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徒生童话(上中下典藏纪念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丹麦)安徒生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安徒生是享誉全世界的童话之父、世界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童话》精选了其85篇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

《安徒生童话(上中下典藏纪念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选择的是国内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教授的译文,他是唯一一位被丹麦女王玛珈丽特二世授予“丹麦国旗勋章”的中国翻译家。

精选了15位世界插画大师87幅经典彩色画作,作为本书的插图,这也是本套插图在国内首次公开出版。

丰富的插图使读者边读故事边有视觉上的享受。

内容推荐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妇孺皆知的文学巨著,它是由丹麦著名诗人、童话作家安徒生历时近40年创作而成。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他用童话故事的魔力征服了世界,他的童话被译成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出版。《安徒生童话(上中下典藏纪念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收录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85篇经典童话作品,同时,《安徒生童话(上中下典藏纪念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精选了15位世界插画大师经典彩色画作,作为本书的插图,这也是本套插图在国内首次公开出版。

叶君健将名家、名画、名译的典藏纪念版《安徒生童话故事》,献给所有的小朋友,以及所有怀有一颗童心的大朋友!

目录

《安徒生童话 上》

译者序: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

 1.打火匣

 2.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3.小意达的花儿

 4.拇指姑娘

 5.旅伴

 6.皇帝的新装

 7.幸运的套鞋

 8.天国花园

 9.坚定的锡兵

 10.飞箱

 11.顽皮的孩子

 12.豌豆上的公主

 13.雏菊

 14.梦神

 15.丑小鸭

 16.跳高者

 17.看门人的儿子

 18.迁居的日子

 19.夏日痴

 20.姑妈

 21.癞蛤蟆

 22.烂布片

 23.两个海岛

 24.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25.钟声

 26.祖母

《安徒生童话 中》

 1.海的女儿

 2.两兄弟

 3.新世纪的女神

 4.哇哇报

 5.书法家

 6.夜莺

 7.鹳鸟

 8.玫瑰花精

 9.猪倌

 10.枞树

 11.接骨木树妈妈

 12.妖山

 13.沼泽王的女儿

 14.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15.甲虫

 16.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17.雪人

 18.赛跑者

 19.钟渊

 20.恶毒的王子

 21.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22.守塔人奥列

 23.安妮·莉斯贝

 24.孩子们的闲话

 25.一串珍珠

 26.笔和墨水壶

 27.墓里的孩子

 28.“美”

 29.小小的绿东西

《安徒生童话 下》

 1.白雪皇后

 2.城堡上的一幅画

 3.老房子

 4.红鞋

 5.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6.亚麻

 7.卖火柴的小女孩

 8.一个故事

 9.小杜克

 10.区别

 11.影子

 12.凤凰

 13.世界上最美丽的一朵玫瑰花

 14.一滴水

 15.一年的故事

 16.母亲的故事

 17.衬衫领子

 18.笨汉汉斯

 19.各得其所

 20.小鬼和小商人

 21.柳树下的梦

 22.天鹅的窝

 23.钱猪

 24.瓶颈

 25.没有画的画册

 26.好心境

 27.香肠栓熬的汤

 28.演木偶戏的人

 29.穷女人和她的小金丝鸟

 30.树精

代后记:安徒生童话的翻译

试读章节

2.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从前有两个人住在一个村子里。他们的名字是一样的——两个人都叫克劳斯,不过一个有四匹马,另一个只有一匹马。为了要把他们两人分得清楚,大家就把有四匹马的那个叫大克劳斯,把只有一匹马的那个叫小克劳斯。现在我们可以听听他们每人做了些什么事情吧,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克劳斯一星期中每天要替大克劳斯犁田,而且还要把自己仅有的一匹马借给他使用。大克劳斯用自己的四匹马来帮助他,可是每星期只帮助他一天,而且这还是在星期天。好呀!小克劳斯多么喜欢在那五匹马的上空啪嗒啪嗒地响着鞭子啊!在这一天,它们就好像全都变成了他自己的财产。太阳露着笑脸,所有教堂尖塔上的钟都敲出做礼拜的钟声。大家都穿起了最漂亮的衣服,胳膊底下夹着圣诗集,走到教堂里去听牧师讲道。他们都看到小克劳斯用五匹马在犁田。他是那么高兴,他把鞭子在这几匹牲口的上空抽得啪嗒啪嗒地响个不停,同时喊着:“我所有的马儿哟!使劲呀!”

“你可不能这么喊啦!”大克劳斯说,“因为只有一匹马是你的呀。”

不过,去做礼拜的人在旁边走过的时候,小克劳斯就忘记了他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他又喊起来:“我所有的马儿哟,使劲呀!”

“现在我得请求你不要喊这一套了,”大克劳斯说,“假如你再这样说的话,我可要敲你这匹马的脑袋,叫它当场倒下来死掉,那么它就彻底完蛋了。”

“我决不再说那句话。”小克劳斯说。

但是,当有人在旁边走过、对他点点头、道一声日安的时候,他又高兴起来,觉得自己有五匹牲口犁田,毕竟是了不起的事。所以他又啪嗒啪嗒地挥起鞭子来,嘁着:“我所有的马儿哟,使劲呀!”

“我可要在你的马儿身上‘使劲’一下了。”大克劳斯说。于是他就拿起一个拴马桩,在小克劳斯唯一的马儿头上打了一下。这牲口倒下来,立刻就死了。

“哎,我现在连一匹马儿也没有了!”小克劳斯说,同时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剥下马儿的皮,把它放在风里吹干,然后把它装进一个袋子,背在背上,到城里去卖这张马皮。

他得走上好长的一段路,而且还得经过一个很大的黑森林。这时天气变得坏极了,他迷了路。他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天就要黑了。在夜幕降临以前,要回家是太远了,但是到城里去也不近。

路旁有一个很大的农庄,窗户的百叶窗已经放下来了,不过缝隙里还是有亮光透露出来。

“也许人家会让我在这里过一夜吧,”小克劳斯想。于是他就走过去,敲了一下门。

那农夫的妻子开了门,不过,她一听到他这个请求,就叫他走开,并且说,她的丈夫不在家,她不能让任何陌生人进来。

“那么我只有睡在露天里了,”小克劳斯说。农夫的妻子就当着他的面把门关上了。

附近有一个大干草堆,在草堆和屋子中间有一个平顶的小茅屋。

“我可以睡在那上面!”小克劳斯抬头看见那屋顶的时候说,“这的确是一张很美妙的床。我想鹳鸟决不会飞下来啄我的腿的。”因为屋顶上就站着一只活生生的鹳鸟——它的窝就在那上面。

小克劳斯爬到茅屋顶上,在那上面躺下,翻了个身,把自己舒舒服服地安顿下来。窗户的木百叶窗的上面一部分没有关好,所以他看得见屋子里的房间。  房间里有一个铺了台布的大桌子,桌上放着酒、烤肉和一条肥美的鱼,农夫的妻子和乡里的牧师在桌旁坐着,再没有另哟人在场。她在为他斟酒,他把叉子插进鱼里去,挑起来吃,因为这是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我也能够吃一点多好啊!”小克劳斯心中想,同时伸出头去向那窗子望,天啊!那里面有多么好看的一块糕啊!是的,这简直是一桌酒席!

这时他听到有一个人骑着马在大路上朝这屋子走来。原来是那女人的丈夫回家来了。

他倒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不过他有一个怪毛病——他怎么也看不惯牧师。只要遇见牧师,他立刻就变得非常暴躁起来。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个牧师这时才来向这女人道“日安”,因为他知道她的丈夫不在家。这位贤惠的女人把她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出来给他吃。不过,当他们一听到她丈夫回来了,他们就非常害怕起来。这女人就请求牧师钻进墙角边的一个大空箱子里去。他也就只好照办了,因为他知道这个丈夫看不惯牧师。女人连忙把这些美味的酒菜藏进灶里去,因为假如丈夫看见这些东西的话,他一定要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咳,我的天啊!”茅屋上的小克劳斯看到这些好东西给搬走了,不禁叹了口气。

“上面是什么人?”农夫问,同时也抬头望着小克劳斯,“你为什么睡在那儿?请你下来跟我一起到屋子里去吧。”

于是小克劳斯就告诉他,他怎样迷了路,同时请求农夫准许他在这儿过一夜。

“当然可以的,”农夫说,“不过我们得先吃点东西才行。”

女人很和善地迎接他们两个人。她在长桌上铺好台布,盛了一大碗稀饭给他们吃。农夫很饿,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小克劳斯不禁想起了那些好吃的烤肉、鱼和糕来——他知道这些东西是藏在灶里的。

他早已把那个装着马皮的袋子放在桌子底下,放在自己脚边;因为我们记得,这就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要送到城里去卖的。这一碗稀粥他实在吃得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他的一双脚就在袋子上踩,踩得那张马皮发出叽叽嘎嘎的声音来。

“不要叫!”他对袋子说,但同时又在上面踩,弄得它发出更大的声音来。

“怎的,你袋子里装的什么东西?”农夫问。

“咳,里面是一个魔法师,”小克劳斯回答说,“他说我们不必再吃稀粥了,他已经变出一炉子烤肉、鱼和点心来了。”

“好极了!”农夫说。他很快地就把炉子掀开,发现了他老婆藏在里面的那些好菜。不过,他却以为这些好东西是袋里的魔法师变出来的。他的女人什么话也不敢说,只好赶快把这些菜搬到桌上来。他们两人就把肉、鱼和糕饼痛快地吃了一顿。现在小克劳斯又在袋子上踩了一下,弄得里面的皮又叫起来。

“他现在又在说什么呢?”农夫问。

P37-40

序言

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

叶君健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的童话作家。100多年来,从终年积雪的冰岛到烈日炎炎的赤道,到处都流传着他那美丽动人的童话。这些童话以各种民族的文字刊印发行,总册数已经不可计数了。

童话,自人类在摇篮时候起就已经产生,通过奶奶、母亲们的编织,在人类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人民中间,最初以口头传播的形式出现。在文字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一些有心的学者把散在民间的这类故事以民间文学的方式收集、加工成册,使其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地生存下来。在这方面作出最大成绩的人,恐怕首先得推法国的贝洛尔,接着便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所收集的民间童话都成为世界名著。安徒生是继他们之后的一位童话大师,但他又不同于他们。他不是童话的收集者,而是直接的创造者,因而更为重要。他开辟了世界儿童文学的新时代,使后来的儿童文学作家有广泛的活动空间。现在,世界儿童文学在题材、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等各个方面能够如此丰富多彩,不能不说是始于安徒生在这方面的大胆创新。应该说,安徒生是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安徒生把他用40年心血所精心编织的168篇童话故事,用一个丹麦字Eventyr加以概括。它的意义要比我们所理解的童话广泛得多。它不仅包括“故事”,还涉及以“浪漫主义幻想”手法所写的儿童“散文”、“散文诗”和以现实主义手法所写的儿童“小说”。他写的童话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甚至令人“着迷”,这是他的童话艺术的独到之处。更为重要的是,他以童话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其社会生活,深刻地表达了平凡人的感情和意愿。他满腔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优良品质,同时又尖锐地揭露出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丑恶,以此来衬托人民的心灵美,使读者从感人的诗境和意境中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东西,从而使人们的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这一点上讲,安徒生堪称是一位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自1835年起到他逝世前两年的1873年止,其间很少中断过,发表了168篇作品,在世界童话作家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为小朋友们写过这样多的东西。他的童话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种成功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民主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的对立面是封建主义的残暴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无情剥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人民的思想感情。另外,安徒生在语言风格上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在作品的内容上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两种结合使他的作品在儿童文学中大放异彩,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

这个全集是根据安徒生的出生城市奥登塞的佛伦斯德特出版社与安徒生博物馆合作出版的《安徒生童话和故事全集》翻译的。全集的主编是安徒生博物馆的原馆长斯汶·拉尔生——现已退休。这个版本共有16册,是迄今一个最权威的丹麦文版本。我曾多次去哥本哈根,并多次访问了那里的丹麦皇家图书馆。在安徒生的一些手稿和信件中我发现了两个小故事,迄今世界各国的“安徒生童话全集”都不曾收进去过。我现在把它们译出来,加进这个新编的全集。因为它们过去没有发表过,所以也就没有发表年代。它们是《穷女人和她的小金丝鸟》和《乌兰纽斯》。

在每篇童话或故事后面,我写了一点有关作品的写作和出版的背景,以及我个人对有关作品的粗浅体会——说不上是解释,只能说是“见仁见智”的理解。我引了有关作品的个别语句来作为我的“体会”的依据。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安徒生有关作品的特点及其创作意图,同时也给儿童文学作家及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安徒生的童话虽然表面上是“为孩子们讲的故事”,但实际上也都适合成年人和老年入阅读。我的这些“体会”自然也可以为他们作参考。

后记

安徒生童话的翻译

叶君健

我最初接触到安徒生童话,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学习英文的时候。那时学英文是用英国出版的课本,里面选有安徒生的童话。我记得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野天鹅》,童话中的主人公艾丽莎,为了救助她几位被巫婆皇后坑害了的哥哥所表现出的决心、毅力和勇气,深深地感动了我。后来我在世界语中又读到了更多的安徒生童话。原来世界语的创造者柴门霍夫,为了使他的语言成为文学语言,从而奠定它的牢固基础,亲自译了许多世界名著,其中包括从德文转译的当时他所能搜集到的安徒生童话。 《海的女儿》这篇故事,更触动了我的心,我一直忘不了“小人鱼”的生动形象和她在爱情上所遭到的悲惨结局。

抗战期间,我生活倥偬,再也没有机会、也没有心情读这些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我在英国战时宣传部工作,向英国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战事迹,以配合英国准备开辟欧陆第二一战场的国内动员。大战结束后我去剑桥大学英王学院研究西方文学,生活变得意外的安静起来。在这情况下,我又不时翻阅起安徒生的童话来——特别是在夜间感到疲劳的时候。我一进入童话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中去,我的感情也就立时活跃起来了。由此安徒生的国家和人民也引起了我的兴趣。1946年以后,战时一度消沉了的剑桥大学又变得生气勃勃。许多服兵役的大学生又回到了学校,外国留学生和学者也不少。我在他们中间结识了一些北欧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寒暑假期间常常邀请我去他们的国家度假。从1947年开始,几乎每个寒暑假我都去瑞典或丹麦,住在他们的家中。丹麦我去的次数最多,有两个家庭几乎把我看做是他们中的成员——1988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授予我“丹麦国旗勋章”时,我又应丹麦文化部的邀请同老伴访问了丹麦三个星期。

当年住在丹麦,自然要看每天的丹麦报纸。我得学丹麦文——为了同一目的我也学了瑞典文。逐渐我也通过丹麦文读了一些安徒生的童话。我发现过去通过英文或法文所读的那些童话,不少与原作大相径庭。首先,那些译者可能为了适应本国图书市场的需要,常常在译文中作些删节或改写,有的改写对原作的损害——甚至歪曲——相当严重。至于原作中的浓厚诗情和幽默以及简洁、朴素的文体,那些译文几乎完全没有表达出来。很明显,有些译者只是把这些童话当做有趣的儿童故事,而未意识到这些作品是诗,是充满了哲理、人道主义精神和爱的伟大的文学名著。于是我便感到手痒,想把这些作品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我在剑桥,空闲时候就开始做这件工作。

翻译本身是一种语言的训练,是对作品及其作者深入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也有愉快。如何把一种语言转化成为另一种语言,而又使原作的思想、感情、风格,甚至行文的节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作。但这项工作完成后,心情上总是无例外地感到一阵轻松,因为许多难点克服了。我当然没有什么翻译计划,只是在有空时把我最欣赏的作品译出来。

在欧洲住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后,特别是在那宁静的大学城剑桥一口气住了五年以后,我的视野、感觉甚至心态,也就慢慢适应了那里的气氛——大概也不得不如此。回到国内以后,遍地都是人,城市不论大小,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这使我联想到,我们的下一代其数目自然也是庞大无比。这又使我联想到我在西欧所见到的情景,那里每逢圣诞节,所有的书店,不论大小,总要摆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供成年人选购,赠送给他们的儿童作为礼物。伦敦《泰晤士报》的文学增刊,每个季度还要出一期儿童读物专号,评介新出的儿童书籍。那专号一般约有20万字的篇幅,这也说明他们所出版的儿童读物之多。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对他们的成长和培育的重视,应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在我们中间,情况却不尽如此。我们当然也重视儿童,但往往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过去儿童发蒙不久,能认识几个字,就得背诵《四书》、《五经》——我小时候在私塾所受的教育就是如此。至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儿童文学”,即民间故事、种话、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等,那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东西,都在禁止之列。中国本来有很丰富的、由民间创造的儿童文学,但没有出现像德国格林兄弟那样的学者和像法国贝洛尔那样的作家,把它们记载下来或再创造。我们的那些民间故事和童话,大都失传了。

我们现在开始从新的角度重视对儿童的培养,有了专业的儿童书籍出版社和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了大量儿童文学读物,但数量和品种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由于我们没有太多厚实的儿童文学传统和遗产,我们的作家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借鉴外国优秀儿童文学的必要。由此我自然就想起了安徒生,他的童话是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遗产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借鉴。把他的全部童话移植过来,以丰富我们的儿童文学读物并为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也成为必要。我就是这样决定有计划地把他的全部童话作品译完,在我国分册出版。

这些分册很快就在少年儿童和成年人中得到广泛的欢迎。许多儿童文学作家也认真研读,并且鼓励我不断改进译文质量。我开始意识到作为译者的责任重大,在分册出齐后,我决心把译文从头到尾仔细修订,事实上等于是重译,最后汇集成为全集,补进过去不曾发表过的新发现的篇章,并且在每篇作品的篇后加上简洁的评注。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既然如此,就不能只限于对原手稿、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考据和推敲,从而在文字上“精确”地表现出原作字面上的意义,那只是把一种文字机械地移植到另一种文字的生硬过程——过去所谓的“直译”大概就是如此吧。也许对数学论文和机械说明书人们可以这样做,但即使这样做,也还得具有严复所提出的翻译三个标准中的两个标准,即“信”和“达”。文学翻译则还必须满足第三个条件:“雅”。但这三个标准也还不过是“文字”的标准,我想还应该加一个“文学”的标准。安徒生是诗人、哲学家、民主主义者,他的童话作品,也像世界许多其他的名著一样,也是诗、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结晶,虽然这些作品是“为讲给孩子们听”而写的——其实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喜欢读,特别是老年人,生活阅历深,最能从中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但对这种“真谛”的实质,并非人人都是“英雄所见略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其所以“不同”,也就是各人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准和政治及哲学素养的差异。我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就是我在各方面的“素养”的一种表现。我的译文的所谓“风格”就为我的这种理解所制约,因此这里面有很大的个人主观成分。-尽管我在翻译时逐字逐句紧抠原意,但当我把它们转变成为中文的“文章”时,我个人的“文字风格”就发生作用了。我所选择的词汇及通过它们我所希望产生的联想和所掀起的感情冲动,就带有很深的个人色彩——所谓“文如其人”,在这里也露出了它的马脚。但有一点认识我是坚持的,即安徒生的童话是诗,因此我希望我的译文也能具有“诗”的效果——是否达到了这个愿望,那当然只能由读者去判断了。

在安徒生以前,大多数作家所写的童话基本上都是民间故事的复述,如上述的格林兄弟和贝洛尔就是这样。安徒生早期有极少数的童话,也带有民间故事的痕迹,如《打火匣》,但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再注入他个人的想象和哲学观点——也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这就大大地开拓了童话创作的领域,把这种创作提高到与其他文学创作同样的深度和广度,使童话也成为文学中的一个同样重要的品种。

安徒生童话在世界上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在有些文字中还出现了好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译本。基于前面说过的有关翻译的一些因素,有的译本站住了,流传下来,有的译本经过时间的考验已经自动消亡。新的翻译总在不断地出现。但有些译文,如果它们真的具有独特的优点,也可以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或一个文学时代的成就而永垂不朽,成为世界文学名著。我的这种译文当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将来也许会被时间所淘汰。不过在目前,根据哥本哈根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汉学家埃格罗教授在“丹麦、挪威、瑞典东方学会”出版的《东方世界》上所写的有关我的中译本的评论认为,这个译本可以与美国让·赫尔舒特的译本并列,是“当今世界上的两个最好的译本”。正因为如此,丹麦的跨国公司宝隆洋行特从中文的全集中选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选》于1979年出版(以后又陆续重版过),作为非卖品,赠给与该公司有联系的海外华文机构和读者。安徒生博物馆附属的弗伦斯德出版社也与哥本哈根的汉斯‘莱泽尔出版社从中译文中选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选》,联合在丹麦出版。丹麦当然不会有多少读者购买这样一个中文选本,但作为文献,安徒生博物馆还是认为有必要在丹麦出版这样一本书。这是一种重视严肃文学翻译的友好姿态,也是对我作为一个译者的鼓励,当然我也认为这是我做完这项工作后所得的另一份奖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