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职场博弈术(公务员读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常福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有效的求职战术:正确传递自己的信息

求职者有效地向招聘单位传递自己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经历等信息,让招聘者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你,相信你是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试者,是成功求职的关键。

但是在处理这些信息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传递真实信息

求职者不要靠虚假或不实的等级证书、毕业证书等光环向招聘单位吹嘘自己。一般情况下,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都是一些久经人才市场、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的老将,你的虚假信息很难蒙混过关。

李开复曾就面试的问题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问:在来见你的路上,凌志军说您有出众的识人才能。您的特长是可以在五分钟内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

答:面试时,五分钟,看他的思路,回答的问题。应该基本上能看出他是不是一个真诚的人、可信的人,也可以大约看出他的思考方式和他的能力。

问:对于您刚才讲的,我有一些疑惑啊,如您刚才说的,您在招人的时候,能在几分钟之内,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看错的时候吗?

答:当然也有看错的时候。有些人有多次面试的经验,会“包装自己”,所以说我不能五分钟断定一个人,但是应有95%的把握。所以,我们面试要经过7—8位“考官”,还要看过面试者取得的成绩、业绩,以及得到的以前同事、老师、同学的评语,才作最后决定。

问:这种95%的把握仍然是惊人的高。它来自于什么呢?

答:这主要是依靠经验。我面试过上千个人,所以我总是可以和以前见过的人和他们后来的优缺点比较。另外,我会问一些很特殊的难题来了解一个人的思路。我不会接受一个很广的答案,我会追根问到底。在压力下更能看清一个人。最后,这也是判断情商水平高低的一个例子。我想,自觉水平很高的人应是能识人的人,因为他会观察、注重别人的感觉。同理心很强的人应是能识人的人,因为他能将心比心。

自古用人的两大铁定法则是:一看德;二看才。即使你能侥幸蒙混过关,可谎话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到时经历一场惨痛的尴尬是不可避免的,到时你的个人信誉将被大打折扣,成为你以后成功就业最大的绊脚石。

所以作为求职者宁肯暂时找不到工作,也不要“老虎嘴里拔牙”,逞一时之快,用虚假的信息欺骗招聘单位。

2.要包装适当。突出特色

这里所指的包装绝非是靠美容、整容、名牌衣服等外物来修饰自己,而是指给自己本身的能力“充电”。

斯宾塞曾说:“包装自己就是向雇主发信号,传递自己的信息。”

现代大学生早已学会了用各种方式包装,用“硬件”来向招聘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三级、注册会计师、驾照;用“软件”包装自己,如编写并印刷精美详尽的个人简历。

这些方法一定奏效吗?如果你所拥有的各种证书人人都不缺,或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简历上精益求精,这些信号其实就失效了。

因此,要想使招聘单位了解并认可自己,关键是要不失时机地亮出自己的特色,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突出自己在这方面的特长,即展示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要通过有效的信号使自己脱颖而出受雇主青睐,求职者必须事先了解应聘职位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向招聘者传递自己适合这一份工作的特点。

3.要注意细节

精心包装彰显了特色后,并不等于万事俱备了。求职者还需特别注意应聘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时候细节会决定成败。

比如,得体的打扮(一般情况下应聘时要穿职业装,女士最好化淡妆等)、文明的举止(说话声量要适当,言辞要礼貌等)、与招聘者会面要守时……求职者在与招聘者接触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地向招聘单位传递信息,切不可粗心大意。

但要提醒一点的是,注意细节并不等于是刻意做作,过于做作就会显得虚假,反而会招致招聘者的反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求职者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多方了解应聘企业的概况,加大顺利通过考核的筹码。

P13-16

目录

求职面试中的博弈——面试与反面试的秘密

示人以优:利用第一信息的力量展现自己/002

变短为长:让自己在面试中熠熠生辉/005

换位思考:神奇有效的心理战术/008

不可缺失的心理健康:坚持立场、诚实做人/011

有效的求职战术:正确传递自己的信息/013

难以避免的较量:面试中的“唇枪舌剑”/017

巧问薪酬:把握好探问薪酬的分寸/021

面试的技巧:巧妙应对“问之以是非”/024

面试中的惯用伎俩:临之以利而观其廉/027

设置障碍:快速洞察对方心理的钥匙/029

工作中的博弈——成就事业的法则

完成内驱力:人们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034

双赢理论:合作为每个人营造了自由发展的空间/038

最有力的说服:最好的说服,是让对方作出承诺/041

狼群法则:团队协作能产生强大的力量/044

目标策略:请写下你的目标/048

减压战术:压力过大,就会把动力融化/051

自我改造:不要画地自限/054

日清日毕:拖延,只会耽误工作、浪费人生/056

摆脱忧虑:忧虑是成功的绊脚石/059

保持热忱:做“失败”的头号敌人/061

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练达人生的心理智慧

改变心态:谁扰乱了你的方寸?/066

自我设限:谁限制了你的发展?/068

欲壑难平:谁影响了你的幸福?/071

奢侈的热病:谁挑动了你的欲望?/073

摒弃攀比:你为什么过得不快乐?/075

得失之患:谁决定了你的心情?/078

活在当下:什么时间最重要?/080

乐观生存:谁决定了你人生的结局?/083

自我暗示:心灵究竟有多大的力量?/087

克服贪欲:是谁掌控了你的行为?/091

自我调控:我的心情,我做主/094

销售中的博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投桃报李:悄悄产生的负债感/100

广告宣传:让产品像明星那样红火/103

引导战术:是什么扰乱了客户的心智/106

捕获客户的心:让客户多参与/112

坐收渔利:物以稀为贵/115

制珍藏版:一文不值与重金难求/118

稀缺效应:可口可乐的尴尬/121

限量购买:制造短缺的假象,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124

巧用人性: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127

消费积分:积分,拉开销售狂潮的暗器/129

思维定式:昂贵等于优质/131

谈判桌上的博弈——兵不血刃的较量

动与静的博弈:借题发挥、虚张声势/136

擒与纵的博弈:要想赢得多,就要提高筹码/140

舍与得的博弈:让步也是重要的谈判手段/144

攻与守的博弈:如何赢得谈判的主动权/147

进与退的博弈:仓促达成的协议比达不成协议更糟糕/150

高压战略:选择好的谈判地点,以逸待劳/153

疲惫战术:如何削弱对手的判断力/156

软与硬的博奔:关键时刻要学会避开锋芒/159

藏与露的博弈:分散对方的竞争意识/161

成功中的博弈——掌控人生的罗盘针

掌控你的生活:赢在起点/164

不要做“穷忙族”:管理好你的时间/167

“致命”临界点:成功就是再坚持一点点/171

克制障碍:在人生的路途中,要时时清理你的鞋子/173

成功的试金石:错误是产生创意的垫脚石/175

应变而动: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与忧患意识/178

经验藩篱:经验也会成为成功的屏障/180

目标决定成败:伟大的目标促成伟大的人物/183

目标设定: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186

分解成功: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人口/189

跨栏定律:希望在,出路就在/192

人生界定:放弃,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194

管理中的博弈——破译心理密码,拉近心理距离

波特定理:批评也要讲技巧/198

赫勒法则: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201

激励的倍增效应:诚于嘉许,宽于称道/204

横山法则:最有效的管理是自我管理/207

沟通的位差效应: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沟通/209

蓝斯登定律:用真情与员工沟通/212

手表定律:一山不容“二虎”/215

蘑菇管理原则:让员工像蘑菇一样成长/217

斯隆法则:有争论才有高论,明智的决策需要不同的声音/219

鲇鱼效应:活力源于竞争,对手是成功的催化剂/222

金钱之外的激励:知道员工的需求,才能留住人才/225

喜欢原则: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227

上行下效: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30

认同策略:每个人都会支持他参与创造的事物/233

倾听的艺术:说得越少,听到的就越多/236

激励之术:有刺激才不敢懈怠/238

投资中的博弈——帮你更好地理财投资

大众心理:踩准市场的节奏/242

巴菲特定律:逆众而行,众人皆醉我独醒/245

贪婪与恐惧:掌控投资的心理节点/248

决策战略:做有准备的投资人/252

鳄鱼法则:投资要懂得及时控制止损/254

投资的心理陷阱:不要被市场价值蒙蔽了双眼/259

自我保护:如何在大赚和大蚀中赢得平衡/261

熟悉感偏好:为什么你会拒绝购买外国股票/263

羊群效应:学会避免跟风/266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用智慧取得人生博弈的胜利

互惠互利: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喜欢一个人/270

端正交际心理:从别人脸上读自己的表情/275

照葫芦画瓢: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279

学会赞美: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282

运用潜智慧: “请君入瓮”的技巧/286

欲擒故纵:学会调控他人的预期/289

以诚待人:没有人能够拒绝温暖的力量/291

破除防卫心理: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293

维护“私人乐园”: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296

相悦原则:如何让别人对你产生兴趣/299

跷跷板互惠原则:人生不是独角戏/301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不变的自然法则。职场处处有纷争,这些纷争往往被人动了手脚。只有看清它们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才能运用心理学的智慧、博弈论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在被动过手脚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自己,也为了与他人更好地合作,你需要学一点儿博弈论的知识。

阅读《公务员读心理学:职场博弈术》,可以从中汲取博弈论的技巧,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清事实的真相,利用博弈术透视他人,铸就自己辉煌的事业。

《公务员读心理学:职场博弈术》由常福编写。

编辑推荐

常福编写的《公务员读心理学:职场博弈术》通过经典小故事引出职场博弈的问题,将职场中深奥的哲理和办公室政治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生动的例子用生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同时总结了职场生存的技巧和在职场竞争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脉。在本书中,职场故事轻松幽默而富有哲理,适合职场人士阅读,尤其适合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阅读,学习职场生存之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