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复活》创作于1889年,以一件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而成,1899年完稿,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代表作。一位彼得堡的司法活动家、法官科尼给作家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妓女因被指控偷窃嫖客的卢布,在法院审理案件时,陪审团里一位青年成员发现这个妓女是他过去在亲戚家寄居时诱奸的养女,青年人良心显现,到监狱探望这位女犯人,并提出愿意跟她结婚,后来这个女人病死狱中。作家抓住这个素材,并由此引起他对一连串问题的思索,于是他深入挖掘这个故事更广泛更丰富的背景,把它撰写成一部反映人性、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长篇小说——《复活》。作者原想写作一部道德心理小说,但在写作过程中,构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到了农民与地主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是由土地私有制造成的。因此作者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现实制度,赋予作品更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以及鲜明的政治倾向。
《复活》由列夫·托尔斯泰编著。
《复活》简介:
年青善良的玛丝洛娃是农奴的女儿,因生活所迫曾沦落风尘。后又被人诬陷,以杀人罪被法庭判处去西伯利亚服4年苦役。在法庭上,陪审员聂赫留朵夫公爵认出了她,她曾被他诱奸。聂赫留朵夫从判决的当天起,就开始为玛丝洛娃奔走伸冤,帮助她上诉。上诉失败后,他又卖掉了自己的庄园,陪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流放,并决心与她结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但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断然拒绝与他结婚,而是与一个革命者西蒙松结合。这样,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都?到了精神上与道德上的复活。
一、法庭巧遇
春天来到了。阳光照暖大地,空气清香,万物复苏。桦树、杨树、野樱树纷纷抽出芬芳的嫩叶,菩提树上膨胀出快要绽裂的花蕾;乌鸦、麻雀、鸽子怀着春天的喜悦,忙着修理它们的窝儿。可是人呢,那些成年的男男女女却仍旧在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
4月28日上午9点,省立监狱准备将一男两女三个在押犯,解送到法院受审。8点钟,看守长遵照命令,走进女监阴森森、臭烘烘的走廊,当啷一声开了铁锁,打开牢门,吆喝道:“玛丝洛娃,出庭去!”
过了两分钟,一个小小的、胸脯丰满的年轻女人,大步走出了牢房。她贴身穿一套白色的布衣裙,外面套一件灰色的囚大衣,脚上穿着麻布袜和囚鞋。她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有意将一两绺头发从头巾里溜出来,披在额头。这女人的面色显出长久受着监禁的人的那种苍白,使人联想到地窖里储藏的土豆所发的芽。两只眼睛虽然浮肿,但仍旧又黑又亮,与她那苍白的面容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看守长带着这个名叫玛丝洛娃的女囚,经过更加脏臭和嘈杂的男监,来到办公室,把她交给两个士兵。士兵押着她走出监狱,走在石子铺成的街道上。路人们纷纷停住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女犯。有人摇头暗想:这个女人肯定行为不端,才造成如此后果。
玛丝洛娃觉察到许多人的眼光直盯着她。她并没有感到羞辱,反而暗自高兴。牢房外春天的空气,比牢房里清爽多了。她走过一家粮店,店门前有几只鸽子逍遥自在地走来走去,她的脚差点儿碰到一只蓝灰色鸽子。那只鸽子扑拉拉飞起来,掠过她的耳边,用翅膀轻轻掮着她。她微微一笑,随后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玛丝洛娃的出身极为平常,她是一个没出嫁的女农奴的女儿,她母亲在一个牛奶场做工。牛奶场是属于两个老处女的,她们都是地主。这个女农奴先后生过6个孩子,前5个都因饥饿而夭折了。第6个孩子就是玛丝洛娃,其父是一个流浪的吉卜赛人。本来,她的命运与兄妹不会有什么两样。可偏偏那两个老处女中有一个来到牛棚,无意中看见了刚刚出生的女婴。她动了怜悯之心,自愿做孩子的教母。后来,她给女孩行了洗礼,又常常给做母亲的送点牛奶和钱。就这样,女孩活了下来。
女孩长到3岁的时候,母亲害病死了。两个老处女就把孩子领到身边抚养。小姑娘眼睛乌黑发亮,美丽活泼,女主人都很疼爱她。做孩子教母的是妹妹索菲亚·伊凡诺芙娜,她心地比较善良。姐姐玛丽亚·伊凡诺芙娜,脾气比较暴躁。索菲亚给小姑娘穿上好看的衣服,教她念书写字,打算把她培养成一位大家闺秀。玛丽亚却认为,这孩子长大了得做工,应当把她训练成一个奴婢。因此,玛丽亚对孩子严厉而苛刻,要是赶上心境不好,还要打她一顿来出气。这样,女孩在这两种相反的影响下长大成人,一半是养女,一半是婢女。她姓玛丝洛娃,爱称叫卡秋莎。平日里,她缝补衣服、擦拭圣像、收拾房间、烤肉、磨粉、煮咖啡、洗衣物,有时陪两个女主人坐坐,给她们读书解闷儿。
好几回有人来提亲,她都没答应。她觉得跟那些下苦力的穷人生活在一起,肯定不如在女主人家里舒适。
她16岁那年,女主人的侄子,一人年轻而阔绰的公爵,当时还是大学生,到她姑姑家来探亲。卡秋莎暗暗爱上了他。两年以后,这位少爷从军远征,顺道到姑姑家住了4天。临别前夜,他引诱而且玷污了卡秋莎。动身那天,他把一张100卢布的票子塞在她手里。他走了5个月以后,卡秋莎才知道自己怀孕了。
从那时候起,她对一切都厌恶了,只想着怎样避免即将临头的耻辱。她不仅对伺候女主人漫不经心,而且有一天,不知怎么回事,竟顶撞起女主人来。事后,她十分懊悔,便提出了辞职。
女主人对她很不满意,就放她走了。她来到一个警官家里做使女,但只待了3个月。因为那警官虽已年过半百,但却是个色鬼,对她纠缠不休。有一次,她被老头逼急了,就大骂警官是“混蛋”、“老鬼”,并使劲把他推倒了。为此,卡秋莎被解雇了。因为产期临近,她无法再找工作,于是就住到乡下一个接生婆家里。在分娩时,她被传染上了产褥热,只好将刚生下的男孩送到育婴堂去。据送孩子的女人说,孩子刚送到那里就死了。
等卡秋莎养好病,已经身无分文。不得已,她四处奔波寻求工作,好歹在一个林务官家里找到了差使。虽然林务官有老婆,但也跟那个警官一样,不久就开始调戏她。卡秋莎讨厌他,极力躲着他。然而,林务官还是找到一个机会强奸了她。林务官的妻子知道了这件事,有一次碰上丈夫单独和卡秋莎在一块儿,就扑过去打她。卡秋莎也不示弱,于是扭打起来。结果她被撵了出去,连一分工钱也没拿到。
后来,卡秋莎来到姨妈家里。姨妈开了一家小小的洗衣店,便让卡秋莎到洗衣店里当女工。卡秋莎看到洗衣工又苦又累,就通过雇工介绍所,找到一份女仆的工作。主人家有一位太太和两个念中学的儿子。她进去才一个礼拜,太太的大儿子就丢开功课,缠住她,不让她安宁。太太认为一切全怪卡秋莎,就把她辞退了。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