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得到开始,猜不到结局。
猜得到结局,猜不到凶手。
猜得到凶手,猜不到动机。
巅峰级的高智商犯罪,悬疑控必须研究的经典!
《人偶》是近几年来悬疑界最让人吃惊的一部力作,小说的作者周闻悦是个写悬疑小说的天才式人物,她十年磨一剑,一直保持着极度低调的姿态。这部作品不但在语言上有着炉火纯青的玩味,而且最主要的,是故事里如阿旁宫般精密巧妙的宏大布局以及设置多重迷宫式陷阱的能力。汉代铜镜、车祸、离奇死亡、一连串的诡秘事件,每一个片段仿佛都带有一个钩子,紧紧地抓牢读者的心,一分一秒也不放过。有悬疑控甚至这样认为:“近几年来悬疑小说少有出色之作,而《人偶》,却像是忽然燃起的一道电光,把整个天空照得透亮。这部书的价值,超过了过去五年来悬疑界的所有创作总和。”
这本《人偶》由周闻悦著,讲述的是:魔都新晋记者周嘉余,一次偶然的采访中见到了一面似曾相识的汉代铜镜,一系列诡异事件就此触发。受访者遭遇离奇车祸死亡,遇害者家属委托私家侦探马丁着手调查。与此同时,周嘉余竟然收到了来自死者的礼物。
一切仿佛冥冥中注定,一一应验了铜镜上的铭文。接二连三的受害者,令人费解的作案时间……这个冷血凶手究竟怀着怎样令人心悸的动机?这一切阴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令人震惊的真相?
《人偶》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第一章 诡异会所
这个城市有一个别号:魔都。初来这里的时候,周嘉余并没觉得这个别号有什么深意——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噱头罢了。摩登、发展超速,同时又怀旧,浸淫在往昔。西洋建筑比比皆是,却又讲究东方的面子、排场。
古朴的石库门和现代的东方明珠,代表传统的城隍庙和标榜国际化的环球金融……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大都市。进入魔都的地铁站,周嘉余觉得憋闷透了,那样多的人,那样拥挤、急切、粗鲁、争先恐后,周嘉余差一点就决定逃回自己的小城市,再也不回来了。
不过,哥伦布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新大陆,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紧跟着踏上第二只脚。既来之,则安之。多么简单的道理。
新辉大厦,算是魔都比较高档的写字楼,地段也好,位于热闹繁华的商业区。在38楼上班,每天早上排队挤电梯,在寒冬腊月,都能把人挤出一身汗来。
周嘉余不知道自己其实也是个魔。真的,刚开始工作,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她真不知道,自己身上是有魔性的,所以,她才会进入魔都,也才会展开接下去光怪陆离的故事。
“嘉余,这条报道你去跑吧。”
“好的。”接到主编的指示,周嘉余立即诚惶诚恐地站起来。她接过主编递过来的那张A4纸一扫:毫无价值的一段软文。周嘉余明白,这又是出了钱的公关稿。
“去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点,回来发个稿子。”
“好。”
周嘉余立即联系了对方公关,出门采访。从刚开始接到这类任务,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写起,到现在能熟练地将满篇废话的广告宣传改成独家专访、深度报道,周嘉余觉得,自己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过,这次的采访,似乎有点特别。
乾泰路上的一间私人会所,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古旧的米黄色砖墙上,挂着大红的灯笼。身穿黑色中山装的门卫,不苟言笑地站在门两边。一辆白色的飞度缓缓行驶到会所门口,门卫做了个拦截的手势。
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跨下车道:“我是来拜访钱先生的。”
“您是哪位?”
“我是钱会所的会员。”
“对不起,会员的车都有登记。”
门卫说着,顺手往门里的停车位指了一指:那里齐刷刷地停着几辆奔驰、宾利和阿斯顿?马丁。
中年男子脸红了,有些尴尬地说:“那我打钱先生的手机好了。”
“请便。”
中年男子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等待了一会儿,他挂断电话,轻声嘀咕了一句:“怎么不接电话呢。”迅即转身钻进车里,离去了。
周嘉余的出租车同样被拦截了下来。
“我是X杂志社的,约见了采访钱先生。”
保安摇摇头,“对不起,我们没有听说过。”
还算大牌的X杂志社,就被一句“没有听说过”打发了。
周嘉余只好拨通事先联系公关的电话。
“张小姐吗?我是X杂志的周嘉余,我已经到会所门口了。”
过了一会儿,由远及近响起了清脆的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
“周小姐,真是不好意思,我在里面接待另外几个媒体朋友,没有早点出来迎接您。”公关张瑜一面伸手递过一张名片,一面连连致歉。
“没关系,刚到,你们的保安很尽职。”
“呵呵,是啊,钱会所是顶级会所,为了保证会员的权利和隐私,我们只有严加管理。”
“钱先生知道今天是专访么?我采访的时候,不希望有其他媒体在场。”虽然到杂志社不算很久,但已经懂得适时耍耍大牌,提出要求,这也是为了采访到所谓的独家信息。
“放心吧,今天的专访就只有您一个人。”张小姐表现出十分的理解。
进了会所大门,周嘉余这才发现狭窄的门里面空间很大:向左折进一个圆拱门,便是一个中式庭院,假山池塘的罗列显得有些凌乱,不明章法。院落中央突兀地摆着一张巨大的黄杨木床,上面挂着大红色的帐幔。
正对着大床的,是一个露天咖啡吧,完全西式的咖啡桌椅,三三两两点缀其间。
“这是钱先生的创意吧,中西合璧。”周嘉余注意不让自己的语气流露出一点讥讽的意味。
“是啊,这正是钱会所的Uniqueness,多少中外名流都为之倾倒,很多家媒体都争相报道过的。”
周嘉余的谨慎完全是多余的,作为钱会所的公关人员,张瑜对于会所设计的推崇,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了。所以,根本听不出周嘉余的言外之意。
穿过花园,就到了正厅,几盏昏暗的吊灯,无精打采地照着室内的陈设。
张瑜领周嘉余走到厅内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您喝茶还是咖啡?”
“水就可以。”
“那就依云矿泉水吧。”
“好。”
张小姐应声而去。周嘉余坐在硕大的客厅里,打量着周围的陈设:一些中外旧式家具和摆设,几乎是随心所欲地放置在各个角落,完全混搭,让人恍然觉得进了博物馆仓库。
“嗨,等我有钱了,也不会到这样的会所来。”周嘉余在心里自语,“不过,别人一定觉得,这样的心态,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呢。再说,也许有钱了,想法和审美都不一样了呢。”
梳妆台上一面铜镜引起了周嘉余的注意。表面有些斑驳的铜镜,可见度已不是十分清晰。不过,镜子似乎能积聚奇怪的力量,尤其是古镜,总让人觉得好奇。
周嘉余站起身来,走到镜子跟前,往里面一望——自己的脸庞在镜中
显现,在模糊昏暗之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妖娆。
这不是自己平常的神态。
周嘉余觉得身上有点发凉,连忙坐回到位置上。据说古镜不能乱照,迷信也好,胡说也罢,总之,这里的气氛突然显得有些诡异。
“周小姐,这位就是钱泰,钱先生。”
周嘉余一抬头,张瑜伴着一个男子出现在眼前。年纪60上下,亮黄的西装,里面是一件绸缎花衬衫,品位够“独到”的。周嘉余露出一个职业化的笑容:“钱先生,您好。”
钱泰盯了周嘉余一眼,有那么点怒气冲冲的意味,令周嘉余觉得莫名其妙。
“那么,就开始吧。”钱泰坐到沙发的一侧,翘起二郎腿,脸上又没了表情。
入座以后,周嘉余打开录音笔,钱泰盯着录音笔看了一会儿:“这是什么?”
周嘉余听出了钱泰的不快,解释道:“这是为了确保记录正确,您放心吧,发稿前会先给您过目的。”
采访问答开始,有些问题虽然难免流于常规,却依然打上了嘉余的个人标签。事先的采访准备,个人的观察思考,哪怕匆忙,也绝不能马虎,即便是出了钱的稿子,也要尽心尽力。这是周嘉余作为职场新人,那一股子盲目的激情。
“这里的摆设,都是您的个人私藏么?”
“没错。”
“摆放有什么讲究?看上去好像比较随意。”
“嗯。”
“您觉得哪件藏品特别有故事?”
“都有。”
最怕遇到这样的受访者,寡言少语,完全不配合。他们或许觉得,将宣传稿直接剪贴到报纸杂志上完事就好。
周嘉余不死心,又问道:“我觉得,梳妆台上那面镜子很特别,是从哪里得来的?”
钱泰眼皮也没抬,“故人的。”P001-004
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出色的推理能力,以及精心讲述一个好故事的才智与诚意。五光十色的魔都,一面铜镜连缀起人性的不同面孔,都市与时代的病症,以及命运的神秘莫测。
——贾艳艳,上海社科院文学博士
很喜欢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故事情节也曲折离奇,超乎想象,相信拍成电影的话也会很精彩!
——金汐(姚琳娜),内地“鬼女郎”,曾经出演《蒸发疑云》《古宅魂迷》《异度公寓》《午夜凶梦》等悬疑电影。
这是一部极具才华的悬疑小说,也是一部挑战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高智商力作。作者似乎并不指望你读一遍就能看个透彻,但就第一遍,便足以把你所有的智慧和好奇吸引出来。是的,我的确是读了三遍,能让我这样一个挑剔的资深悬疑控读上三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寻桥,资深悬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