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元曲鉴赏大全集(上下)/典藏经典
分类
作者 陈思思//于湘婉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杨果

杨果(1197~1269年),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亡之前,曾任偃师令,为官清正干练。后入元,官至参知政事。擅长作乐府诗,结集为《西庵集》。贯云石曾在《阳春白雪序》中以“平熟”二字论其曲。现存小令11首,套数5套。

[越调]小桃红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①。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②。

【注释】

①回文锦: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蕙,因窦滔被流放到远方,思念至深,故织锦作回文《璇玑图》诗,赠给窦滔。后人以“回文锦”代指思妇寄给远方夫君的表情述怀之物。②蓼(liao):植物名,多生于水边。

【赏析】

雅俗结合,文白共用,是散曲发展早期的特色。这首《小桃红》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曲的前半部分以景物描写切入,进而引出回忆,具有词的结构特点;且文字上注重锤炼,委婉低回,很有词的韵味;后半部分的“羡他一对,鸳鸯飞去”等语,则显得俗白,更接近曲的情调。

“碧湖湖上柳阴阴”,首句描写湖水的澄澈、宁静,短短七字中,就有“湖”与“阴”两个字重复使用,在音节上造成一种回环的效果,显得余韵悠长。这一手法的运用,既使景物染上一种寂寥感,也为下文的回忆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

“常记”二字直接引出回忆,“常”字点出回忆的频繁,从侧面暗示出主人公对过往的怀念之深。“年时对花饮”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曾面对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畅怀醉饮;另一方面,则可以认为主人公曾有一位如花美眷,两人曾经在一起对饮。无论侧重于哪一种含义,都能看出这位男子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然而,回忆至此仓促结束,“到如今”三字,使整首曲子转入冰冷的现实。“西风吹断回文锦”一句内蕴深沉,表意十分婉转。“回文锦”用前秦窦涛与苏惠的故事,点出主人公与他所思念的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两人分隔两地的现状。“吹断”则说明二人不仅因地理上的遥远无法相见,而且还无法互通书信。再联系“回文锦”这一典故的内容(苏惠因给丈夫窦涛寄回文锦书,换来丈夫的回心转意),便知道“西风吹断”的不仅是音信,更是主人公与情人之间的爱恋。

这样难以言表的伤痛,不能直接倾诉,所以作者选择了隐约曲折的方式来言说,将一种失去所爱的隐痛描写得深婉悱恻。最后男子发出这样的慨叹:“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鸳鸯”本就是美好爱情的象征,“一对”则更直白地表现出男主人公的惆怅心理。他之所以羡慕成双成对的鸳鸯,是因为自己失去了爱情,处于强烈的孤独之中。

“残梦”既是鸳鸯在蓼花深处所做的梦,也是主人公自己期盼的美梦,可是他连做梦也无法圆满。虽然艳羡鸳鸯,但现实的孤独仍无从改变,所以只能在蓼花深处聊寄愁思。这三句用词浅白,表达的情感却深沉,有一种如泣如诉、百转千回的哀婉气息。

[越调]小桃红

玉箫声断凤凰楼①,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②,楼前风景浑依旧③。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注释】

①凤凰楼:对女子居楼的美称。②休:句末助词。③浑:全然。

【赏析】

杨果的散曲,很有婉约词的情致。这一首《小桃红》,所写内容也是婉约词中常见的离别题材,且从女子角度写来,具有一种缠绵婉转的情感特色。明代朱权在其著作《太和正音谱》中评价杨果的曲“如花柳芳妍”,正是突出了其曲作文字华美的词化特征。

首句“玉箫声断凤凰楼”,可看做写实,但联系其中暗含的典故,更能体味作者用此句作为开篇的深意。据东汉刘向《列仙传》记载,秦穆公时期,有一位名叫萧史的人,擅长吹箫,其箫声甚至能将孔雀、白鹤等吸引过来。当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也喜欢吹箫,她爱上了萧史,并与他结为夫妇。秦穆公为此建造了凤凰楼给他们居住。婚后,二人每日吹箫,数年之后,竞吹得声如凤鸣,将凤凰都吸引了过来。夫妇二人后来皆随凤凰而去。

“玉箫声断”即指此事,其中隐含着“人去楼空”的惆怅意味。“凤凰楼”指代女子闺楼,而曲中的女主人公并未如弄玉一般,与丈夫一起随凤凰仙去,从“憔悴人别后”一句即可看出,“玉箫声”其实是指代女子的心上人。“留得”紧接“别后”二字,文字上衔接得很细密,情感上则造成一种回环和转折。人既已离去,留下来的只是女子的空守、苦盼,以及“啼痕满罗袖”。作者没有直接写女子如何想念,而是通过袖上泪痕这个细节,将她的黯然神伤,以及难以自制的思念和孤独表现出来。

“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这两句以人的“去来”与“风景”的“依旧”进行对比,这就使“离别”的主题得到了深化。风景不解人心,不管人间如何生离死别,它都只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所以才使古往今来许多人发出“物是人非”的沉重慨叹。这首曲子中的女主人公也不例外。楼前浑然不变的景色,使她一次又一次地忆起离别之前和离别之时的情形,不断重温着令人伤心的往事。

女子记起心上人当初离开时,江岸边的“无情烟柳”兀自苍翠,却不懂得伸出青青枝条,留住远行人的脚步。一个“恨”字,点出女主人公的怨情和无奈。她不说恨自己留不住情人,只将这种悔恨托付于“烟柳”。这一方面是因为青翠如初的烟柳引起了她的离愁;另一方面,将人的心思投射于“无情”之物,也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越调]小桃红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①,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注释】

①若耶:会稽(今浙江绍兴)若耶山下的一条小溪,传说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因而又称浣沙溪。

【赏析】

杨果擅长作乐府诗,他所作的散曲也常有乐府民歌风味。这首曲前半部分以男子的口吻写离愁、相思,后半部分却引出女子的对答,并以此收尾。这种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作者将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感情集中在短短一曲小令中来表达,使得整首曲子带有极大的跳跃感,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作者一开篇,便描绘出一幅虚渺、神秘、美好的画面,为男主人公的回忆和思念做好铺垫。“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在一个烟水迷蒙、月色清淡的夜晚,男子看到一位女子在兰舟上斜斜倚靠,低声轻唱,歌声在月夜中听起来十分美妙。这一场景勾起了他的回忆:“常记相逢若耶上”,他记起与她初遇时,也是在水边。作者没有再详细描述二人相遇的情景,只以“若耶”二字暗示女子的美貌。在男主人公的记忆中,他心爱的女子有着如西施一般的倾城之貌。这正应了那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由此可见男子对女子的爱恋之深。

因此,接下来的“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自然接续了男子的深情,进一步点出他与女子分离之后的“惆怅”。“隔三湘”,说明二人相距遥远,“碧云望断”则暗示出二人音信不通,男子的相思无处寄托,也无从传递,只能空望天上的碧云,惆怅感伤。

如果说前半部分对男子情意的描述显得精致、婉约,具有文人含蓄委婉的表意特征;那么,后半部分对女子的描写则显得鲜活、生动,更倾向于民间率直活泼的传情特点。这种文字风格上的差异也隐隐透露出两人身份上的差异。从女子所说的话“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注重吸取民间语言特色,运用比喻、拟人、谐音、双关等手法,形象地传达出女子对爱情的坚定和忠贞,也暗含她对男子的怀疑和嘲讽。

“莲花”既可看做女子的自喻,也可取“怜花”的谐音,用来形容男子对爱情的态度。女主人公一方面将自己比作莲花,清净不染,她的爱情也如莲花般高洁、干净。另一方面,则认为男子对待这份爱情,就像“怜花”一般:花盛开时,倾尽爱意;花凋零时,却扭头不顾。男子的情意是如此短暂,女子的爱却如“藕丝”一般,绵长不绝。

女主人公的嘲笑与男主人公的深情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对比,而这场爱情的真相,作者并未给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也为整首曲子注入了丰富的审美意趣。P4-6

目录

元好问

[黄钟]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双调]骤雨打新荷

杨果

[越调]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越调]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

[越调]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越调]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仙吕]赏花时

[仙吕]翠裙腰

商衙

[中吕]喜春来

杜仁杰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仙吕]一半儿·题情

[双调]拨不断·大鱼

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

[越调]小桃红·杂咏(杏花开候不曾晴)

[越调]小桃红·杂咏(海棠开过到蔷薇)

[越调]小桃红·杂咏(绿杨堤畔蓼花洲)

[越调]小桃红·杂咏(淡烟微雨锁横塘)

商挺

[双调]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

[双调]潘妃曲(闷酒将来刚刚咽)

[双调]潘妃曲(肠断关山传情字)

[双调]潘妃曲(一点青灯人千里)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

徐琰

[双调]蟾宫曲·晓起

白朴

[中吕]喜春来·题情

[仙吕]寄生草·饮

[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中吕]阳春曲·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

[中吕]阳春曲·知几(张良辞汉全身计)

[中吕]阳春曲·题情(轻拈斑管书心事)

[中吕]阳春曲·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

(越调]天净沙·春

[越调]天净沙·夏

[越调]天净沙·秋

[越调]天净沙·冬

[双调]驻马听·吹·弹·歌·舞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双调]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双调]庆东原(忘忧草)

[双调]得胜乐(独自走)

[双调]得胜乐(红日晚)

[大石调]青杏子·咏雪

[双调]乔木查·对景

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一折

裴少俊墙头马上第三折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三折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第一折

韩翠颦御水流红叶第三折

胡祗遹

[仙吕]一半儿

[中吕]阳春曲·春景

[双调]沉醉东风

[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

王恽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

[正宫]双鸳鸯·柳圈辞

[越调]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卢挚

[双调]水仙子·西湖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南吕]金字经·宿邯郸驿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双调]沉醉东风·对酒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双调]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噤)

[双调]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双调]蟾宫曲·长沙怀古潭州

[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双调]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双调]蟾宫曲·醉赠乐府朱帘秀

[双调]寿阳曲·别朱帘秀

[双调]殿前欢

伯颜

[中吕]喜春来

赵岩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陈草庵

[中吕]山坡羊(愁眉紧皱)

[中吕]山坡羊(江山如画)

[中吕]山坡羊(伏低伏弱)

[中吕]山坡羊(晨鸡初叫)

关汉卿

[仙吕]一半儿·题情

[南吕]四块玉·别情

[南吕]四块玉·闲适(适意行)

[南吕]四块玉·闲适(旧酒投)-

[南吕]四块玉·闲适(意马收)-

[南吕]四块玉·闲适(南亩耕)

[商调]梧叶儿·别情~

[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

[双调]沉醉东风(忧则忧莺孤凤单)

[双调]碧玉箫(笑语喧哗)

[双调]碧玉箫(秋景堪题)

[双调]大德歌·春

[双调]大德歌·夏

[双调]大德歌·秋

[双调]大德歌·冬

[黄钟]侍香金童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

温太真玉镜台第一折

温太真玉镜台第二折

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一折

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四折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一折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二折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第四折

望江亭中秋切绘第三折

望江亭中秋切绘第四折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二折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三折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第三折

高文秀

须贾大夫谇范叔第一折

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

黑旋风双献功第二折

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二折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第四折

郑廷玉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

楚昭公疏者下船第一折

布袋和尚忍字记第二折

姚燧

[正宫]黑漆弩·吴子寿席上赋

[中吕]满庭芳

[中吕]普天乐

[中吕]醉高歌·感怀(十年燕月歌声)

[中吕]醉高歌·感怀(岸边烟柳苍苍)

[中吕]醉高歌·感怀(十年书剑长吁)

[中吕]阳春曲

[越调]凭阑人(马上墙头瞥见他)

[越调]凭阑人(两处相思无计留)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刘敏中

[正宫]黑漆弩·村居遣兴

庚天锡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刘因

[黄钟]人月圆

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紫芝路

[南吕]四块玉·天台路

[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南吕]四块玉·洞庭湖

[南吕]四块玉·巫山庙

[南吕]四块玉·叹世

[南吕]金字经·樵隐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越调]天净沙·秋思

[双调]蟾宫曲·叹世(东篱半世蹉跎)

[双调]蟾宫曲·叹世(咸阳百二山河)

[双调]清江引·野兴(樵夫觉来山月底)

[双调]清江引·野兴(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

[双调]清江引·野兴(林泉隐居谁到此)

[双调]清江引·野兴(东篱本是风月主)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双调]寿阳曲(人初静)

[双调]寿阳曲(云笼月)

[双调]寿阳曲(从别后)

[双调]寿阳陆(心间事)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春风骄马五陵儿)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采莲湖上画船儿)

[双调]拨不断(叹寒儒)

[双调]拨不断(菊花开)

[双调]拨不断(布衣中)

[双调]夜行船·秋思

[般涉调]哨遍·张玉赢草书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江州司马青衫泪第二折

半夜雷轰荐福碑第一折

半夜雷轰荐福碑第三折

太华山陈抟高卧第三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一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二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一折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三折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第一折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第三折

不忽木

[仙吕]点绛唇·辞朝

赵孟颊

[仙吕]后庭花

王实甫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商调]集贤宾·退隐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一)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二)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楔子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第一折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第三折

韩彩云丝竹芙蓉亭第一折

李文蔚

同乐院燕青博鱼第一折

张子房圯桥进履第二折

吴昌龄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一折

花间四友东坡梦第二折

李直夫

便宜行事虎头牌第三折

武汉臣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第一折

王仲文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第三折

李寿卿

月明和尚度柳翠第二折

月明和尚度柳翠第三折

说鱼揩伍员吹箫第四折

滕宾

[中吕]普天乐(柳丝柔)

[中吕]普天乐(朔风寒)

[中吕]普天乐(翠荷残)

邓玉宾

[正宫]叨叨令·道情(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

[正宫]叨叨令·道情(白云深处青山下)

[正宫]叨叨令·道情(想这堆金积玉平生害)

尚仲贤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第四折

洞庭湖柳毅传书第二折

洞庭湖柳毅传书第三折

陶渊明归去来兮第四折

海神庙王魁负桂英残折

石君宝

鲁大夫秋胡戏妻第二折

鲁大夫秋胡戏妻第三折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一折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

诸宫调风月紫云亭第三折

阿里西瑛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

冯子振

[正官]鹦鹉曲·夷门怀古

[正官]鹦鹉曲·渔父

[正宫]鹦鹉曲·都门感旧

[正宫]鹦鹉曲·山亭逸兴

[正官]鹦鹉曲·农夫渴雨

[正宫]鹦鹉曲·野渡新晴

(正宫]鹦鹉曲·城南秋思

[正宫]鹦鹉曲·赤壁怀古

[正宫]鹦鹉曲·别意

朱帘秀

[双调]寿阳曲·答卢疏斋

鲜于必仁

[中吕]普天乐·潇湘夜雨

[双调]折桂令·玉泉垂虹

[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双调]折桂令·苏学士

[双调]折桂令·棋

邓玉宾子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乾坤一转丸)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晴风雨气收)

杨显之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第二折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第三折

纪君祥

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一折

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二折

赵氏孤儿大报仇第三折

藏善夫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一折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三折

张国宾

薛仁贵荣归故里第三折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第三折

费唐臣

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

姚守中

[中吕]粉蝶儿·牛诉冤

李好古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一折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二折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三折

杨梓

忠义士豫让吞炭第四折

功臣宴敬德不伏老第一折

功臣宴敬德不伏老第三折

王伯成

[般涉调]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

李太白贬夜郎第一折

李太白贬夜郎第四折

岳伯川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第一折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第三折

康进之

梁山泊李逵负荆第一折

梁山泊李逵负荆第四折

石子章

秦修然竹坞听琴第二折

黄桂娘秋夜竹窗雨第一折

史九敬先

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第一折

张可久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黄钟]人月圆·春晚次韵

[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黄钟]人月圆·吴门怀古

[黄钟]人月圆·春日湖上

[正宫]塞鸿秋·道情

[正宫]醉太平-怀古

[正宫]醉太平

[仙吕]锦橙梅

(中吕]迎仙客·秋夜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中吕]红绣鞋·宁元帅席上

[中吕]红绣鞋·虎丘道士

[中吕]普天乐·西湖即事

[中吕]普天乐·秋怀(会真诗)

[中吕]普天乐·秋怀(为谁忙)

[中吕]普天乐·道情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中吕]喜春来·永康驿中

[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

(中吕]朝天子·闺情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人生底事辛苦)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浮生扰扰红尘)

[中吕]山坡羊·闺思

[中吕]山坡羊·客高邮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中吕]卖花声·客况

[南吕]四块玉·客中九日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诗情放)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山容瘦)

[双调]落梅风·江上寄越中诸友

[双调]落梅风·春情

[双调]水仙子·次韵

[双调]水仙子·秋思

[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

[双调]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

[双调]殿前欢·次酸斋韵

[双调]殿前欢·离思

[双调]殿前欢·客中

[双调]殿前欢·爱山亭上

[双调]折桂令·村庵即事

[双调]折桂令·九日

[双调]折桂令·次韵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双调]清江引·秋怀

[双调]清江引·春思

[双调]清江引·王老将军

[越调]小桃红·寄鉴湖诸友

[越调]天净沙·江上

[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

[越调]寨儿令·次韵怀古

(越调]寨儿令·次韵

[越调]寨儿令·投闲即事

[越调]凭阑人·湖上(远水睛天明落霞)

[越调]凭阑人·湖上(二客同游过虎溪)

[越调]凭阑人·江夜

[南吕]一枝花·湖上归

任昱

[中吕]上小楼·隐居

[中吕]红绣鞋·湖上

[双调]沉醉东风·信笔

[双调]折桂令·咏西域吉诚甫

[双调]清江引·题情

[双调]清江引·钱塘怀古

徐再思

[黄钟]人月圆·甘露怀古

[中吕]朝天子·西湖

[中吕]朝天子·常山江行

[中吕]普天乐·垂虹夜月

[中吕]普天乐·西山夕照

[中吕]阳春曲·皇亭晚泊

[商调]梧叶儿·春思

[越调]天净沙·探梅

[越调]凭阑人·春情

[越调]凭阑人·春愁

[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双调]蟾宫曲·江淹寺

[双调]蟾宫曲·春情

[双调]清江引·相思

[双调]水仙子·夜雨

[双调]水仙子·春情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张养浩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

[中吕]喜春来

[中吕]朱履曲

(中吕]普天乐(折腰惭)

[中吕]普天乐(楚《离骚》)

[中吕]普天乐·闲居

[中吕]朝天曲(挂冠)

[中吕]朝天曲(柳堤)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中吕]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吕]山坡羊·未央怀古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双调]胡十八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双调]沉醉东风

[双调]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

[双调]折桂令·中秋

[越调]寨儿令·冬(白战体)

[双调]新水令·辞官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

贯云石

[正宫]塞鸿秋·代人作

(正宫]小梁州·春·夏·秋·冬

[南吕]金字经(蛾眉能自惜)

[南吕]金字经(泪溅描金袖)

[中吕]红绣鞋·痛饮

(中吕]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

[双调]蟾宫曲·送春

[双调]清江引(狂风一春十占九)

[双调]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双调]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双调]清江引·咏梅(南枝夜来先破蕊)

[双调]清江引·咏梅(芳心对人娇欲说)

[双调]清江引·惜别

[双调]清江引·立春

[双调]寿阳曲(鱼吹浪)

[双调]寿阳曲(新秋至)

[双调]殿前欢(畅幽哉)

[双调]殿前欢(楚怀王)

[双调]殿前欢(怕相逢)

[双调]殿前欢(怕秋来)

[双调]殿前欢(隔帘听)

白贲

[双调]百字折桂令

[正宫]鹦鹉曲

孟汉卿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一折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李行道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第一折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第四折

狄君厚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第四折

孔文卿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

张寿卿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一折

言天挺

死生交范张鸡黍第一折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第一折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第三折

郑光祖

[正宫]塞鸿秋

[双调]鸳鸯煞尾

[双调]蟾宫曲·梦中作(半窗幽梦微茫)

[双调]蟾宫曲·梦中作(飘飘泊泊船缆定沙汀)

[双调]‘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

醉思乡王粲登楼第三折

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一折

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

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三折

虎牢关三战吕布第一折

倍梅香骗翰林风月第一折

倍梅香骗翰林风月第三折

金仁杰

萧何月下追韩信第二折

范康

[仙吕]寄生草·酒

[仙吕]寄生草·色

陈季卿悟道竹叶舟第三折

曾瑞

[正宫]醉太平

[南吕]四块玉·叹世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

[般涉调]哨遍·羊诉冤

[商调]集贤宾·宫词

范居中

(正宫]金殿喜重重南·秋思

施惠

[南吕]一枝花·咏剑

孛罗御史

[南吕]一枝花·辞官

鲍天祜

王妙妙死哭秦少游残曲

睢景臣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周文质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正宫]叨叨令·自叹

[正宫]叨叨令·悲秋

[越调]寨儿令

持汉节苏武还乡第三折

赵禹圭

[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乔吉

[正宫]绿幺遍·自述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吴头楚尾)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活鱼旋打)

[中吕]山坡羊·寓兴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朝三暮四)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冬寒前后)

[越调]小桃红·效联珠格

[越调]天净沙·即事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双调]折桂令·自述

[双调]折桂令·登姑苏台

[双调]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双调]折桂令·秋思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

[双调]折桂令·自叙

[双调]折桂令·毗陵晚眺

[双调]清江引·有感

[双调]清江引·即景

[双调]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双调]水仙子·若川秋夕闻砧

[双调]水仙子·寻梅

[双调]水仙子·为友人作

[双调]水仙子·怨风情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双调]水仙子·咏雪

[双调]殿前欢·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

[双调]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双调]卖花声·悟世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自适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南吕]梁州第七·射雁

[商调]集贤宾-咏柳忆别

[双调]新水令·闺丽

玉箫女两世姻缘第二折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第一折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一折

李唐宾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第二折

苏彦文

[越调]斗鹌鹑·冬景

刘时中

[仙吕]醉中天

[南吕]四块玉

[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

[中吕]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

[中吕]山坡羊·燕城述怀

[中吕]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双调]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

[双调]清江引

[双调]殿前欢·醉颜酡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

阿鲁威

[双调]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双调]蟾宫曲(动高吟楚客秋风)

[双调]蟾宫曲(理征衣鞍马匆匆)

[双调]蟾宫曲(烂羊头谁羡封侯)

王元鼎

[正宫]醉太平·寒食

虞集

[双调]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李洞

[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

薛昂夫

[正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正宫]塞鸿秋·凌欹台怀古

[中吕]朝天子(沛公)

[中吕]朝天子(伍员)

[中吕]朝天子(卞和)

[中吕]朝天子(丙吉)

[中吕]朝天子(老莱)

[中吕]朝天子(董卓)

[中吕]朝天子(伯牙)

[中吕]朝天子(孟母)

[中吕]山坡羊

[双调]殿前欢·夏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花开人正欢)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刘唐卿

[双调]折桂令·夜宴

吴弘道

[南吕]金字经(落花风飞去)

[南吕]金字经(今人不饮酒)

[双调]拨不断·闲乐

赵善庆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中吕]普天乐·秋江忆别

[中吕]山坡羊·燕子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

[越调]凭阑人·春日怀古

[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

[双调]折桂令·西湖

[双调]折桂令·湖山堂

[双调]庆东原·泊罗阳驿

马谦斋

[越调]柳营曲·太平即事

[双调]沉醉东风·自悟

秦简夫

宜秋山赵礼让肥第一折

宜秋山赵礼让肥第三折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第一折

晋陶母剪发待宾第一折

陆登善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第二折

钱霖

[双调]清江引

[般涉调]哨遍

孙周卿

[双调]蟾宫曲·自乐

顾德润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

[越调]黄蔷薇带庆元贞·御水流红叶

曹德

[双调]清江引

[双调]庆东原·江头即事

[失宫调]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高克礼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王仲元

[中吕]普天乐

高安道

[般涉调]哨遍·皮匠说谎

大食惟寅

[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亢文苑

[南吕]一枝花

吕止庵

[仙吕]后庭花(西风黄叶疏)

[仙吕]后庭花·怀古

孙叔膜

[中吕]粉蝶儿·海马闲骑

真氏

[仙吕]解三酲

景元启

[双调]殿前欢·梅花

查蕾■

[仙吕]寄生草·感叹

[仙吕]一半儿·春妆·春绣

[中吕]普天乐·别情

[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越调]柳营曲·江上

[双调]蟾宫曲·怀古

[双调]蟾宫曲·层楼有感

吴西逸

[越调]天净沙·闲题(长江万里归帆)

[越调]天净沙·闲题(楚云飞满长空)

[越调]天净沙·闲题(江亭远树残霞)

[双调]清江引-秋居

[双调]寿阳曲·四时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赵显宏

[黄钟]昼夜乐·冬

唐毅夫

[南吕]一枝花·怨雪

李爱山

[双调]寿阳曲·厌纷

朱庭玉

[越调]天净沙·秋

李伯瑜

[越调]小桃红·磕瓜

李德藏

[中吕]阳春曲·赠茶肆

程曩初

[正宫]醉太平

孙季昌

(正宫]端正好·集杂剧名咏情

李致远

[中吕]朝天子·秋夜吟

[中吕]红绣鞋·晚秋

杨立斋

[般涉调]哨遍

张鸣善

[中吕]普天乐·咏世

[中吕]普天乐(雨儿飘)

[双调]水仙子·讥时

[双调]落梅风·咏雪

杨朝英

[双调]水仙子

宋方壶

[中吕]红绣鞋·客况

[中吕]山坡羊·道情

[双调]清江引·托咏

[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双调]水仙子·叹世

[南吕]一枝花·蚊虫

[越调]斗鹌鹑·送别

王举之

[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

柴野愚

[双调]河西六娘子

贾固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寄金莺儿

周德清

[中吕]红绣鞋·郊行

[正官]塞鸿秋·浔阳即景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中吕]阳春曲·赠歌者韩寿香

[双调]蟾宫曲·别友

[双调]折桂令

班惟志

[南吕]一枝花·秋夜闻筝

朱凯

昊天塔孟良盗骨第四折

钟嗣成

[正宫]醉太平

[双调]凌波仙·吊沈和甫

[双调]凌波仙·吊乔梦符

罗贯中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二折

倪瓒

[黄钟]人月圆

[越调]小桃红

[越调]凭阑人·赠吴国良

[双调]折桂令·拟张鸣善

[双调]水仙子

[双调]殿前欢

贾仲明

吕洞宾桃柳升仙梦第三折

序言

王国维曾说:“唐之诗歌、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以其作品题材广泛、意境高远、语言通俗、音韵和谐、描绘生动,在中国文学艺苑中折射出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拥有唐诗宋词无法取代的本色魅力,它取唐诗之风骨,宋词之雅变,融当时之社会风貌,语言变得更加灵活,题材变得更加广泛,或泼辣或幽怨,或感慨或讽刺,风格多样.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不一而足、雅俗兼容,黄钟陶瓦皆可熠熠生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人其题材,这是任何一种诗歌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一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元曲的繁盛并非偶然。它深深植根于时代的土壤,并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与时俱进,不断繁荣和发展。元代城市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剧场、书会繁荣,这些都给元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写作元曲的人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经历坎坷多舛,他们扎根于底层,用手中的笔反映底层民众的疾苦,揭露社会弊端,使元曲更贴近民众百姓的同时,也使之更具叛逆性、反抗性、战斗性;再加上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元曲具备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格调,以及更蓬勃的生机。

宋元之交,词和曲均被称为乐府,可见早期的元曲与词之间的分界尚不明显。在元军南下之后,北调开始传人各大都会,并迅速发展起来。至元灭南宋,元曲已成蔚然之势,出现了一大批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著名元曲作家,均活跃于这一时期,无论杂剧还是散曲,都有成就突出的作品问世。初期元曲具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特色,且由于这批代表作家多为北方人,作品中多包含北方的粗犷豪放风格。

关汉卿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不仅写下许多有名的小令套曲,更创作杂剧达六十七部之多。其小令风格清丽,套曲则泼辣豪率,肆无忌惮;其剧作描摹世态鞭辟入里,塑造人物鲜明生动,批判社会弊端狠辣痛快。元末贾仲明增补《录鬼簿》称他‘‘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足见他在元代剧坛的地位。

马致远也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因散曲的出色成就而被世人称为“曲状元”。更因创作出小令《天净沙·秋思》而被赞誉为“秋思之祖”。他所作散曲既不乏语言俗白的本色之作,也有曲调、文辞和谐优美,意境明澈高远的作品,无论哪一类,都精于锤炼,却不露雕琢痕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自元世祖至元年间始,元曲创作逐渐文人化。此时,杂剧的创作不如早期兴盛,文坛上出现如张可久一样致力于散曲创作的作家。张可久留存于世的散曲作品达八百多首,占据现存元散曲总量的五分之一。他与乔吉并称“双璧”,是元曲集大成者之一。其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在当世便已享有盛誉。

同时期的乔吉,其散曲创作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与张可久曲作的精致典雅不同,乔吉的散曲保留了早期元曲的俚俗特色,同时融入了文人式的雅致,这正是元曲从民间向文人案头演变过程中特有的过渡痕迹。

元代末期,一批专业散曲作家的出现,使元曲的创作越发求精求工,进而走人婉约一路。这一时期的作家,或追求散曲风格的深沉隽永,或以俗言人曲,而又能于俗中见雅。如张养浩的作品,流畅浅白,清新工丽,不在文字上过多雕镂,格调却高远秀逸,抒发的是典型的文人情怀和心志。

尽管元曲由民间的说唱艺术逐渐发展为文人案头作品,格调也由俚俗变为高雅,但却不乏通俗易懂、鲜活生动、泼辣大胆的特色,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一代代中国人为之陶醉,其中不少名篇佳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本书在参考前人成果、顾及元曲发展脉络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上选编而成,所选曲作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是目前元曲选本中最为全面的作品之一。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元曲,编者除了收录原作以外,还对每篇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创作技巧等进行了细腻生动的解析,是阅读、欣赏、学习元曲的理想读本。

内容推荐

王国维曾说:“唐之诗歌、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曲以其作品题材广泛、意境高远、语言通俗、音韵和谐、描绘生动,在中国文学艺苑中折射出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拥有唐诗宋词无法取代的本色魅力,它取唐诗之风骨,宋词之雅变,融当时之社会风貌,语言变得更加灵活,题材变得更加广泛,或泼辣或幽怨,或感慨或讽刺,风格多样,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不一而足、雅俗兼容,黄钟陶瓦皆可熠熠生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入其题材,这是任何一种诗歌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陈思思编著的《元曲鉴赏大全集(上下)》在参考前人成果、顾及元曲发展脉络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上选编而成,所选曲作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是目前元曲选本中最为全面的作品之一。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元曲,编者除了收录原作以外,还对每篇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创作技巧等进行了细腻生动的解析。心中华彩,笔下珠玑,《元曲鉴赏大全集(上下)》选曲经典、赏析优美,是阅读、欣赏、学习元曲的理想读本。

编辑推荐

陈思思编著的《元曲鉴赏大全集(上下)》博采众长,网罗元代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现。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本书还增设了相关辅助性栏目,除了对难懂的字词进行注释外,还对部分生僻字进行了注音;赏析部分则介绍了相关写作背景、创作技巧和艺术特色,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作品的意义,是阅读、欣赏、学习元曲的理想读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