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仁堂是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以用药地道、炮制如法深得民间信仰,并于1723年承办御药,名声显赫。1913年乐氏十二世乐达仁先生立志用他在英、德等西方国家学到的管理方法改造前店后厂的中药企业,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达仁堂。由杨国萱编著的这本《药香缥缈录》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达仁堂的百年传奇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药香缥缈录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杨国萱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达仁堂是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以用药地道、炮制如法深得民间信仰,并于1723年承办御药,名声显赫。1913年乐氏十二世乐达仁先生立志用他在英、德等西方国家学到的管理方法改造前店后厂的中药企业,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达仁堂。由杨国萱编著的这本《药香缥缈录》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达仁堂的百年传奇故事。 内容推荐 《药香缥缈录》讲述了乐家几代人历经清末、民国、军阀混战、解放战争等时期,创建、守持中药老字号——达仁堂的故事。从乐达仁创立达仁堂开始,历尽艰辛,上海出师不利、混混儿敲竹杠、智取小火轮、闹工潮、抗争取缔中医、与乐仁堂竞争、东北调款等,一幕幕惊心动魄、荣辱沉浮,最终化险为夷;设商埠分号、办达仁鹿苑、创新式女校、组化工企业,在不断进取、永无止境的上下求索中终铸百年老号辉煌。那些大宅门里的悲欢离合,商海拼杀中的跌宕起伏,汇集成中国中药行业史的一个缩影。 《药香缥缈录》由杨国萱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一枝黄花 第二章 二色补血草 第三章 三叉虎根 第四章 四脚蛇 第五章 五灵脂 第六章 六月寒 第七章 七星剑 第八章 八角莲 结尾 试读章节 许氏见屋里桌上、床上,都是一本本翻开的洋书,知道哥儿俩埋头学业,没有贪玩,这才放心。不过看见孙子念洋书说洋话,这让老太太心里还是感到有点儿不对劲儿,许氏严肃地说:“你们俩给我听着,祖宗立下的规矩,乐家子孙只以医药为业,不当官,不许开饭馆,不许干别的买卖!看洋书,说洋话,不是不行,可要想长大去搞洋务,奶奶我可不答应!” 六哥忙赔笑说道:“小七儿念洋书、说洋话,不是想办洋务,他一心想搞药,不干别的。” “是这话,小七儿?” “是的,奶奶。”乐达仁从桌上拿起一个小瓶,从里边倒出几片白色的小药片,对奶奶说道:“您看,这是一种西洋药,名字叫阿斯匹林,是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生产的。外感风寒有个头疼脑热的,早晚各服这么一小片,第二天就没事了。奶奶,这家公司成立至今,才三十多年,世界各国就都吃它的药了。这家公司在上海有个分支店,买卖一年比一年大,咱中国人的银子,可没少让它赚走。” 许氏叹了口气,说道:“我听说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这几年西医、西药蜂拥而入,夺走咱不少行市。也别说,西医、西药有它的长处。西医打上麻药给人拔牙,西药治疟疾、腹泻,是比咱们的药好使。唉,我看哪,往后咱同仁堂这碗饭,是越来越不好吃了!” “可不是嘛,奶奶。咱可不能眼瞅着,让洋人争咱同仁堂的行市!”乐达仁说。 “那你有什么办法?” 乐达仁说:“我想,咱同仁堂一定要搞像阿斯匹林那样的药。” 许氏说:“那可不行,咱同仁堂可不能搞西洋药、东洋药。搞洋药咱不拿手。” 乐达仁说:“奶奶您听我说,煎汤药把汁□浓以后,咱像盐卤晒盐那样,把汤药变成颗粒,再把颗粒做成药片。这样的药片,含的杂质少,分量轻,便于携带,服用也方便,跟阿斯匹林差不了多少,肯定比大药丸子受欢迎。” 六哥达庄说:“七儿,你还真有心路,我看这办法行。” 许氏欣慰地笑了,说:“好小子,有志气!咱乐家子孙,就得一门儿心思研究做药卖药。七儿没让奶奶白疼!” 六哥达庄话茬子真快,马上接过奶奶的话,说道:“奶奶,小七儿一直想出洋,学学德国人做药片子的技术呢!” 许氏说:“说话这工夫,奶奶盘算过啦,听信儿吧。”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北京同仁堂乐家,有的是钱,又肯大把花银子,哪还有乐家办不成的事呢? 说起来,机缘也真是凑巧。光绪二十三年冬季的一天,宫里崔总管派人给许氏捎话来,说朝廷已经决定,派吕海寰以四品京堂候补、常镇通海道身份,接替许景澄,为新任驻德国、荷兰大臣,不日将动身履新。吕海寰是同仁堂乐家熟人,虽说他原籍在山东掖县,但考童生时,他已隶籍北京大兴。乐家先祖以走方郎中为业,四海飘萍,最后在北京落脚生根,隶籍也是北京大兴。论起来,乐家与吕海寰,还有同乡之谊呢。那时候驻外大臣,有权自带几名自费出洋的随员。于是许氏上下打点,花银子铺路,为乐达仁办理随员身份。吕海寰向来方正廉洁,不肯收乐家一两纹银,而乐家子弟自费出洋,他却极力促成。吕海寰想,当今时务剧变,同仁堂子弟早该出洋开开眼界,否则中国医药瑰宝,在世界上难有立足之地。就这么着,吏部终于以驻外大臣随员的身份,对乐达仁予以备案。 1897年12月3日,乐达仁随吕海寰一行抵达上海,登上德国“巴彦”号商船,开始赴欧之行。两天后,“巴彦”号驶抵香港,加足燃料、淡水后,继续西行。经过一个月的海上颠簸,“巴彦”号于1898年1月6日驶入德国港口。转天,吕海寰正式接任大清国驻德国、荷兰大臣。这个日子,乐达仁始终不忘,因为一个礼拜之后,是他二十一岁生日。 P12-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