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帆、李闽榕主编的《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在追踪海峡两岸茶产业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近年来兴起的武夷茶道进行了理论的诠释和详细的分析,然后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海峡两岸茶产业的总体概况,并分别研究了两岸茶产业发展状况、两岸茶产业的特色发展及两岸继续发展茶产业的理论与方法。报告基于翔实的数据,结合实证分析,给出了两岸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清晰的全景式画面,有利于读者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认识海峡两岸茶产业的合作与交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 |
分类 | |
作者 | 杨江帆//李闽榕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杨江帆、李闽榕主编的《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在追踪海峡两岸茶产业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近年来兴起的武夷茶道进行了理论的诠释和详细的分析,然后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海峡两岸茶产业的总体概况,并分别研究了两岸茶产业发展状况、两岸茶产业的特色发展及两岸继续发展茶产业的理论与方法。报告基于翔实的数据,结合实证分析,给出了两岸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清晰的全景式画面,有利于读者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认识海峡两岸茶产业的合作与交流。 内容推荐 杨江帆、李闽榕主编的《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内容简介:作为茶叶的故乡,海峡两岸的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中国茶园面积突破3000万亩,产量143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30.24万吨,出口金额7.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出口单价较上年增加11.4%,达到2592美元/吨。同期台湾地区的茶园面积达到16255公顷,茶叶产量1.75万吨,进出口茶叶分别为32392吨和10651吨,进出口额分别为5869.7万美元和3060.5万美元。 随着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海峡两岸的合作进入了—个新时期,两岸之间的经贸和投资合作不断加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双向的合作机制逐渐完善。茶产业作为两岸的优势产业之一,正在通过逐渐深化的交流,进入—个合作的新时期。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立足于两岸茶产业的现状,加快推动两岸茶产业的深入合作,就成为—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l》正是基于以上的考量,在延续2010年报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集中海峡两岸优秀茶叶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编辑而成。它的出版对于推动两岸茶产业更好更深层次的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在追踪海峡两岸茶产业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近年来兴起的武夷茶道进行了理论的诠释和详细的分析,然后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海峡两岸茶产业的总体概况(总报告),分别研究了两岸茶产业发展状况(第二篇)、两岸茶产业的特色发展(第三篇)及两岸继续发展茶产业的理论与方法(第四篇)等,报告基于翔实的数据,结合实证分析,给出了两岸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清晰的全景式画面,有利于读者从更为全面的角度来认识海峡两岸茶产业的合作与交流。 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理论的发展需要实践的证明。《海峡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不仅是对过去海峡两岸茶产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时期海峡两岸茶产业发展与合作的理论探讨,这样一部力作的推出,必将极大推动海峡两岸茶产业的发展,攀上合作与交流的新高峰。 目录 武夷茶道 试论苏树林《武夷茶道》之内涵 第一篇 总报告 第一章 2008~2010年闽台茶产业发展总报告 一 2008~2010福建茶产业发展概述 二 2008~2010台湾茶产业发展概述 三 闽台茶业区域合作的必然性分析 四 2008~2010年闽台茶产业的良性互动 五 推动闽台茶产业深度合作的政策建议 第二篇 分报告 第二章 茶产业标准化报告 一 茶产业标准化的定义及内涵 二 福建茶产业标准化现状 三 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四 推动福建茶产业标准化的主要对策 第三章 茶产业质量安全报告 一 茶叶质量安全的定义、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二 现行茶叶质量安全标准 三 茶叶质量安全的发展趋势 四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五 福建茶叶质量安全状况 第四章 茶业生产效益报告 一 福建省主要茶类生产成本构成情况 二 福建省主要茶类生产利润分析 三 提升福建省茶叶生产效益的途径 第五章 茶业科技创新报告 一 茶叶产品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二 茶叶机械科技创新状况 三 茶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第六章 茶产业连锁经营报告 一 福建省茶企业连锁经营现状 二 台湾省茶企业连锁经营的现状 三 两岸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愿景 第七章 茶产业创意发展报告 一 创意产业概述 二 茶产业创意范畴 三 台湾茶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四 大陆地区茶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第三篇 专题报告 第八章 福建出口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研究报告 一 建立出口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 福建出口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 完善福建出口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的思路 第九章 福建省有机茶生产研究报告 一 总体概况 二 福建有机茶生产存在的问题 三 发展有机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 福建省有机茶进一 步发展的对策 第十章 茶产业循环经济研究报告 一 循环经济模式是发展福建茶产业的新途径 二 福建茶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体系 三 以循环经济促进福建茶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第十一章 茶叶企业上市研究报告 一 中国茶企上市现状 二 中国茶企上市分析 三 中国茶企上市的趋势 第十二章 福建特种茶研究报告——以金骏眉为例 一 金骏眉现状及特征 二 金骏眉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金骏眉与普洱茶的对比分析 四 推动金骏眉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十三章 “大红袍”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一 “火红”的成因——分析促进“大红袍”茶业迅猛发展的因素 二 “火红”的隐忧——揭示制约“大红袍”茶业进一 步发展的问题 三 “火红”的未来——探寻实现“大红袍”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十四章 福建茶学教育研究报告 一 国内茶学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情况 二 福建省茶学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情况 三 福建省茶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 推动福建茶产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第四篇 理论与方法 第十五章 福建茶叶品牌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一 福建茶叶品牌生态系统指标构建的意义 二 福建茶叶品牌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 茶叶品牌生态系统指标体系权重评价 四 福建茶叶品牌生态系统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第十六章 福建茶业技术进步率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方法、指标和数据来源 二 实证结果分析 三 福建茶业技术进步中的问题 四 对策建议 第十七章 福建茶叶企业差异化与融资风险透视 一 福建省茶叶企业概况 二 福建不同经营模式茶叶企业差异化分析 三 福建茶叶企业规模差异化分析 四 福建茶叶企业的融资情况与融资风险 五 构建破解福建茶叶企业融资风险的制度架构 第十八章 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数据来源、说明及模型 二 实证研究及其结论分析 三 政策建议 第十九章 福建茶叶市场建设研究——以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为例 一 概述 二 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三 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建设的内外环境分析 四 建设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的背景分析与形象定位 五 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建设的核心价值和经营模式 六 建设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的社会效益和经营风险分析 七 建设厦门国际茶叶交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章 基于供需弹性理论的金骏眉发展研究 一 福建红茶的需求情况 二 福建红茶供需弹性特点决定金骏眉的稳定发展 三 基于需求弹性理论的金骏眉可持续发展决策 第二十一章 基于QACCP的白茶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加工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 引言 二 白茶茶园建立 三 白茶茶园管理 四 白茶采摘 五 白茶加工 六 白茶检测与包装 七 白茶贮藏 八 白茶运输 九 白茶销售 附录 南方嘉木展雄姿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