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编著者冯友兰。
冯友兰对《贞元六书》写作的表述:
我认为中国过去的正统思想既然能够团结中华民族,使之成为伟大的民族,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泱泱大国,居于领先的地位,也必然能够帮助中华民族渡过大难,恢复旧物,出现中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冯友兰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编著者冯友兰。 冯友兰对《贞元六书》写作的表述: 我认为中国过去的正统思想既然能够团结中华民族,使之成为伟大的民族,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泱泱大国,居于领先的地位,也必然能够帮助中华民族渡过大难,恢复旧物,出现中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 内容推荐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编著者冯友兰。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贞元六书》贯穿着作者对于古今中国哲学的评判,阐述了中国哲学主流的进展,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彰显了中国精神,在出世入世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内涵。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孔孟 第二章 杨墨 第三章 名家 第四章 老庄 第五章 易庸 第六章 汉儒 第七章 玄学 第八章 禅宗 第九章 道学 第十章 新统 试读章节 巫马子说:他爱他自己,比爱他的父母更甚。这一点大概是墨家的纪述,过甚其词。因为这与儒家所注重底孝道是不合底。除此一点外,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人的爱本来就是有差等底。孟子问夷之,说:“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孟子.滕文公上》)人亲他的兄的儿子,自然比亲他的邻人的小孩为甚。人本来爱他自己的父母,胜于爱别人的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胜于爱别人的子女。照儒家的说法,这是无须改正底。人所须注意底只是: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你应该念及,别人亦爱其父母。你爱你的子女的时候,你应该念及,别人亦爱其子女。如此念时,你应该设法使别人亦能爱其父母,别人。亦能爱其子女。你至少不应该妨碍别人爱其父母,别人爱其子女。这就是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善推其所为”。孟子说:“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滕文公上》)从“老吾老”推其所为,以及人之老;从“幼吾幼”推其所为,以及人之幼。这就是从一本推出。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是行仁的方法。充分行忠恕之道就是行仁。行仁也不是矫揉造作。因为人本来有“恻隐之心”,有“不忍人之心”。行忠恕之道、行仁,就是此心的充分底扩充。儒家亦主张“兼相爱”,不过以为发应有差等。 “爱有差等”并不是不爱别人,不过是更爱其亲。孔子说:仁是“爱人”。这是墨家所赞成底。但仁者更爱其亲,这是墨家所不赞成底。墨家的爱无差等的办法,是爱别人等于爱其亲,或爱其亲等于爱别人。这种办法,可以是将爱别人底爱加多,也可是将其爱其亲底爱减少。无论如何,一个人爱别人与爱其亲中间底差别,是没有了。如此,则不足以见其亲之为其亲。所以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也就是孟子所谓“二本”。严格地说,爱无差等,是爱每一个人均相同。如此,则每一个人是一本。朱子说:“爱无差等,何止二本?盖千万本也。”(《孟子纂疏》引) 墨子可以说:我们虽主张“爱无差等”,但亦主张“施由亲始”。儒家可以问:为什么施由亲始?如果因为在原则上,你本来应该先爱你的亲,这就是你视你的亲,重于别人,这就不是爱无差等了。如果因为在事实上,你的亲在你附近,所以你应该先爱他,这个应该就是有条件底了。假如你的亲不在你的附近,你就可以不必“施由亲始”。如此说,则“施由亲始”救不了“爱无差等”的毛病。 墨家讲兼爱与儒家讲仁,有如此底不同。这是孟子所已指出,并且是前人所常讲底。此外尚有一点更重要底不同,虽孟子亦未指出,前人亦未讲到。我们于下文论之。 P50-P51 序言 此书所谓道,非《新理学》中所谓道。此书所谓道,乃讲《新理学》中所谓道者。《新理学》所谓道,即是哲学。此书讲《新理学》所谓道,所以此书非哲学底书,而乃讲哲学底书。此书之作,盖欲述中国哲学主流之进展,批评其得失,以见新理学在中国哲学中之地位。所以先论旧学,后标新统。异同之故明,斯继开之迹显。庶几世人可知新理学之称为新,非徒然也。近年以来,对于旧学,时有新解,亦藉此书,传之当世。故此书非惟为《新理学》之羽翼,亦旧作《中国哲学史》之补编也。书凡十章,新统居一,敝帚自珍,或贻讥焉。然孔子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孟子日:“圣人复起,必从吾言。”其自信若是。即老氏之徒,濡弱谦下,亦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亦何其高自期许耶?盖学问之道,各崇所见。当仁不让,理固然也。写此书时,与沈公武有鼎先生,时相讨论。又承汤锡予用彤先生,贺自昭麟先生,先阅原稿,有所指正,谨此致谢。又英国友人休士先生,亦就原稿译为英文,期在伦敦出版。并附记,以志鸿爪。民国三十三年六月,冯友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