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贤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贤娜编著的《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是一本特别的旅行书,有别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不同于现代旅游指南,你甚至可以理解为它是“穿越型旅行书”。它不是宏观历史里的个人漫游,而是一个人走出来一个时代的凌波微步。孔子、庄子、司马迁、李白、唐僧、苏东坡、丘处机、徐霞客……他们的足迹检阅着他们所处的时代。

《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是你前往古代的“通行证”,它将带你穿越到孔子们的时代,跟着孔子们一起行走在历史中,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内容推荐

《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一书,说它是历史人物小传,笔墨却描绘了几朝几代的版图和江山;说它是游记,足迹却又穿越了华夏几千年。孔圣人,庄子,司马迁,唐玄奘,李太白,崂山道士,徐霞客……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不应只是呆板的塑像,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作者李贤娜身着汉服,让自己的足迹穿过沧桑厚重的历史与他们的重叠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走近这一段段真真切切的历史。

《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由李贤娜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孔子——游学中国第一人

旅行的意义:寻找他的理想他的国旅行准备:办私学当官筹备经费

旅行途中:孔子的“东周列国游记”

旅行攻略:跟着孔子游春秋

第二章 庄子——逍遥天地神思者

旅行的意义:天人合一逍遥长寿

旅行准备:解放思想

头脑风景

旅行途中:庄子的“神游记”

旅行攻略:跟着庄子游中国

第三章 司马迁——采风拾遗话史记

旅行的意义:收集《史记》素材

旅行准备:“记者”司马迁

旅行途中:司马迁“历史现场采访手记”

旅行攻略:跟着司马迁游中国

第四章 阮籍——驾车于世间乱奔

旅行的意义:构建精神“乌托邦”

旅行准备:从积极入世到超然出世

旅行途中:自驾车于世间乱奔

旅行攻略:跟着阮籍游中国

第五章 玄奘——一路向西乐行僧

旅行的意义:学佛

旅行准备:出家为僧待机“释游”

旅行途中:唐僧的“中国西游记”

旅行攻略:跟着玄奘游中国

第六章 李白——南北漫游侠客行

旅行的意义:走终南捷径

旅行准备:自我宣传造势

旅行途中:李白的“唐式侠客行”

旅行攻略:跟着李白游中国

第七章 苏东坡——随遇而安乐天派

旅行的意义:积极的生活

旅行准备:“优游”苏轼

旅行途中:随遇而安周边游

旅行攻略:跟着苏轼游中国

第八章 丘处机——传教布道万里行

旅行的意义:宣传道教

旅行准备:“仙游”丘处机

旅行途中:传教布道巡讲游

旅行攻略:跟着丘处机游中国

第九章 徐霞客——好男儿志在四方

旅行的意义:考察人文地理

旅行准备:“驴友”徐霞客

旅行途中:徐霞客一直“在路上”

旅行攻略:跟着徐霞客游中国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二、旅行目的:宣传周公的思想

周公本意是周代的爵位,相当于“大周朝辅政公爵”,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昵称“叔旦”和“周公旦”,出生于约公元前1100年,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我国历史上,周公与孔子并称为圣人,两人并称的时候,最先是周公称先圣,孔子称先师,周公高于孔子;后来则是周、孔平起平坐,周公称元圣,孔子称至圣,周公被封为文宪王,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如果说把中国历史划为上下五千年,前两千五百年中国文人的第一偶像是周公,后两千五百年才是属于孔子的天下。

周公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的旅行目的就是宣传周公的思想。让我们回到周公生活的时代,自然就会明白孔子为什么而奔走。

“人气王子”周公:出身于明星家族

作为当时周朝的第一明星、人气王子,姬旦除了自身多才多艺、文武双全之外,还与他出身于“明星家族”有莫大关系。周公的父亲是我们熟悉的《封神榜》里的西伯姬昌,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文王,传说中《周易》即《易经》的创作者。

姬旦排行老四,他的大哥伯邑考是当年轰动全国的“最悲情绯闻事件”男主角。这个著名“绯闻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也是周世子,生性敦厚。由于姬昌触怒商纣王被监禁,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最得宠的妃子妲己。妲己见到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遭到伯邑考严词拒绝。气愤之下,妲己先是诬告伯邑考调戏19己,后诬陷伯邑考之琴声在暗骂纣王无德。可怜的伯邑考就这样被纣王割去了四肢,万刃剁尸,还做成了肉饼。残忍的妲己又将“伯邑考肉饼”送给他的父亲姬昌吃。

世子伯邑考惨死,新的世子换成了姬旦的二哥姬发。在姬昌众子之中,以姬发和姬旦最有才能。姬发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武王,他不仅知名度高,而且成就相当拉风。他发动了一场被颂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在“牧野之战”消灭了暴君纣王和妲己,为伯邑考报仇雪恨,史称“武王灭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位列中国历史名人榜;他推翻了殷商王朝的残暴统治,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中国最梦幻朝代——周朝的开国君主。

历史上将周朝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期为西周,后半期为东周。西周是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指的是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定都西边镐京(今陕西西安)这段时期。西周共传12王,历时275年。后来周朝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指的是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也即东迁到灭亡这段时期。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最后为秦所灭。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剩下的诸侯大国互相吞并侵夺,称为“战国时代”。

周公的工作:辅佐成王平定叛乱

就在西周取代商朝第二年,武王就病倒了。他把姬旦叫到跟前,准备传位给这个才华横溢的四弟。没想到姬旦却痛哭流涕,不肯接受。不久武王去世,姬旦拥立武王年幼的长子姬诵为周成王,他担起了治国安邦和抚养成王的重任,周公成为他的新昵称。

周公摄政当年,东方就发生了叛乱。原来,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朝旧地,让他统率殷商遗民。武王在武庚周围分封了自己几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就近监视,号称“三监”。由于对周公摄政不满,武庚便联合“三监”以及原商朝附庸国徐、奄、薄姑等同叛乱。周公旦亲拥成王东征,第二年就打败了武庚和“三监”,平定叛乱。

第三年,周公继续东征,讨伐参与叛乱的奄、徐、薄姑等。奄,又称商奄,其地望在今山东曲阜市也即鲁国境内,是商朝在东方的一个很有势力的附庸国。周公一举灭奄,起到了“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关键作用。这也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孔子的梦境,这是有史可考的周公旦唯一一次造访他的封地鲁国。

至此,三年东征胜利结束,中原及东方完全纳人周朝统治范围。接着,周公在“天下之中,,的伊洛盆地营建了成周洛邑,也就是后来东周的首都,周朝遂名副其实地成为继夏、商之后而兴起的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王朝。

周公的代表作:《周礼》是理想国蓝图

周公在东征胜利、天下一统之后,将重点放在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上。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分封诸侯”,分封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戚、部分异姓功臣和历代圣王后裔,明确了所有诸侯共同尊奉周天子的君臣关系。分封制也成为历代王朝经常沿用的制度。一是“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社会文化制度的基础。周公一生在打天下和治天下两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但真正让他流传千古,也是对孑L子影响最深的则是在制礼作乐上。他是集大成的创制者,他把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融合在一起,推向了发展的顶峰,确立了中国最初温文尔雅、礼仪天下的形象,创造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礼仪制度——《周礼》。

《周礼》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行什么样的礼,配什么样的乐,礼乐配合,文质彬彬,既尽善又尽美,展示了一个伟大的成熟的文明所拥有的和谐与典雅。可以这么理解,在《周礼》中收藏着一张“天下大同的理想蓝图”: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以礼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和核心,明贵贱,辨等级,正名分,一切人和事都要遵循礼的规范和准则,通过人伦和谐,实现政治社会和谐的理想。

《周礼》或者说制礼作乐是周公从一个政治明星成为文化偶像的标志性事件,这件事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极大,影响数千年。有专家说,“中国人自诩礼乐文明之邦,自觉文化高超,相信文化力优于政治力,都是在这段时间内确定的”。周朝八百年,是我国史上最长的王朝之一。而周何以能享国如此之久?许多人认为是因为分封诸侯的封建制度,也有人把这归功于周公旦的文教礼乐。无论如何,周之所以为周,一定是两者的结合。P6-8

后记

历史的轮回

从中国文明史的开篇西周,我们游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来到了最后一站清朝。

站在清朝的站台上,我们回望之前跟着孔子等人穿越过的文明旅程,再追思离我们最近的大清王朝。这是一个继元朝之后再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一个保守的满族人王朝。在他们闭关锁国的高压统治下,清代文人们也大多闭关“宅”在家中写书,这一时期《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小说百花齐放。直到1840年,清朝倒数第五个皇帝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英国人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轰开了紧闭数百年的中国大门,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

中国古代史从这一天正式改成了“近代史”,中华民族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华夏大地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化都面临着深刻的转型。被西方大炮惊醒的中国人,自此走上了“师夷求强”的出境之旅。从1840年至1949年,近代史上留名者中不少人曾走出国门,比如孙中山、梁启超、鲁迅。这一股“海外游学”的风潮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仍未停歇。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出国热”又与时俱进地从知耻后勇的“师夷求强”变成了纯粹出国观光、留学求知的目的,主角也不是文人们,普罗大众也纷纷走出国门。

历史的车轮转了一圈,奋起直追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又迎来了全盛的新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古老的中国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的焦点,古老的陶瓷、武术、丝绸、诗词、中药、书法、国画、剪纸、相声、戏剧等传统文化经过时空接力,被传递给海内外华人,又从华人手中被介绍给世界。“中国热”席卷了全球,外国人纷至沓来,他们以极大的好奇心走遍了中国每一个角落,从旅游到工作到生活,越来越多的“老外”爱上了中国。

原本狂热地谋求出国的中国人,也开始回过头打量从小成长的这一片热土,慢慢地发现了最美的风景一直就在身边。作为重新审视本国文化的中国人之一,我在游历海外之后对比昔日在中国所走的一段段旅程,发现最打动我的仍是华夏大地上凝聚五千年风情的诗与歌,这一份情结在他国文化的激荡中仍无可取代。回国之后,我便开始着手撰写本书。

本书笔下人物生活年代跨度历数千年、数百年,为了还原古人们真实的旅程,我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古人走过的山山水水,又从古今前辈先哲的研究中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和分析。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诚惶诚恐,终得成书。在此对先人前辈之智慧成果深表敬意与谢意,以下列出撰写本书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书目,由于史料众多,若有未尽标志之处,敬请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