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楚雄所著的《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认为,“新教育运动”是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初期(1912—1930),以蔡元培、黄炎培、郭秉文、蒋梦麟、陶行知、胡适等留学欧美的一流教育家群体和其他众多中外新教育界人士共同组成的民间教育力量为主体,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其理论基础,以提倡和实践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和中国化为基本内容,包含众多教育运动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教育现代化改革运动。新教育运动的改革对象是过时的中西传统教育,改革目标是建设适合中国国情,又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的现代资本主义新教育。
《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简介:中国新教育运动是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初期(1912——1930)由蔡元培、黄炎培、郭秉文、蒋梦麟、陶行知、胡适等留学欧美的新教育家群体为主导。以各级各类教育界人士为主体,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国外教育家群体鼎力相助,官民配合相对默契,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致力于改革传统的中西教育,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运动。运动经历了发轫、发展、高潮和衰退四个阶段。教育社团和报刊是其腾飞的两翼,政局更迭是其兴亡的背景。它是国际教育新潮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它与“新文化运动”同源同质异构不同步。汪楚雄所著的《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从教育活动史的视角再现了“新教育运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