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秘的夜晚心理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鲍正衷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有时,虽然是艳阳高悬的大白天,但是,由于人为地制造出了黑夜的环境及气氛,也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具有黑夜特征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比如,一对恋人在白天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电影开映后,放映厅里一片漆黑,与夜晚无异。在这样的模拟夜晚的条件下,他们会变得无拘无束,甚至变得很大胆……

内容推荐

这本《神秘的夜晚心理》将详尽地向你阐述夜幕降临之后,你的心理活动会产生什么变化,给你的行为带来什么影响,使你能了解自己和他人在白天和黑夜会有何种心理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时机,自如地应付人际交往,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夜生活。

目录

当夜幕降临后(代序)

Ⅰ 微妙的女性夜晚心理

 白天,女性为保护自己而包裹自己;

 夜晚,女性为表现自己而大胆暴露

 女性在白天谨慎而正经,

 夜晚只要浅酌略饮便会变得十分大胆

 女性在夜晚的声光效果的强烈刺激下,

 很容易产生性兴奋

 白天,汽车只是交通工具;

 夜晚兜风时,汽车成了令人心醉的床

 女性对白天起程的旅行会抱有憧憬,

 但对夜晚的旅行会浮现出永久分离之感

 在夜的舞台上,女性受到强烈的暗示后,

 会自然地扮演起热情的情人角色

 紫色,在白天给女性以高贵之感,

 但夜晚的紫色装潢却容易引起女性的性兴奋

 白天的人际交往令女性倍感精神的压力,

 夜晚她往往会独行街头,期待邂逅或摆脱

 女性对于白天并不喜欢去的场所,

 一到夜晚或许会完全融入其中

 女性会在日光灯下感到精神压抑,

 而在微黄幽绿的灯光下则会解放自己

 女性在夜晚成群结伴而行时,

 往往能显示出自己最光彩的魅力

 女性在白天容易作出理智的决定,

 而到了夜晚,常常会被感情所左右

 白天在事业上与男性互争高低的女性,

 在夜幕下更想显示出温柔的女性风韵

 女性在白天以视觉来感受男性,

 夜晚则倾向于以嗅觉来感受男性

 白天被女性认为无聊的男子,若在夜晚带她

 到高品位的活动场所去,就会使她改变印象

 女性在夜晚感情丰富,

 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情绪感染

 夜晚,女性在喧闹的场所比在安静的地方

 更容易解除对陌生异性的紧张感

 女性在夜晚和男性相处时,比白天更容易

 接受性玩笑

 白天貌似十分坚强的女子,在夜晚却会

 变得很脆弱,容易哭泣

 女性在白天读情书不易动心,

 而在夜晚读情书时则会想象力倍增

 恋爱中的女性,夜晚喜欢到幽静的

 公园里与情人约会

 女性在夜晚与男友分别后,特别容易

 产生绵绵情意

 女性在夜晚被带到陌生的场所时,

 会因本能的恐惧而寻求男性的保护

 女性在夜晚比在白天更容易回想起

 惨痛的过去

 女性在夜晚容易被男性低沉而又富有

 感情的声音所打动

 有的女性在白天答应准时赴约,

 但晚上赴约时却常常迟到甚至失约

 女性和男性在夜晚并肩而坐时,

 警戒心理会有所减弱

 女性在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产生

 神秘的“第六感觉”

Ⅱ 奇妙的男性夜晚心理

 白天工作非常勤奋的男子,

 在夜晚往往会十分懒散

 白天被男子认为长得很一般的女性,

 在夜晚会被男子看作“西施”

 夜晚时,男性看到刚洗过澡不久

 的女性,很容易联想到性

 男性在白天工作越是紧张疲劳,

 夜晚越是容易产生性冲动

 男性在白天竭力表现得成熟可靠,

 但在夜晚很容易袒露出其不成熟的一面

 男性在深夜与他人在一起相处,

 很容易产生患难与共的感情

 男性在夜晚比在白天更容易接受

 别人的批评和反省自己

 男性在夜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见解,

 更容易产生灵感

 有的男性在白天对待客户惟求质朴,

 夜晚面对客户时却讲究服务之热诚

 男性在夜晚喧嚣,

 是为了发泄白天被压抑的情绪

 男性在白天戴墨镜是为了遮阳,

 而在夜晚戴墨镜则是为了表现自己

 白天看来十分胆怯、柔弱的男性,

 晚上却会喜爱观看恐怖电影

Ⅲ 挡不住的夜晚心理魔力

 工作中犯了过错,若在晚上用电话向领导汇报,

 所受到的责备一般会比较轻

 无论男女,半夜里饿着肚子时,

 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性欲

 夜晚与人共处狭小的空间里,

 会油然产生一种亲近感

 白天看电影或电视容易心不在焉,

 而晚上看电影或电视很容易陶醉其中

 白天用餐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要,

 晚上用餐更追求精神享受

 人在内心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时,

 借着烛光的摇曳,可以恢复内心的平静

 人在夜晚,其判断力比白天更弱,

 往往会凭着直觉行事

 有些人在白天和夜晚会判若两人,

 呈现出双重或多重人格

 从侧面照射过来的灯光,会使人加强

 夜的感觉,从而更容易放松情绪

 有些人爱在夜晚看电视或阅读小说,

 为的是暂时躲避自己所面对的问题

 在夜晚,若能避开面对现实的话题,

 则双方比较容易沟通

 有些人在夜晚去听歌星演唱或看球赛,并不完全

 是为了欣赏,而多少是为了满足其破坏欲

 白天胆大气壮的人,夜晚因视野变窄

 而容易陷入恐惧之中

 晚上开着灯睡觉的人,

 是希望借助灯光来排除心中的不安

 人在夜晚会因他人看不见或看不清自己

 而变得大胆起来

 在白天很理智地使用钱财的人,

 在夜晚往往会毫不顾惜地乱花钱

 满月之夜,人在白天的秩序感会产生紊乱,

 而且容易使性欲勃发

 人们外出旅行时,常会因黑夜的来临

 而心神不宁

 夫妻因感情冲动而发生争吵,

 会随着夜晚做爱而和解

 人在夜晚,会觉得时间比白天

 飞逝得更快

 人在眺望夜空时,会激起无限遐想,

 而人的内心需求就表现在他的遐想中

试读章节

美国作家朱迪斯·古尔德所著的《ZUIE》(中文可译为《罪恶》)曾是一本轰动西方社会的畅销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海伦·朱诺刚满7岁时,她的母亲和姐妹就惨死在德国纳粹党徒之手,她是在地狱般的生活中挣扎着活下来的。

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故事:1952年,15岁的海伦在杜浦勒夫人的服装店里做缝纫女工。一天,杜浦勒夫人带她到德·莱格尔伯爵的城堡,为伯爵夫人做衣服。当她穿着厚实的外套在城堡的花园里散步时,遇到了骑着马的伯爵的儿子休伯特。休伯特看着海伦时,“海伦感到他的黑眼睛穿透了自己,那种男性的力量突然使她感到非常恐惧。她木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望向一边……”

后来,休伯特约海伦跟他去骑马,海伦虽然很不愿意,但她是个穷缝纫工,无法拒绝贵族犹如命令般的邀请,只得在杜浦勒夫人的陪伴下,到马厩换上了马装。“海伦走到试衣室的大镜子前,羞涩地看着自己在镜子中亭亭玉立的俏影,长长的裙子垂到小腿,刚好露出闪闪发光的马靴,马靴又瘦又小,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蹬进去。白衬衫和黑外套略有点大,但做工精细,很显身段,配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蝴蝶领结。海伦感到浑身上下都很不自在,仿佛穿着别人的戏装。”

以上这些描写,十分准确地刻画出了一个妙龄女郎的微妙心理。

爱美,是女性的共同特征,而羞于暴露和对男性的强烈警戒心理,又是女性本能的自我防卫的天性。这种看来十分矛盾的心理现象,始终存在于女性身上,尤其像海伦这样的少女,她在幼年时就目睹了德国鬼子残暴地强奸了她的姐姐,所以,她对男性的警戒心理更为强烈。

一般来说,白天由于阳光强烈,看什么东西都清清楚楚,使女性有一种暴露在众目睽睽下的感觉,警戒心理便上升为主导地位,爱美之心被安全感所取代。这就是为什么海伦虽然穿着厚外套,却会在休伯特的目光下感到非常恐惧,仿佛他的目光穿透了自己的外衣,而恨不得将自己包裹得更加严密厚实。当她穿上时髦的、很显身段的马装时,会感到浑身不自在,仿佛穿着别人的戏装。由此可见,阳光下的海伦企求的是一种安全感,而非美感。

这也是绝大多数女性在白天着装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然而,到了晚上,情况又不同了,女性往往会一反白天的谨慎和保守,出人意料地穿得大胆而暴露。我们还是以小说《ZUIE》中的海伦为例吧。

在杜浦勒夫人和海伦为伯爵夫人做完衣服,即将离开城堡之前,伯爵夫人请海伦参加晚上在城堡里举行的盛大舞会。为了让海伦能穿上新衣裙参加舞会,杜浦勒夫人精心为她缝制了一条裙子。那么,对这条参加晚上的舞会所穿的裙子,海伦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

小说中这样描写道:“海伦麻利地脱下衣服,在杜浦勒夫人的帮助下穿上新裙子。胸围大小正合适,领口开得恰到好处。海伦发现这条裙子使劲向上托起她那小小的乳房,使它们比原来显得更丰满,更匀称。裙摆很大,但又不落俗套,柔软的折边像云海一样翻卷着波浪。她一阵激动,走到三折镜前轻轻旋转起来,边转边看镜中形象,裙边银光闪闪,像是在她脚下卷起的团团浪花。她甚至还听见了丝绸在旋转中所发出的沙沙声。”

这段文字将海伦对长裙的喜爱心情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女性的爱美心理跃然纸上。晚上参加舞会前试穿新裙与白天骑马前换穿马装的海伦,对自己着装的感觉已经判若两人。白天,她恨不得用厚实的衣服裹紧自己,用以保护自己,求得安全之感。可是,晚上的舞会长裙尽管比白天的外套和马装暴露得多,她却毫不顾忌,那么,她还会有强烈的警戒心理吗?请看:

海伦来到舞会上,休伯特请她跳舞。海伦“点点头,顺手把香槟交给一个从旁边走过的仆人,投入了休伯特的怀抱。他带着她轻轻地在舞厅里旋转,裙边的花蕾像数百片小雪花纷纷扬扬地在她周围飘洒。华尔兹乐曲结束了,马上又开始一段新的华尔兹。他们跳了一曲又一曲,海伦简直记不清到底已跳了多少曲”。

白天,海伦对休伯特的警戒心理,在夜晚的舞曲声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胆地表现自己,为赢得别人赞赏的目光而喜悦万分。P003-005

序言

当夜幕降临后

——代序

当金乌西坠,夜之女神用黛色轻纱慢慢笼罩大地之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便迎来了完全不同于白天的神秘莫测的时刻。

翻开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月挂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朱丽叶和罗密欧在夜幕下共诉衷肠;张生与崔莺莺在月色下私订终生……千百年来,有多少情男痴女在红烛高照时分共结秦晋之好,谱写出一首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生死恋曲。

为什么发生在夜幕下的恋爱比白天更加罗曼蒂克?为什么绝大多数性生活都发生在幽静宁谧的夜晚?以至于有人据此断言,夜晚是人类生命的孕育时刻。人类生命在黑夜里繁衍,世世代代绵延不绝。

然而,在月黑风高之夜,又是无数罪恶潜行肆虐之时,杀人越货、抢劫强奸之徒往往借着夜幕的遮掩而大胆妄为。夜,又露出了它狰狞丑恶的另一面。

在神秘的夜幕下,芸芸众生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人生戏剧。他们或爱或恨、或悲或喜、或醉或醒、或痴或狂……而当第二天鸟鸣破晓,红日高照之时,他们又自然而然地换了一副面孔,甚至不相信自己昨晚的所作所为,或者为昨晚的言行举动感到震惊和后悔莫及。

海牙警察曾遇到过这样一桩奇案:有一个自称为桃莉的30岁妇女,是海牙最妖艳迷人的妓女之一。有一天夜里,她被人用丝袜勒死在妓女成群的“红灯区”。警察遍查当地的户籍资料,却查不出她是何许人。不久,凶手落网,才供出了桃莉的真实身份。原来,桃莉的真名叫兰丝。白天,兰丝是一位事业有成,被人尊敬的女老板,她曾向孤儿院捐赠了一大笔慈善款,还常去医院里慰问和救济患病的穷人。但是一到夜晚,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化名为桃莉上街做妓女,不但毫无羞耻感,还乐此不疲呢。

这是为什么?难道一个人在白天和黑夜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出现双重性格吗?心理学家对此早有探究。

其实,只要你留心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比如,笔者认识一位在一家外资大公司做白领的中年人,白天,他默默无闻地伏案工作,从不与别人说笑闲谈,仿佛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人,使同事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可是,当夜幕降临之后,他就像是骤然获得了生机,宛如街头的霓虹灯一样大放异彩。白天沉默寡言的他,晚上却常常宴请高朋好友,把盏谈笑风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白天生活单调又机械的他,夜晚在华灯的照耀下,频频出入保龄球馆、卡拉0K房、酒吧和舞厅,潇洒倜傥,活泼异常,仿佛浑身充满了使不尽的精力。白天总是一本正经,像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老古董的他,晚上却打情骂俏、寻花问柳,甚至把酒店里搭识的“三陪小姐”带回家,倒鸾颠凤,沉湎于床笫之乐。

由此可见,这位白领先生唯有在黑沉沉的夜幕之下,才会摘下在阳光下紧紧地戴着的那种胆怯、腼腆和谨慎的面具,袒露出另一副面貌。那么,能不能这样说:这位白领先生在白天的所作所为都是骗人的假象,表现出了人性虚伪的一面,只是到了晚上,他才解除伪装,暴露出了他的真实秉性呢?

这样来认识他、评价他,实际上是不公正的,也是错误的。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都具有双重或多重性格。因为人不同于动物,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里的,每个身心健康的人,自从他来到世上那天起,就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有了他的社会属性。为了融入社会,为了适应环境,他必须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环境和面对不同的人时,表现出他性格上的不同的侧面。就象征意义而言,不妨举例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袭人。她身为贾宝玉的贴身丫鬟,恪守着做奴仆的本分,全心全意尽奴仆之职,但时常会流露出对自己“奴才命”的不满;她既常常表现出势利之心,但又有惜老怜贫同情刘姥姥的一面;她得到主子赏识,会耍出“小人得志便猖狂”的盛气凌人的坏脾气,但当她与丫头、婆子发生口角或摩擦时,又往往采取忍让的态度,显得十分宽厚;她处世行事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对鸳鸯的惨死又深表同情;她对贾宝玉既有奴仆对主子的卑微与恭顺,也有青春少女对恋人的痴情……正是如此多的性格侧面统一表现在她的身上,才构成了袭人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其实,不管一个人表现出哪一种性格侧面,都是真实的,都是他自己。但是,要正确了解我们周围的人,必须注意到他所处的环境、气氛的异同。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下,他会显示出不同的生活风貌特点。作家茅盾说过:“一个人,他在卧室里对待他的夫人是一种面目,在客厅里接见他的朋友亲戚又是一种面目,在写字间里见他的上司或下属又是一种面目,他独自关在一间房间里盘算心事的时候更有别人不见的一种面目。”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和塑造力是何等的强大。如前所述那位海牙的妇女,昼是淑女,夜为妓女,就是由于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环境与气氛,造就了她的病态心理和双重性格。

环境条件具有魔幻般地改变人的力量。夜晚与白天,虽然只是自然现象的交替变更,但它却造成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肉体和精神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明白了这一点,并以此来剖析人的内心变化,透视人的心理,才能更准确地“读懂”自己和他人的言行,看清别人的真面目,从而趋利避害。

那么,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呢?是因为像神话传说中说的那样,夜晚是夜女王统治的时刻?黑暗是鬼魅活动的时候?冥冥中真有神魔或恶鬼在左右人类的灵魂吗?

那当然是无稽之谈。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夜幕笼罩下的黑暗中,的确存在着一种神秘莫测的、支配着人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无形的力量,这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一种力量,而且早已为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一系列研究所证实。

那么,黑夜到底是怎样制造出这种令人费解的魔力,以致不可思议地多多少少改变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科学试验的实例吧:

有一位著名的日本心理学家饲养了一群叙利亚鼠。全家人以此为宠物,百般细心地照料着、呵护着这些叙利亚鼠,简直把它们当成了心肝宝贝。

叙利亚鼠是一种夜行性的啮齿动物,它们没有犬齿,所以门齿与前臼齿间有空隙。和一切啮齿目动物一样,它们的门齿很发达,无齿根,所以门齿会终生不停地生长,必须经常借助啃咬东西来磨短门齿。叙利亚鼠是一种性情非常平和温顺的小动物,令人觉得它们十分可爱。然而,心理学家的妻子感到不可理解的是,这种看来胆小又温顺的小动物,却毫不客气地咬伤过家里的所有人。奇怪,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有时候它们温柔顺从得像只小兔子,任凭主人抚摸逗弄,绝不会有任何反抗。但有时候,它们却会一反常态,突然变得像只凶狠的猛兽似地,暴躁异常地咬伤万分宠爱它们的主人呢?

经过多次实践和反复细致的观察,心理学家终于揭开了其中奥秘,明白了全家人之所以会被叙利亚鼠突然咬伤的原因。

原来,叙利亚鼠与人类不一样,它们是在夜晚活动的,白天则是它们呼呼大睡的休息时间。当家里人在白天为它们打扫笼舍时,叙利亚鼠正处在香甜的梦乡里。叙利亚鼠的睡眠状态一旦被惊扰,一霎间它们仍处于半醒半睡之中,糊涂之中根本无法清楚地辨明自己身处何境,便会凭着本能而胡啮乱咬,显得凶狠异常。

众所周知,动物在进入睡眠状态后,其防卫能力处于最低水平,也就是说,此时的它最容易遭受到其他动物的侵袭。所以,当它被骤然惊醒时,为了确保自身安全,就会采取异常激烈的防卫行为,猛然间变得凶狠无比。身躯弱小的叙利亚鼠在被惊醒时,它的第一个条件反射动作便是张口就咬,一旦被它咬住,就死也不松口。这是叙利亚鼠为了生存而长期养成的防卫本能。

动物是这样,其实人又有多大差别呢?

请你回想一下,当你正在香甜的酣睡之中,甚至正在做着美梦时,突然被人吵醒的话,你在那一刹那会不假思索地作出何种反应呢?很可能,你会大发雷霆,或者气恼万分。

某人在白天是个被人公认的好好先生,脾气温和,他在夜晚入睡前还柔情万种,与妻子百般恩爱。可是,当他在睡梦中突然被妻子吵醒时,一股无名之火便会从心头蹿起,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妻子咆哮怒吼,令妻子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仿佛不认识眼前的丈夫了。然而,早餐之后,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他的头脑清醒了,理智又回到了他的身上。望着贤惠的妻子的身影,想起自己昨夜的粗暴无理,他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深深的内疚。于是,他会和颜悦色地请求妻子原谅自己的粗暴,并很快与妻子和好如初了。但是,谁也无法保证,明晚他要是再次被妻子从睡梦中吵醒时,是否又会暴跳如雷呢?

显然,一个人在睡着时和醒着时,对相同的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是为什么?或者换一种方式问,人的心理为什么在睡眠时和清醒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呢?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

世界上有许多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早已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无论是在植物还是动物体内,都隐藏着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钟”。正是这只无形的生物钟在默默地支配着一切生物,决定着某些固定不变的生命活动规律。比如,昙花在傍晚时开放,翌日清晨便会枯萎;秋虫在夜晚鸣唱,寻找一生的配偶;公鸡在拂晓啼叫,迎接东方的曙光;大雁等候鸟有规律地保持着迁徙的习性,年年准时南飞北归;蛇、龟等动物岁岁按时冬眠,仿佛拨准了定时闹钟……

那么人呢?科学证明,人体内也有一只神奇的生物钟,又称为“生理钟”。生物钟是指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人也是生物,同样能通过生物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光暗变化等),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步伐,使其在一定的时期(时间)开始、进行或结束。换句话说,生物钟严格地支配人的生活规律,左右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甚至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

当生物钟的“指针”指向睡眠时刻之后,人的大脑中会释放出一种激素,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让人昏昏然地进入梦乡之中;当生物钟的“指针”到达苏醒那一刻时,大脑皮层受到刺激,又会兴奋起来,使入精神抖擞、神采饱满、精力充沛。如果硬要违反生物钟的规律,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常现象,正像俗话所说:“一夜不睡,十夜不醒。”现代医学证明,那些经常熬夜的人,其健康状况往往不容乐观。

如今,稍有些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女子的月经和排卵时间与月亮的盈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经验的妇产科医生都可以证实,夜里出生的婴儿要大大多于白天诞生的新生命。而犯罪学家惊讶地发现,在一年之中,太阳黑子活动的频繁与月亮的盈缺现象,竟然与发案率的高低有着极大的联系。

所有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在大自然中,太阳和月亮、白昼和黑夜都会伸出无形的手指,在悄悄地拨动我们体内那只神奇的生物钟的指针,使我们逃脱不了白天和黑夜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环境对我们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因为如此,人在白天和黑夜,会在感觉上和行为上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当然,除了生物钟控制了人的生命活动节奏和规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环境原因也参与其间,成为影响人的昼夜心理错综复杂的因素之一。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有时,虽然是艳阳高悬的大白天,但是,由于人为地制造出了黑夜的环境及气氛,也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具有黑夜特征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比如,一对恋人在白天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电影开映后,放映厅里一片漆黑,与夜晚无异。在这样的模拟夜晚的条件下,他们会变得无拘无束,甚至变得很大胆……

这本《神秘的夜晚心理》将详尽地向你阐述夜幕降临之后,你的心理活动会产生什么变化,给你的行为带来什么影响,使你能了解自己和他人在白天和黑夜会有何种心理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时机,自如地应付人际交往,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夜生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