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民族文化学新论》,似有自我吹嘘、夜郎自大之嫌,但从学界信息看,似尚无文化考古学、文化生态学等论,在文明模式上有多人探索,似也如作者张碧波所认知者。而很费心思的建言,表现其的思维视野和心路历程。这是张碧波先生晚年所考虑的问题,恐与学术发展不合拍,但敝帚自珍,现拿出来望得到方家的批评与指正。
第一篇 文化考古学
我们所认识的中国文化考古学
文化考古学立论要则
不死的信仰,长生的欲求——墓葬文化中的生死观念
西王母王国文明论——兼及昆仑文化探源
石棺墓文化与吉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明——以骚达沟石棺墓及山顶大棺为代表
辽金时期五国部历史文化考论三题——部失落的文明探秘
关于中国北海学史诸问题的探索——从白令海峡说起
附:环太平洋人面岩画之谜——东北亚和北美有跨洋人类迁徙
第二篇 文化生态学
关于建构文化生态学的几个问题
全球化与中国生态学——从文化生态学说起
“至味”与“和味”——中国古典饮食文化生态观
中华生态学史上的开山之作——读《逸周书·文传解》
从政治生态到文化生态的转型——略说殷纣的饮食文化与商周文化的更迭
从中华历史文化生态学史的视角评论辽宋金的历史格局
第三篇 文明模式论
文明起源与文明模式论略
考古与历史整合研究方是中华史学发展的正确道路——评田建文的《让材料牵着鼻子走》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几点思考
地名、族名、国名的文化学探考
索离王国文明的探讨——从索离沟考古说起
第四篇 中国文学史论
文学史研究断想
关于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初步理解
第五篇 中日关系论
第六篇 建言录
编后记