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理说明朝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朱晔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理说明朝》是作者朱晔若干年《明史》研究的第一本专著,作者试图应用专业的管理学知识从人性的角度客观地审视历史人物。显历史的真实,展古人的风彩,究历史的真相,明过往的恩怨,让历史人物从史书中走出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内容推荐

《理说明朝》以明朝16个皇帝为主线系统地层现明朝历史的全貌,在皇帝的后面穿插当朝的典型人物以丰富明朝历史的内涵。《理说明朝》中蕴含着三个方面的“理”:一是梳理,即帮助读者梳理大明王朝的历史脉络;二是道理,通过阅读历史人物的经历,能归纳出其中的人生道理;三是明理,历史都是后来人写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通过多个角度的阅读,帮助大家明晰历史事件的真相。

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都源于正史的记述,作者朱晔希望通过连续地记录某个朝代或者某个人物的完整事迹,让这些“沉睡”的历史人物鲜活起来,让我们现代人感觉历史人物就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能“亲眼看到”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出演。

目录

身边的历史故事

自序

第一章 血性朱元璋

 超级链接1:智谋刘伯温

 超级链接2:慈善贤淑的马皇后

第二章 迷情朱允蚊

第三章 失落的朱棣

 超级链接3:和尚道衍

 超级链接4:投机的解缙

第四章 沉寂的朱高炽

第五章 和谐的朱瞻基

 超级链接5:“三杨”开泰

第六章 传奇的朱相镇和朱祁钰

 超级链接6:忠烈的于谦

第七章 懦弱的朱见深

第八章 仁厚的朱祜樘

第九章 荒诞的朱厚照

 超级链接7:得意的杨廷和

 超级链接8:状元及第的杨慎

 超级链接9:落魄的唐伯虎

 超级链接10:仰望王阳明

第十章 阳险的朱厚焔

 超级链接11:是非的张璁

 超级链接12:奸相严嵩

 超级链接13:古怪的徐渭

 超级链接14:猛人杨继盛

 超级链接15:隐忍的徐阶

 超级链接16:清官海瑞

第十一章 平鹿的朱载垕

第十二章 懈怠的朱翊钧

 超级链接17:改革家张居正

第十三章 短命的朱常洛

第十四章 颓废的朱由较

 超级链接18:百无一用的东林党

第十五章 憋屈的朱由检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小时候,家乡流传一个故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转世的刘伯温夜观天象,说天下要出现“真命天子”。为了访求明主,刘伯温开始沿着紫微星指示的方向寻找。一天晚上,刘伯温做了一个梦,梦中仙人提示,说真命天子会“头顶绿色华盖、身穿红色蟒袍、手执乾坤钢鞭、指挥千军万马”与他相遇。第二天,.刘伯温一大早就起来根据仙人的指引进行寻访,直到中午时分,刘伯温连个人影子都没见到。突然,一个放牛娃赶着一群牛迎面走来,因为惧怕烈日的炙烤,这个孩子摘了一朵荷叶顶在头上遮阳,常年的烈日暴晒,光膀子的孩子满身被晒得通红,孩子边走边用手里的鞭子吆喝着牛群前行。沮丧至极的刘伯温只好放弃继续寻找的计划。

中午在乡村小憩的刘伯温突然醒悟,刚才见到的那个放牛娃不就是仙人描述的特征吗?兴奋异常的刘伯温连忙折了回去,在树荫下,他看见这个孩子四仰八叉地张开手脚睡觉,形状十分不雅,刘伯温心想,天子应该具有贵相,从这孩子的睡相来看估计他也是“狗肉难上正席”。刘伯温就用脚碰了一下这个孩子,孩子顺势就蜷起身子侧身而卧,这个孩子与别人不同的是,侧身睡觉的孩子,两只手还是水平张开,但是孩子的头始终枕在一个长条形的石块上。刘伯温欣喜若狂了,这孩子的两个睡姿正好组成了“天子”两个字。洞察了天机的刘伯温从此就一直伴随在这个孩子的身边,直到把这个孩子恭迎上天子宝座,这个孩子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

据《明史》记载,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阴历九月十八,在安徽凤阳县钟离村的一个朱姓农民家庭有一个孩子诞生了,这个朱姓农民叫朱五四(后称朱世珍),这个孩子是他第四个儿子,由于这个日子与“八”有关,这个孩子的名字当时叫朱重八。

《明史》记载这个孩子出生的那个傍晚,红光满天,乡亲们见到这样的场景,以为老朱家起火了,急忙赶到老朱家去救火,等他们跑到朱家门口,一切正常,邻居们都异常惊诧。这个事件载于清朝编写的正版历史书上。

这是一个普通的安徽农民家庭,之所以说他普通,是因为这个家庭里父子两代人(其实有好几代)都是以“数字”作为名字,这应该是一个特别传统且几乎文盲的家族,孩子的名字一般都是来源于其出生的日期、爷爷、奶奶、父母的年纪或者其他与生活有关的数字,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记住孩子的出生日期,另一方面是为了能方便地给孩子起一个名字,不然还要花钱找邻近的文化人取名。在经济文化特别落后的农村,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在如此落后的农村,为什么历史能记载下来这么一个场景呢?主要是因为这个叫朱重八的孩子创建了大明王朝,他后来改名叫朱元璋,字国瑞。

这样的故事来自于这个开国皇帝的口述,史官们根据皇帝的讲述进行的记录。其实,朱元璋出生时的事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史官因何而记呢?道理很简单,为了统治的需要而记,即为了证明朱元璋是真龙天子,为了记录朱元璋坐江山的理所当然,因此,为他编一个与其他开国皇帝一样“君权天授”的故事,这是非常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

农村生活的朱元璋像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随父兄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在16岁之前,史上都没有关于朱元璋的记载,直到元至正四年(1344年),在元朝残暴的统治下,安徽北方闹水灾、瘟疫盛行,朱元璋的父母、哥哥相继去世,由于贫困,朱元璋无力安葬自己的父兄,乡里的一个叫刘继祖的财主提供了一块薄地,朱元璋将他的父兄进行了安葬。

由于正史没有记载,野史也就满天飞。说朱元璋忌讳别人说他小时候要饭、放牛或者当和尚的经历,因此将那些知道他不光彩历史的人全部杀掉了,随之这段历史也就消失了,但这样的说法基本上是不可信的。正史没有记载的原因,估计还是由于没什么值得记载的,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撒尿和泥、上山抓兔、下河抓鱼,这是每个乡下孩子生活的真实写照,谈不上光彩或者不光彩,历史不是想隐瞒什么,而是觉得实在没什么可以记录的,史官在整理的时候估计也就一笔带过了。

在父兄死了以后的朱元璋,由于无依无靠,为了生计他就投身到当地的皇觉寺出家为僧。由于连年遭灾,皇觉寺也养不了那么多的和尚,因此,朱元璋就成了一个游方僧人,说白了就是当了一个要饭的和尚。三年要饭的经历,让他熟悉了家乡周围的山川地貌,这对于他后来在这一带领兵打战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三年游历结束,朱元璋在皇觉寺继续当他的和尚,直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这一年朱元璋25岁了,这原本是很多农村人娶妻生子的黄金年龄,但是因为贫穷,朱元璋只能在庙里面维持生存。如果不是因为郭子兴攻占濠州,如果不是朱元璋的兄弟汤和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如果不是元朝的统治过于残暴,朱元璋可能最终就以和尚身份老死在这座破庙里面了,但是世事就是那么的无常。

至正十二年,有一个人看望朱元璋,这个人叫汤和,是朱元璋的把兄弟,他刚刚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因为战功突出,他已经当上了一个小头目(千户),这次他是随着郭子兴的义军来攻打濠州的。汤和盛情邀请朱元璋加入义军,朱元璋拒绝了,因为造反是大逆不道的,一旦被抓到就要满门抄斩,尽管朱元璋家的人都已经被饿死得差不多了。没过多久,起义军失败了,当地的官兵为了冒领战功,到处抓捕青壮年男子,以此当成战俘来换取奖赏,朱元璋也在被抓之列。情急之下的朱元璋只好逃出寺庙,朱元璋的和尚当不成了。在逃跑之前,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在残破的寺庙里面将自己最后的希望交给日日供奉的菩萨,他虔诚地抽了一支签,求解的是“去或留”?菩萨给的答案是“去或留都不吉利”,朱元璋有点茫然了,生气地问菩萨,难道是要我造反不成?签文显示“大吉”。真的没路可走了,那就造反吧。

其实,造反也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朱元璋想,既然上天这样安排。那就顺从天意吧。P1-3

序言

2011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年份,一场意外的疾病让我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在长达数月的化疗日子里,我感到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为了稳定我的情绪以便更好地战胜病魔,家人完全以我为中心安排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在与病魔战斗的日子里,每天无论回家多晚,老公都坚持为我写文章,便于我在第二个白天能“有事可做”,这是我治疗期间的一味良药。

老公写作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每天晚上,这样的时间安排是由于,一方面,他可以一直陪伴我进入梦乡,我很喜欢听他灵巧的手指轻轻地敲击键盘的声音,他戏称这是一个乐盲在电脑上敲击的“小夜曲”;另一方面,他每天工作很忙,能给他写作的时间也就是这个时间段,由于在单位里每天需要写大量的文档,这跟他写作的内容是完全不同风格的文字,只有在夜晚一切都安顿下来的时候,他才能实现思维的转换,这真的是一件特别辛苦的差事,但是他好像乐此不疲。

老公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读书是他工作之余的爱好,尤其在历史方面,他有特别的兴趣,尽管我一直笑话他的“不务正业”(私下说一句,他在自己的专业管理学方面似乎更有天赋),但是他十几年如一日地保持着这个爱好。在历史方面,我的知识水平仅限于大学之前的所有课本知识,特别奇怪的是,老公写出来的历史知识,我能读懂且愿意读下去。一是因为他使用的文字特别平实、清新;二是由于他对每个历史事件讲解得特别透彻,能让人一看就懂;三是用“心”写历史,让历史人物鲜活地展现在面前一直是他对历史的追求,因此书中涉及的每一个人物,他都要细心和认真地从人性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析,因此得出了很多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答案,如严嵩对严世蕃的舐犊之情,朱见深对万贵妃的报恩之举,这些答案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记得有一次他一边写一边流泪,我连忙上前查看他写作的内容,看到的是他在写东林党人邹元标拖着残缺的腿向天启皇帝请求恢复张居正的名誉和地位,而邹元标的腿当年是被张居正给打残的,老公因为邹元标的正义和伟大而感动,从邹元标的身上,老公感受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及读书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老公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专属于他自己的思考,尽管他得意于自己写的东林党人和首辅张璁的事迹,但是我更喜欢看他写的才子系列,因为从这些古人身上仿佛能看到一些老公的影子,如解缙对人事的精准分析和预测、唐伯虎的恃才放旷、杨慎的博览群书、徐渭的不谙世事,当然,我更希望老公能像张璁一样地大器晚成。

历史是过去人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成为明天人的历史。这本书是我们今年生活的一个见证,尽管书中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无关,但是在老公的笔下,历史上每个人的生活与我们今天一样的真实,可能将来不会有人记得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像我们遗失了无数的明代先人的温馨和感动一样。其实故事的主角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能将这样的温情不断地上演。

我本微末,从来没有奢望过为别人的作品写序,老公是唯一的一个愿意将作品交给我写序的人,我很荣幸!当然,为这本书写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的“专利”,因为这是我最值得写序的一本书,但愿有更多的读者能分享我们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