厚土》、《龙抬头》、《七七级》等。他有六部作品拍成电视剧,其中《破天荒》等三部分别在央视一套和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而今,他仍耕耘不辍,又不忘培育之恩,结草衔环回报母校,并有为之培养一个校园大学生作家群的令人敬重和感动的愿望。当我们文学院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述高等文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评述韩乃寅作品特色章节时,总会怀有特别的感情。如今,韩乃寅教授又以自己的实践来辅导在校学生,我们深切地希望后来的学子能秉承这一令我们感到荣耀的写作传统,希望“乃寅写作班”作为一个标志,成为我校及文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

我作为这个写作班的导师和负责人,感谢前辈、学兄韩乃寅教授,在繁忙的社会兼职与创作中,还能慷慨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更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彭明哲副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的马合省主任,感谢李琦老师、贾宏图老师,感谢为“乃寅写作班”付出劳动的同事们,感谢印证了我们教育理想的学生们。同时,也为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及其文学院送上我的祝福:无论春华秋实、盛夏冬雪,北方边陲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能不断传出令人惊喜、欣慰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作家辈出的好消息!

2013年6月1日

后记

我喜欢做梦。我常常在静谧的夜里创造着一个个离奇的梦境,或是源自生活的反照,或是出于构建小说的想象,或是灵魂深处最真实自我的流露。我爱它们,这爱常常使我沉迷。

我记得,在我念小学的时候,老师问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当时的同学,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教师,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明星……当轮到我的时候,我的内心却有些忐忑了,因为在我的意识里,理想是个很神圣的词汇。我站起来略微想了想,然后说:“我的理想是,希望有一天这个人世间只有好人没有坏人,只有善良没有邪恶,只有爱没有恨,只有纯净没有肮脏……”我说完以后,赢得了一片掌声。我骄傲地抬起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那一张张写满童稚的脸上,充满了对善和美的幢憬与向往。

时光荏茬,转眼间我已经掠过中学、大学,基本结束了我的学业生涯,如果现在还有人问起我的理想,我的脑海依旧会闪过小学时候说过的那段天真的话语,虽然我的心里依旧渴望能有那样一片乐土,但是我却再也不会像那时慷慨激昂地说出那样一番话.还能期许得到那么多的掌声。现在我明白,人世间再也没有那么纯粹的东西,正如现在我们看人的时候,再也不会把人像小时候那样单纯地界定为“好人”或者“坏人”,正如我的想法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充满童真,反而因为所谓的成熟,多了几分现世的深邃和城府。我常常想,如果人生都是一成不变的,都像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然后就一直保持下去,那该多好。虽然如此,我却依旧喜欢做梦,沉浸在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梦境里。

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看圣经故事,尤其是喜欢夏娃和智慧树的故事。夏娃因为禁受不住蛇的诱惑,偷食了禁果,从而惹恼了上帝,被赶出了美丽的“伊甸园”,所以人类与“伊甸园”再也无缘,“伊甸园”从此在人间失去了下落。多少年来,我一直为“此事”而耿耿于怀。我常常想,“伊甸园”定是极美地,是任何想象都构造不出来的。我曾天真地以为,只要坚守信念,不辞辛苦.一定会找到传说中的那片乐土——“伊甸园”。后来,我看到西方哲学家说:“存在皆是一种原罪。”我才又以一个比较成熟地视角来看待夏娃的故事。因为夏娃偷食了禁果,所以才把罪恶和痛苦带到了人间,使“伊甸园”从此在人间消失。这就是说,人生本来就是辛苦的,只是避苦求乐是人的本能,惩恶扬善是人的期盼。“伊甸园”是人的一个梦想,永远寻求不到却永远去向往的一个梦想。在某种程度上,我现在已经明白了,“伊甸园”是不存在的。

我们每个人都做梦,只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发展飞速的现实中,我们是否还能停下来歇口气,等等我们的灵魂。我的想法积聚在心里。一直找不到一个缺口去释放,于是后来我便想着塑造一个“我”,让她去做我不敢也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于是在《寻梦伊甸园》中才有了夏伊娃这个角色。

去年冬天,我凭着满腔热情,用了一个多月完成了《寻梦伊甸园》的初稿并陆续修改,一直到现在再回头去翻检作品的时候,心里始终最爱夏伊娃这个角色,因为即使到了故事的尾声,也可能是在她生命终止的最后一刻,她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信仰——永远保持着天真,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

作者

2013年5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