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青藏高原碉楼概述
第二节 青藏高原的碉楼研究
一 1949年以前的碉楼研究
二 1949年以后的碉楼研究
第三节 关于本书的碉楼研究
第二章 青藏高原碉楼的分布、功能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青藏高原碉楼的分布
一 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地区的碉楼分布
二 青藏高原南部西藏林芝、山南和日喀则地区的碉楼分布
第二节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类型与功能
一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类型
二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功能
第三节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基本特点
一 历史悠久,历时性跨度大
二 分布广泛,历史遗留颇丰
三 强烈的环境依存性
四 类型的多样性
五 精湛的技艺和高技术含量
第四节 关于“碉”与“碉房”的区分
第三章 青藏高原碉楼的区系类型:横断山区系类型
第一节 青藏高原碉楼的两大区系类型的划分及特点
一 横断山区系类型的主要特征
二 喜马拉雅区系类型的主要特征
三 横断山区系类型与喜马拉雅区系类型的主要划分标)
第二节 横断山区系类型的碉楼
一 大渡河上游的丹巴碉楼
二 岷江上游汶川布瓦羌寨的土碉群
三 林芝碉楼
四 康定县的碉楼
第四章 青藏高原碉楼的区系类型:喜马拉雅区系类型
第一节 西藏山南地区的碉楼
第二节 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碉楼
第五章 一个传统观念的质疑:碉楼最初产生于防御吗
第一节 关于碉楼的起止年代
第二节 碉楼最早产生于防御吗
第三节 从扎巴的碉楼文化看碉楼的“神性”面貌
第四节 碉楼具有“神性”的其他民族志证明
第五节 关于碉楼产生的两个高原文化背景
第六章 青藏高原碉楼起源探讨
第一节 嘉绒地区碉楼的启示:碉楼与苯教的对应
第二节 “邛笼”:一个隐含碉楼起源真相的符号
第三节 “邛笼”与“雕(碉)”所指“大鸟”是一种什么鸟
第四节 西藏留存下来的古老碉楼称谓:“琼仓”(khyung—tshang)
第五节 “琼”的印度来源及其在藏地的传播
第六节 碉楼与苯教及琼的对应
第七章 碉楼与石棺葬及石砌建筑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 碉楼分布的环境特点:“依山居止”与“近川谷”
第二节 碉楼与石砌房屋呈现对应关系
第三节 碉楼与石棺葬分布呈现的对应关系
一 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地区的石棺葬分布
二 青藏高原南部林芝、山南、目喀则地区的石棺葬分布
第四节 青藏高原碉楼所对应的若干因素之认识
第八章 青藏高原的碉楼与战争
第一节 “山碉之利”:乾隆时期两金川之役与碉楼
一 以碉守土:清代嘉绒藏区军事防御体系中的碉楼
二 攻碉如攻城:碉楼与清代的军事战术、火器和政治
第二节 “战守之资”:瞻对战役中的碉楼
一 初遇碉楼:乾隆年间瞻对之役中的碉楼
二 火器与碉楼:清末瞻对之役中的碉楼
第三节 征讨廓尔喀战争中的碉楼
一 廓尔喀之役中的攻碉战事
二 清军对碉楼防御体系的运用
第九章 碉楼与青藏高原的民族和社会
第一节 碉楼与民族
第二节 青藏高原各地关于修建碉楼的传说
一 大鹏鸟巢穴说
二 祭祀天神说
三 镇妖驱魔说
四 战争防御说
第三节 碉楼与民俗生活
一 与碉楼相关的传说及其民俗事象
二 碉楼与地名
第四节 碉楼的象征意义
一 权力的象征
二 财富的象征
三 性别的象征
四 家业或祖先记忆的象征
第十章 青藏高原碉楼的建筑技术
第一节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结构技术
一 基础结构技术
二 主体墙体结构技术
三 碉楼内部楼层结构技术
四 顶层结构技术
五 其他附属结构技术
第二节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施工技术
一 夯筑土碉的施工技术
二 砌石碉楼的施工技术
三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工匠的传统技艺
第十一章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喜马拉雅区系类型与横断山区系类型碉楼比较
第二节 四川藏、羌地区碉楼建筑的比较
第三节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与欧洲碉楼建筑的比较
第四节 青藏高原碉楼建筑与福建土楼、开平碉楼的比较
一 建造历史的比较
二 生态与文化背景的比较
三 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
四 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五 造型比较
第十二章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的价值与保护
第一节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的价值
一 历史价值
二 文化价值
三 科学价值
四 审美价值
五教育和经济价值
第二节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的保护
一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保护的背景
二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三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四 青藏高原碉楼文化保护原则与举措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