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方隆美尔--解密蒋介石为何欲置孙立人于死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罗学蓬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罗学蓬编著的《东方隆美尔——解密蒋介石为何欲置孙立人于死地》蒋介石与美国矛盾牺牲品,蒋经国为何如此陷害孙立人,一代名将,皓首图圄,悲剧!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抗日战争时期率领国民党军队在缅甸英勇抗击日军的史实。

内容推荐

罗学蓬编著的《东方隆美尔——解密蒋介石为何欲置孙立人于死地》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而美国却不断传出声音为孙立人求情,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

《东方隆美尔——解密蒋介石为何欲置孙立人于死地》,以翔实的史料揭开了这个谜底。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抗日战争时期率领国民党军队在缅甸英勇抗击日军的史实。同时,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特别是退守台湾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中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书中揭露了蒋氏父子为了防止美国利用孙立人搞兵变,以便控制台湾岛,而不惜用栽赃陷害的手段,强加给孙立人通共的罪名,以彻底肃清孙立人在台湾的势力。

目录

前言 蒋介石与美国人赛跑

第l章 面对孙立人蒋介石心情矛盾

 1.蒋介石送给孙立人毛泽东名著

 2.吴国帧御前独对

 3.孙立人当面顶撞蒋介石

第2章 遍地敌人

 1.中国正式对日宣战

 2.歌声飘荡在缅北空旷的原野上

 3.遍地血火,遍地敌人

 4.孙立人出任曼德勒卫戍司令

第3章 乔克巴当

 1.郭廷亮自沉粮船

 2.孙立人飞车枪下救人

 3.一个绝顶聪明的中国人

 4.虞兮萍,多美的姑娘,多美的名字

 5.死字旗

第4章 孙立人一战成名

 1.话音未落,孙立人跃上座驾,飞驰而去

 2.Good,中国军人

 3.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搏杀的人类

 4.他突然认识到生命是多么的宝贵

第5章 兵败如山倒

 1.杜聿明戴上军帽,凛然而去

 2.要死我孙立人死第一个!

 3.柳丹青激战大宛河

第6章 新38师的军魂

 1.齐学启被俘

 2.战俘中的精神领袖

 3.中国人是我们的盟友,而不是敌人

 4.独领残兵千骑归

第7章 一定会以胜利者的姿态重返缅甸

 1.一个国家要有国魂,一支军队要有军魂

 2.平时注重威仪的蒋介石也有幽默的时候

 3.孙立人嘴唇颤抖,泪如雨下

第8章 金陵校花

 1.世事如棋

 2.走进将军府的金陵校花

 3.黄正一愣:内当家

 4.黄正大胆地望着孙立人,说:像,也不太像

第9章 镜花水月

 1.幼童兵总队

 2.孙立人已沉沉睡去,旁边的黄正却大睁着眼

 3.海浪将镜花水月四个字冲得了无踪影

 4.我不愿意让人家知道,我身边有一个这样好的女孩子

第10章 临危受命

 1.灯红酒绿之夜。

 2.中央社记者光临

 3.鞭打快牛

第11章 榆木疙瘩

 1.闪闪

 2.蒋介石的心病

 3.小秘书也能办大事

 4.送上门的好机会也抓不住

第12章 军中干城

 1.良心会

 2.罗湖桥头

 3.美女救英雄

 4.自投罗网

 5.黑牢中的姊妹花

第13章 敲山镇虎

 1.浪子回头

 2.蒋介石不给面子

 3.一群混账!

 4.总统赐宴

 5.武有孙立人,文有吴国桢

第14章 台湾起死回生

 1.回归将领成了阶下之囚

 2.蒋经国吃了闭门羹

 3.桃园感训所

 4.朝鲜战争救了蒋政权的命

 5.我孙立人只向蒋公一个人敬礼!

 6.文死谏

 7.《小兵之父》惹得龙颜大怒

第15章 吴国桢给美国记者留下了三封信

 1.连电话都那个了呢

 2.唯大英雄才能做大事业

 3.袍泽邂逅

第16章 反攻大陆第一仗

 1.一场台风让杨万里家破人亡

 2.作客山中

 3.这是反攻大陆的第一天

 4.狱中拜年

 5.反共抗俄

第17章 将军百战身名裂

 1.空有壮志悲情,唯苍天泣泪耳

 2.保密局动手了

 3.任谁也不愿意碰上两次西安事变

 4.众袍泽狱中相聚

 5.郭廷亮扮演另类英雄

 6.麦克阿瑟高呼刀下留人

 7.生了个带把儿的

第18章 被迫签字

 1. 孙立人是个阳谋家

 2.风凛冽,撩起孙立人满头华发

 3.我对我部下的忠诚从不怀疑

 4.保密局局长毛人风的承诺

 5.昭布天下

第19章 祸兮福所倚

 1.必死之人,喜从何来

 2.将军煤球店开张

 3.姊妹出狱

第20章 噩梦中想到一个人的命运

 1.贵人相助

 2.本庭判决如下

 3.蒋介石因心脏病突发而崩殂

 4.别了,台湾

第2l章 总司令终于获得自由

 1.与自由一步之遥

 2.义子揭均

 3.孙立人已经不习惯见客了

 4.重获真正的自由

 5.郭廷亮最后的陈情

 6.李鸿走了

 7.各为其主

 8.总司令的九十大寿

试读章节

一艘军舰抵达高雄港码头,孙立人、彭孟辑、张佛千等台湾驻军将领在岸边恭候。

军舰泊在海面上,久无动静。

张佛千压着嗓子对身旁的孙立人道:“领袖不就近在台北登岸而有意远道绕到由你控制的南台湾,这明显是因为对美国人欲用陈诚主政台湾而引起领袖对陈诚的猜疑。可到了高雄却迟迟不肯登岸,看来,今年2月间麦克阿瑟背着总裁派专机来凤山接你去东京访问一事,虽然你处理不无失当,但因事情实在过于敏感,也同样难免在生性多疑的总裁心里,留下或深或浅的阴影啊!”

孙立人思忖片刻,大声道:“师长以上军官,随我登轮恭迎总裁登岸。”

孙立人与张佛千、彭孟辑等将领乘快艇抵达军舰,沿舷梯而上,由侍从官导引进入大厅。

蒋介石惊魂未定,面对进入大厅向自己敬礼的以孙立人为首的几名将领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立人同志,我来台湾有没有人讲话?安全有无问题?” 

孙立人慨然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我奉命在此负责军事,总裁的安全由我负全责,谁人敢说什么?”

这话让陪同在侧的蒋经国微微一怔,不动声色地与侍从室主任俞济时交换了一个眼色。

彭孟辑注意到了这个一闪即逝的细节。

蒋介石说:“我只是一个下野的总统.论理不应再问国事,一切均需由李代总统来处置才符合规制。但想起总理生前的嘱托,勉以‘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的遗言,现在是我党危难关头,所以我有责任以党的总裁地位来领导大家同共产党作殊死之战。”

孙立人说:“无论蒋先生是国家总统还是党的总裁,都是我们的最高领袖,立人与众将领愿唯总裁马首是瞻。” 

蒋介石道:“好,好!立人同志一到台湾,不但在训练新军上成绩斐然,金门大捷,也全亏了刚从凤山基地完成训练任务的201师。金门及登步岛两次胜利,对于振奋国军士气和民众人心,改变国防观感与确保台湾安全,都有着极为重大的贡献。须知没有这两次胜利,就不可能有台湾今后的长治久安。处绝地也可以后生,只要有了台湾,共产党就无奈我何,就算是整个大陆被共产党夺去了,只要保住台湾,我就可以以它为基地,来反攻大陆。台湾者,乃留华夏一脉而做承祧之诺亚方舟也!”

孙立人谦虚地说:“卑职不敢争功,古宁头大捷乃驻防金门的国军各部协同作战所致。”

蒋介石摆摆手,满脸轻蔑地说:“各部?这次要不是靠着201师以坚强战力抵挡数倍中共兵力达两天之久,直到增援部队抵达金门,古宁头战役的历史完全可能改写。我们在金门的兵力,难道我还不清楚?”

“总裁对战场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

“除了从台湾开上去的20l师,不就是高魁元、李良荣、胡琏从大陆撤下去的部队吗?一路上只顾逃命,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士气尽失,除了逃跑,他们还能做什么?难道一登上金门岛,就天神附体,人人一下子有了万夫不挡之勇,就能把共军杀得干干净净片甲不存?同样的国军,为什么经过你的训练,就能成为钢铁劲旅?我要让所有国军高级将领,分期分批都到凤山来,接受孙将军的短期培训,让他们全都亲眼看看,你是怎样练兵的。”

蒋介石登陆台湾后,随即来到风山。身着戎装的蒋介石在孙立人的陪同下登上敞篷阅兵车检阅凤山新军,仪容威严地向整齐列队的官兵们还以军礼。受阅官兵武器精良,清一色头戴着斗笠,身体黝黑强壮,精神面貌显得虎虎有生气。  蒋介石大受触动,不禁流下了两行老泪。

孙立人愕然:“总裁……”

蒋介石强笑道:“立人同志,我要代表党国感谢你呀!你让我回到了黄埔军校,重新看到了一支英气勃勃的北伐军!我没有想到,国军在大陆一败涂地,损兵折将几百万的时候,你竟然不声不响地为我在台湾训练出了这样一支精锐的部队!”

凤山行辕,蒋介石双手拄着拐杖,眼睛落到收音机上面。收音机里传出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们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

蒋经国紧张地注视着父亲的背影。

蒋介石上前“咔哒,”关掉收音机,蓦地回头问道:“经国,你是指——”

蒋经国上前一步说:“我说的是我们内部。”

蒋介石继续背着手在屋里踱了两个圈才说:“大陆的情形就不用提了,台湾,除了陈诚和孙立人具备这个实力,我想其他人即便是有贼心,也无贼胆吧?”

蒋经国说:“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美国方面,我们退守到台湾,好像把军队开到了美国的土地上一样,让他们一直不开心,甚至说台湾还不能肯定已经属于中国!”

蒋介石叹了口气道:“杜鲁门这个脾气倔犟的密苏里老农,还在嫉恨两党竞选时,我以金钱支援他的对手杜威,现在他这么做,不过是在泄私愤罢了。不过此人也实在可恶之极,他除了对我个人进行恶毒攻击外,还想来个釜底抽薪,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父亲,美国一再公然表示不欢迎国府迁台湾,竭力宣传台湾目前不是中国正式领土,竟说是暂时给我们统治罢了。又夸张地散布说大多数台湾人都不愿接受中国政府——包括本党和共产党在内的统治的谣言,想以此造成台湾的特殊局面。美国人这种手法,也未免太令我们寒心了。”

蒋介石走到沙发前坐下,对儿子说:“美国政客的言而无信,背信弃义,我早就有所领教了。可是,如果现在同他们闹翻脸,那是非常愚蠢的,完全听他们的呢?又实在不成体统。譬如台湾省主席的问题,华府就通过郑介民,明白向我表示,希望我尽快撤掉陈诚。今年2月间麦克阿瑟派专机到凤山接孙立人去东京谈台湾局势,事前事后根本不通知陈诚一个字,就把陈诚气得要死。”

蒋经国也在旁边坐下了。P1-3

序言

1948年9月12日起,林彪指挥下的东北野战军连续向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的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入关,将守卫华北的傅作义各部分别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当时的形势已经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已是迟早的事了。

此时此刻,蒋介石和美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台湾。

其实,早在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为了防止美国人不遵守《开罗宣言》对台湾有二心,不给美国人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接收了台湾,并立即派兵进驻。

而美国政府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其参与制定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公开承诺战后将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然而,美国海军总部却认为台湾极其重要,战后应由“美国单独军政管理台湾”,不要中国介入。而蒋介石显然获悉了美国海军的意图,所以他以快速的行动让美国海军总部制订的接管台湾的计划泡了汤。毫无疑问,蒋介石虽然需要美国的援助,但在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却又不甘心受制于美国。

1946年10月,蒋介石偕同宋美龄视察台湾。视察结束后,他曾经十分赞许地说:“台湾尚未被共党分子所渗透,可视为“一片净土”,今后应积极加以建设,使之成为一模范省,则俄、共虽狡诈百出,必欲亡我国家而甘心者,其将无如我何乎!”总之,一句话——有了台湾,就有了一切。然而,他当时绝没想到,台湾后来竟成为他在中国最后的逃亡之地。

不过,美国并没因为蒋介石迅速进驻台湾而放弃对台湾的关注。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为反抗国民党驻台湾人员的暴政而发动了“二二八”起义,3月3日美国驻台湾领事馆就建议美国政府用联合国名义直接干涉,同时向国民党政府保证,等有一个“负责的中国政府”后再把台湾归还中国。起义被镇压后,美国驻华参赞巴特沃思又致函美国国务卿,认为台湾人民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将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5月26日.那位“二战”期间主张战后绝不能轻易将台湾交给中国人控制的美国驻台湾副领事乔治·柯尔,也建议美国国务院,为防止台湾混乱局面的继续,阻止共产党对台湾的渗透,必须把台湾置于联合国或美国监督之下。1947年8月,奉美国总统之命到中国考察的总统特使魏德迈,根据个别台湾失意政客和“台独”分子提交的《处理台湾意见书》,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一份考察报告,魏德迈在报告中转述了“台独”分子提出的将台湾交联合国托管等八项要求.并在报告中说:“台湾人会接受美国的保护或联合国之托管。”紧接着,美国一些重要媒体,如《纽约时报》等,在一些政客的授意下,纷纷刊出台湾人同意将台湾交联合国托管的文章,有的文章还声称:“台湾只有交联合国托管,才不会落入共产党之手。”

蒋介石对美国国内公开出现的这股分裂中国的逆流,进行了反击:一是授意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立即组织人在报刊、电台写社论和评论,反击国际上的分裂阴谋;二是电令当时的台湾省政府主席魏道明公开发表谈话,反击、驳斥美国政界出现的“台湾托管论”。1947年12月28日,魏道明奉命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已经回归中国,但一些阴谋分子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再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允许。如果少数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600万台湾人民和4万万中国大陆人民将不惜为之流血牺牲,坚决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于是,美国国内掀起的第一次将台湾交联合国托管的逆流被打了下去。

淮海战役结束后,美国政府判断,蒋介石的失败已不可挽回,如果退守台湾,中共必跨海东征,台湾一旦落入中共之手,美国在西太平洋反苏反共的战略锁链将会出现缺口。据此,杜鲁门政府决定:阻止蒋介石入台,通过政治和经济的手段,支持加强一个非共产党的台湾地方政府,不使其落入中共手里。于是由国务院远东司密电驻台总领事韦克伦茨:设法说服台湾当局同大陆的任何安排均脱离关系,维持一个分离的政权。韦克伦茨立刻会见了陈诚,转达了美国政府的意向,向陈诚提出:台湾政治与国府分离,经济贸易与中共绝缘,由陈诚主持台政,美国每年给予2500万美元的援助;蒋介石如愿留在台湾,当以政治避难者身份等要求。1949年2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再次派遣驻中国大使馆参赞莫成德,到台湾游说陈诚自立。莫成德向陈诚重申了美国政府的意见:(1)台湾与国民党政府分离,断绝经济贸易,自办台政,美国每年援助台湾2500万美元。(2)美国可以联络菲律宾、澳洲、印度、巴基斯坦、锡兰(斯里兰卡)各国,进行象征性的联合出兵,共同占领台湾,并在台湾召开政权转移会议。(3)会议决定后,美国即对台湾海峡之海上及空中担任巡逻与联系之活动,以免外来军队之袭击,同时遣送不受欢迎之大陆的在台分子。(4)通知蒋介石,如他愿留台湾,当以政治避难者身份相待。(5)邀请孙立人参加台湾新政权。陈诚本是蒋介石的亲信,又是蒋的干女婿,私交公谊均非同一般,见美方如此咄咄逼人,便作了直言拒绝:“吾追随蒋先生二十余年,不忍临难背叛而自立。”

但是,美国不甘就此罢休,又把目标转向亲美的台湾第二号人物、拥有三个军兵力的陆军训练司令孙立人。1945年欧洲联军统帅艾森豪威尔邀请孙立人访问欧洲战场,使孙立人二战名将声誉达到巅峰。孙立人的随从参谋、后来做到台湾军队联勤司令的温哈熊回忆说:“当时联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来了一封信,邀请孙立人去访问欧洲战场,他当然很高兴了,去之前委员长(蒋介石)召见,进门以后蒋就开口大骂他,说:“谁叫你去的?”孙立人回答:“是人家邀请的,而且是你批准之后我才去啊!”委员长更大怒了,说:“为什么不邀请我,邀请你?为什么不邀请别的将领?”这显然已经是有成见了,这个事使得孙立人心里非常非常的难过,当然最后蒋还是不得不让他去了。”

通过后来美国的解密档案,可以发现“弃蒋保台”是美国政府当时的对台政策。1949年年初,美国家安全会议经多次会议,认为国民政府迅将失去全部大陆,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对太平洋的防御有其重要性,不能任其落入中共之手,决定弃蒋保台。而蒋在内战中的不佳表现,也令美国更加属意能力突出、有美国教育背景的孙立人,欲以孙取代蒋。1949年2月12日,美国远东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派其少将副官专程赴台,邀请正在台湾负责练军的孙立人飞往东京,共商防卫台湾大计。麦克阿瑟暗示孙立人说:“我们不能让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落到共产党的手里,所以有意请阁下负责巩固台湾,而由我们美国全力支持。”但孙立人不为所动,再三表示:“我忠于蒋介石,不能临难背弃。台湾军队悉由蒋介石指挥,陈诚(时任东南行政公署长官,坐镇台北)也是听命于蒋介石的。”而且他还表示:“我只会打仗,不会搞政治,不会领导反共”,要美国继续支持蒋介石。回到台湾之后,孙立人将此行如实向陈诚汇报,并于3月24日飞往浙江溪口向蒋介石报告。漂泊在东南沿海的蒋介石闻此消息,又气又急又怕,害怕去台路被美国阻断,决定先赴台湾一趟。

1949年5月17日,蒋介石从舟山群岛的定海机场起飞赴台,才飞到一半路程,又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令降落在澎湖的马公岛,因为他对陈诚和孙立人没底。陈诚在台湾一柱擎天,此时此景,加上美国的压力利诱,会不会仍忠于他这样的亡国之君?心中实在难以把握,所以他还要考察陈诚的态度。而孙立人早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屁亚军校,“二战”后,孙与美军军事统帅一直保持良好关系。孙立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在东北战场与蒋的爱将杜聿明不和,被免去军长职务,1947年8月改任陆军训练司令,被派赴台湾训练新军。孙立人是否最终会被美国人说服?为防陈诚、孙立人有变,蒋介石决定推迟入台,先做投石问路,并作两手准备,如去台不成,就去菲律宾组织流亡政府。同时,他还在日本买了房子。

在马公岛,蒋介石一方面给陈诚发电报:“……我欲来此,请于24小时内复我。蒋即。”另一方面又将驻菲律宾大使陈质平召来5公岛。经蒋介石面授机宜后,陈质平飞往台湾高雄,对孙立人说:“总裁对以后进退考虑甚多,第一个方案是到台湾主持复兴大计,但不知伸能兄意见如何?兄若认为不便,他就准备流亡南洋,到了菲律宾再说。”孙立人暗暗吃惊,知道蒋介石怀疑自己有异心,次日立即飞赴5公岛,向蒋介石表白:“一切以总裁之命是从。”

而陈诚却没在24小时之内复电,蒋介石几乎是反剪手、踱步,计分数秒度过一生中最长的24小时的。陈诚究竟为何没在蒋规定的24小时内给蒋复电,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谜底怕是由陈诚带入地下了。

陈诚得蒋电后,经过的不是24小时而是96个小时,即整整4天后,才去--5公岛伴驾。那次陈诚去马公岛迎主伴驾,蒋经国在其所著《风雨生信心》中有记载:“(1949年)5月21日,陈辞修(即陈诚)、俞鸿钧、蒋铭三三位先生来马公岛晋谒父亲……”蒋经国惜墨如金,详情从略,更无只字评论。陈诚迟迟不伴蒋驾的3天时间,美国是知道的,他们曾一度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派遣莫成德特使不负此行,台湾独立必有希望,继而在第四天得知陈诚迎驾干5公岛,才承认对陈诚的诱惑失败。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因为陈诚的到来而真正放心,他的思考不曾有过丝毫停歇:这位此时当权台北、被舆论讥为“蒋之替身”的陈诚,还会是昔日的部下吗?想到这,他不由一震,台湾已是陈诚的台湾,而自己眼下几乎已无立锥之地,蒋某真个儿到了日暮途穷、气息奄奄、“大限”将至的时候,为防万一,只有改变既定策略,不走台北而从高雄登陆,眼下坐镇南台湾的毕竟是骁将孙立人,而不是让他放心不下的陈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