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武乡生活战斗。他们在这里不仅留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伟大气概。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记叙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他们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与高尚的革命情操,同时也体现出了八路军将领与武乡人民鱼水情深的军民友谊,是一部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八路军将领在武乡/八路军研究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照骞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武乡生活战斗。他们在这里不仅留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伟大气概。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记叙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他们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与高尚的革命情操,同时也体现出了八路军将领与武乡人民鱼水情深的军民友谊,是一部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 内容推荐 武乡,太行山上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因为战争被世人瞩目。6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华北,抗日烽火燃遍太行。在这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紧急关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毅然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伫马太行,进驻武乡。一座座四合院、一间间小平房,便成了对日作战的“军中帐”,武乡因此成为华北抗日的指挥中枢。战争期间,当时不足14万人的武乡,有9万多人参加各类抗日团体,2万多人壮烈捐躯;解放战争中,有1.5万人随军南下……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革命前辈的足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洒有抗日军民的血汗,英勇的八路军将士和勤劳的老区人民一道,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用真情和大义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八路军文化。 历史的长河载浮走多少如烟往事,流不尽的是浩然正气;往昔染血的浊漳河日夜奔腾,唱不完的是一曲曲英雄赞歌。战争硝烟今已远去,但岁月是可以作证的,在岁月的不息流逝中能留给后人的,只有民族的精神。 目录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忆朱总司令二三事 致敬 缅怀 巍巍太行山 南下武乡会朱总 激战前夕的朱总司令 最从平淡见英雄 朱德总司令在武乡 红星杨 太行山上练精兵 普通老头 “抗日井” 这是太行山的特产 “我们不会忘记的老朋友” 朱总司令节约的故事 朱总司令在供训大队 河边小菜园 朱总司令关心战地医护工作 朱总司令在柳沟兵工厂 朱总司令二三事 朱总司令在武乡的小故事 一根竹手杖 朱老总和砖壁儿童团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 彭老总在华北抗日前线 彭德怀在太行的故事 彭总爱民 每逢佳节倍思亲 彭总问路 彭总榆 彭总关心群众的故事 彭总的故事 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一个难忘的夜晚 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 杨尚昆同志在太行 杨尚昆与北方局高干会议 杨尚昆同志在烟里 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 将军英名留太行 左权将军的故事 左权参谋长救了我们的命 将军女儿的棉被包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 《石头记》与军毯 “工农干部要重视文化学习” 刘伯承的故事 伤病员的贴心人 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邓政委在武乡 宋家庄跨马奔石门 邓政委和太行山剧团 枣树泣血祭邓公 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 在西堡作战斗动员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薄一波与聂荣臻的战友情 聂荣臻扶车 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野战政治部主任 傅钟在太行前线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 慈祥严肃的带路人 罗瑞卿的故事 罗主任断案 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 滕代远在抗大 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 戎马太行 八路军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八路军前方总部副参谋长 试读章节 八路军总部驻在洪洞县的时候,有一次,朱总司令应友军邓锡侯部(属川军系统)的邀请,去给他们的军官讲话,我以联络参谋的身份随行。到邓锡侯的司令部门前,迎候的邓部人员把我们引向大门,我便带上三名警卫人员走在总司令前面。门前布着双岗,两个卫兵站在门的一边。我刚踏上门前的台阶,就见眼前寒光闪闪,四个哨兵同时掣出了四把大刀。我禁不住一惊,双脚继续向前迈,右手迅速把在腰间的手枪套上。同行的三个警卫人员,也迅速作出了反应。哨兵的大刀“呼”地各自划出一圈弧光之后,便戛然架在门洞之前。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哨兵在向朱总司令行执刀礼。我们八路军不行这种礼,因此,我也没有思想准备。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旧军队迎接贵宾的一种隆重礼仪。邓锡侯这样做,一是表示他隆重迎接朱总司令;二是想显示一下他的军威。我们四人在台阶上还了一个军礼,便跨进门槛,走了几步,分列两边,回头恭候总司令。这时,只见总司令刚好上了台阶,迈步进门。他神情庄重肃穆,从容不迫,大将军风度自然天成。总司令的举止令人敬佩,既向友军表明我军团结抗战的诚意,又向世人显示八路军战胜日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总司令真是久经战阵,见多识广,谋略在胸,智勇双全。和总司令在一起,就常常能这样大开眼界,增长见识,深受教育。 曾经和总司令在一起生活和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朱德总司令十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他号召太行根据地人民发展经济,增加生产,支援前线;他在根据地倡导成立“生产消费合作社”,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他指示部队在作战间隙积极参加劳动,帮助群众搞生产;他提倡种果树,多种花椒树、核桃树、柿子树。 总部每到一地,只要住上一段时间,总司令就在指挥作战的间隙里,和总部工作人员一起到驻地附近的山上挖地种树。在北漳,我们总部人员在河滩开垦一块土地,又在河里筑了一道拦河坝,还修了一条灌溉水渠。这些劳动,总司令都参加了。每当总司令挽起衣袖、捋起裤脚、汗淋淋地劳作时,我心里就常想,指挥千军万马的朱总司令,这时多么像一个勤劳纯朴的农民啊!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我读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名篇《回忆我的母亲》,就想起了他在太行山根据地劳动的情景,心中顿然似有所悟——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母亲为这个家庭操劳终生;他热爱他的母亲,实际上也就是热爱中国的劳动人民,热爱我们这个古老的祖国。所以,他执著奋进,为祖国独立,为人民解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总司令喜爱种花。不仅在和平年代,就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环境里,也在住处周围种上各种各样的花卉。他精心护理这些花卉,时常为它们浇水、施肥、除虫。驻在王家峪的时候,有一次,我搞外勤回到总部,一进门,就见园内总司令栽的一片秋菊正开着花,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五色斑斓,令人欢欣快乐,忘记了鞍马劳顿。后来进了北京,总司令爱花之情更浓,其中对兰花则更是一往情深,听说他不仅在中南海住地种了许多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兰花,还把不少他喜爱的兰花送给北京植物园。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到井冈山时,曾经亲手挖采“井冈兰”带回中南海。1963年春,他到广西来,也到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花坪、桂南的大明山和桂北越城岭上的老山界等深山老林里去采集兰花,带回北京去……古往今来,兰花被视为高洁朴素之物,咏兰的诗文比比皆是。董老(必武)就曾盛赞兰花,为兰花题写了“国香”二字。朱总司令也写了不少赞兰花的诗。他爱兰花,爱的就是这种“国香”,这当中寄托着他的一种高尚情怀,那就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炽热的爱。 P4-5 序言 武乡,太行之巅,民族脊梁。 在60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武乡这个地处太行之巅的小县城,在新中国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浓重的印痕。从1937年11月开始,八路军总部机关曾先后五次进驻,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重要机关在此长期驻扎,武乡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八年抗战中,八路军首脑机关在武乡先后驻扎.536天,是驻扎时间最长的县;先后有8个旅、31个团在武乡战斗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一代开国元勋、将领的光辉足迹,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彭德怀、杨尚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薄一波、罗瑞卿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运筹帷幄,开国将领中5位元帅、5位大将、19位上将、49位中将、300位少将都曾在此战斗、工作和生活。期间,党领导抗日军民进行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 830人,抗日根据地在这儿得到发展,八路军队伍在这儿得到壮大,武乡,成为八路军抗日的坚实基地和幸运福地。正是在这一段艰辛而光荣的历史进程中,英雄的太行军民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共同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武乡,成为太行精神的重要孕育地。 武乡,红色的土地,英雄的老区人民。 八年抗战中,淳朴善良的武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粮、出兵、出干部”,抗战支前,英勇献身。八年中,武乡县全民上阵,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了各种抗日救亡组织,有14600余人参加八路军,有20000多人为国捐躯。八年中,武乡除了供给八路军在武乡驻扎的生活用粮,还捐献军鞋、米袋等物资无数,仅军粮一项就高达20万石,折合9000万公斤,是武乡的小米养育了八路军。八年中,武乡全民投身于抗战洪流中,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调往各地,仅从武乡调出的区级以上干部就达5400名,正式载人英名录的烈士达3200多名。武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全国抗日模范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正是因为这段辉煌的历史,武乡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情关注和亲切关怀的地方。建国以来,毛泽东亲自为武乡题词勉励,邓小平亲笔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题写馆名,先后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武乡视察。特别是2001年至今,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李长春、习近平等5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亲临我县,缅怀革命先烈、看望老八路,给老区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武乡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太行精神的重要孕育地,一直是老区人民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名片。建国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宣传革命老区、弘扬太行精神作为重点工作,一任接着一任干,不遗余力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08年以来,县委正式把“打好革命老区一张牌”作为一个战略提出,自觉地把“弘扬太行精神、传承八路军文化”作为光荣的历史责任和神圣的政治使命,确立了“做强八路军文化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这个转型发展方向,强势启动文化繁荣年活动,投巨资建设八路军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之际,我县文化园地里再添新绿,由武乡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组织编纂的《八路军研究系列》丛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丛书分为《八路军的故乡》、《追寻八路军总部》、《八路军将领在武乡》、《抗战精华遍武乡》、《寓武八路军将领名录》五本,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武乡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史,记述了八路军总部机关在各驻地发生的历史大事、活动情况,收集整理了八路军高级将领在武乡战斗生活的故事,收录了一批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说,该丛书是目前我县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八路军总部历史和八路军文化的历史资料,对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八路军文化、做大做强八路军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该系列丛书,虽然都是一些平实的历史记述,但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蕴涵着一种鼓舞和力量,这便是武乡儿女在生产斗争实践中逐渐孕育、形成的太行精神。因此,这套丛书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史料价值,更是一部用于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是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武器。 毫无疑问,《八路军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问世,必将进一步激励起全县干部群众的昂扬斗志,为我们夺取“一三三”战略新胜利,推进武乡老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英雄的老区人民一定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积极投身弘扬太行精神、传承八路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令人仰视、受人瞩目的新业绩,再铸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新辉煌!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