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意见书(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文丛》编著者21世纪经济报道。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改革的议程设置。但是,归根结底,改革什么?什么时候改?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如何实施?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本书围绕“如何实现改革再突破”这一主题,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财税调节、地权博弈、医改寻路、教改图精、生态治理、四方良治、社会创新等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作者多为中高级领导干部、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等,他们着眼于公众所关注的改革热点,回答大众群体的疑问,提出对改革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期待继续改革的人群,关注社会热点的大众,可从中寻找到自己所关注的话题。
序
1 改革再出发
南巡20年:中国改革再出发
如何再次实现改革的突破
不改革,就被改革
改革需要自上而下通盘考量
国家动员发展模式需考虑可持续问题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之道
中国经济:改革驱动下的长周期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资源价格改革可为突破口
宏观经济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大转型到来之际中国如何辨认自身
政府只有代表公共利益才能推进收人分配改革
如何推动消费增长
警惕过度集权化
以市场化改革跨越中等收人陷阱
重估华盛顿共识
世行报告是毒药吗
回归道统: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种方法
2 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就是推动转变增长方式
国有企业进退,先制定规则
5 医改寻路
国有企业私有化,应先把法规建设搞好
国有企业不必私有化,但要社会化
政府大幅干预企业,不利于经济转型
打破行业垄断
国企民企共同携手中国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我们究竟知道多少
民企国际化:投资目的地首选欧美
铁路改革不光是大部制的问题
3 财税调节
增值税改革动作太慢
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
中央、地方需厘清权责
落实省以下实质性分税制
房产税还要加强管理和完善
实体经济面临高成本、高税费两头挤压
以差别化监管控制金融风险
以金融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
金融改革领域一次高规格吹风会
扩大汇率波动优于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
加强新股发行责任制
IP0不审行不行
人口变老将自动解决高储蓄问题
4 地权博弈
热议土地改革
土改不能永久等待
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会诊土地财政依赖症
统一城乡土地市场是大方向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关键在于确权到民
成都农民基本实现和城市居民平起平坐
参考国有企业改革成立卫资委
医改应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公立医院改革应循序渐进
建立第三方机制,重建医患信任
问诊医患悲剧链
基本药物目录大扩容
能否挑起药事服务重担
应放宽医保定点药店审批和销售范围限制
现行中医药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硬伤
慢性病防控应吸收民营医院加入
个人账户资金转补充医保是有益尝试
6 教改图精
尽快制定《教育投入保障法》
最重要的是把这件事坚持下来
争取面向全国公选竞聘大学书记和校长
不同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权利不平等
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启示
公办民办并举解决人园难
关键是解决校车经费的安排
7 生态治理
我们的生态资产在日益减少
保护长江水质是最大的民生
水资源成为制约北京的第一瓶颈
调水不解决总量问题,节水更重要
让流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
重金属污染,最难修复
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太慢
《环保法》修订方向对头,步子不大
8 四方良治
领舞中三角,打造第四增长极
中部支点方法论
治湘策
黄金时期的十字路口
西部黑马拐弯超车
陕西要能挣钱,还要会花钱
不做煤老大
富民优先
9 社会创新
广东政府向社会放权
改革,方向感很重要
政府是购买社会服务,不是购买社会组织
广东社工委这半年
社会改革以香港为师
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是可行的
行政模式胜出,还是市场模式更出色——上海社工模式VS深圳社工模式
珠三角NGO孵化试验场
容桂两次改革红利
顺德式改革——政府社会共治新模式
深圳和顺德——广东大部制改革的“双黄蛋”
10 回顾与展望
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希望对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具体部署
回顾参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历
市场经济体制是通往经济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