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的足迹(毛泽东在1893-1947)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邸延生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历史的足迹(毛泽东在1893-1947)》(作者邸延生)集中展现了毛泽东所独具的人格魅力的形成和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以及他所经历的那个年代。

内容推荐

《历史的足迹(毛泽东在1893-1947)》这部书,集中展现了毛泽东所独具的人格魅力的形成和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以及他所经历的那个年代。磨练并造就了毛泽东的伟人气质,意在帮助热爱毛泽东的人们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毛泽东和感知毛泽东。

《历史的足迹(毛泽东在1893-1947)》的作者是邸延生。

目录

1.日出韶山东方红中国诞生毛泽东!

/接生婆一句高喊:“是个伢子!”

/“泽东”意为润泽华夏、恩惠东方。

2.石三伢水塘嬉戏毛润之南岸读书4

/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子在山脚下的水塘边放牧水牛,两头犍牛哞哞叫着

顶起了犄角。

/毛泽东脸上带着顽皮的笑容,游上岸来穿衣服,同小伙伴们一起喊着、

叫着、欢呼着……

3.民主革命风云骤毛泽东辗转求学11

/毛泽东的思想开始向反封建、反压迫、反暴政、反侵略的方向演进。

/毛泽东特别喜欢读的小说是《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精忠传》

和《隋唐演义》等……

4.罗氏女嫁毛泽东博览群书寄豪情15

/毛泽东始终不满这桩婚姻,从不与妻子同房,而罗小姐心中有苦说不

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5.少年立志出乡关忍辱赍愤东台山19

/毛泽东双膝跪地向父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起身背向了家乡……

/毛泽东否定了他以往所学的孔孟之道……

6.长沙校园贴“文告”投笔从戎人“新军”26

/他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还是很快的……

/毛泽东决定脱离军队,继续求学读书……

7.离一中寄宿会馆考榜首跻身师范30

/他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世界之大令他震惊!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安贫者能成事。”

8.苦读书废寝忘食发启事求其友声36

/“我这个弟子是个怪人,他喜欢的课,作答详细,见解精辟独到,才华超

群……”

/毛泽东在学校渐渐感到校规太束缚他的行动……

9.军阀混战天下乱毛泽东星夜回乡41

/脱掉上衣赤着脊背,任凭如注的大雨灌顶、冷水浇身……

/望着思儿心切而患病的母亲,止不住泪如雨下……

10.暑假求教昌济师板仓初识杨开慧45

/一位身穿白衣黑裙、头上留着齐耳短发的姑娘抱着一本书出现在了毛泽

东的眼前。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1.严酷锻炼强体魄“游学”途中访沩山51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毛施主,贫僧敢有一问,还望不吝赐教!”

12.设伏截击缴军械毛泽东一师毕业57

/毛泽东组织一师的学生志愿军100多人,出小吴门设伏进行截击……

/“大丈夫当纵横四海,以天下为己任”……

13.毛泽东初进北京李大钊独识英雄62

/杨开慧更是为她能够在北京见到毛泽东而感到兴奋和欢慰……

/李大钊认为毛泽东是“湖南学生青年的杰出领袖”。

14.霞妹子一往情深石三伢长沙侍母67

/“你就是被敌人抓了坐牢,我也跟着你!”

/毛泽东总是亲自煎熬了汤药,双手扶喂着母亲一口口喝下去……

15.毛润之办报驱张三兄弟丧母放悲71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

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仿佛要将母亲从棺木中唤醒……

16.毛泽东二次进京章士钊募捐助学75

/“假如他被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个命运!”

/从此他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17.积极筹款办书社朱剑凡慷慨解囊79

/毛泽东向来是个目光远大、精力充沛而又闲不住的人。

/“惟一的办法是争取中国的民族解放……”

18.毛泽东自由结婚杨开慧初到韶山84

/杨开慧不坐花轿、不要嫁妆、不用媒妁之言,自由地同毛泽东结合了。

/孩子们便跟在了杨开慧的身后,叽叽喳喳地议论杨开慧的短发和脚

板……

19.三兄弟舍家为国清水塘落脚安营90

/“我们要多想想国家的大事,不要只想自己的小家么!”

/“难道我们还不如《三国》中的刘、关、张么?我们是亲兄弟,总比他

们要强些!”

20.爱晚亭前红霞暖黄浦滩头党诞生95

/“霞妹,你是我的妻子,又是我的帮手,我的生活和事业都少不得

你啊!”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这简单的客堂里开幕了……

21.湘江红叶情烂漫安源路矿大罢工100

/是年秋天,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已是毛泽东第三次到安源了。

22.安源创办“合作社”长沙组建国民党108

/“中国的革命如果不重视农村问题,将不可能获得成功!”

/毛泽东以国民党党员的身份从上海回到湖南……

23.毛润之广州开会杨云锦上海助夫112

/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于方舟、张国焘等共产党人被选为国民党候

补中央执行委员。

/共产党中央决定毛泽东离开上海回湖南“养病”。

24.毛泽东重返故乡搞农运韶山建党118

/“美不关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哩!”

/中共韶山支部很快建立起来了。

25.毛润之长沙抒怀蒋介石广州发难124

/首次发表了他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

/一时间,广州城里城外搞得人心惶惶……

26.北伐战争初胜利农民运动大潮涌131

/毛泽东到达上海,就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组织起来的农民,尤其是湖南农民,把几千年来的地主特权打得落花流

水……

27.上海滩血雨腥风武昌城风雨飘零138

/大批流氓打手胳膊上戴着白布“工”字袖章,冒充工人纠察队,向上海

各区工人纠察队大打出手。

/“回到原来的岗位,恢复工作,拿起武器,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

坚决与敌人作斗争,武装保卫革命!”

28.兄弟三人再分手大鹏折翅更待飞146

/“困难和挫折算得了么事?我们还没有死么!大鹏乌也有折翅的时候,

只要它养好了伤,会飞得更高、更远!”

29.机智脱险张家场秋收暴动初用兵151

/毛泽东故意装着脚疼走不得路,落在后面……

/9月9日,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30.毛泽东攻莲花县驻永新三湾改编158

/部队打上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红旗,分梯队向井冈山进

发……

/三湾改编,从此创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31.袁文才设“连环计”贺子珍飞马救人163

/他只紧张地等待着第三通鼓响,便会再次举手,下令杀人了!

/贺子珍毫不客气地上下打量着毛泽东……

32.毛泽东送枪进山袁选三茅坪迎宾170

/“要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哩!”

/用欢迎贵宾的礼仪欢迎着毛泽东的队伍。

33.毛润之月夜写信茨坪镇王佐下山176

/他要给妻子写信了,却握笔在手,一时不知该如何写起……

/“有毛委员这句话,我王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34.革命军攻克茶陵井冈山兄弟重逢183

/向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

/毛泽覃眼里噙着泪花,忍了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

35.杨开慧板仓思亲毛泽东宁冈除奸190

/夜深人静,星空寂寥征人远。陋室孤灯,万千思绪走关山。

/陈浩猝不及防地被下了枪……

36.出奇兵攻占遂川大陇寨成立新团197

/攻克遂川后,毛泽东的武装行动越搞越大……

/把“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的大红团旗郑重地授给了袁文

才……

37.集中兵力打新城龙江河畔杜鹃红201

/“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

/“朱毛”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象征……

38.湘赣边武装割据根据地全盛时期210

/“枪杆子里出政权!”

/会议正式决定工农革命军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称红四军,从此中国红

农的名字便传遍了全中国,并迅速传向全世界……

39.敌军围困万千重红军回师破“会剿”215

/你来得正好!没有你,我和玉阶兄不晓得如何回井冈山……

/“我们的毛委员博学多才,很是当代的一位大军事家哩!”

40.兵出闽赣击敌后挺进瑞金占龙岩222

/将原先向部队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补充、修改为“三大纪

律、八项注意”。

/贺子珍不顾自己的身孕纵马双枪驰骋疆场,打得刘士毅的人马纷纷躲

闪……

41.“九月来信”正方向“古田会议”指航程229

/“你这是‘苟富贵,毋相忘’哩!”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并选举毛泽东为前委书记。

42.星火燎原开基业挥师西进打长沙235

/“报告首长,怕死就不来当红军了!”

/多次派人去到板仓、湘潭等地寻找杨开慧和她身边的三个孩子……

43.反动派毒刑用尽杨开慧宁死不屈242

/想捉住杨开慧去长沙“报功请赏”……

/杨开慧大义凛然,沾满了血迹的秀发在她脸前飘摆着……

44.诱敌深人反“围剿”人民拥戴毛主席247

/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实行战略退却……

/毛泽东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英明、伟大、用兵如神的高大形

象……

45.毛泽东挥军南下遭排挤被撤兵权254

/“开慧之死,我毛润之百身莫赎啊!”

/把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打成“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

“反党派别和小组织的领袖”……

46.毛泽覃含冤罢职陈昌奉赍愤难平262

/毛泽东在党内没有了任何职务……

/看着月光下大哥独自一人卧坐竹丛青石吹箫的身影,不禁凄然泪下……

47.“左”倾错误招失败红军将士别瑞金268

/“若这等无知之徒继续掌握兵权,红军势将一败涂地!”

/根据地已危若累卵,红军真的要走了1

4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76

/“刘锡福抱着小毛毛转移到福建长汀后,很快被敌人盯上了……”

/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地冲杀着、抵抗着,无数的鲜血流淌在沿江岸边、

流淌在湘江中……

49.遵义会议指航向四渡赤水出奇兵282

/攻占娄山关,重新占领了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仗。

/“要说毛泽东用兵,神了!”

50.毛泽覃瑞金牺牲毛泽东雪山豪情287

/毛泽覃的子弹打光了,他只好抓了一支步枪,上起了刺刀……

/“我可是……不来了……”

51.张国焘要挟中央毛泽东领军北上292

/毛泽东等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松潘附近的毛儿盖,耐心等待故意延宕

的张国焘。

/“一首《国际歌》,‘要为真理而斗争’,鼓舞着我们这些不要命的人啊!”

52.凯歌高奏直罗镇红旗飘舞瓦窑堡298

/“杀头不像割韭菜……”

/解决了遵义会议未能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问题……

53.毛泽东渡河东征倡联合抗日救国301

/他的三弟毛泽覃早在去年4月间已壮烈牺牲在同敌人的一次战斗中……

/“你总是欢迎孩子多……”

54.保安城里见斯诺促抗战累笔惠书307

/毛泽东送他们到了窑洞门口,并用英语对他们说:“(300dnight!”

/“全国不分党派,一致团结。”

55.促进西北大联合为国为民结同盟312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为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把争取东北军和十

七路军作为逼蒋抗日的中心环节……

/希望他利用他的资望和地位,积极响应和推动统一战线的组成。

56.急切切呼吁“对外”坦荡荡从容御敌315

/张学良接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写的信后,认为这是中共中央对他的最大信

任……

/“是呀!革命队伍里哪有称呼小姐的,又不是地主的女儿!”

57.“双十二”西安事变执大义释蒋东归320

/“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决不能改变!”

/回到南京的蒋介石随即囚禁了张学良。

58.中共中央迁延安毛泽东对蒋让步327

/由于中国共产党中央进驻延安,这座宝塔从此就成了延安革命圣地的象

征。·

/如果国民党能够实现上述要求,中国共产党本着团结御侮的诚意,愿作

以下四项保证……

59.延安召开党代会华北卢沟桥事变333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了遵义会议以来党的政治路线……

/将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60.首战告捷平型关八路军机动歼敌338

/刹那间军号声声、杀声震天……

/黄克功被处以死刑。

61.毛泽东关爱战士贺子珍远去苏联344

/又有许多爱国的热血青年陆续来到延安……

/贺子珍坚持要走,决心要走,而且任谁也无法将她留下来。

62.日军南京大屠城鲁南血战台儿庄347

/满目疮痍,血泊中体裸尸横,屋脊坠,三十万人命丧敌手。

欲哭无泪,刺刀下鬼狞神骇,天柱折,中华民族奇耻大辱!

/“无湘不成军么!”

63.延安欢迎白求恩毛泽东论持久战352

/康生便成了江青在延安立足的“靠山”……

/贺怡的母亲只顾拉着毛泽东的手,竞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64.周文楠夸毛楚雄毛泽东初会江青357

/“她仍是毛家的人么!”

/这时远去苏联治伤的贺子珍,已在莫斯科的郊区医院里生下了她和毛泽

东的第6个孩子,而且是个男孩……

65.鼓励战士学专业战斗生产两不误360

/毛泽东很疼爱他的这个侄女,先送她去陕北公学学习。

/“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

66.蒋介石继续反共反对国民党投降362

/“我们不能把抗战全部寄托在国民党身上,更不能依靠蒋介石!”

/远在苏联的贺子珍因生活困难,她身边的小儿子又不幸得了伤寒,终因

抢救不及而夭折了……

67.毛泽东寄书二子国民党“进剿”延安367

/毛泽东写信给岸英、岸青……

/陇东三区保安队会同国民党驻军侵占宁县、镇原、正宁、淳化、旬邑等

5座县城,并准备进攻延安……

68.开创新民主主义发展武装根据地372

/他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总结出中国革

命的具体经验,以武装人们的头脑……

/集中一切力量为发展武装建立根据地而斗争。

69.反磨擦团结抗日共产党自卫御敌373

/在新疆迪化的毛泽民与朱旦华结婚。

/江青生下了一个女儿,毛泽东极为高兴,给女儿取名李讷……

70.扩大敌后根据地敌军围袭新四军379

/敌后广大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新四军进至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第三战区7个师8万余

人的包围袭击……

71.自己动手勤劳动操劳成疾仍奋力385

/毛泽东也和老乡们一样,不怕脏不怕累地挑了大粪往地里倒……

/毛泽东吃完三副中药后,胳膊果然能够转动自如了。

72.统一思想搞整风召开文艺座谈会391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宴会进行中,大家边吃边说,气氛十分融洽。直至夕阳西下,明月东

升,人们才尽欢而散……

73.敌后军民反“扫荡”蒋介石策变新疆396

/瓜达耳卡纳耳岛登陆,标志着美军开始在太平洋上展开了正面反攻。

/盛世才以“谈话”为名软禁了中共在新疆的所有人员……

74.共产党延安开会毛泽民迪化被捕400

/“我们要注重理论,高级干部要准备读书……”

/将已被软禁达4个多月的中共党员全部正式分批投进了监狱。

75.重庆派出“审判团”延安开展大生产405

/瓜岛被美军占领。

/“气死国民党蒋介石嘛!”

76.盛世才酷刑逼供毛泽民坚贞不屈410

/狱卒们把毛泽民五花大绑地押进了审讯室。

/敌人冲上来给毛泽民灌了大量的辣椒水……

77.革命者气贯长虹毛泽东爱将若渴416

/盛世才用尽了一切招数,就是无法“撬开”毛泽民的嘴……

/一些人都暗地里责怪陈赓简直是“胆大妄为”……

78.毛泽民惨遭杀害毛泽东念弟情长422

/扑上前用绳索套住了毛泽民的脖子,使劲儿地勒紧,然后将他装入了麻

袋。

/毛泽东一连两天没有吃下一口饭,两夜没有睡一会儿觉……

79.延安军民气象新国民党军大溃败426

/毛泽东也和众人一样,扛起了镢头走上荒山……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到中国,向蒋介石表明美国愿意调解中国国内争

端……

80.美军代表到延安共产党敌后歼敌430

/“战争考验人,也锻炼人啊!”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解放区已经成为实行对日大反攻的重要力量和战略

基地。

81.共产党为民造福毛泽东严格律己434

/“不是我毛泽东让她们生了娃,明明是她们自己生的么!”

/毛主席多么和蔼可亲、多么关心同志、又是多么严格地遵守医院的规章

制度……

82.中共开七届大会毛泽东坦诚待人439

/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彭德怀有些愧疚地说:“主席,你还是了解我的……”

83.人民军队大反攻日本无条件投降444

/“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贵不佐三代’,也包含了这样的道

理。”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被命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84.国民党抢夺战果毛泽东挥手之间450

/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在华北、华中、华南拼命抢

夺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并极力争夺东北的实际控制权。

/毛泽东带着人民的委托、民族的希望,健步踏上了飞机的舷梯……

85.毛泽东重庆谈判国民党背后进攻456

/毛泽东的词气魄宏伟、志向高远,且用墨浓重、字迹飘逸……

/敌人仇恨毛泽东,但又害怕毛泽东。

86.蒋介石密令“剿共”毛泽东父子重逢463

/国民党军按照蒋介石密令中“督励所属,努力进剿”的训示,一群蜂地

向解放区扑来。

/毛泽东兴奋地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着,眼睛里噙满了泪花……

87.国民党发动内战毛楚雄壮烈牺牲468

/毛泽东电示中原军区,指出全国内战不可避免,必须准备对付敌人袭击

及突围作战。

/毛楚雄在风雨中拖着被敌人打得皮开肉绽的身躯面向延安……

88.解放战争揭序幕阔步迎接新曙光474

/领袖荟萃,人心振奋!

/他要导演一场震惊世界、彻底改变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命运的叱咤风

云剧!

试读章节

在中国历史名城湖南长沙南面不远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四周峰峦耸峙的县城。因其地处湘江岸边,又有一条名为浏阳河的碧水流经县境,县城被取名为湘潭。

从这里向西40公里,在湘乡、宁乡、湘潭三县交界处,耸立着一座松柏叠翠的山峰。相传远古时候的舜帝南巡曾路过这里,休息时命从人吹箫奏乐,唱卫曲歌《箫韶九成》;箫歌起处,祥云翻卷,百凤翔集,箫乐便被人称之为《韶乐》,舜帝休息过的山峰也被人们称为了韶山。

南岳群山素有七十二峰之说,韶山便是其中之一。远远望去,韶峰高耸,群峦葱郁。据《长沙府志》记载,曾有韶氏三姐妹,居山学道,故此山上留有凤音亭、仙女庵、胭脂井、石屋风、顿石门、塔岭霞、石壁泉、桃花洞,是为韶山八景。

山麓中,一湾碧水绕山而淌;山脚下,几洼池塘前散落着不多的几户农舍。农舍大都依山傍水,掩映在山中松柏和大樟树的簇荫之中——如果将大山的走势譬如一条巨龙,那么这里就像是巨龙颌下的一颗明珠,乡里人习惯地称其为韶山冲。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一时天下振奋,群杰扼腕,百姓拥戴。一位远在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今江西省吉水县)的青年农民毛太华不甘老死乡里,毅然投奔了朱元璋的队伍,在远征云南时娶了当地的一位少数民族姑娘为妻,生了4个孩子。战争结束后,毛太华携妻和长子毛清一、幼子毛清四内迁,未返回江西,而是来到湖南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安下家,并分得了数十亩田产。毛太华过世后,毛清一和毛清四便离开了湘乡县迁至湘潭的七都七甲,也就是山水环抱、风景秀丽的韶山冲。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斗转星移,历史更迭——500年后的1893年,中国的历史进入到清朝末年,即时为光绪十九年。这时的中国正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况中,亿万劳苦大众深受没落的大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东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双重压迫,民族苦难日渐深重……

这时在韶山冲上屋场,一座土墙茅顶的“凹”字形农舍中,居住着一位毛氏家族的传人毛顺生。时年23岁的毛顺生早在15岁时就娶了一位比自己大3岁的姑娘文素勤为妻,婚后不久因穷困和负债过多,毛顺生被迫外出当了两年兵。在兵营虽然艰苦,但也算开了眼界。回乡后,毛顺生做些小买卖,和文素勤克勤克俭地居家过日子。夫妇俩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节省,渐渐积下一点钱,买回了自己的田地,攒得了一份殷实的家业。只是,文素勤这几年连生了两个儿子都未能养大,使毛顺生一想起来就感到天大的遗憾……

是年冬天,韶山冲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12月25日,韶山的峰峦中突然狂风大作,随之电闪雷鸣,继而下起了暴雨。第三次怀有身孕的文素勤已近临盆,躺在屋内耐着阵阵腹痛,渐渐进入梦境……

毛顺生站在堂屋里,面对着供桌上缭绕的香烟,一阵阵心绪不宁。他不信神,也不信佛,但妻子文素勤信,他也只好面对供桌上的观音像显露出一副虔诚的神态,心中切盼着妻子能再生下个儿子,并盼他们母子平安……

午夜过后,风停雨逝。躺在床上的文素勤开始了痛苦的呻吟和抽搐。毛顺生坐不住,不时用企盼的目光追视着进进出出的接生婆,接生婆又总是说:“快了,快了!”

毛顺生暗自祷告:生个伢子吧!

一轮红日跃出东方的地平线,在万朵云霞中喷薄升起,以她无比灿烂的光辉照耀着雨后的韶山——这时,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压倒了一切!

产后的文素勤如梦初醒,喃喃地庆幸道:“阿弥陀佛!”

接生婆一句高喊:“是个伢子!”

正在屋外徘徊的毛顺生先是听了婴儿的啼哭,心中为之一喜;、又听了接生婆的叫喊,心中为之一振——他先是以手加额,随即又兴冲冲地大声说道:“对乡亲们去讲,都来上屋场吃红喜蛋!”

这已是文素勤生的第三个儿子了。

一连几天,毛顺生邀了乡里亲朋来上屋场吃喜酒。按毛氏的族谱辈序排列,“祖恩贻泽远”,毛顺生是“贻”字辈,正名叫毛贻昌,他的儿子当为“泽”字辈,取名“泽东”,字润之(润芝或咏芝),行三。“泽东”意为润泽华夏、恩惠东方。  此时的文素勤,心中却有些担忧,因为她生的前两个儿子都没能保住,这次她暗下决心吃“观音斋”,以虔诚之心祈求神灵保佑她的儿子平安长大……

文素勤笃信佛教,敬重神灵。为了这第三个儿子的健康成长,她将他寄居在唐家士托的外祖父家。

唐家±乇的文氏家中人丁兴旺,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文家老少共20余人,外祖父叫文芝仪,育有三男三女。长子文正兴,在文家排行第七,毛泽东称其为七舅。七舅母所生子女很多,被乡里人称之为多子多福的吉庆之家。

为了托福,毛泽东从小便循着母亲的意愿,拜七舅母为“干妈”。在唐家±乇的文氏大家庭中,毛泽东很得众人的宠爱和呵护,从小养成了活泼、倔强、刚强的性格。

文家门前有洼池塘,称龙潭。潭中有一块发亮的巨石,文素勤认为那是块神石,外祖父家之所以人丁兴旺、生活欣欣向荣,全靠了池中巨石的佑护。因此,文素勤让儿子再拜潭中的巨石为“干娘”,取名“石三伢子”,满心希望儿子坚如磐石般地茁壮成长,长命百岁、一生安泰……

毛泽东出生后的第二年,即1894年的7月23日,中国东方海域的日本国出兵强行攻占了清朝的附属国朝鲜的王宫,并在丰岛海面击沉了清朝的运兵船“高升号”。29日,中日双方在朝鲜的成欢大战,清朝军队败退平壤。是年8月1日,中日双方同时宣战;因时值中国的“甲午”年,故历史上称之为“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17日,在中国黄海海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大海战,是为中国海军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战斗中最为悲壮、惨烈的一幕。

甲午战争从1894年8月开始至1895年4月结束,历时8个月,终因清政府中的慈禧太后、朝廷重臣投降派李鸿章的妥协求和,不做认真组织而失败——至此,腐败的晚清政府已走向了它的穷途末路……P1-3

序言

毛泽东离开我们已经37年了。37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人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道路上继往开来,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思想和有关他生前的一切,至今依然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人们怀念毛泽东,不单单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同时他还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他心中时刻想着人民,他教导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他提倡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他要求共产党的干部在工作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关心人民,热爱人民,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他指示党的干部脚踏实地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同样也这样要求自己,并更为严格地这样要求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他的子女;工作中他不搞特殊,生活中克勤克俭,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痛恨官僚作风和贪污腐化。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在毛泽东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他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崇高的人格魅力,包括他的喜怒哀乐……

我曾多次到毛泽东的原卫士长李银桥的家中去,并经常同全家人一起去看望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也曾多方面接触过原中央办公厅、中央警卫局和中央警卫团的一些老同志,他们对毛泽东的感情至深,一谈起毛泽东来就激动不已。现任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古今生同志,年轻时曾在中央警卫团工作,2005年春我应邀出席海峡两岸退役将领茶话会,同他在全国政协礼堂交谈,话题总围绕着毛泽东,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谈的依然是毛泽东,或慷慨激昂,或泪流满面。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同时更是20世纪中出现的最为杰出的世界伟人。毋庸讳言,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I顷的,纵然毛泽东是伟人,也不除外。但伟人的成长,其性格、理想、抱负、胆略、情操、胸怀、神采和风范的形成,是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分不开的。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同样的社会经历,不一定就能造就出同样的人。其中很重要的,还要在于“这个人”本身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事物和判断事物的方法,以及他是否具备远见卓识、于包罗万象的纷杂事物中能够提纲挈领、缕析分亳的气质和智慧。然而一个人气质和智慧的形成,还在于这个人从幼年时所继承的民族文化传统、他后来的学习态度以及他全部的精神世界。《历史的风采——毛泽东在1947—1965》这部书,集中展现了毛泽东所独具的人格魅力的形成和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以及他所经历的那个年代,磨练并造就了毛泽东的伟人气质,意在帮助热爱毛泽东的人们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毛泽东和感知毛泽东。

前些年社会上流传一句话,说“毛泽东是人,不是神”;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不难看出,毛泽东不是神,但也不是普通的人。因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许多可歌可泣的优良作风,集大智大勇、大韬大略、刚柔并济于一身,并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今年恰逢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纪念毛泽东,河北人民出版社整合了我所撰写的《历史的真迹——毛泽东风雨沉浮五十年》《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历史的风采——毛泽东在1947—1965》和《历史的回顾——毛泽东外事活动纪实》四部书稿结集出版。其中《历史的真迹——毛泽东风雨沉浮五十年》一书,新华出版社曾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版发行,并于2003年、2006年两度再版。这次经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整合后结集出版,遂将书名改为《历史的足迹——毛泽东在1893—1947》,并将新华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更名为《历史的追述——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特在此加以说明。书中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邸延生

2013年6月2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