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经郎眼(7危机中的忧与思)/广东卫视财经郎眼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郎咸平//王牧笛//王今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郎咸平:这个事情非常复杂,我们讲几个数据。华尔街金融业的利润,30年前占美国所有企业利润的16%,但是自2000年以来,这一比例竟然达到了41%。还有工资水平,30年前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制造业、其他行业都差不多的,但是现在却是其他行业平均工资的1.8倍。这是什么意思呢?金融服务业原先是服务老百姓、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在它反而成了主角。成为主角也没有关系,你做好就对了,但是你又做得不好,搞了很多金融创新,创新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了金融海啸。谁倒霉?不是金融服务业倒霉,而是老百姓倒霉。就拿美国老百姓的退休金来说吧,金融海啸一来,平均每个老百姓的损失大概是12 000美元。

李银:我这里也有一个数据,就是平均每个美国老百姓现在所欠的公债和私债,加在一起大概是176 700美元。

郎咸平:而且仅仅是2010年,就有100万户美国老百姓的房子被银行没收了,他们之前所还的贷款都打水漂了。这次“占领华尔街”一个最醒目的标题就是,我们是99%而华尔街是1%。但是到最后你看,就是这1%的人群攫取了社会财富,制造了金融危机,危机出来之后谁来救助华尔街呢?竟然是由这99%的可怜老百姓出钱来救助。救助你之后,你被救活了,那我再请问你,你有什么回报给老百姓?没有,照样没收房子。那对于这个社会的老百姓,你的关怀在哪里?对于需要钱的老百姓,你的责任在哪里?

王牧笛:所以美国民众的愤怒就在于,你华尔街本来是金融服务业,是服务者,是仆人,现在却来了个主仆倒置,凌驾在我们头I-了.

郎咸平:从刚刚讲的数据中,我们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零和游戏”,就是说这l%华尔街人群工资水平的大幅上升、利润的大幅上升,其实是来源于社会上99%人群的损失。也就是说,它是把社会财富从99%的人手上席卷到自己手上。美其名日是金融创新,实际上就是掠夺财富。就是这种“零和游戏”让美国老百姓难以忍受。

李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金融产品创新是世界第一的。但是为什么不行呢?打个比方,如果说美国的实体经济是半杯奶的话,那美国的金融经济是另半杯奶,但是放到一起的话,它们是不是能整合成一杯很完整的奶呢?结果是不能。 因为我们发现金融那一块其实是半杯水,现在是半杯水和半杯奶放在一起了。

王牧笛:就是说,原本我们理解的美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是一个水乳交融的状态,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水乳不融。其实华尔街就是一个1l米宽、不到1英里长的地方,美国有一个经典的玩笑说,它一边是河,一边通向坟墓。就是这么一条街,却是全世界资本和金融最集中的地方。 我们之前也多次聊到华尔街,它很贪婪,而且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从穷人的口袋里掏钱。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崛起和强大跟华尔街密不可分。 比如说南北战争期间,还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融资都靠华尔街。然后,无限扩大自己战后利益是靠华尔街,还有之后进入新经济靠的也是华尔街。

郎成平:你比如说,希腊危机是谁打造的?是华尔街。前苏联的垮台,和华尔街有没有关系?也有关系。还有日本经济泡沫的爆破又跟谁有关?又是华尔街。因此华尔街不单单是对美国老百姓的一种创伤,就全世界来讲,我们很难评估它的正面因素跟负面因素哪个大,但是我相信依我刚刚讲的数据来看的话,它对世界造成了更多的灾难是个事实。

李银:从根本上讲,自里根政府以来,美国的政府跟华尔街就是一家人,就同它跟大医药公司、大食品公司是一家人一样。

王牧笛:但是奥巴马这次就非常巧妙地转嫁了矛盾,美国民众现在的口号是,我们是99%,但你们不是,你们是l%。等于说是99%的人要与l%的人来对话。奥巴马一看舆情滔滔、民众沸腾,怎么办呢?于是奥巴马就说,我原本是要实施金融改革的,但是你共和党阻着不让,现在民众闹事了吧,你们惹事了吧。所以说他转嫁了矛盾。  郎咸平:而且这次抗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美国民众不是随便抗议,而是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案。比如说征收金融税,就是向华尔街收税,收税干嘛?拿来造福老百姓,补贴老百姓。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有秩序的运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能得到这么多人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牧笛:现在很多政客、工会组织、媒体、名人都在声援这场运动。

郎咸平:索罗斯也在说,你们攻击华尔街是对的,占领华尔街是对的。

王牧笛:我在想这个“老狐狸”在千嘛呢?P6-8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视野

第一章 美国精神:乔布斯vs华尔街

当%贫穷老百姓救助了%富人之后

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

乔布斯,第三个苹果?

第二章 中美物价比较

谁在购买天价商品

奢侈品是如何练成的

什么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第三章 利比亚:国际政治大戏台

法国为什么急于用兵

德国最莫名其妙

美国“懦弱”了?

我们也很纠结

第二部分 经济棋局

第四章 中国经济为何再次放缓

美国经济真的在衰退吗

如果当时我们什么都没做

谁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主角

第五章 二次探底疑云

二次探底并不是真正的危机

“喜鹊”与“乌鸦”之争

我们如何走出危机

第三部分 行业乱象

第六章 马云之困淘宝之伤

中小网店的梦想

暴力维权为哪般

网购这个江湖

第七章 房价,轻度下跌?

谁决定了房价的涨跌

我们会重蹈香港的覆辙吗

保障房这把蒙上灰尘的利器

第八章 瘦肉精的真相

美国竟然允许添加瘦肉精

《吹哨法案》为什么如此重要

我们为什么恐慌

第九章 神仙经济学

谁成就了神仙

都是M型社会惹的祸

我们缺少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造神运动何时休

第十章 “北约”与“华约”的招生大战

从“一刀毙命”到“凌迟处死”

在中国做小孩是最痛苦的事

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第四部分 社会百态

第十一章 当“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上)

土地的诱惑

中国土地制度需要二次改革?

“城市化”的误区

“城市化”见顶之后

第十二章 当“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下)

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干的事

中国最牛媒体是如何形成的

“逆城市化”下最受伤的人

序言

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史蒂夫·乔布斯辞世,引起全世界“果粉”与非“果粉”们对他的致敬和缅怀。与此同时,“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华尔街金融巨头们成为众矢之的。同样为美国造就了神话,为什么竟遭遇如此不同的待遇?

《人民日报》一篇题为《北京物价真比纽约高吗》的文章引起舆论对中美物价的再次关注。经过对比发现,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比在美国高得多,而那些跟服务、知识产权相关的产品,美国又比中国高得多。是谁在购买天价商品?这种畸形消费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令人担忧的问题?

利比亚战争以卡扎菲政权的全面崩溃暂时告一段落。当我们回顾整个事件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国、德国跟美国唱了一出非常奇怪的戏。法国,从外交的“无名小卒”华丽转身,成为反恐急先锋;德国,从过去的“人权卫士”也华丽转身,变成孤立主义者;美国,却从过去的“国际警察”华丽转身,变成“跑龙套”的。是怎样的利益驱使这三个国家做出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选择?中国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又该如何评价?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是轻伤,欧洲是重伤,中国表面上没事,其实是内伤。面临同样的危机,各国的政策都不相同。美国是大力发展制造业。中国用4万亿投资拉动。 欧洲自认水平不够,什么都没做。几年过去了,美国恢复是最好的,欧洲居中,中国倒成了最差的。如果当时我们像欧洲一样,什么都不做,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呢?

有关全球经济是否将经历二次探底的担忧越来越多。而中国面临的真正危机并不是二次探底本身,而是我们对二次探底的无知。金融海啸所造成的危机是第一次探底,是非常快的探底。第二次探底不是这样的,它一定是非常缓慢的,让你察觉不到的,而且是长期的。我们如何走出危机?现在各种力量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就是继续靠投资拉动。这让人非常地担忧,因为这种大当量的投资相当于给经济注入了吗啡,它是一针剂的刺激,刺激完之后怎么办?

2011年对马云来讲注定是多事之秋,昔日他是像“圣人”一样被崇拜,今天是像凡人一样被批判。马云作为一个当年的教主。跟淘宝的中小卖家是有过很长一段蜜月期的,现在却互相伤害,互相撕裂。我们不禁想问,当年的蜜月期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没的?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10%,但是网购占到百分之十几,2011年很有可能占到全球的20%。我们的网络普及率远远没有日本、美国那么高,可我们的网购为何如此发达?

随着各地政府限贷、限购、限价政策的出台,很多媒体,包括新华社,都在讨论说房价要大跌。可是从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上海、北京这些城市,除了周边比较偏僻的地方房价有下跌10%的现象,市区内的房价只是小幅度地阴跌。究竟是谁决定了房价的涨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中小型地产商在有秩序地退出,如果说这是房地产行业的大洗牌。是必然的趋势,那到最后我们会不会重蹈香港的覆辙,只剩下“四大天王”?

瘦肉精对我们造成的阴影迟迟没有消散,正当我们还在感慨中国这么大却容不下一个平静的“餐桌”时,有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美国将瘦肉精添加在猪的饲料里是合法的。难道美国不知道瘦肉精的危害吗?美国的老百姓不害怕吗?为伺只有中国的老百姓如此恐慌?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真正让老百姓恐慌的并不是瘦肉精本身,而是这一事件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

一个张悟本没了,又一个李一去了,但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张悟本、李一,中国似乎从不缺“大仙”和“神人”。令人感觉到困惑的是,现在科学如此普及,信息化手段如此强大,民众怎么还迷、还信呢?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个人都是最好的经济学家,他们能透过中国这个M型社会的特点迎合不同人的需求,挣得名和利。中国为什么造神不断、毁神不倦?这种迷信的背后,我们真正缺少的是什么?

教育是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2010年的高考自主招生进入了“北约、华约、联盟”的三国鼎立时代。高考也从以前的“一刀毙命”变成了慢慢凌迟处死。看似是给了自己孩子多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实际上是增加了这些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在中国做小孩成了最痛苦的事情。为什么美国的那一套体制拿到中国来就玩不转呢?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重庆,可能正在上演当下中国最浩浩荡荡的“城市化”潮流,农民成为市民。而在东部沿海,尤其是浙江,现在也是浩浩荡荡、暗潮涌动,叫“逆城市化”潮流。在欧美国家,“逆城市化”是步入平等富足社会的标志。难道说我们已经提前进入了欧美国家现在的“逆城市化”阶段?透过调查发现,我们最先“逆城市化”的竟然是公务员,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镇的公务员竟然把户口迁入农村,愿意回村里“当农民”。这一怪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逆城市化”恰恰是城市化和社会不公平的标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工业化”。这其实是延续了美国的旧思维,美国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认为“城市化”就是要建高楼大厦,然后让很多的企业来投资,却忽略了城市的和谐发展。“城市化”有两种,一种是高质化的,一种是低质化的。如果很多配套跟不上,其实就叫低质化,而我们就是低质化的“城市化”。那如何做才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不是搞硬件建设,不是搞“工业化”,而是要把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解决掉。

内容推荐

如果说次贷危机后,我们像欧洲一样什么都没做,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

史蒂夫·乔布斯与华尔街金融巨头们同样为美国造就了神话,为什么遭遇如此不同的待遇?

自主招生的改革让中国的考生由以前的一年考一次变成一年考四次,这对家长和学生来说,真的是多了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吗?

你晓得在美国将瘦肉精添加在猪的饲料里是合法的吗?美国的老百姓为什么不害怕?中国的老百姓却为何如此恐慌?

……

《财经郎眼(7危机中的忧与思)》解答了这些问题。

《财经郎眼(7危机中的忧与思)》的作者是郎咸平、王牧笛、王今。

编辑推荐

我们该如何应对肆意蔓延的金融危机?危机究竟有多可怕?

郎咸平认为,对于我们来讲,真正可怕的不是危机本身,而是我们对危机的无知。

那么,危机下,我们应该忧虑的究竟是什么?应该思考的又是什么?

郎咸平、王牧笛、王今的《财经郎眼(7危机中的忧与思)》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深入研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