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饭桌上给孩子的经济教育
分类
作者 (韩)朴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生活。经济知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是“生活的通行证”。

如果父母不愿意在晚餐时与孩子谈论金钱话题,那么孩子长大后,绝对不会明白如何管理金钱。

本书以“SOSI”为基本框架,告诉父母向孩子传授正确的经济概念和培养良好理财习惯的方法,另外还列举了父母应该遵守的原则。

内容推荐

我们正身处经济大众化的时代,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与经济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金钱是一柄双刃剑,懂得经济知识和理财技巧,就会成为“富翁”;相反,如果对经济知识一无所知,就会成为“负翁”。作为家长,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富翁还是负翁呢?

经济教育是子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孩子3岁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比起“直升机”式的父母,孩子更需要一个“富爸爸”,帮助他们从小培养健康的财富心态,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经济教育随时随地皆可进行,在日常生活中,在市场上,在金融机构里,在饭桌旁。玩“大富翁”游戏、开办“家庭银行”、善用“零花钱记账薄”、巧妙打理压岁钱、识破债务陷阱,等等。让孩子亲身体验“钱生钱”的奥妙,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家庭财务规划中,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理性的消费者、有爱心的捐助者、良好的信用者和精明的投资者。

从零花钱、压岁钱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教给孩子们实现财富梦想的经济知识和方法,是经济大众化时代父母的必做功课之一。

从现在开始,和孩子谈钱吧!

目录

序言 想让孩子经济独立,经济教育要从小开始

第一章 用经济教育造就孩子光明的未来

现在就培养孩子的经济智商

别让孩子成为“经济文盲”

经济教育对家长和孩子同等重要

“父亲力”是孩子人生的导航仪

你是孩子合格的经济学老师吗?

第二章 日常生活是孩子最好的经济学校

像讲故事一样给孩子讲解经济知识

告诉孩子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孩子们需要”富爸爸”

用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钱的价值

第三章 细心打造精明的零花钱小管家

引导孩子合理支配零花钱

孩子的“零花钱经济学”——消费、捐助、储蓄与投资

零花钱教育五诫

培养孩子拆分管理零花钱的习惯

用零花钱作为激励孩子的手段不可取

一本属于孩子的零花钱账簿

第四章 孩子们需要扮演的三种经济角色

让孩子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耐心告诉孩子“不能买”的理由

父母是孩子拥有美丽心灵最好的导师

孩子的第二身份证——信用记录

教给孩子躲避债务陷阱的方法

第五章 把实现梦想的经济工具交到孩子手中

买适合孩子的有钱罐

压岁钱与家庭银行

会发芽、能结果的“种子钱”

储蓄目标由孩子自己来定

孩子的第一个存折

保险是送给孩子未来的一份礼物

第六章 经济教育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最直观的经济教育场所——市场

体验金融机构的服务

一目了然的金融博物馆

宝贵的工作体验日

把家里的财务状况告诉孩子

通过饭桌上的对话来解决家庭财务问题

看电视广告,学习经济知识

最具时效性的经济教科书——报纸

从游戏的世界里体验钱的力量

和孩子谈谈股票吧

结语 经济教育是马拉松,父母们要充满激情

附录 经济教育的10条黄金法则

试读章节

新近流行的一个词叫“父亲力”,这个词是对父亲在教育孩子时重要作用的一种象征性表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项目中打破7项奥运会纪录、刷新5项世界纪录、最终站上冠军领奖台的张美兰,她就有一位这样的父亲。学生时代曾经练习举重的父亲张镐喆确信从小就体格强壮、运动神经发达的女儿日后一定能够在举重上成大器。但是张美兰却很反感:“为什么要让女孩子练举重?”朋友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都在减肥,而自己为了比赛却要增肥。其实张美兰在初中三年级时还曾经从举重队里逃跑过一次,但是最终还是顺从了父亲的意志,她现在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强壮的女大力士。张美兰的父亲每次大赛都不例外地用摄像机记录下女儿比赛的场面,再针对比赛进行指导,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举重爸爸”。有这样一位父亲在身边,张美兰总是信念坚定,也才有了今天获得冠军的成就。

以前的父亲都认为教育子女只是做母亲的责任。直到不久前,在子女教育上还是母亲付出得更多,而父亲则很少关注。2006年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以韩国、日本、美国、法国、泰国、瑞典为对象实施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国际比较调查”发现,韩国父亲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时间最短,平均每天2.8个小时,有一大半的父亲与孩子对话的时间不足5分钟。

但是,最近在孩子教育上下工夫的父亲正在增加。这与过去的出发点不同,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母亲负担而帮忙。“大雁爸爸”自不必说,为了让孩子在好的学区上学,对自己远距离上下班毫无怨言;有的父亲为了能够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义工活动而请假;还有的父亲辞掉工作专注于对孩子的教育。所谓的“父亲力”正在轰轰烈烈地兴起,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变化快,孩子所需要的教育也日益多样化,母亲也难以独自担当。

“父亲力”的威力在经济教育上发挥的作用更大。父亲是家庭经济的支柱,是在现场工作的“经济人”。股神沃伦·巴菲特和被称为“南美的洛克菲勒”的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os Slim Helu)分别列2008年“福布斯世界富人榜”第一位和第二位。两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拥有数不清的财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小时候在父亲的带动下打下了成为富人的基础。

使沃伦·巴菲特成为传奇人物的就是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霍华德·巴菲特是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证券经纪人,后来成为下议院议员,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人物,他使儿子早早地就认识了投资和股票市场。

沃伦·巴菲特8岁时就读了父亲写的股票投资指导手册,11岁开始了第一次股票交易。巴菲特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帮助父亲记录股市的大盘走势,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股票。巴菲特出生的1930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大恐慌极为严峻的时期。父亲霍华德也受到大恐慌余波的冲击,遭受了生活的困苦,但是他对沃伦·巴菲特未来的投资却从来没有松手过。

霍华德在巴菲特6岁时给了他20美元作为礼物,并办了存折。5年后这笔钱增加到了120美元。巴菲特11岁时用这笔钱买了3股价值38美元的股票,跨出了他漫长的投资旅程的第一步。但是股票一下跌,他就很担心,所以他在有5美元的收益时就将股票卖掉了。但是股票刚卖掉就立马涨到了每股200美元,这让他认识到投资需要耐心。如今他以长线投资而闻名。这样看来,当时父亲给他的20美元的存折是造就今天巴菲特步入世界富人行列的开始,也就是说,他从小就积累了投资经验,寻找投资感觉,因此才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

巴菲特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我的父亲,父亲就是我的英雄。”他强调说,“要想让孩子管好资产,父母不是要用言语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但是韩国的父亲们在教孩子什么呢?真正认真帮孩子记好零花钱流水账的又有几人呢?疲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就用零花钱来弥补,是不是这样的父亲更多些呢?

成为好爸爸需要意志、决心和努力。我在某证券公司召开的投资说明会上遇到了一位带上小学的女儿一起来的父亲。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他就带孩子来了,为了女儿他还特意剪辑报纸上登载的经济消息,读了相关的书籍后再用孩子能理解的话来解释说明。这些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生活在投资时代的孩子的未来而付出的努力。

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们会不会想到当年父亲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做了些什么,会不会感动得流泪?就像孩子是父亲的希望一样,父亲是孩子的人生榜样。孩子会因父亲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笑、而哭、而实现梦想、而放弃希望。斯蒂芬·波尔特(Stephan B.Poulter)在《父亲的因素》一书中指出,“父亲对所有子女的人际关系都有影响”,这就叫做“父亲的因素”。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经济学老师就是自己的父亲。孩子将来有什么样的经济观念,会开始什么样的社会生活,都取决于父亲。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选举中高喊“傻瓜,这是经济问题”的口号,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老布什。他一语中的,指出了问题的核心,这句口号也戏剧性地改变了选举结果。我想对父母们说一句话:“醒醒吧,这是榜样的问题。”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前,首先要回头看看自己的生活。真正为孩子的未来考虑的话,父亲们到了应该发挥“父亲力”的时候了。P13-16

序言

首先,我想问所有的父母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可以不知道钱和经济吗?”或者:“父母还能继续像现在这样对孩子的经济教育放任不管吗?”

相信父母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次抱起刚出生的婴儿时的情景。看着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宝贝,世上还有什么时候比那一刻更让人激动、更让人幸福的呢?给自己的宝贝一个光明的未来,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如果父母的经济状况不好,这样的愿望就更迫切。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生活。经济知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是“生活的通行证”。

原本普通人难以接近的经济领域,不知不觉已经与我们密切相关。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经济新闻满天飞。单位同事,或者朋友,只要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不一会儿话题就转到了经济问题上。股市、汇率、利率、房地产、税费等,话题多得很。现在如果不懂经济都很难加入别人的对话中。“经济大众化”的时代到来了。市场上的买卖、银行里的存取,这些都是经济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经济就像是呼吸、喝水,是我们自然而然就体会到的,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除非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原始生活,否则,无论是谁,都无法脱离经济活动而独立生存。因而,如果对经济一无所知,生活注定会困苦不堪。

需要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应该让孩子理解钱的价值。不同的理财方式会使你“一夜暴富”或者“一无所有”。与父辈相比,现在生活富足的孩子们知道钱会带来安乐,所以对钱的渴望都很强烈,但是他们不知道钱真正的价值,也不知道钱如果用不好还会使自己身处困境。

学会聪明理财就像是获得了生活的指南针。会理财的孩子不但不会被钱这一把“双刃剑”所伤,反而会生活得安稳、富裕。但是大多数父母都避讳在孩子面前谈论关于钱和经济的问题,他们认为有钱和经济的世界完全是父母的世界,而孩子只需要考虑梦想就可以了。但是实现梦想离不开钱这一物质基础,而对孩子有效、实用的就是经济教育。

父母不能完全保障孩子未来的幸福,所以就要给孩子铺出一条独立寻求幸福的路。能够帮助孩子规划未来、为实现梦想这一蓝图奠定基础的经济教育才是开启孩子幸福人生之门的钥匙。

要想让经济成为孩子一生的朋友,就要从小帮助孩子与经济亲近。有些父母虽然明白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性,但不知道该从何人手。事实上这应该从根本出发。经济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聪明的经济人”。孩子在未来要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乐于奉献的市民、珍爱信用的诚信之人,还要争当聪明的储蓄者(投资人)的角色。这就要求熟知经济活动的四位朋友——SOSI,即消费(spending)、捐助(offerings)、储蓄(saving)、投资(investing)。

本书以“SOSI”为基本框架,告诉父母向孩子传授正确的经济概念和培养良好理财习惯的方法,另外还列举了父母应该遵守的原则。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经济教育,首先父母要与经济亲近。本书为使父母与经济亲近而作了详细的指导,主要提出了一些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教育方法,分主题列举了一些实例进行讲述。可以说,本书是为了让父母舒舒服服地在饭桌上给孩子进行经济教育而写作的。本书能对在经济教育面前茫然徘徊的父母们有所帮助,就是笔者最大的心愿。

后记

本书马上要画上句号了,突然想起了我与经济教育结缘时的情景。想想,人生好像还真有命运这回事啊,一切都好像命中注定一样,我对经济教育产生兴趣也源自一个非常偶然的契机。

1995年,作为一个新社员,我加入了研究所,在翻看外国杂志时偶尔发现了一条介绍美国银行针对儿童进行营销的报道。报道中说美国银行提高利率、降低手续费,给予各种优惠条件,针对儿童推出多款专用商品。瞬间我就产生了兴趣。

美国银行一直都薄情寡义,对收益很敏感,像在韩国银行这样免费开账户这样的事情,在美国银行是想都不敢想的,达不到一定数额连账户都不给开,存款余额达不到一定标准的话就需要附加很大一笔手续费。富人随时都能够享受到银行职员的款待,可以在窗口愉快地办理业务,而穷人则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害怕高额的手续费,只能在自动取款机前排队。

但是为什么小气的美国银行会对没有钱的小孩子这样殷勤呢?理由就是经济教育。只有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经济观念,长大后才会努力存钱,成为绝对不会拖欠银行欠款的顾客。

再进一步,美国银行认为经济教育是通过培养健全的“经济人”来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的社会活动,但是银行的努力只是冰山一角。美国整个社会携手向经济教育进发了:政府和议会为经济教育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出台了经济教育支援法案;学校也增加了经济科目的授课时间,增加了经济科目在入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总之一句话,整个美国已经掀起了经济教育的热潮。一打听,不只是在美国,经济教育是所有发达国家都关心的事情。

自从了解到这条信息,我就确信,在不久的将来,经济教育在各国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从那时起,经济教育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有时间就联系发达国家的经济教育相关机构和团体,联系专家,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就向他们请教,请人家给搜集资料,这都成了我的工作。整理分析这些资料也就成了我的兴趣和乐趣。

不管是在哪个领域,研究10年成专家,研究20年则自然得道。如此语所言,我在经济教育领域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现在也时常听到别人称呼我“经济教育专家”,也得到过“韩国新知识人”、“总统表彰”等荣誉。与其说我在经济教育方面知道的东西比较多,不如说只是稍微比别人提前思考了一下,只算是先行者得到了一个勋章吧。

体现那些思考痕迹的就是这本书了。其间每当接触到与经济教育相关的外国的一些教育指南时,我总是有很多无奈,因为韩国的环境和氛围与人家相去甚远。为了减少这样的无奈,我就特别费了一些心思。

经济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一定要做的长期的事,因而等孩子从学校毕业后再开始就迟了,因为他们不能一下子学好所有的知识。经济教育不是一次就可以结束的,而是一直到帮助孩子能够在经济上自立。另外所有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特性。随着孩子的成长,经济教育的主题和方法也要改变。就像小树生长的速度各不相同一样,孩子的成长速度也因人而异,所以不要稍微慢了一点就急躁,而要理解和包容孩子。

没有完全符合所有情况的“经济教育圣经”,因而经济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发挥其融通性,同时要坚持原则。在这一点上,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了,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100位教师。”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教育领域就是这样的,因为家庭就是经济教育的始发站。家庭是最初的社会化机构,是形成社会生活原型的地方,最先开始经济生活的地方也是家庭,所以父母必须负责孩子的经济教育。不管谁说什么,经济教育的主体都是父母,现在是父母应该堂堂正正站出来的时候了。

书评(媒体评论)

对每个人来说,经济教育越早进行越好。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经济观而遗憾终生,必须从小就开始进行经济教育。

——格林斯潘

如果父母不愿意在晚餐时与孩子谈论金钱话题,那么孩子长大后,绝对不会明白如何管理金钱。

——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