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教育改革人学探究的问题缘起
第二节 教育改革人学研究的回顾
第三节 教育改革人学探究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分析范式
第一节 分析范式、人的观念、教育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理性本位”和“非理性本位”分析范式
第三节 “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析范式
第四节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分析范式
第五节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分析范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内涵
第一节 人的三重存在形态与三重属性
第二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存在状态
第四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表现形态
第五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价值
第四章 当代人的问题和人学研究
第一节 当代人问题的表现
第二节 人的观念的历史流变
第三节 各门学科中关于人的知识
第四节 人学学科的建立和人学研究
第五章 教育问题的人学反思
第一节 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的问题
第二节 人的三重属性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 功利主义教育的人学反思
第四节 灌输主义教育的人学反思
第六章 教育目的的人学解读
第一节 教育目的观中人的形象分析
第二节 日中两国教育目的中人的形象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人学解读
第四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构想
第七章 课程改革的人学探寻
第一节 课程背后的人学观
第二节 课程改革“钟摆”现象的人学分析
第三节 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的人学分析
第四节 我国目前课程的人学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