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真实地再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杀的场景,是太行革命根据地与敌斗争的缩影。同时,也是一部研究根据地军民抗战历史的力作,对进一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左权抗日烽火/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皇甫建伟//邢晓寿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杀的场景,是太行革命根据地与敌斗争的缩影。同时,也是一部研究根据地军民抗战历史的力作,对进一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这本《左权抗日烽火》属丛书之一,本想集左权境内发生的大小战斗战役及杀敌英雄人物传略故事于一册,然由于时间仓促,力不从心,很难实现。加之年长日久、人事沧桑,有些史料已经失落无存,而健在的知情者又寥寥无几,所以,本书所载和当年尖锐复杂的斗争史实相比,十不足其一。虽然如此,总是把那段历史的闪光之处集于一册,前可告慰血洒太行的先烈,后可作为革命传统教育教材的补充,使后一代永远缅怀先烈,使太行精神代代相传,光耀千秋。 目录 战斗战役 迭歼强敌粉碎“三路围攻” 狼牙山伏击战 围闲辽县县城 下白堠“遭遇战” 寒王伏击战 榆辽战役 武军寺伏击战 梁沟兵工厂保卫战 十字岭突围战与左权将军殉国 战斗在太行山上的朝鲜义勇军 军民联合的苏亭伏击战 攻克敌红都炮台 平顶山之战 敌炮台伪军杀敌起义纪实 解放左权县城(辽县城)之战 地方武装 辽县子弟兵团 潜入内部瓦解敌伪组织起义 左权独立营 辽西县对敌武装斗争 民兵杀敌斗争故事 抗日英烈 彭德怀副总司令笔下的抗日英烈 华山十二烈士 太行神枪手刘二堂 辽西—把锁——巨贵如 辽东—把锁——申锡荣 刘元龙与元龙山 抗日女英雄韩马孩 太行杀敌英雄陈炳吕 李玉和独身斗顽敌 刘云旺烈士传略 附录 刘伯承为左权烈上纪念塔撰写的碑文 左权县八年抗战始末记 农民赵亚飞为抗日烈士寻亲记 建抗公墓慰烈士忠魂 张羲侠将军和宋莲芝后代在哪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八路军总部得知日军向辽县附近聚集之举动后,及时做了歼敌部署。1月25日,当敌人逼近和顺县城的时候,我八路军总部即调驻河北赞皇的三八五旅回师腰击左路敌军。由于路途较远,一部分未能及时赶到,致使敌人已越过和顺县城向南进犯。于是,又速调七七二团北上截击。 正在太行山东边武安县阳邑镇附近休整的八路军七七二团,正准备隔一天去参加武安各界在阳邑镇召开的群众大会,用早已准备好的演说、歌舞剧等节目,来纪念“一·二八”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七周年,以鼓励抗日军民的斗志。想也没有想到“一·二八”这天,却要到100公里以外的太行山西边,以真枪实弹重重地惩罚威风八面、横冲直撞的来犯之敌以做纪念。 1月26日夜10时,七七二团接到总部这一紧急命令,12时便轻装出发,一路急行军,迅速向击敌方向前进。深沉的夜晚,月色暗淡,山谷幽静,冷风扑面,寒气袭人,但并没有阻挡住战士们前进的脚步。部队没有留下任何令人注意的迹象,更没有打搅熟睡着的村民,悄悄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沿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山径,越过一架又一架大山,很快地爬上了人迹罕至的“十八盘”,登上了“晋疆锁钥”的黄泽关。天色微明,先头部队早已到达辽县东南门户——羊角镇。回头一看两省三县(武安、邢台属河北省,涉县原属河南省)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已被远远甩在身后。人们常说的“一眼看三省”的古长城要隘就坐落在七七二团指战员的脚下。部队在这里略事休息,吃过早饭,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27日傍晚,集结于大南庄待命。这时,已马不停蹄走了百十多里路。 七七二团部队首长原计划把敌人包围在拐儿镇地区消灭之,但敌人十分狡猾。由于日军孤军深入我根据地,怕遭不测;沿途村庄“空舍清野”的工作又做得非常彻底,使敌人既无法找到水喝,又挖不到粮吃,一路之上,甚至连个人影也碰不上,因而敌人越走越感到抗日军民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十分恐惧。所以,这股左路军一夜之间,不敢停步,敌军官催促着,急欲赶到辽县县城与其余两路会合。由于未敢停歇,所以没等我截击部队赶到,敌军已越过了拐儿镇。 情况发生变化,八路军总部重新作了部署:命令三八五旅一团抢占中寨以西高地,二团抢占以东高地,七七二团赶至中寨西南高地拦击敌人南犯去路。27日夜,七七二团一营在教育股长桂绍彬的带领下,向目的地疾进。 天刚蒙蒙亮,一营刚刚赶到煤窑沟沟口。还来不及占领高山阵地,就看到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由北面中寨方向下来。可是我们的后继部队还没有赶到。 P4-5 序言 今年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机关进驻左权70周年。作为以左权将军英名命名的左权县老区和老区人民,十分珍视这一血染的荣耀,一批批后来人秉承先烈遗志,弘扬太行精神,拼搏进取,取得了革命、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 左权县原名辽县,地处太行山主脉西侧,位置独特,居险扼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辽县这个山区小县应历史之选择,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心,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等150多个党、政、军、财、文、学、商机关单位在辽县驻扎五年之久。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一大批抗日精英汇集于此,领导和指挥华北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书写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丽篇章,铸就了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太行精神。 八年抗战铸忠魂,名彪青史耀千秋。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把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辽县因此易名为左权县。左权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据记载,当时仅有七万余人的辽县,就有一万多人牺牲(包括被日寇残杀及冻饿而死等),一万多人参军参战,一万多人参加各种革命工作。期间从老区人民身上所折射出来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特质,正是太行精神的核心内涵。 铭记左权县战火纷飞年代的历史贡献,铭记硝烟烽火中在这块热土上的浴血搏杀,让太行精神万古流传,是我们的职责。左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竭力担当此任,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中的两本已经脱稿,确实可喜可贺。此丛书真实地再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杀的场景,是太行革命根据地与敌斗争的缩影。同时,也是一部研究根据地军民抗战历史的力作,对进一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左权人民秉承光荣传统,思穷图变,锐意进取,老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大步跨越,跃上了全面、协调、持续、快速的科学发展平台,树起了改革超前、发展迅猛、人气旺盛、前景美好的崭新形象,其深刻变迁和发展模式被专家学者称为“左权现象”。左权老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是全县人民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和真实体现。 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进驻左权70周年之际,希望以《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引深左权抗战历史研究,让更多的人铭记左权光荣的革命历史。以史为鉴,以史育人,激励左权人民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让太行精神代代相传。 后记 撰著和出版《左权抗日烽火》,集战火纷飞年代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战役、战斗和英雄人物于一册,是中共左权县委员会、左权县人民政府的决定,也是作者多年的夙愿,更是左权县16万人民的期盼。 这本《左权抗日烽火》编写工作正式启动于2009年5月下旬。左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皇甫建伟很深刻地阐述了编写全套丛书的伟大意义,使编写人员不仅认识到“抢救”革命史料时不我待,也懂得撰写革命历史是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抢救抗战时期史料,传给下一代;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可以忘记,但历史不能忘记。”皇甫建伟的话成为编写人员的共识。 此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先后得到:山西省图书馆、左权县党史办、左权县档案馆、左权县民政局、左权县教育科技局、左权县文物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张晓旭打印了本书全部书稿,胡德荣、都志栋、张云智、冯跃红参与了本书校对工作;左权县民间红色收藏家李立峰也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所用照片除作者自拍一少部分外,均由摄影家邢兰富提供。对本书的出版,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山西人民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责任编辑樊中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均深致谢忱。 具体组织实施编写这套革命历史丛书的左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提出了“争时间,抢速度,保质量”的九字方针,全体编写人员加倍努力,仅仅一年时间,《左权抗日烽火》等书于2010年5月下旬完成初稿。初稿形成后,由于时间仓促,很难邀请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再进行初审、修改、补充、核实、复审等正常程序。同时,几十年过去,人事全非,新的资料很难获取,再加上县里历史资料的短缺等诸多因素,应该收录于书内的史料未能如愿。例如,战斗方面的红土垴遭遇战、骑四师下麻田阻击战等;在抗日英雄人物方面,关键时刻促使敌炮台伪军杀敌起义的刘崇仁烈士等均未能写入书内。此外,限于作者编写能力,其错误纰漏也在所难免。因此恳切地期望抗战时期在左权县、辽西县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的革命前辈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邢晓寿 2010年5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