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次一编著的《兄弟家书(第2版)》汇集了宏杰、宏力博士兄弟的书信,兄从清华学子到哈佛大学博士的求索纪实,弟从北航学子到加州大学博士的成长见证。本书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书中部分海外飞鸿,可略见留学生活之一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兄弟家书(第2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戴次一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戴次一编著的《兄弟家书(第2版)》汇集了宏杰、宏力博士兄弟的书信,兄从清华学子到哈佛大学博士的求索纪实,弟从北航学子到加州大学博士的成长见证。本书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书中部分海外飞鸿,可略见留学生活之一二。 内容推荐 戴次一编著的《兄弟家书(第2版)》汇集了宏杰、宏力博士兄弟,在国内读大学和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与父母的通信及哥俩互通的信件共322封。全书展示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学习,二是如何做人,三是如何处理好两代人的关系。 高中毕业后升人大学该怎么学习?兄弟俩摸索了一些与中学时期不同的学习方法,积累了经验,也有过教训,能给人以启迪。 学会如何做人是每个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在爱国、励志、诚信、守纪、刻苦、勤劳、节俭乃至爱情等方面,都有不少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 关于两代人的关系,本书既有父母对儿子不厌其详的谆谆教诲与引导,又有父(母)子之间的谈心与交流,其中不乏儿子对父母的建议。字里行间充满民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兄弟家书(第2版)》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书中部分海外飞鸿,可略见留学生活之一二。 本书第二版增加了10封信、一篇评论文章及读者反映。 目录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序) 兄弟简介 一 雁起清华门 (宏杰在北京给父母的信) 二 语寄湘水滨 (父母在长沙给宏杰的信) 三 北航稚子声 (宏力在北京给父母的信) 四 星城父母情 (父母在长沙给宏力的信) 五 海外传佳音 (宏杰在美国给父母的信) 六 万里道珍重 (父母给在美国的宏杰的信) 七 漂泊浪遏舟 (宏力在美国给父母的信) 八 隔岸细叮咛 (父母给在美国的宏力的信) 九 兄唯弟是爱 (宏杰给宏力的信) 十 弟以兄为荣 (宏力给宏杰的信) 评论:读《兄弟家书》想到的几点——《求是》杂志社编审苗作斌 读者心声(18则) 后记 试读章节 开学已有十多天,我的大学生活逐步走上正轨。昨天,我已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学生证和校徽,标志着我已成为了清华园的真正一员,工程师的摇篮里又多了一位新主人。每天清晨,我走向西大操场跑上几圈。学习之余,每天下午4点半便与同学们活跃在篮球场。当夜幕降临时,我便背着书包上教室自习,夜深方归。这就是我每天的学习生活概貌。然而,大学生活并不那么美妙和充满诗情画意,而是甜酸苦辣,五味俱全,尤其需要奋斗与努力,需要付出比中学更多的劳动。既然我已认定了这条道路,自然就要为之一搏,请放心。现在每天的学习都几乎泡在英语里,埋在单词中,有时还上听音室听音,锻炼口语与听力。这是大学的第一关,第一个严峻的考验,能否通过是一个关键。我一定要取得成功,否则会带来学习上的后患。 上回虽没给四姑写信,但第一个星期天四姑父便找上门来,把我接到了他家。这个星期天我又去了一趟。每次我去他们都待若上宾,忙着搞菜、招待,临走还给我糖和水果(最近我用四姑给的北京粮票买了20元钱菜票),涂征表妹对我也很热情。自行车较急需,我室六人无一车,出进不便,走路花时甚多。但不知我的车钥匙何时才能派上用场,自行车为何迟迟不到?目前我的钱尚有二十余元,暂不用寄。上星期天在四姑父的陪同下,我到了北方交大找向阳同学,约定国庆游玩一事。 中秋节那天,我班同学来到了颐和园游玩。我生平第一次到颐和园。当明月升起的时候,我正在昆明湖上泛舟,湖上起着微风,使人感到寒冷,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可想而知。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我的家人却在远方,听不到音信,看不到踪迹,游子的心中充满了孤寂之感。此时,我体会到了“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的内涵,也感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快慰,更想象得到“同望一轮中秋月,一样伤心两处同”的情景。直到晚上8:30才弃舟回校。 宏力的几句英语中用了刚学的几个词,学以致用很好。几句话也大大encourage了我,望他能按他所想的那样做。最近我将给哥哥去一信与他聊聊。 最后祝奶奶身体健康。祝全家幸福! P3-4 序言 宏杰、宏力兄弟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初,分别求学于清华、北航两所大学,毕业后均留学美国,现在都已成为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和科学家。他们的父母分别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在教书育人、引导孩子成长方面匠心独具、颇有见地。 在时下快餐文化盛行之时,能读到宏杰兄弟与家人如此朴实、清新的数百封家书,感到格外亲切、欣慰,因而愿作此序与读者共享。 这集家书的一大特色,是真实记录兄弟俩比翼齐飞、双双成功的历程。在父母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下,兄弟俩互帮互助、互勉互励,读来饶有兴味。宏杰对弟弟说:“我总觉得你我早已连在一起,我成功了,会引你向上;我失败了,你还有希望。”弟弟宏力的话是:“二哥为我做出了榜样”,“我为你感到自豪”,“我不希望我追上你,一点也不希望,我只希望你能够永远走在我和别人的前面”。他们这样互相激励着、鞭策着,携手同行,从一个起点冲向另一个更高的起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与优良传统。宏杰、宏力兄弟张扬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好好走下去,就要再一次显示自己的强大,以坚韧与毅力征服面临的一切”,“今后十年,将决定我到底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它的开头是在思考、痛苦和希望中来的,它的行进也会是艰难甚至是悲壮的,它的结尾则一定会是辉煌的!”天道酬勤。今天他们的成功印证了他们的追求,印证了他俩信奉的“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的格言。正是那份执著,诠释了强者自强的人生哲理: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进德与修业往往相辅相成,完善人格与求知求学并重才能铸成大器。家书中那挥之不去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气质,可以说是兄弟俩成功的秘诀。浓浓亲情、如山父爱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以及拳拳的爱国热忱。湘滨寄语及隔岸叮嘱,不断引导孩子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固本守节;时刻警示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可忘形,厚重包容,才能稳行致远。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和各种讲座,与张海迪、徐良、国家围棋队等英雄人物和群体接触,多方获取养料,励志明德。可以看到兄弟俩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充实、兼收并蓄的过程。他们于所学专业之外对文学、艺术、哲学、体育的喜爱和感悟,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了他们的健全人格。 爱,是这封封家书的灵魂。家书中,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到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从切磋怎样去爱,到化为行动的爱家、爱国、爱生活、爱他人,真实坦诚,演绎着一次次灵魂的蜕变与升华。父子共读《陈情表》的场景,显示遵循传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魅力。书信中不少感人至深的段落和灼人的句子,是爱的宣言、爱的解读。爱,是他们生命之树的不败之花!因为大爱,他们的生命才变得如此鲜活而可触摸。 感谢这一束质朴无华的家书!它让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盼;看到了兄弟俩大学生活和求知路上的攀登印迹与激情;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与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以信心、启迪和诸多思考;特别对千千万万成长中的青少年,它是一面镜子,催人奋进。一部家书走出家门便成为一种文化,展示的不仅仅是亲人血脉之间的思想感情、人丈气息,还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祝贺《兄弟家书》面世,希望它能启迪新人,惠泽后世! 是为序。 后记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帮助下,这集《兄弟家书》终于编成付梓,了结了我的一桩心事。 由于工作和职业的关系,我有一种收集和保存资料的习惯。前年冬天开始养病闲居.想起捆扎在书柜顶层的一叠叠两个儿子大学期间(含读硕士、博士)写回的信,以及我与他们的母亲的一封封复信,并不时地打开看看,每感岁月悠悠,亲情无价! 这批家信使我想起《曾国藩家书》,想起我和儿子都爱读的《傅雷家书》。这些家书除具有浓厚的亲情和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外,还具有一种名人效应。我手中的家信如编成书,虽然不具名人效应,但它明显带有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反映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某些侧面和成果,体现出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成长的鲜明个性。同时它所表现的种种生活及矛盾冲突,与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孩子和家长贴得很近,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当我与朋友聊及此事,他们建议公开出版,让更多的人能读到它。于是,我动心了,开始伏案劳作。 宏杰、宏力的成长,与他们在中小学时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与他们在清华、北航这两所著名大学所受的良好教育,与他们具有一定的智力条件和有着执著追求、刻苦自励的精神以及家庭的引导,都密不可分。但我更想说的是:好时代造就了好青年! 他俩求学成长的年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方兴未艾,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年代;正是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渴求愈发强烈的年代;正是知识与技术的价值日益显现,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年代。这种大背景为有志成才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沃土和雨露。他俩正是沐着阳光,扎根沃土,吸看雨露而勃勃生长的万千幼苗之一二。 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家书,在内容上很少有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全都是真话、实话、贴心话,肺腑之言。”确实是这样。我在回头看儿子的书信中,发现有的实乃幼稚之作,为了真实地反映孩子励志的决心和稚气未脱的可爱.都保留下来了。至于家长与孩子通信中屡见不鲜的生活琐事,乃至用钱的几毛几分,基本没有删掉。因为这是生活的真实,小事可见精神,且从一管可窥见改革开放后,中国普通家庭经济生活的日趋改善和消费观念的逐渐更新。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宏杰在他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已经颇有名气。宏力也已成为了有所建树的科技研发高级人才。现在,宏杰已被我国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担任清华大学讲座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中心的成员。宏力也于最近应邀回国,正在与有关地区和研究机构探讨专利项目成果开发事宜。我期盼着他们取得新的成功。 本书在编辑中得到我的妻子——中学高级教师刘朗镜、我的外甥、外甥媳和几位年轻朋友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错漏及不妥之处,期盼读者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文章的作者之一是我非常崇拜的著名科学家戴宏杰,看到他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喜怒哀乐的种种记录,更加为其生命中的亲情、爱情、友情所感动。这是一本值得阅读与珍藏的好书。 《当当网》一评论者2008.6.3 《兄弟家书》是目前我看过的唯一的一本有关父母和儿子之间、兄弟之间的书信集。作为老乡,我真为戴宏杰、戴宏力两兄弟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他们的学习、研究精神是我的榜样。我是在大一的图书馆发现这本书的,当时正处在刚上大学时的迷茫困惑阶段,而这本书给了我莫大的激励和动力。正因为全是书信,所以里面的内容读起来十分的亲切,真实而熟悉,感情自然流露书信之中。个人认为,它要胜过那些专门的励志类的书籍。 风中的沉默2009.05.17 22:20:19 这样的家书让我想起了自己与父母的家书。更多的是看到戴宏杰老师二十多年前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就明白了:今天的大科学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以此为榜样,鞭策自己! 新浪网友2007.6.2 这也许是人类最后一部家书。手机和email的时代,这样一种温馨恐怕再也难以享受到了,因而显得尤为宝贵。 千万里2007.2.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