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的微笑》由胡冬林著: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20年温柔探访长白山每位生灵!让它们不再哀怜!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最初感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胡冬林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狐狸的微笑》由胡冬林著: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20年温柔探访长白山每位生灵!让它们不再哀怜!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最初感动! 内容推荐 《狐狸的微笑》由胡冬林著,内容简介:当我们钦羡大自然中的美丽生灵时,是否想到,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大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正在加速消亡中,让我们伸出爱的手臂请它们停一停……吉林省专业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 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狐狸的微笑》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青羊消息 拍溅 原始森林手记 约会星鸦 蘑菇课 黄金鼬 山猫河谷 狐狸的微笑 后记 试读章节 在高海拔的山顶俯瞰兀鹫盘旋,是少有的经历。这种大鸟只要愿意,能毫不费力地飞到7000米以上的高空。那天,它就在我的脚下,人们通常都是仰头看飞鸟,一旦有一天从上向下看,感受会大不一样,目光便被这孤云似的大鸟抓去,粗犷壮伟的北方群山只有这种巨鸟才能与之相配,别的鸟都太纤小秀气了。此鸟秋羽黑而春羽褐,冬季全身呈皂青色。此时它完全换了一副模样,整个后背和双翼被清晨橙色的霞光映得明晃晃,变成黄铜色,肩背上每一条黑色的纵纹都历历在目。原本铅蓝色的裸颈发出耀眼的光亮,仿佛戴上了一副银环。那对风帆般的巨翅纹丝不动,在空中水平展开,翅翼外侧的每一片初级飞羽都充分铺开,像一柄柄透亮的宽刃弯刀,猎猎摆动…… 我用望远镜观察,这只黄兀鹫是雌鸟,是鹰族中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约10公斤,身长在1.2米左右,觅食范围在方圆200千米,跟东北虎差不多,而我们保护区南北长76千米,东西宽36千米,这意味着它随时都可能在禁猎区外遭到猎杀。省林科所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过一次调查,长白山的兀鹫当时仅剩5只(包括猎获的1只)。 我把这个意外发现看成一个吉兆,当时我正在寻找青羊的途中,攀登蘑菇顶子山脉的第五座险峰。我的目光随着它盘旋的大弧圈转来转去(后来脖子酸痛了好几天),直到金炮把我从着魔的状态中唤醒。 与兀鹫同样罕见的青羊终年生活在雪线以上的高山裸岩带,常年与兀鹫和高山鼠兔为伴,连兀鹫都看见了,还愁找不到青羊吗? 时隔五年才写这个故事,是因为这故事的亲历者刚去世不久,仅用这篇文章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 这个人就是动物行为学家、人称“鸟博士”的赵正阶先生。他是我父亲的战友,1995年两人结伴去向海湿地看鹤,旅途中他讲述了这段经历,父亲回来又讲给我。在水泥森林巨大阴影中倾听来自原始森林的故事,真是一种享受。同时,它还唤醒了一段我少年时的记忆:那是个细雪蒙蒙的冬日,我从通化郊外一座叫窟窿杨树的大山里捡干柴回来,遇到军车停在路旁,一些兵围在篝火旁取暖。车厢里丢着十几只死狍子,有几只身上的弹孔正往外渗血。在橙黄色毛皮的狍子堆中,有一头青灰色的动物尸体格外醒目,它长着两只黑犄角,很像山羊。给兵当向导的老猎手告诉我,那是青羊。 这事已过去三十多年,我反复搜检还能记起的每一个细节,唯一能想起的是,当时那青羊的喉咙被人用刀切开了。伤口很深,周围凝结着一团血沫。那血一定已经凉透,雪花在伤口上结成一层红白相间的冰屑。我很奇怪:用枪打就是了,割开它的喉咙干什么?是见它没死又补一刀吗?这是猎人们常用的人道手段。那些兵是当地的驻军,打猎是为了改善一下单调的伙食。 听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我当年是大错特错了! 听到蘑菇顶子有青羊的消息我十分兴奋。来长白山保护局10年,什么动物都见过,唯独没见过青羊。简单收拾一下外业工具,叫上老向导金炮,我俩搭上运物资的汽车,直奔蘑菇顶子。金炮是保护局请的向导,12岁开始狩猎生涯,在山里转悠五十多年,枪法好,只要进了山,就像到自己家里一样。 大雪封山是原始森林保护自己的一个招数,它不愿让人类进入它的腹地,便使出山洪、滑坡、寒流、大雾、陡峭的地势以及乌云般的蚊虫等种种招法来阻挡人类的脚步。它知道自己的宝藏有多宝贵,所以竭尽全力地保护它。这宝藏便是野生动物,正是它们使森林生机盎然,充满魅力。但它们也是森林生物圈最脆弱的一环,仅仅不到200年的捕猎,长白山的野生动物已到了灭绝的边缘。从冰河期以来在东北地区随处可见的东北虎、秃鹫和青羊等当地动物物种正变成“明天的古生物”。 我这60年的生涯中,有40年在长白山区转悠,只见过一次东北虎。我本来是鸟类专家,却对哺乳类、两栖爬行类、脊椎类动物以及植物、昆虫都感兴趣,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我一直主张考察每一种动物都要把它放在相对大的生态系统中去衡量,尤其要预测它的未来会遭遇什么样的灾害,及早给出预防对策。 我俩艰难跋涉三天,总算来到蘑菇顶子山下。金炮在沟口找到了他从前搭的狩猎窝棚,用干苔藓堵了堵漏风的墙缝、烟道,又草草打扫一下,就算安了家。晚上,金炮用刚打的野鸡炖土豆干,又烫了壶小烧,窝棚里顿时有了过日子的气氛。他满上第一杯酒,没喝,却端着酒盅出了门。我知道,他是拜山神老把头去了。老猎户都这样,开猎的头一天拜拜老把头庙,念叨几句,图个吉利。这是他祖上留下的规矩,一辈传一辈。 第二天一早,我们兴冲冲地上了山。说是山脉,实际是坐落在苔原台地上的六座山峰,每座都高约千米,十分险峻。苔原上是冰雪的世界,坚实的雪被厚一米多,形成一望无际的冻原。山峰上的雪却留不住,被烈风刮入凹处,一条条挂在大山深深的褶皱中,看上去就像白玉石镶嵌在玄武岩层中,春夏不融。我带了一架10×40的观鸟用望远镜。仔细搜索着那几座峰峦。一切是那么安静,似乎一切生命的活动都停止了,只有山风在金炮的枪管吹出悠长的哨声。这当然是假象,雪被下,除了众多生命在蛰伏休眠,还有许多生命仍在活动,留下一行行银砌兽径。时而,你会在雪原上见到一行玲珑剔透的足迹,五个圆脚趾并拢着,像一朵朵小梅花,那是狐狸留下的,它在追踪一条珍珠琏般的纤小印迹,那是它冬天的主食——棕背;时而,你还会看到椭圆形的阔大脚印,那是一只四处游荡的孤熊在觅食,它大约在冬眠中被掏仓的猎人惊了,不会再藏起来冬眠;时而,还会发现一行行细窄的竹叶状的三趾足印,在矮灌木和干草丛边绕来绕去,那是花尾榛鸡或山鹑留下的秀丽足迹,它们在啄食残留的草籽和干浆果…… 然而,这些高山动物都比不上青羊来得神秘。在生存极为艰难的高山冻原山脉,只有大约十三种哺乳类动物能适应这酷烈的环境,其中多数是啮齿类,如高山鼠兔、旅鼠、地松鼠等。青羊无疑是其中最大的有蹄类动物。可是,我对能否看到青羊,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十几年来,保护局展览馆一直缺少青羊的标本,这个空白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也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这次考察上。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