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不同于西方后现代文学,它是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中游走的一种写作姿态、方式和策略,这个颇为中肯的见解贯穿于全书。本书对中国的后现代文学叙事采取了一种相当辩证的认识方式和评价体系,在肯定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同时,还充分地指出了它内在的、尖锐的文化矛盾和美学、伦理学上的严重缺陷,对它的文化批判是严厉的,同时也是具有说服力的。
学术史述评
一 后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
二 后现代批评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三 走出理论与语境的纠葛
导论 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叙事问题
一 “中国后现代”:一个争议不休的难题
二 从文化叙事到文学叙事
第一章 中国后现代语境的生成
第一节 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社会语境
一 后现代的全球图景
二 自体生发的后现代性
第二节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生成
一 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引入
二 后现代之争与“中国问题”
第三节 变动中的文学语境
一 文学场的动荡与转型
二 观念纵横的年代
小结 体验与观念并行
第二章 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景观
第一节 后现代文学观念的建立
一 美丑倒置原则
二 从“自由之我”到“叙事之我”
三 像游戏一样写作
四 重估一切价值
第二节 后现代叙事策略的运用
一 互文:整体幻象的破碎
二 元叙事:寻找传统的裂缝
三 反讽:无所依傍的自我
四 重复:话语增殖与真相消隐
五 影像:大众文化的叙事法则
第三节 交叉跑动:中国后现代叙事的身份危机
一 潘军:在先锋与媚俗之间
二 李冯:从独语到合奏
三 徐坤:自我消解的狂欢
小结 暖昧与游移的叙事
第三章 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文化矛盾
第一节 无法躲避的崇高:日常生活的诗学困境
一 日常生活的叙事逻辑
二 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从群众到个人再到大众的身份演变
三 无法躲避的崇高
第二节 反叛与回归:“代”的时间焦虑
一 你为谁辩护:从断裂问卷谈起
二 “代”的生存法则
三 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身份诉求
第三节 对抗与和解:余华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
一 先锋的叙事逻辑
二 不变的先锋
三 谁在先锋的视野中
第四节 不可倚靠的语言: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美学危机
一 无望的语言
二 叙述中的语言
三 时代语境中的语言表达
第五节 “叙事中的肉体激进主义”:身体的指示功能
一 叙事中的身体
二 为关人塑形
三 双重视阈:先锋性与大众性
四 身体的后现代缺陷
小结 徘徊于先锋与大众之间
第四章 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历史境遇
第一节 历史张力的消失
一 当“纯文学”已成往事
二 你对谁反叛?
三 “狡兔三窟”的窘境
第二节 无法把握的当下
一 “私人化”:一个可疑的承诺
二 “另类”:不可承受之轻
三 循环:二元对立之再生
小结 我们还需要文学吗?
余论 一切仍在进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