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个快乐读书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刘墉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每次爸爸喷水浇菜的时候,你都喜欢在旁边跑来跑去,尖声叫着从我的“水幕”底下奔过,这种游戏是你从两三岁就喜欢的,大概因为从喷出的水柱下面跑过,清凉,又带有几分刺激吧!

但是今天爸爸特别把你叫住,将喷水的“龙头”交到你手上,要你为菜园浇灌。

你调整喷头,做成一片水幕,对着黄瓜、丝瓜和西红柿喷。水珠落在大大的瓜叶上,发出啪啪的下雨的声音,向晚的斜阳射过来,又在水幕上化作一道彩虹,美极了!

喷了一阵,看叶子上都闪着水珠,你把喷头关掉,说:“喷够了!”这时爸爸带你走到瓜藤下面,指着泥土问你:“真的够了吗?”你说:“当然够了!”但是,当爸爸用铲子铲开一小块泥土的时候,你才发现虽然最表面一层泥是湿的,下面居然干巴巴,一点水也没有。于是爸爸搂着你说:

“现在你知道了!喷水不能只喷叶子、只喷表面,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喷,看泥土把前一次喷的水吸下去了,再接着喷一次,这样许多次之后,泥土才能真正被滋润。”

爸爸也对你说:

“以前爸爸刚学种菜,菜老是长不好,后来才发现因为喷水器喷出的都是小水珠,很容易让表面看来是湿的。那时像你一样没经验,就不喷了。蔬菜缺了水分,当然长不好。”

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说这些给你听吗?

因为今天下午秦妈妈送你一条小项链,你要爸爸为你挂上。

挂好之后,爸爸说:“去谢谢秦妈妈。”

你过去说了一声:“Thankyou!”

当时,秦妈妈正跟你妈妈说话,你在她背后说那么一句,你有没有发现她当时没反应,没听到?

不错!你确实可以告诉自己也告诉爸爸,你说过谢谢了。但是,秦妈妈没听到,你说不也等于白说?这跟刚才喷水,只喷表面,没什么效果的道理不是很像吗?

以前你哥哥也有这个毛病。

记得有一次他很晚没回家,我们一家都急死了。后来责问他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回来。

他说他打了,只是当时占线。

爸爸就骂他:“难道拨一次不通,不能再拨一次吗?难道父母的关怀只关怀一次,就不会关怀第二次吗?”

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毛病——他说了,也不管别人听到没有;他打了电话,也不管有没有拨通;他读了书,也不管是不是读进去了。

这些不都是骗自己吗?

甚至大人也有这种不能面对现实的毛病。我以前有个秘书,每次我叫她帮我打电话办事,她如果拨一次,对方不在,就再也不拨了。  假使我问:“找到了没有?”

她一定理直气壮地说:“我打了电话,可是对方不在。”

如果我再问一句:“你几点钟打的?”她可能回答是四五个小时之前。

假使是你,你会不会问:“你为什么不再打几次电话问一问呢?”

要知道,这世界上真正能成功的人,不见得是最聪明,也不见得是学历最高的。而是最能面对问题、锲而不舍的人。

爸爸以前有个同学,追班上一个女生。这男生很不会说话,他开门见山就对女生讲“我爱你”。

那女生根本看不上他,回说:“我没听到。”

男生就又说了一遍。

哪儿想到女生装聋,充耳未闻,只当他没说。

你猜,他追到那女生了吗?

他居然追到了。P12-15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不单是写给我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刘墉

后记

后记

成长是学会一种关怀

当这本书完成的时候,我问为我校对的秘书,她有什么感想。

“我非常喜欢,只是……”她迟疑了一下说,“书里好像写你的女儿常掉眼泪。”

“掉眼泪?”我吓一跳,“我的女儿几乎是不哭的。”

“但文章里确实有不少写她掉眼泪。”秘书笑笑,“令人看了好心疼。”

“真的吗?”我关起门,把书又翻了一遍,发现果然有不少帅方写到女儿伤心。

可是,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女儿从来不哭呢?从小我几乎没骂过她一次啊?

我想想,想通了,其实她常为撒娇掉眼泪。

如我太太所说,许多情况,在妈妈面前,女儿若无其事,到了我面前就要“作怪”。

我似乎对女儿没什么办法,远不像对儿子那般强势。可是又想:疼孩子、宠孩子,只要不溺爱,不也是美好的事吗?

我常对台湾的朋友说:

“人生太辛苦了,就让孩子的童年快乐些吧!”“那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让他们带着泪上床?”

我这么说,是因为常在深夜还见到邻居窗前,荧荧一灯下,有个赶功课的娃娃和旁边喝斥的父母。而那娃娃可能才不到十岁。

当西方世界孩子都抱着玩偶上床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自己的孩子带着“明天考不好就回家挨打”的压力上床?

所以我也常对亲友说:“孩子如果做十道题,答对三道。与其责骂‘你这么笨,才会三道题’,何不用正面的方法说‘你真不错,答对了三道题,既然能答对这三道题,多努力一下,别的也就都会了’。”

不久前,我也写了一篇文章《你不疼他谁疼他?》。可不是嘛,孩子是我们生的,他错了,你不原谅他、不帮助他,还指望别人吗?当有一天全世界都不肯定他的时候,你是加入那些人,一起骂,还是帮助他站起来?

对不起,跟我以前写的《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比起来,我这本《做个快乐读书人》好像太宠孩子了,但我也要说,我只是换个视野与心情。同样是“期许”,只是方法不一样罢了!

谈到“视野”,我面前正放着一摞稿子,是儿子的一位哈佛博士班女同学写的。

这位金发女生,一个人,居然由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往东,穿过中亚细亚,到乌兹别克,再进入中国的乌鲁木齐,坐火车、坐汽车、坐野鸡车、骑脚踏车,穿过神州,到台湾,且步行横贯公路,住到天祥山头的小教堂。

读她的游记,让我几度落泪。心想,如果她是我的女儿,一个人去冒险、饿肚子、生病,连一百五十块钱台币的东西都舍不得吃,住在十几人一间的小旅店,我会多不放心啊!

那是个独生女,她居然在中亚突然决定穿越中国,打了个越洋电话给她美国的老爸,就走了。

我心想,如果我是那个父亲,我非急死不可。

她的爸爸确实急死了。但是当我问她“回家之后,你爸爸一定狠狠骂了你一顿”的时候,她居然一笑,说:

“我妈妈做了丰盛的一餐给我接风,我爸爸则说他正计划带我妈妈到中国去玩玩。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跟着我游了中国,他们开始关心那块土地与人民,他们要去看看女儿走过的地方,感觉一下女儿的心情。”

她父亲的这段话常盘旋在我脑海。我检讨:“我们是应该让孩子海阔天空地去飞,而且跟着他们,放大自己的视野与胸怀,还是把他们留在身边,保护得像个瓷娃娃?

在这本书排版时,我正准备去大陆一个多月,由西安、成都、昆明、北京、上海、杭州、常州到合肥,我想这些地方都可能是我的孩子以后要去的,也是我该关怀的。

所以,我今年除了用大陆的版税,捐助当地的失学孩子。并决定明年在偏远的彝族地区,捐建一所希望小学。

同样的,水云斋今年安排了刘轩去马来西亚为华文教育募款义讲,通过t·中国人权协会’’为泰北难民村聘请华文老师,捐款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团体,帮助残障儿童及未婚妈妈,并支持美华防癌协会照顾罹患癌症的华人同胞。

成长就是学会关怀。

这本书里表达的也是这种关怀,我没有打算用它激励孩子争取第一,倒希望他们能放宽视野,打破隔阂、伸张正义、走向世界、创造双赢,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这本书是写给每位年轻朋友和师长的,它不在彰显我个人的生活,因为我很平凡,有许多缺陷,只是盼望通过我的一些生活经验,提供给大家一些思想的空间。

衷心盼望您能了解书中每篇文章背后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创造美好的二十一世纪。

目录

【前 言 做个快乐读书人】

【说到心灵的深处】

【使你的美梦成真】

【今夜会不会是最后一眼】

【让爱在那里显现】

【你是豌豆公主吗】

【如果爱丽丝是黑人】

【错是走向对的第一站】

【圣诞老人死了吗】

【爸爸不能帮你】

【弹一架『纸钢琴』】

【你懂得『自割』吗】

【救护车抬走了爸爸】

【向原始人学习】

【可怕的新老师】

【人生何必处处拿第一】

【我们今天去示威】

【你那双可爱的小手】

【生日快乐!谢谢大家!】

【快快乐乐地长大】

【我喜欢你们画的妖怪】

【当家里失火的时候】

【怎样成为小作家】

【爸爸总等你归来】

【神会保佑谁】

【有爸爸多好】

【后记 成长是学会一种关怀】

序言

前言

做个快乐读书人

自从十年前生了女儿,朋友们就不断问我同一个问题:“你会用当年教育儿子《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的方法教你女儿吗?”

每次他们问,我的答案都一样:“不会!”“不会!”“不会!”

“为什么?你偏心!”他们必定这样反应。

我则会很肯定地说:

“因为时代、环境以及我自己都跟当年不一样了。”

司不是哟?

当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才进入社会,每天张牙舞爪地出外打拼,回家当然对儿子的要求严;但是今天,我已经半百,动作和缓了,心情平静了,处世圆融了,因为自己逐渐往老走去,对生命也更为尊重了,当然对孩子的态度也会不同。

这十年来,我的儿子由史岱文森高中,进入哈佛大学,且成为博士候选人。虽然事实似乎证明我的教育成功,但是专攻心理学的儿子,也已经能从客观的角度,批评我的教育方法。

他会说:“其实小时候我什么都懂,也知道该做什么,但我就是不动,等着你们催我,反正到时候,你们就会催了嘛!”

他也对我说,他们做实验,拿许多油盐酱醋糖给幼儿,幼儿东尝尝、西尝尝,有时候吃到难吃的,立刻大声哭起来,但是你会发现,如果那种营养是他必需的,他即使不爱,等一下还是会吃。由此可知,人天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怎么做。

也因此,我对这晚来的女儿,有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从来不体罚她、绝少骂她,甚至从来不逼她做功课、弹琴。

我认为人就是人,人有一种天生向上的本能。我要做个实验,看看如果我完全不逼她,她是不是一样知道每天把功课做好。

过去教儿子,我要他样样拿第一,现在却对女儿说:“让别人享受一下拿第一的感觉,不是很好吗?”因为我希望她在争强斗胜中,也能有宽阔的胸怀。

过去儿子学校的家长会,我很少去,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最好,但是现在女儿有家长会,我一定出席,因为我要吸取西方的教育观念。

我甚至做过一些从传统角度看,非常不对的事——

我居然在孩子上课期间,为女儿请假,带她去迪斯尼乐园,理由是“非假期,人比较少”。

谁能想到当我怯怯地向老师请假时,那老师居然笑道:

‘‘她的功课很好,请几天假当然没问题,而且一家人去迪斯尼的经验是难得的。”

说实话,带女儿的这十年间,我比以前轻松多了,不曾有过一次冒火的记录。而事实证明,她过得很好、很快乐、很健康也很成功。

正因为女儿不像儿子以前有那么多问题,父女也没什么争执,所以我本来没有计划为女儿写本书,我觉得她就是这样自自然然地长大,我好像“无为而治”,又何必写什么呢?

只是,自从我近几年,在台北办了青少年免费咨商中心之后,又觉得有许多感慨,使我不得不动手写成这本书。我在台北的邻居有个小女儿。前几年总在电梯里遇见做妈妈的拉着女儿冲进冲出,说是刚上完儿童画和钢琴,又要去补习珠算。

我没听过那小女孩打算盘的声音,也没见过她的画,倒是常聆赏她的琴音,使我想起纽约的女儿。

只是,去年九月之后,就再也听不见她弹琴了。倒是七点不到,就听见关门的声音,据说是去国中早自习;晚上,有时候我下班很晚,回家,看到一个小小的黑影走在前面,比我的背还弓,原来她刚补习完。

不只我台北的邻居,连大陆的中学生都写信给我,说他们只见得到“三光”,在星光里上学,在灯光下读书,在月光下回家。有时候,我也好奇,找些台湾小朋友的课本来看,发现教科书都编得好极了,譬如算术,不再只是背公式,而是由数学的概念开始,教孩子数豆子、切方块,真正学好“活数学”。

只是当我看那些家长大呼小叫地教孩子时,又吓出一身汗。他们居然把自己小时候死板的公式,又强加给孩子,大吼着:“不用管!你这样套进去就成了。”

而当我表示意见的时候,那家长则理直气壮地说:

“最重要是考上好学校,管他怎么做,答案对,就成了!”

谈到考学校,至今我还会梦到三十多年前的大专联考,浑身大汗地由梦中惊醒。

“考”,对我们这一代有了多大的伤害?

老同学聚会,一个个都少了头发、多了毛病,大家都说我们似乎远不如上一代健康。

可不是吗?李远哲说他当年虽然躲轰炸,跑到郊外,却觉得好快乐。我们上一代虽然在战乱中成长,但是他们也躲过了“灯光与教鞭下。长期无休止的高压”。

但是,三四十年前高压,还有话说。现在早施行了九年国教,接着高中联考也将废除;大学有了甄试,甄试不上,联考的录取率也远高于过去。加上一个事实——大学愈来愈多,留学愈来愈容易,而且我们的“生育率”比法国都低了。

只怕再过几年,大学得到外面请学生入学。

明明眼前一片光明,师长们为什么还要那样逼孩子呢?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看电影,因为前几排有人坐在垫了书本的座椅上,中间就有人坐到椅背上,最后面的人则不得不站在“把手”上。

我眼前常浮起那一幕,心想,这社会不就如此吗?他的孩子补习了,你的孩子就不能不补,否则补得多的当然考得好;相对的,你的孩子就被“比”下来。

只是,到头来有谁能好好看一场电影?又有哪个孩子能真正享有他美好的童年?

每次我的儿子归国,我看他与国内大学的精英聊天,都暗想,我的儿子虽然在史岱文森辛苦,但比起国内的学生还是轻松,难道我儿子的学问会远远及不上国内的学生吗?

人的一生只能年轻一次。过去,就再也拾不回了。

甚至可以说,人在少年时受到恶补的伤害,会影响一生,把那伤害又强加在他自己孩子的身上,再剥夺孩子的少年岁月,而且不自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苦难的中国,把这两句名言,也化作苦难。即使窗已不再寒,为学也不再只为金榜题名,还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背着,走入二十一世纪。

在这许多愤慨中,我一方面盼望国内教育单位遏止补习,呼吁有钱人输资兴学。更要呼吁老师、家长,让我们的孩子享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吧!我们自己已经失去了,别让他们再失去!

因此,我写了这本书,表面看,它只是给我女儿的一封封信。实际谈的是美、是爱、是公义、是关怀、是开阔……童年是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应该为孩子早早打开一扇扇窗,让他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啊!

这本书写得非常平实而生活,没什么专有名词,所以即使不

加注音,也能让十岁的孩子看懂。我衷心盼望它不但能点亮十岁

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心,也能传达给父母师长一些重要的观念。

我的女儿叫小帆,如我一样,她也很平凡,我希望她扬帆万里,快意乘风,更盼望透过这些平凡的文章,对每位小朋友说:“你们都好幸运,生在今天这个富裕的时代。祝你们不忧不惧,做个快乐读书人!”

内容推荐

这本《做个快乐读书人》不单是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

表面看,它只是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封家书,实际谈的是美、是爱、是公义。是关怀、是开阔……童年是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应该为孩子早早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啊!这本《做个快乐读书人》写得非常平实而生活,没什么专有名词,所以即使不加注音,也能让十岁的孩子看懂。衷心盼望它不但能点亮十岁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心,也能传达给父母师长一些重要的观念。

编辑推荐

这本刘墉编著的《做个快乐读书人》不单是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封信,实际谈的是美、是爱、是公义。是关怀、是开阔……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作者这本书写得非常平实而生活,没什么专有名词,所以即使不加注音,也能让十岁的孩子看懂。作者的目的是盼望这本书不但能点亮十岁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心,也能传达给父母师长一些重要的观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